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儒生文武都培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章儒生文武都培養

出將入相是一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從古到今的所有讀書人,都堅持著“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的信條。如果不是柳貫先生幾年的悉心教導,獨孤信也許會讀一些書,可絕對不會像如今這樣,雖說是一介武林人士,可骨子裡仍然是一個文人士大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獨孤信對於出將入相這樣的事情,自由自己獨特的認識。此時的獨孤信不想掉書袋已經不大可能了,因為關於這些東西,他還是非常熟悉的。與其讓石猛和楊逍二人胡亂猜測,還不如他講給大家聽一聽究竟:“在常人的概念當中,文臣與武將分屬不同的概念,上朝的時候也是東西分列;文臣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而武將則多孔武有力、性格魯莽。然而歷史上根本不存在涇渭分明的‘文武之分’,到了唐代,基本上每一位朝廷大員都屬‘出將入相’的型別:平日就在朝中擔任文職、戰時則披掛上陣。作為士人教育的一種模式,唐代這樣人人‘文武兼備、出將入相’的人才鼎盛之況,正是當時的當權者們最願意看到的局面,也頗值得今人借鑑。”

石猛問道:“一般人們提到文人,便不自覺地提到‘百無一用是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等等不友好的語句。”

楊逍趕緊補充道:“這肯定是不正常的。在漢代之前,讀書及研習‘六藝’只是貴族階層的特權,那時期的國家人才基本都來自貴族內部的舉薦,從文從武均無定則,因為‘六藝’教育本身就包含了一切。先秦時期的貴族階層也不是那麼好混的:上至國君下至王公貴族,在國家遭遇侵犯時都得親自披掛上陣,而平日的國家治理團隊,也都是由那班人所組成。所謂的‘文臣武將’,在那個時候是沒有明顯劃分的,一個人到底從文或從武,是根據該貴族人員所擔任的職務而定的。”

獨孤通道:“楊逍說的沒錯,是這樣的。漢朝初立時沿用的是秦制,秦國制度則沿襲自先秦諸國、再加上自身的一些改革。由於漢朝是漢高祖劉邦帶著周勃與樊噲等下層人士所建立的江山,先秦以來由貴族階層壟斷的中央政權核心就這樣被打破了。漢武帝在大力推行儒術的同時,就順便讓董仲舒對先秦以來的各種禮制進行了一次梳理和規範,其中就包括象徵貴族身份的‘佩劍禮制’。關於漢朝的佩劍禮制,班固在自己所著的《漢書》裡並無相關記錄,范曄在《後漢書》裡雖無專門表述,但卻留下了大量蛛絲馬跡般的記錄。人們關於漢代‘佩劍禮制’的整理,實際上是根據出土的佩劍文物及《後漢書》中的零碎記錄得出的結論。范曄的《後漢書》裡記錄有大量的‘賜劍’之禮,所賜的寶劍規格及歷史人物的等級身份均有嚴格的一一對應。比如玉具劍,其佩戴等級就已擴充套件為三個等級:首先是諸侯王級別、其次是列侯級別,最後是中小貴族及郎官階層。連郎官這樣的小官階層都可佩玉具劍了,普通的民間士大夫階層也就被允許佩戴‘金飾劍’、‘櫑具劍’。在人們普遍崇玉的漢代,劍飾上是否有玉,就是貴族與士人階層最明顯的區分,不過‘佩劍禮制’卻在漢朝起開始廣泛覆蓋到了民間的士人階層。董仲舒還在佩劍的禮制上作了詳細規定:佩劍者雖無階層限制,但只有識字的習武者方可佩劍。於是在‘獨尊儒術’的漢代,士人們為了在身上增加‘佩劍’這樣的士人身份象徵,文武兼習之風就開始在民間蔚然興起。”

楊逍聽到這裡,他忍不住插話道:“如果說漢朝時的民間士人階層尚是小部分群體,他們只是一小部分文武雙全的人才,夢想著能夠為國出力,但是能夠養的起讀書人的家族還是很少的。不過由於魏晉時期的黨宦之爭,士大夫的晉升之路漸被堵塞,依賴莊園的民間士人階層開始得以全面崛起。經過漢以來的風氣薰陶,魏晉時期的民間士人已普遍具備了‘文武兼備’、樣樣都‘拿得起放得下’的基本素質。他們往往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人。以謝安為例,其人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歷任徵西大將軍司馬、中護軍等軍職,曾以八萬兵力打敗了前秦大帝苻堅帶領的號稱百萬的大軍,為東晉贏得了數十年的太平。謝安這樣的士人(出身名門世家、但本身非為朝廷中人)已屬典型的‘出將入相’之才,而類似的魏晉士人是很多的。剛剛我所說的‘出將入相’之才,並不是說其人文可震驚八方文壇、武可震懾來犯之敵,更多是指一種‘文韜武略’上的綜合素質。唐代時的歷代名相基本都屬這個型別,不能說他們勇武過人或是整天只懂‘之乎者也’,但若在戰場或文壇上有一番較量的話,這些人都必非泛泛之輩!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興起,民間士人得以步入朝廷中樞。《隋書·禮儀志》裡載:‘一品,玉具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配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隨著隋唐時期對佩劍制度的細則化規定,再加上隋唐期間文舉和武舉的興起,民間的人才通道進一步被貫通:只要你具備相當的文武之才,任何出身的人都有了晉身朝廷中樞、實現人生抱負的機會。唐朝的宰相是基於三省六部的‘群相制’,宰相成員實際上是由各省(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的最高長官所組成。這樣的制度讓唐朝的宰相‘看起來’數量非常龐大,其實這些宰相並非一種正式化的名稱,任一級的省部領導人都是可以稱為‘宰相’的,這跟從前的‘相國’、‘丞相’等固定官職之間的區別還是不小。從唐朝的歷代宰相名單看,真是濟濟一堂、眾星閃耀,上面的每一位成員基本都有過自己文韜和武略上的壯舉,沒有哪一位是單純地僅僅幹過某一種工作的。刀槍劍棒、舞文弄墨,那正是唐朝人自小的常規課程。唐代為‘文武兼習之風’的鼎盛時期,而‘漢朝佩劍’制度的完善原是始作俑者。對於漢武帝強勢的‘獨尊儒術’的做法,後世多各有批判,認為它罷黜和封閉了其他文化思想,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大倒退。不過在‘獨尊儒術’的過程中,佩劍制度的完善,卻無意中開啟了民間士人的晉升缺口,極大地促進了士人綜合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