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古今俠客名流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古今俠客名流芳

楊逍道:“畢竟我們現在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介草民,轟轟烈烈的事情我們現在根本幹不來。我們只能不刻意去抱怨,因為沒人真正愛聽,要力所能及做出改變。無論如何不能作惡,因為‘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盡力去做個好人,雖然容易被忽悠、被欺騙感情什麼的,但是‘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而且惡人終有惡報。能做到這些,也就與‘俠’相去不遠了。”

獨孤通道:“你所說的與遊俠頗為類似,但是差別還是很大的。太史公司馬遷在《遊俠列傳》中提到遊俠是這樣描述的:‘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楊逍道:“古往今來,大俠們往往受人愛戴,他們的憑什麼讓人折服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獨孤通道:“這是因為大俠們無不心地善良、替天行道、主持公道、救苦救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不畏權貴、武功高強、懲惡揚善,並且老百姓只要有困難,不管什麼困難,他們都能幫你解決。他們四海為家、浪跡天涯、無拘無束、逍遙自由,他們笑傲江湖、快意恩仇。這樣的大俠,這樣的大俠,誰不喜歡呢?”

楊逍道:“可是古往今來,能夠稱得上大俠的,能夠無愧於‘大俠’這個稱號的人卻如鳳毛麟角,這又是為什麼呢?”

獨孤信答道:“在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士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因為統治者認為士必須剿滅,因為韓非子說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漢武帝以及之後的歷代統治者,都是透過恩威並重,軟硬兼施,兩手都用的方法來‘剿滅’士人。雖然士人被官府收編了,但是士人的那種風骨、氣節、擔當和肝膽卻流傳了下來。那種身懷絕技,敢作敢當,扶危救困,義薄雲天,在江湖之上來去自由,恩仇必報的生活方式流傳了下來。與其說俠是一種身份,倒不如說更是一種精神。流傳的,正是精神。俠的精神包括很多方面:重視榮譽、輕視生死;信守然諾,‘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功成身退,‘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恩怨分明,‘以怨報怨、以德報德’;追求一種生動活潑、遊離之外的自由世界;秉持公平、平等的觀點。”

楊逍道:“從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開始,史書中凡說某人‘任俠’或‘以俠聞’等,一般都帶有肯定的傾向,這實際上反映了主流文化乃至主流意識形態對俠的態度。”

獨孤通道:“俠其實也是有其負面意義的,其行為也並非盡皆可取,而且多數的任俠者在生活中(無論在社會、江湖,還是官場、朝廷),他們未必有什麼好結果,史書對俠的負面意義也有所批判,但本文就不涉及了。‘俠’這個概念出現得很早,俠字在《說文解字》中就有。‘俠,俜也,從人,夾聲’,是‘以力輔人’的意思,後來才發展為指尚武重義、急人危難的任俠之人,同時其原意仍被沿用。”

楊逍道:“按照太史公司馬遷對‘俠’的定義和描述,那麼古代人物中堪稱俠士者是不少的,像本受委派去刺趙盾卻被趙的勤謹儉樸感動得自殺的殺手。像排難解紛後飄然而去拒絕言功的魯仲連,大概都夠得上俠的稱號。”

獨孤通道:“事實上,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也不僅寫了朱家、郭解幾位遊俠,他還寫了其他雖非遊俠,卻大有俠氣的人物。在司馬遷心目中,‘俠’不僅指一種型別的人,而且指人的一種性格和品質,即上述那樣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誠,捨身助人,卻不事張揚,不求回報等等。具有此種性格品質,並在行為上有所表現者,無論身份如何,均可謂為‘有俠氣’,亦均可稱‘俠’。其在民間者,當然便是遊俠,然亦不妨為官吏、為將帥,成為‘有俠氣’的官員和將領,例如司馬遷為之作傳的季布和汲黯。”

楊逍道:“俠或非俠,不僅是對人物的分類,也是對人性的不同描述。”

獨孤通道:“是的,人性的內涵本來極為豐富,俠氣,或曰俠性,乃是人性的一個側面,一個部分。但在不同時代、不同處境和不同地位的人,可有不同的具體表現。比如在敵人的屠刀下寧死不屈者,在權勢壓力或金錢誘惑前毫不動心者,又如孟老夫子所謂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盡可有各種不同稱呼,如前者稱烈士、義士,後者稱‘大丈夫’之類,但在我們看來,其根性和實質就都不離一個‘俠’字――當然是指俠的正面意義。俠氣或俠性本身又和人性的其他內涵一樣,頗為複雜,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所謂好壞,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轉化或產生不同效果,所以不可一概而論。”

楊逍聽了獨孤信的條分縷析,對於“俠”的認識,可謂是豁然開朗,他興奮地對獨孤信說道:“大哥哥,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俠在任何時候都有,不過他們的類別不同,功能也不同。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風格,更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總而言之,那就是老百姓們對於俠客還是很期待的。”

獨孤通道:“是的,在中華歷史文化長廊中,俠客可以稱得上是一抹亮麗的風景。他們助弱濟危,除暴揚善,為人民所稱讚;他們不為己欲,仗義疏財,為社會所褒揚。縱觀古今看俠客,其俠名流芳百世,其事蹟可歌可泣,其精神撼動人心。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都有著魂牽夢縈的俠客情結,且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行漸遠;每一個中華兒女心裡,都有刻骨銘心的俠客夢想,且不會伴著歷史的腳步煙消雲散。炎黃子孫對俠的情有獨鍾,讓‘俠’之精神在華夏文化的沃土裡深深紮根。”

楊逍道:“那些豪強惡匪,雖本領不俗,但一旦為歹人所用,便助紂為虐,與俠可謂霄壤之別。所以說,‘俠’不一定非要歸結成某類人,‘俠’可以代表一種精神符號,換言之,只要是展現出美好的英雄品格、英雄精神的人都可以稱為俠。”

獨孤信看天色已大亮,想著他與楊逍前半夜出門覓食,後半夜又徹夜長談,這樣晝夜顛倒下去,以後很有可能會變成傳說中的“夜貓子”。自己一個成年人無所謂,可是楊逍才十幾歲,不能把他也影響了。

所以他沒有再附和楊逍的話,而是自行睡去。楊逍一個人坐著也沒意思,外面戒嚴不知道解除了沒有,他也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不如睡會覺,養養精神,等獨孤信醒來,兩人再商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