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文人自古必寒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文人自古必寒窗

楊逍用充滿擔憂的眼神看著獨孤通道:“當高貴品質落入了骯髒不堪的陰暗世界時,人們的信仰就只剩下了利益!在當今這個世界,利益成為衡量一切的準則!曾經振臂高呼,為民請命的大宋王朝的忠臣孝子,現在有多少人都在做蒙古韃子的走狗。”

獨孤信也不無擔心地接著楊逍的話說道:“蒙古人自北方草原而來,他們習慣了快馬彎刀,也只擅長於所謂的‘彎弓射大雕’。對於禮儀教化和孔孟之道,他們根本不屑一顧。如今的世風日下、道德淪喪,與它們有著莫大的關係。”

楊逍道:“人們常說‘家貧出孝子,國破出忠臣’,大宋王朝不覆滅,人們都不知道文丞相的可敬,更不會看清楚呂文煥的虛偽和懦弱。”

獨孤通道:“所以我才擔心以後的事情。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蒙古人的鐵蹄在中原大地上肆意踐踏,更不可能對於世風日下和道德淪喪的狀況袖手旁觀。所以要恢復中原,絕對不能忽略綱常倫理和聖人之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逍道:“現在的讀書人越來越少,曾經許多讀書人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雖然是手無縛雞之力,至少他們還堅守著孔孟之道,張口閉口就是禮義廉恥和三綱五常。”

獨孤通道:“前朝是讀書人最輝煌的年代,人們還堅守著真宗皇帝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信條,不論出身、不論背景,人人都有機會憑藉讀書實現人生大反轉。許多讀書人‘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出將入相者更是數不勝數。”

楊逍道:“讀書多的人,往往會對自己要求非常高,他們讀慣了聖人之言,也就以聖人的標準來約束自己,也約束別人,將自己的人生和行為習慣,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向聖人看齊。”

獨孤通道:“要不是前朝人讀書成風,那些大學者以聖人的標準

要求自己,怎麼會有那麼多有影響力的儒生呢?當時的易學,流派叢生,新義迭呈。有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五位當世巨擘,並稱為‘五子’。”

楊逍道:“程朱理學,前有二程,後有朱子,他們各個都是飽學之士。我知道他們不光是讀書,還有著述傳世,只是不清楚他們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還請大哥哥不吝賜教。”

獨孤信笑著問道:“前朝列位有名的大儒,每個人的事蹟你都知道,是不是想考考我?”楊逍答道:“不是的,我對他們的生平和主張,也僅僅是一知半解,雖說知道一點,卻總是理解不夠全面,還希望大哥哥能夠教我一些。”

獨孤信也就不再推辭了,他清了清嗓子道:“那我就獻醜了,先說周敦頤,他字茂叔,是道州營道人。晚年建書堂於江西廬山蓮花峰下,命名為濂溪書堂,故後人又稱其為濂溪先生。他的學說根植於《周易》,主張以‘太極’為理,以‘陰陽五行’為氣,並以此來解釋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是當時學者解易之先驅,其主要著作有《太極圖說》和《通書》等。他依據《易傳》、《中庸》和唐朝人韓愈的《原道》,糅合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把陳摶的《無極圖》改變為論證世界本體及其形成發展的《太極圖》,提出了太極、理、氣、性、命等一系列觀念。《通書》的基本思想則是把儒家《中庸》中‘誠’的思想融入易學之中,將《中庸》、《論語》等儒家經典中的理學問題納入到易學的體系之中,為理學體系的打下基礎。

我前面說的這些東西都佶屈聱牙,不過他的那篇《愛蓮說》還是膾炙人口的,你試著背出來。”

楊逍知道獨孤信在賣關子,他也就沒多想,脫口而出:“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背完之後,楊逍讓獨孤信接著講邵雍的事蹟,他雖然催得很急,不過獨孤信卻不緊不慢,先看了看窗外的雨有沒有小一些,再斟了幾盞茶,潤了潤嗓子。

看楊逍那眼巴巴的樣子,獨孤信覺得非常好笑,便笑著開始給他接著講道:“邵雍此人比較有趣,他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等,範陽人,也就是安祿山起兵反唐大本營所在的那個地方。邵雍年少時隨父親邵古徙居衛州共城。他布衣疏食,刻苦為學,師李之才,受《河圖》、《洛書》及象數之學。後又出遊河、汾、淮、漢,居洛陽三十年,與司馬光、呂公著等從遊甚密。數詔不仕,司馬光、富弼等人為其買地築宅,取名“安樂窩”或“長生洞”,卒諡康節。他根據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周易之說,將他創制的伏羲八卦圖和文王八卦圖,分別定之為先天之學和後天之學。在其文王八卦圖中,又分為文王八卦次序圖和文王八卦方位圖兩種,此兩種圖式,後來均載入朱熹的《周易本義》中。‘以圖解易’是整個宋易的一大特徵。邵雍即為此中之中堅。邵雍的先天圖,蔚為大觀,他根據自己的《先天圖說》,按象數的‘順’、‘逆’推論宇宙萬物的生成變化,認為一切事物‘以類推之,從可知矣’,從而開創了易學中的先天象數學。他也是理學詩的倡導者,朱熹曾評價他說:‘康節之學,其骨髓在《皇極經世書》,其花草便是詩。’他是“五子”中最喜歡寫詩而且流傳詩作最多的理學家。”

楊逍道:“對於邵雍,我是一無所知,不過對於橫渠先生,我還是非常喜歡的,他那橫空出世、驚世駭俗的‘橫渠四句’,歷代讀書人愛不釋手,紛紛用它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獨孤通道:“橫渠先生名張載,字子厚,鳳翔郿縣人,世稱橫渠先生。青年時喜論兵法,後求之於儒家‘六經’。熙寧二年他經呂公著舉薦,為崇文院校書,後以病辭歸,講學關中,故其學派在當時被稱為‘關學’。他把‘氣’作為萬物的本源,認為由於‘氣’的聚散和變化形成客觀世界的各種物質現象,氣聚攏時而為萬物,氣散開時就成為無形的‘太虛’。橫渠先生沿用《論語》中‘兩端’一詞來表達事物內部矛盾性質,認為氣分陰陽兩端,即任何事物都有對立著的兩端。兩端的矛盾鬥爭形成宇宙間事物的運動,他稱矛盾運動為‘參’,這就是所謂的“兩端一參”論。他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花費在思想體系的建構上,對於文學創作並不十分用力,故作詩不多。

另一位大儒生程頤評價橫渠先生時說:‘《西銘》明理一而分殊,擴前聖所未發,與孟子性善養氣之論同功,自孟子後蓋未之見。’可見橫渠先生在當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