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五章呂家大將守邊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五章呂家大將守邊疆

楊逍道:“管他什麼‘天生異相’也好,‘天命所在’也罷,我們終歸不會長久地屈服於蒙古人的鐵蹄之下。”

石猛覺得楊逍剛才說的那番話特別提氣,他也接著楊逍的話慷慨陳詞:“全真教的第二代掌教丘處機道長就是因為斬殺了勾結金人的狗官王道乾,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才路過了郭大俠父母所居住的牛家村。不僅丘處機道長是抗金勇士,他的師傅‘中神通’王重陽,同樣也是一名抗金英雄。王重陽曾經是一名武藝高強的抗金義軍領袖,後來因為起義失敗、心灰意冷而遁入道門,遂創立了全真教這一道家門派。而他在終南山下所建造的活死人墓,原本就是為了囤積軍糧和兵器的。襄陽城下,宋蒙交兵,蒙古大汗蒙哥愣是讓‘神鵰大俠’用飛石給活活打死,蒙古大軍頓時潰敗,郭、楊等大俠力挽狂瀾,暫時保住了襄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獨孤通道:“抗擊蒙古人的不僅是郭大俠帶領的襄陽守軍,還有很多很多的仁人志士。蒙古大軍全面攻宋,窩闊臺汗的次子闊端親率一支大軍入川,四川守軍幾無還手之力,數十座城池接連失守,僅瀘州、合州二地得以保全,繁榮的錦官城成都幾度易手,慘遭蒙古大軍焚燒和屠城。‘車不得方軌,馬不得成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道,在可怕的蒙古人眼裡,形同虛設。四年之後,蒙古大軍再臨成都。四川制置使趙彥吶無力抵抗,帶著手下棄城逃跑了,僅剩成都知府丁黼和七百名廂軍鎮守。丁黼雖然絕望,但是仍不言棄,當別人勸他逃走時,他直言道:‘我的職責,就是守衛疆土!’隨後,出城迎敵,率軍衝向蒙古大營,死於亂軍之中。蒙古大軍進城以後,參議王翊與眾官還企圖募兵抗擊。蒙古軍人見王翊身著官服,在官署內正襟危坐,便問道:‘你小子是誰啊?’王翊答道:‘小官食天子之祿,國家有難不能救,死有餘罪,可速殺我,我願與城共存亡。’蒙古人聽了,反而深受感動,這是忠臣,不能殺,接著劫掠去了。王翊眼看蒙軍暴行,心如刀割,跳井自盡而死。在此困境之下,四川似乎不日就將淪陷,可是還有人在堅守不懈。次年,重慶知府彭大雅帶人鞏固城防,修築磚石城牆。彭大雅是個蒙古通,寫過《黑韃事略》,專門研究過蒙古人,因此針對其軟肋進行設防。當地百姓不懂其中玄機,大罵彭大雅不幹正事,蒙古人都快打到城下了,還修城幹嘛?彭大雅只是淡淡地對人說:‘不把錢做錢看,不把人做人看,無不可築之理。’彭大雅發現,嘉陵江上游的合州,極有可能成為蒙古軍的主要進攻目標。這裡地處三江匯流之處,有一座三面臨水的小山,可建一座小城,作為防禦要塞。這座小山名叫釣魚山,當地傳說,有一年鬧饑荒,一位仙人從天而降,在此垂釣,釣起大魚,贈給居民救災。彭大雅新建的這座小城,便是釣魚城。一意孤行的彭大雅很快受人彈劾,被革職查辦,但他的心血沒有白費。”

楊逍道:“在地理上偏安一隅的大宋王朝,因為重文輕武,所以在軍事上給世人留下了‘兵弱’的假象。然而,達宋朝廷內外雖然在政治上對習武之人大為排擠,卻自上而下地一刻也未停止對軍事的重視。這種重視,使得宋朝在面對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軍隊時,抵抗了長達四十七年之久!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時,正值華夏大地四分五裂、千瘡百孔之時。在缺乏北方產馬基地,進而導致騎兵奇缺的條件下,還能在短時間內征服北方受契丹人扶植的北漢王國,實屬不易。只可惜兩宋立國,都碰到了兩胡遼與金的崛起。兵盛之時,還能分別拒敵於澶洲城下與長江之邊,已可謂軍事之壯舉。蒙古人崛起之後,用八年時間征服了党項人建立的西夏王朝,用十二年時間征服了女真人的大金國,還用了數十年時間去進行了四次西征,然而在一個小小的襄陽城下,那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卻被拖住數十年,攻城不佔便宜不說,王爺亦折損了好幾位。即使爾後他們採取軍事大迂迴,強弩之末的南宋雖然對於這種戰法猝不及防,卻還是硬生生地對抗了四十七年之久!蒙古鐵騎的戰鬥力舉世聞名,在江南大地上卻被拖曳如此之久,可見宋朝軍隊作戰實力之強!”

獨孤信此時突然想起了一個英勇抗擊蒙古人的大將,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開啟襄陽城北門投降的呂文煥的親哥哥呂文德。

獨孤信滿含深情地說道:“有一位站在抗擊蒙古大軍前線三十多年的一代將領,他叫呂文德,字景修,出生於安徽霍邱縣。據說他是宋初名相呂蒙正的後裔,只是那樣顯赫的家世,傳到了他這一代時,早就已經沒落為平民。雖為平民,所幸他被趙葵看中招至麾下,從此馳騁疆場,屢建邊功。話說這呂文德是一員彪形大漢,從軍之前以打柴、狩獵為生,練就一副強健的身板。跟隨趙葵後,正遇上大宋和蒙古人之間的戰爭爆發,身強力壯的他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勇猛殺敵,再加上趙葵的有意提攜,不幾年,呂文德便漸有名聲,從一介平民被提拔到池州都統制。呂文德當上官後不忘本,把自己的親朋故舊兄弟子侄都招到自己手下,一同抗擊蒙古大軍。因為他的親友大多是常年從事樵獵之人,入伍後又常常操習演練,個個膚如黑炭,因此呂家軍得一渾號——‘黑炭團’。隨後的多年時間裡,呂文德帶領的‘黑炭軍’所向披靡,多次將蒙古軍隊擊退,捷報頻傳,名聲大振。呂文德因為功勞大,被提拔為福州觀察使,成為鎮守一方的主將。後來,蒙古大軍圍攻壽春府,呂文德率兵成功解了壽春之圍;次年,呂文德擊退蒙古大軍,收復五河;三年之後,他又帶兵解了泗州之圍......經過浴血奮戰,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終於守住了淮河一線,呂文德百戰成名,成為朝廷特別倚重的抗擊蒙古大軍的前線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