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掌權才能談理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一章掌權才能談理想

石猛道:“許氏兄弟對名門士族的品評為世人稱道,當世名流對月旦評既有幾分嚮往,也有幾分忌憚。袁紹袁本初出身於‘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世異常顯赫,對同郡老鄉許劭、許靖哥倆的月旦評也是久仰大名,生怕在許氏兄弟那兒留下壞名聲。一次,年輕的袁紹從濮陽令卸任,準備回老家。汝南袁氏的名聲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路上車馬駢闐,氣氛熱烈,袁紹身著華服,高坐車上,頓時感覺飄飄然。差不多要行至汝南地界時,袁紹轉念一想,這麼豪華的陣仗要是讓許劭兄弟給見到,豈不是要批評他驕奢淫逸,那他不就要受人指摘了嘛,便對身邊的人說道:‘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接著他趕緊把車馬遣散,自己獨自乘一輛車,安安靜靜回家去了。所幸,袁紹奢侈浮華的作風並沒有成為‘月旦評’的關注點。”

獨孤信笑道:“影響如此之大的‘月旦評’,必然會遭到以皇帝為首的官府所嫉妒,只要出一個權力欲極強的君主,民間如此有影響的品評人物的活動,必然會難以為繼。曹魏黃初元年,魏文帝曹丕採納陳群的建議,開始實行一種將鄉評與舉薦相結合的制度,即‘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選,擇州郡之賢有識鑑者為之,區別人物,第其高下。’曹丕這麼幹,不僅將人才選拔的權力收歸中央,也對民間評議進行了規範,可是,這樣的制度後世卻越來越畸形,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當魏晉清談之風盛行,朝政萎靡不振,寒門士子壯志難酬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嚮往當年不拘一格拔人才的月旦評呢?”

楊逍道:“以許氏兄弟為代表的‘月旦評’是時代的產物,亂世之中有此清流實屬難能可貴。在當時的民間輿論中,‘月旦評’擁有極高的話語權,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民間輿論甚至對官方統治造成一定程度的威懾。那是一個奸佞遍地的朝代,一個亂世將起的年代,但是官方和民間還保持著最後的一絲的溫情。儒家倫理道德的教化在這樣的年代裡還沒有完全退化,所以這種溫情哪怕並不真誠,也仍然存在。由於存在著這樣最後的溫情,民間輿論有幸成為一種隱性的民主力量,並在某些不為人知的地方,對官方統治產生著衝擊。可是‘民不與官鬥’,曹丕大手一揮,‘月旦評’就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我們翻開史書,在這種悲劇性的結尾裡,所幸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點欣慰的事情。當外戚和宦官輪流當道得東漢王朝大廈將傾時,許劭個人非凡的判斷力和預見性救了他自己。這樣的事情要從兄弟二人不和開始說起。據說文人之間的矛盾大都是觀念或者理念之爭,許劭和許靖二人由此發展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與此同時,地方上,朝廷上都不斷地徵召他去做官,拒絕一次兩次不成之後,許劭感到無比的壓力,他拒絕官方邀請,並且以眾人皆知的理由:‘厭惡官場昏暗’。那是一種對權力的極大藐視。於是,在當權者反應過來之前,他帶著一家老小先行離開了汝南郡。先往南,走到廣陵去,投奔徐州刺史陶謙。那個時代很矛盾,當權者本來並不怎麼喜歡那些非議朝政的文人們,又希望自己對文士的恭敬態度能為自己博一個好名聲,這樣的名聲無論在任何時代都很重要,他們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其實曹操在這個方面就比較實在,對只會空談的文人並不怎麼恭敬,而是對那些有才幹的人恭恭敬敬。陶謙畢竟不是曹操。他對許劭是很恭敬,可是他卻過於恭敬了。許劭當下警鈴大作,明白了。陶謙這是圖名聲,這樣的人,在你有價值的時候,表現得有多麼恭敬,在你失去價值後相應地就會有多麼刻薄。難道讓許劭祈禱自己永遠對陶謙有利用價值?許劭可沒那麼天真,他辭別陶謙離開徐州。去投奔揚州刺史劉繇,揚州是個氣候很好的地方,很適合養老。後來,天下時局大變,曾經‘月旦評’裡評論過的人,有很多都不斷地在參與這一變局。不可一世的袁紹倒了,曹操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有一個自己說他祖上是皇帝的劉備也在荊州起家。真真的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時局不斷的變化著,揚州後來被孫權、孫策所平定,高談闊論半輩子的許劭,在此地沉默地度過了晚年。和許劭的沉默一起的,也有他創立的‘月旦評’,當他離開輿論中心的時候,‘月旦評’隨之逐漸衰落,當他沉默的時候,‘月旦評’也沉默了,整個東漢末年的民間輿論也沉默了。可曹操沒有沉默,他固守北方,隨時準備攻下南方,統一天下,劉備也沒有沉默,從荊州彈丸之地起家,直到雄踞一方,孫權更不會沉默,他平定東吳,固守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他們無一例外都想一統天下,也有的想要激濁揚清,於是,‘月旦評’的精神在這裡,沉默地延續了。自古以來的民間輿論,都處在一個不斷被打壓,又不斷地從某個不知名的地方冒出來的境地。春秋戰國時期,是民間輿論的發端之時,諸子百家爭先恐後地遊說諸侯、著書立說,開宗立派,史稱‘百家爭鳴’,他們爭奪的是真理,不過最終的勝利者得到了生存權和話語權。到秦朝,文人們集體沉默。再到西漢時,太學生們發起太學清議,文人們終於能一舒心中塊壘。到東漢末年時,亂世之中,權力也沒空去管那些文人們,於是產生‘月旦評’;後來‘月旦評’變得沉默,文人們才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只有成為權力的所有者,才不會被權力打壓,才可以有真正的話語權,心中修齊治平的理想才能真正實現。所以後來的‘月旦評’隨著許劭和許靖二人離開,頓時就沒了生存的土壤了。想當初他們的評價,能夠直接影響到受評者的仕途升遷,在輿論界產生過重大的影響,甚至能夠左右朝廷的用人。可此一時彼一時,誰也無法左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