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整紛剔蠹朝截殉 小妾是涸魚得水親仁善鄰喚春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整紛剔蠹朝截殉 小妾是涸魚得水親仁善鄰喚春光

第492節小妾是涸魚得水親仁善鄰喚春光

“小妾是,涸魚得水!成語釋義:涸轍之魚得到水。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藉;出處《新唐書?契苾何力傳》。”馬亮與孫太後稟報完曹家謀反事後,皇朝派人去灤州城曹府,曹府曹姓家族參與謀反者全部被誅,侍人、家丁、保姆等不知情的解散回家。鼑盛時期的曹府在灤州城顯赫一時,豪宅瞬間地變得冷清得門可羅雀。因有抗殉的二妾誤殺人事,何青青和截殉司、刑部的人去了趟灤州城。曹府成座無人居住的空宅。二妾剛娶進曹府,不但沒參與謀反事,還是抗殉誤殺曹府管家人。曹府管家是參與謀反者,理應受到皇朝處決;被妾倪倩誤傷致死,管家是死有餘辜。挨飛鏢倆家丁,去曹家宅第替曹欽打皇朝禁衛軍,被禁衛軍一起所殺。該宅院本應充公以示對曹家謀反懲罰,因有逃殉二妾是曹府人。孫太後將該宅留了下來。皇朝撤抗殉二妾倪倩、李芳的通緝令,恢復二妾普通庶民身份;二妾因是曹府老爺妾,可回灤州城曹府豪宅。偌大個豪宅,歸了倪倩、李芳所佔有。孫太後坐在仁壽宮的客廳,讓人叫來倪倩、李芳,看進來的二人笑地說。

“太后何意?”倪倩和李芳站在孫太後的對面,一聽孫太後的話,倪倩看眼李芳,一臉疑惑笑地問。

“你們聽說,曹家謀反事?”陳麗、王貞與二人說了曹家謀反的事,也特意地告訴了孫太後,孫太後沒有直接回答倪倩的問話,而是反問口氣地問。

“是的。陳麗、王貞,與我倆說了;曹家人都沒了。我倆剛娶進,不知謀反事,怎會涸魚得水?”倪倩怕受謀反事牽連,一臉疑惑地問。李芳也附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是如此……”何青青等人去灤州處理了曹家事,孫太後就一五一十地與二妾說了。皇朝撤二妾被通緝令,讓二妾可回灤州曹府豪宅,一起過平安日子地說。

“是麼,水從此而來,我倆感謝太后,太后去灤州玩,我們熱情款待。”倪倩、李芳聽孫太後話,興奮得不得了,倏地抱在了一起,然後,二人鬆開了摟抱,就突然撲通跪在了地上,衝孫太後磕了好幾個響頭,真是有點激動地說。

“你們說錯了?”王貞衝二人笑地說。

“怎麼?”二人在地上跪著,一愣怔地笑問。

“太后去不是玩,是視察灤州城。”王貞看眼陳麗,又看眼疑惑臉的孫太後;糾正二人不恰當的用詞笑地笑說。

“我們高興得,不知怎說好,敬請太后諒解。”二人說著就站起來,走孫太後的近前,就笑地解釋。

“你們應當愉悅,哀家可理解。”孫太後看著愜意的二人,心裡倏地也很是興奮就笑地說。

“二人住進豪宅,應當適意。”陳麗笑說,王貞也附和。

“你們不用,謝哀家。”孫太後笑說。

“《老馬識途》故事,太后可聽說?”李芳笑問。

“啊,你說說看。”看眼李芳,孫太後笑地說。

“故事在灤州城,廣為流傳,是吧倪倩?”李芳說著地問。

“是的。”倪倩笑說。

“《老馬識途》……”李芳倏地說起此故事: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統兵萬騎,攻打燕國。燕莊公抵擋不住,向齊

桓公請求地支援。齊桓公遂舉兵救燕,山戎聞齊師大隊人馬將至,落荒而逃。孤竹國降將將齊軍誘入“迷谷”之中,自己則乘人不備逃之夭夭。此時天色已晚,“迷谷”之地,寒氣逼人,飛沙走石,咫尺難辨。齊軍前後隊失去了聯絡。齊桓公不知所措,忙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計。管仲遂讓隨行兵士敲鑼打鼓,使各隊聞聲來集,屯紮一處,俟至天明。誰知,天雖放亮,沙漠中卻炎熱異常,又無飲水,一望無際的沙漠難辨清方向,全軍將士焦急萬分。管仲見狀,忙向齊桓公建議:“臣聽說老馬識途,大王不妨令人挑選數匹老馬放行,或許可以尋見出路。”齊桓公依其言。大軍果然隨老馬走出了“迷谷”。

“《老馬識途》選自《韓非子?說林上》原文:管仲、隰(xí)朋從於桓(huan)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你說的,是此原文譯意。它給人啟示:桓公、管仲等回來時迷失了方向,於是放馬領路,終於找到了歸路。後遂以‘老馬識途、老馬知道、馬老知道……’等比喻富有經驗,能為先導;用‘識途(塗)馬、識途驥’等比喻富於經驗、知是非的人。”孫太後聽著想起原文就順嘴地說。

“太后知識淵博,我等小民,班門弄斧。但小民是說,我二人到此步,還得感謝您,您是帶路‘老馬’。何姐受你指派,你不讓她去灤州,我倆不知會在哪裡,許被曹家人打死陪葬。人死了後,會涸魚得水,當然,我倆也感謝何姐。”李芳說著的臉,佈滿了無可置疑的誠懇,有實心感謝意地說。

“李芳很會說話,哀家願聽。”孫太後從看到不愛說話的李芳,知道其是位內向性格人。李芳為了說感謝孫太後的話,淨舉出此個成語時例,孫太後聽著的心理,真有點敬佩之意,於是就笑地說,也是心裡話。

“太后是皇朝主子,也是天下人的主子,小民受太后褒獎,深感榮幸之至。”李芳看眼激動臉的倪倩,也就故意笑地說。

“倪倩是一鷹的閨女;李芳家在哪裡,父母是誰?”孫太後看著二妾,瞬間想起仨鷹就笑著問。

“啊,小女一直沒說,是黃二鷹閨女,和倪倩,是姨姊妹。”李芳看眼倪倩,不好意思笑地介紹。

“是的。”倪倩肯定地說。

“啊,仨鷹都嫁到哪?哀家一概不知。仨鷹不滿皇朝人殉,才辭職而別,那是正統七年前的事。她們一走,就沒了音信,也不來皇宮,看看哀家。哀家還有點想她們咧!”孫太後瞬間地想著仨鷹,有點眷戀的口氣地說。

“仨鷹出皇宮後,一直沒閒著,總是在搭救妾,救了不少妾。”倪倩笑說。

“是麼?”孫太後問。

“是的,她仨救妾,受您指導,您是好人,反人殉,仨鷹都說。”李芳說,倪倩也附和。

“她仨都嫁到哪?”孫太後問。

“仨鷹歲數大了,總歸要嫁人。一鷹嫁河南鄧州倪家,二鷹嫁灤州李家。三鷹在相州鏢局,要當老姑娘。小女是被李芳拉著,是我二姨說的,曹府在灤州城,顯赫一時,我倆一起嫁曹家。”倪倩一口氣地說。

“仨鷹也常聚會?”孫太後笑問。

“親仁善鄰,喚春光!”李芳說:“仨鷹說的。”

“成語釋

義:與鄰者親近,與鄰邦友好;《左傳?隱公六年》:‘往歲,鄭伯請成於陳 , 陳侯不許。 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倪倩笑地說。

“仨鷹說此成語,用得貼切、很好。”孫太後看著二女笑說。

“一年聚一次,她們或在鄧州,或在灤州、相州,親如伯夷、叔齊。”倪倩想著笑地說。

“伯夷、叔齊,是誰?”孫太後一時,沒想到地笑問。

“《夷齊讓賢》典故,流傳於鄧州、灤州;幾乎家喻戶曉。”倪倩看眼李芳,又看眼陳麗、王貞地說。

“倪倩姐說說,我們也聽聽,太后行麼?”陳麗衝倪倩說,請示孫太後笑著問。

“倪倩說說,我們都願聽。”孫太後來了興致笑地說。

“李芳說吧?”倪倩環視在場人笑地問。

“太后讓你說,你就說唄,別裝深沉。”李芳笑說。

“《夷齊讓賢》故事……”倪倩倏地說起此故事:2000多年前的商朝時期,伯夷、叔齊是孤竹國(河北盧龍一帶)國君墨胎氏的倆兒子,伯夷是哥哥,叔齊是弟弟。伯夷知情達理,叔齊聰慧過人。夷、齊均以賢德為重。墨胎氏臨死前,立叔齊為君,以繼父業,振興孤竹。墨胎氏死後,叔齊想:“伯夷是兄長,理應為君。”於是讓位於兄長的伯夷。伯夷說:“父臨死前立你為君,怎能讓位於我,父命不能違呀。”於是,他就悄悄騎馬,逃走了。叔齊見兄長走了,自己仍不肯為君,也逃走尋找伯夷去了。武王徹底推翻了商朝,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隨之隱居首陽山;采薇(又稱野碗豆)食之。一位老婦人問他們,為何采薇而食。夷、齊答曰:“武王為臣,紂王為君,臣伐君乃不義之舉,故恥食周粟。”婦人答道:“普天之下,皆為王土,薇不也是周王的嗎?”伯夷、叔齊,覺得此話有理,於是連薇也不採了,餓死在首陽山上。

“景帝和英宗,比起伯夷、叔齊……”景帝和英宗哥倆事,要學伯夷、叔齊一半品德,皇朝也不會被小人利用,出現奪門之變。孫太後早知此故事,也講過給景帝、英宗,二人就是聽不進去。孫太後聽李芳一說,想說覺得不合適,就有把話咽了回去。

“太后別多心。仨鷹關係好,和伯夷、叔齊般,親情很是深厚,常有來往。小民沒影射,皇朝啥的事。”看眼倪倩,李芳有歉意地笑說,

“是的,我倆常以二人,比喻姐三關係。”倪倩也說。

“哎,你們說也無妨,皇帝是天下人的,被庶民議長短,均實屬正常。”孫太後一看二人的表情,為解脫二人顧慮笑地說。

“我姐倆,誠懇邀請太后,去灤州城視察。太后帶上二位小妹;太后如沒事,我們告辭。”二人衝孫太後深鞠一躬,看眼孫太後身後侍女笑地說。

“好,你們有時間,一起來玩。”皇朝平滅曹吉祥謀反的事,瞬間幫了逃殉的二妾,孫太後看著倪倩、李芳,心裡突然地真很是地高興。如果沒有曹家謀反被平滅事,倪倩誤殺曹管家一事,何青青找不來曹父陪葬妾的證據,孫太後還真不知怎樣保護二妾。孫太後一聽二人話,心裡很是愜意笑地說。

“好。”二人很愉悅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