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雲舒問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抽身嵩山,大明故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抽身嵩山,大明故都

“咱們該走了!”張蕪荻半躺在搖椅上享受著便宜侍女熊初墨的捏肩按摩,對正在附庸風雅,烹煮著香茗的周雲舒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在給張蕪荻捏肩的熊初墨手一頓:“小姐……您說過的,要幫家父……這才一天……”熊初墨倒是融入角色蠻快的,前後算下來應該還沒有一天的功夫,就已經轉換了自己的定位,真的把張蕪荻以“小姐”稱呼,真個把自己視作了侍女。

倒不是熊初墨這女子真的這麼容易順服。只是張蕪荻分明已經是她能抓住的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為了父親熊超明的安危,她不得不垂下頭顱。不得不說,這人陰沉了點,至少這一點孝心,卻是不能否認。

感受著熊初墨的緊張,張蕪荻呵呵一笑:“放心,你父親那裡我們自然會走一遭。你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你父親多半著了那位所謂的降世彌勒的道兒,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令尊必然也有著足以讓降世彌勒忌憚的手段,這才維持著相對的平衡。”

瞥了眼猶自在小火烹茶,對自己這裡的對話像是渾然沒有聽見的周雲舒一眼,張蕪荻不自禁的露出了溫馨的笑意。她示意著熊初墨接著給她拿肩,繼續說道:“所以,咱們直接打上白蓮教,先把令尊的自由爭取了,再說其他。”

“照我猜測,降世彌勒多半已經在嵩山某個角落裡等著機會,謀奪他想要的東西。至於那所謂的人皇遺寶,你真的以為那會是真的?你真的相信那個能夠救你父親?你要是真的這樣愚蠢,那就當我沒說便是!山高路遠,你自去吧。”

熊初墨默默無言,顯然是預設了張蕪荻的推斷。她的冰雪聰明,當然能夠有所判斷,只是關心則亂,懷著一線希望,自欺欺人的在嵩山遺寶上做文章。不是她真的愚不可及,而是那時候,她手上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抗衡降世彌勒的手段,無奈之下的抉擇罷了。

如今有了張蕪荻的插手,就算張蕪荻不打算離開,她也要想個辦法引導張蕪荻去白蓮教總壇。先前聽到張蕪荻那句“咱們該走了”,只以為張蕪狄周雲舒將要撒手不管,關心則亂,這才出言,既是提醒,也是質問,不過委婉些罷了。張蕪荻憐她孝心可嘉,也就不計較那些小節,而是直接把話挑明了。

放下手中活計,周雲舒把茶碗燙了燙,然後倒了兩杯,一杯遞給了張蕪荻,另一杯自用。張蕪荻接過來呷了一口,笑道:“也不怎麼樣嘛。看你先前的那一番功夫,還以為能夠像話本小說裡一樣,一杯清茶蘊含大道三千,飲下之後,引人悟道,舉霞飛昇,白日成仙……”

周雲舒笑了笑:“又頑皮了不是!不過是一杯解渴的蠢物罷了,愛喝不喝。”說到這裡,周雲舒不知想到了什麼,笑得更加燦爛了:“我若真有那份本事,早就自己成仙,一個人跑了,哪裡還管得你來?”

張蕪荻兩眼一瞪:“你敢!打不斷你的腿!”說著,忍俊不禁,便又自顧自的笑了起來。看見張蕪荻笑的燦爛,周雲舒眼睛微微直了那麼一個瞬間,隨後接著玩笑道:“看把你刁蠻的……張大小姐大人大量,必然不會跟我一般見識才對。”

“那可未必哦。”張蕪荻享受著這種難得的默契和玩笑:“都說‘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後針’,可不要小看一個女人。真的脾氣上來了,那可是誰都攔不住。你自求多福吧,哼哼,叫你胡說八道。”

周雲舒笑著搖搖頭,玩笑話說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當下走了過來,一指頭點著張蕪狄眉心,揉了揉,順手又把兩隻爪子落在張蕪荻的那一張清水鴨蛋臉上,捏著臉頰扯了扯:“頑皮!”

張蕪荻“啪”的一下,拍掉了周雲舒的爪子:“討打不是?”

周雲舒收回了手,坐在凳子上:“不玩笑了。蕪荻,咱們一定要離開麼?怎麼看,都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我總覺得後面有一隻大黑手在撥弄一切,我們所看到的,很可能都只是他佈下的迷陣。在沒有挖出黑手之前,就這麼走了?”

“這個麼?正是因為感覺到了這裡面黑幕重重,甚至到底是誰在執棋,我都沒法判斷。對方的目的是什麼,針對的又是什麼?這些問題,我原來以為我已經找到了方向。但今天的遭遇讓我知道,我所想的,很可能南轅北轍。這一潭渾水,若不跳出棋盤,怎麼有機會看的分明?”

“所以你想把目標放在那位降世彌勒身上?”周雲舒點點頭,卻道:“只是我覺得,那位降世彌勒或許知道些什麼線索,但這一局,未必就是他設計的。再說了,不是說這廝很可能潛伏在嵩山某處麼,咱們去白蓮教總壇,豈非真的南轅北轍?”

張蕪荻笑了笑:“這廝藏得太隱秘了,咱們根本找不到他,想來他也必然不會輕易現身。嵩山這麼大,難不成咱們大海撈針麼?莫要忘了,嵩山這裡可是敵人的主場。退一步說,你覺得咱們在白蓮教能不能找到有關降世彌勒的相關資訊,從而推測出他的跟腳?”

張蕪荻面色肅然,接著道:“我現在,其實只差一些訊息。沒有訊息,那就只能是無頭蒼蠅一般亂闖亂撞,但要是有了一點線索,那就有了方向,也不至於被對方耍得團團轉——雖然現在咱們和可能還沒有入得對方的眼睛。”

周雲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接著張蕪荻的話繼續說道:“還可以救出白蓮教主之後,讓那熊超明去針對降世彌勒。蕪荻果然冰雪聰明,剔透玲瓏,我不及也。”張蕪荻雙眼一眯,笑道:“一般般了。”轉而看向熊初墨,這位白蓮聖女此時正在給張蕪荻捏腿:“你覺得呢?”

熊初墨連忙道:“家父一定會配合小姐的計劃。別的不說,家父跟那位降世彌勒本身就有仇怨,必然不會與之善罷甘休。”

張蕪荻點點頭:“這就好。”

周雲舒拉過張蕪荻的葇荑:“那麼,醉道人他們呢?這幾位前輩那裡總要知會一聲的。”

張蕪荻應道:“那是自然。稍後咱們就把咱們得想法傳遞給他們。其實依我看來,這幾位前輩未必就沒有看出幕後黑手的重重陰謀。只是他們所想的,是要乘著這個機會把四方異族的高手儘可能的誅殺,以此減輕中土承載的壓力。一時半會兒,未必會離開嵩山。不過,想來也過不了幾天,他們自然回退出去,然後等到幕後黑手浮出水面,才會雷霆一擊——這一點,你要相信這些前輩們的智慧,決計不會在你我之下。”

既然有了決斷,張蕪狄周雲舒也就沒有了遲疑。在把話透過某種秘密的聯絡方式傳遞給了“中土守護者”五人之後,他們就在第二天凌晨,一行四人踏上了去往白蓮教總壇的地方。

前文曾經交代過,後金大軍雖然攻克了大明京城,但一時間卻還沒來得及修繕宮宇,自然也就暫時沒有遷都的打算。此時的前大明京城,某種意義上來說,近乎於廢墟中的存在而無人問津。

這就跟地星上的歷史明顯不符合了,甚至和常理也相違背。只是事實就是那樣,此刻的前大明京城,真的就沒有被後金人放在眼裡——也許可能是李自成劫掠過一次,後來又被後金大軍劫掠過一次,以至於被後金人看不上眼了?畢竟後金人自白山黑水走出,眼界眼光……嗯,不說也罷。

總之,這座前明皇宮,沒有人知道,竟是被有心人盯上,將之作為了白蓮教的總壇……

“所以說,你們白蓮教是造反都想瘋了吧!也不怕被後金人盯上?要知道,十之八九,後金人會打算在這裡建都——盛京城到底差了這裡不止一籌。當然了,那只是後金人的妄想罷了,早晚有一天,會將這群野豬皮逐出中原!”

站在紫禁城外,看著那斑駁了顏色,像是垂垂老矣的宮牆,張蕪荻半是譏諷,半是悵惋地道。

“小姐說的是!不過我白蓮教自有手段,令那後金人三五年內不會染指大明故都。至於三五年之後,誠如小姐所說,那時候後金韃子能否立足中原也未可知,怕的什麼來著?總有一天,會在這前明故都遍插白蓮旗幟……”

“做夢吧!”張蕪荻嗤笑一聲,也沒心思因此尋熊初墨的晦氣。一個以造反起家,卻始終如同陰溝裡的老鼠一般,攪事情固然厲害,但真要指望他們能做出什麼大事,那還不如晚上把枕頭墊高一點兒……

看著這裡,周雲舒滿心複雜:這,是漢人最後的一份驕傲體面了。都說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所謂的挽天傾啊!總算這個世界不同於地星的歷史。張煌言沒有隕落,更主要的是,南明並非苟延殘喘,定王朱慈炯雄踞兩省,勵精圖治,已經能夠與後金分庭抗禮……一切都顯示著,希望並非沒有,甚至恢復河山,不說指日可待,卻也並不遙遠……

念及此處,周雲舒便不由想起了曾經聽過的那幾句歌詞“巍巍的前朝遺都早就不復,田中鎏金穀物也已成熟。斑駁雕欄透過哀傷的眼漸次模糊,我嗅到故土又芬芳如初……”一時間不由潸然淚下,彷彿透過歷史的長河,看到了那些悽絕的輓歌,還有那即將浴火重生的種子。

此時正是白晝,自是不方便進去。只能等到暮色降臨之時,乘著夜色掩護,潛入大明故宮,在帶路黨熊初墨這位白蓮聖女的帶領下,去白蓮教總壇遊覽遊覽,玩耍玩耍。

須知道,白蓮教雖然佔據了大明故宮作為總壇,卻也要晝伏夜出,免得被後金人留意到,從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換個角度,白蓮教的總壇本來就要保持神秘,否則,豈不是輕易就被剿滅了?這一次若不是熊初墨牽掛父親,就是打死她也決計不會把外人領來!

更何況,此時白蓮教總壇到底有多少人倒向了降世彌勒也未可知,白蓮聖女的名頭未必好用。所以趁夜潛入,避免打草驚蛇,才是正理。

有了這份認知,幾人也就暫時尋摸了個客舍住了下來,要了些飯食用過之後,便貓在客舍之中,靜等夜的到來。

暮色四合,很快便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因著天災人禍,動盪不安,又是接連不斷的烽火兵燹照顧,這前朝故都在入夜之後,竟也是連打更人招呼“天干物燥,小心火燭”之類的聲響都沒有。黑黝黝的城市,除了偶爾幾聲餓狗的叫聲,便是一片死寂。

幾人悄無聲息地出了客棧,可能是藝高人膽大吧?他們並沒有換上一身夜行衣,不是熊初墨不換,實在是拗不過張蕪荻周雲舒。在他們想來,自己固然要小心潛入,避免麻煩。但是在達成目的之後,卻是務必要弄出動靜,起到敲山震虎、打草驚蛇的作用。一身夜行衣蒙著個面算怎麼回事兒?

在空蕩蕩的大街上奔行約莫有一炷香的功夫,便見著大片陰影下,在已經算不得高峨綿延的城牆之後,一片莊重肅穆的建築群。不少建築已經坍塌,青苔碧瓦堆,亂石生朽木,說不出的悽清悲涼。

縱然是遭遇了烽火兵燹的摧殘,大部分宮牆卻依舊矗立在那裡,不聲不響,不言不語。須知道,這大明故都的皇宮乃是昔年成祖朱棣在即位之初,把舊居的“北平府”改稱“順天府”,建北京,於永樂四年著手在北京建築一座新的皇宮,從而取代南京舊都成為惟我獨尊、極壓四方的龐大建築。

只是時間流逝,大明國力衰落,最終覆滅於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之中。這一座曾經的皇城也不復昔年鎮壓四方的氣勢,更像是個垂暮之年的老人,在寒風中不肯嚥下最後一口氣,悲涼,而又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