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凌雲寺前拜佛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凌雲寺前拜佛像

楊逍話音未落,獨孤信和石猛二人已經笑得是前仰後合,他們被這所謂的神來之作給逗樂了,如果綠豆湯里加蜂蜜都算神來之作的話,那古往今來的那些廚師們,他們的傑作應該怎麼稱呼?

楊逍知道肯定是這個“神仙湯”的名字惹得二人發笑,他便發問道:“那你們說說,這該叫什麼名字才好呢?”

獨孤信和石猛二人笑而不語,而是一人端起一碗湯,一飲而盡。楊逍也上前端起剩下的那一碗湯,品了品箇中滋味。喝完那個所謂的“神仙湯”,三個人便商量著出去走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獨孤通道:“峨眉山距離樂山大佛不遠,反正我們的畫還得三天,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去樂山大佛看看。”

石猛道:“這個主意不錯,聽聞樂山大佛,又名為凌雲大佛,位於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二十餘丈,是舉世聞名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楊逍也不甘落後,便趕緊補充道:“樂山大佛開鑿於唐朝玄宗開元元年,完成於德宗貞元十九年,歷時約九十年才完工。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

獨孤通道:“小楊逍說得還真是頭頭是道,這大佛還確實於唐玄宗開元初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和尚圓寂之後,修建大佛的工程曾一度中斷。多年以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和尚的徒弟領著工匠們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才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長安任戶部尚書,工程則再次停工。四十年之後,又一任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又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前後歷經九十年時間,這聞名遐邇,樂山大佛才徹底完工。”

石猛道:“對於修建樂山大佛的過程,愚兄並不清楚,可是關於樂山大佛的排水設計,你們兩個都不如我清楚,我曾經在養傷期間聽人講過這個大佛排水系統和內部構造。傳說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十八層的螺髻中,第四層、第九層和第十八層各有一條橫向的排水溝,正胸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樂山大佛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與風化。沿大佛左側的凌雲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讓人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坐像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著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這裡是大佛頭部的右側,也就是凌雲山的山頂。此處可觀賞到大佛頭部精美的雕刻藝術。大佛頂上的頭髮,共有螺髻一千零五十一個。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石猛還未說完,獨孤信和楊逍二人就已經開始收拾東西了,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去樂山大佛拜拜那個天下第一的大佛,想進凌雲窟裡看看究竟。

石猛剛剛說完,獨孤信和楊逍就催促著他趕緊出發,石猛卻慢吞吞地說道:“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這樂山大佛為什麼雕刻是一座‘彌勒佛’呢?你們誰能說出來個一二三,我便同意即刻啟程。”

獨孤通道:“我能!因為唐朝人普遍崇拜彌勒佛,特別是武週一朝。佛經裡說彌勒佛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女皇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雲經書》,證明她是彌勒佛轉世,天下百姓對彌勒佛的崇拜幫助武則天在男尊女卑的時代成功登上皇帝之位。由於女皇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天下塑鑿彌勒佛之風大行。樂山大佛的修造距離武則天當政的時代僅僅二十餘年,所以當海通和尚帶人修造樂山大佛時,自然選擇了彌勒佛,而且彌勒佛即是能為人間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同平息水患的鎮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照《彌勒下生經》所描述,彌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要求他的五官、頭、手、腳、身都具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特徵。樂山大佛的整個形體超凡脫俗,頭上的髮髻、闊大的雙肩、高而長的眉毛,圓直的鼻孔等,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記載和規定去修建的。天竺佛像的‘寬肩細腰’,在樂山大佛的身上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壯實的雙肩,飽滿的胸脯,展現了唐朝人崇尚肥胖美的時尚。樂山大佛坐立的姿勢是雙腳自然下垂,這與天竺佛像的‘結跏趺式’也不一樣,因為大佛是修來鎮水的,這種平穩、安定的坐式可以帶給行船的人戰勝激流險灘的勇氣和決心。而‘布袋彌勒佛’則是根據唐末五代時期的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和尚是浙江人,他樂善好施,能預知天氣和預測人的吉凶,經常拿著一個布袋四處化緣,在逝世前他曾說過:‘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因而人們都認為他是彌勒佛的化身,寺廟裡的彌勒佛也都塑成了他的形象。所以天下皆知彌勒佛就是一個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石猛道:“這座被稱為‘樂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實名稱應該是: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你能說出來樂山大佛的前世今生,也算是與此大佛有緣,我們即刻啟程,去拜樂山大佛。”

獨孤信和楊逍喜形於色,快速地收拾行裝,備好三匹良馬,三個人翻身上馬,便奔樂山大佛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