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有才有運數商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六章有才有運數商鞅

楊逍此時補充道:“漢朝時雖然規定普通百姓僅‘有事’(發生戰爭)時才可佩劍,由於漢朝長期窮兵黷武(漢武帝一朝),這也讓不少普通老百姓有機會手握長劍‘打’出了自己的新人生,從而實現自己‘從百姓到士人’的轉變。”

石猛道:“照二位賢弟所說,魏晉時士族階層的全面興起,正是唐代‘出將入相’盛況必須的社會基礎。”

獨孤通道:“其實我們前面所說的,前朝諡號是‘文正’的范仲淹,他就是一個文武全才。他是婦孺皆知的文學家,其文學代表作《岳陽樓記》更是因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名噪一時。他是宋朝歷史上文臣的極致,要知道宋朝‘冗官’歷來的情況下,死後被諡號為‘文正’的文臣總共也不過九名而已,其中就有范仲淹。但是范仲淹的另一種身份卻少有人知,他就是宋朝負責西北前線的全軍統帥!是他多年來堅守大宋西北邊境,與野蠻兇殘的党項人長期對峙。大宋王朝著名的軍事將領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基本上都是湧現自范仲淹所統領的西北軍手下。他的詩詞文章可能世人皆知,可是他的軍事思想理論卻鮮有人知曉。”

楊逍問道:“大哥哥說這話的意思是,別人都不知道,只有你明白了?”石猛道:“楊兄弟說話不要這麼無理,且聽獨孤賢弟接下來說什麼。”

獨孤信笑道:“二位弟兄且稍安勿躁,我也是偶然間看到柳貫先生書房裡的藏書,才對范仲淹的軍事才能有所瞭解。康定元年,范仲淹奉調西北前線,擔任邊防主帥。他針對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山谷交錯、地勢險要的特點,提出‘積極防禦’的守邊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築城寨,加強防禦工事,訓練邊塞軍隊,以達到以守為攻的目的。在軍隊制度上,他取締按官職帶兵舊制,改為根據敵情選擇戰將的應變戰術;建立‘營田制’,解決軍需問題,使軍隊面貌一新,應變能力和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在防禦工事方面,構築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順城為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戰略體系。對沿邊少數民族,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立賞罰公約,使其安心歸宋。與此同時,范仲淹精選將帥、大力提拔軍隊將領,使西北軍中湧現出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又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范仲淹利用築城修寨,進行積極防禦的思想,使西北軍事防務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西北邊境局勢大為改觀。”

楊逍道:“其實真正的儒家學者,不僅僅時書生,更是通習六藝之人,說文武雙全都概括不全。孟子去齊國遊歷,特意去稷下學宮參與辯論。孟子希望齊宣王重用他,這樣他能更好地執掌齊國國政,進而實現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齊宣王認為孟子乃大儒賢士,齊國一定要做到敬賢,但是儒家學說不可用,因此他預備給孟子一個稷下學宮祭酒的職務。在稷下學宮的辯論中,孟子用他的雄辯之能將天下名士盡皆辯服,可以說是風光出盡。然則聽聞齊宣王只給他一個稷下學宮祭酒職務後,孟子還是拒絕了,他想當一國丞相,而不是一個學宮管理者。孟子離齊時,有人送了一柄劍來,天下名士盡不能識,經過孟子鑑別,認定了這柄劍是‘魚腸劍’。一時間孟子收穫無數點贊和評論!孟子給大家講仁義之道時,名士們聽得昏昏欲睡,哈欠連天;一講到實用學問,則收到名士們無數讚賞和評論。齊宣王要射箭,孟子聽後自告奮勇,要為大家表演自己的箭術,以展示自己所學的‘儒家六藝’之射藝,他的表現驚呆了眾人。孟子聊發少年狂,張王弓,射長箭,六百步可穿楊,其箭術之高絕,令軍中教習都自嘆不如!這時的齊宣王才正式有了挽留孟子的想法,他有意任孟子為齊軍箭術總教頭。孟子聽後哈哈大笑,接著揚長而去,讓齊宣王好不尷尬!孟子志在謀國,以仁義之道施於一國,若能強國以服四海,則儒家學說之威不言自明。縱觀法家之所以得勢,那是因為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等人經常執一國之牛耳,最終讓該國富國強兵,因此戰國時代的國君多數喜歡用法家士子,而不用儒家士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獨孤通道:“楊逍說這話還是頗有見地的,先秦諸子百家都不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他們一般都是才兼文武。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家家都有自己的為政理念,他們一旦學有所成,就會出山入仕,在施政中實現自己的學術理想。只有在實際執政中,卓有成效,才能證明他們的學說經過得起實踐的考驗。如果無法在執政中體現自己學說的優越性,那麼這門學說就是空中樓閣,屬於理論性的學說。法家的代表人物大部分都可以執一國之牛耳,最終功成名就,部分法家鉅子則身死政存。管仲就是法家的一名先驅人物,他出任齊國丞相一職,治齊而強齊,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最終成就了齊國的霸業。子產是法家的又一名代表性人物,他出任鄭國正卿一職,在鄭國積極改革,讓鄭國實力一度恢復。李悝是戰國初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出任魏國丞相,輔助魏文侯在魏國變法,最終讓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商鞅(本命衛鞅、公孫鞅)是法家法治派創始人,他出任秦國左庶長一職,主持秦國變法,經過兩次變法,使秦國富強,遷都咸陽、親自帶兵收復河西,因軍功被封為商君。申不害是法家術治派創始人,他出任韓國丞相一職,主持韓國變法事宜,最終韓國有了‘勁韓’之稱。慎到為法家勢治派創始人,任齊國大夫,在稷下學宮講學,門徒較多。韓非為法家集大成者,秦始皇欲委以國政,結果被李斯陷害而死。李斯為戰國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先後出任秦國長史、延尉、丞相等職,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治理天下,立下了不朽功勳。法家這些代表人物有幸執一國之政,展現了自己的治國能力。可是其他學派的人物,就沒有他們那麼幸運了。並不是那些學派的人光說不練,而是機會並沒有光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