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二章三蘇文章鑄輝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二章三蘇文章鑄輝煌

石猛無緣無故被謝馳幾次三番地教訓,心中頗有不平,便針鋒相對道:“文章先抬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萬事均可‘見微而知著’,預測規律,作為理論基礎。然後以山巨源預見王衍、郭子儀預見盧杞為例證,類比王安石‘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的行為‘不近人情’,進而推導出王安石得志必為奸臣、為害國家的結論。這種以人的生活習慣和個別缺點來判斷其政治品質的邏輯,是非常錯誤的。這種影射咒罵、攻擊人身的寫作手段也是非常低劣的。把《辨奸論》全文連貫起來看,在寫作目的上,作者確有所指,而所指的具體人物,作者又未點明。因為他害怕自己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作者在批評‘有的人’時,把生活習慣(如不修邊幅)也作為攻擊的口實,未免失之偏頗了。”

謝馳一看終於有人跟自己較上勁了,立刻回擊道:“蘇老泉提出的‘見微知著’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輕視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積累而成的。‘防微杜漸’早就是古人奉為圭臬的名言。正如吳楚材所說:‘見微知著,可為千古觀人之法。’事情皆有一定的規律,只要能夠仔細觀察並把握規律,就能見微知著,因此人們可以通過觀察行為而在禍亂發生之前就發現作亂的奸臣。”

石猛笑道:“我怎麼聽說這篇《辨奸論》是有人假託蘇老泉之名寫的,內容又是以生活中不講個人衛生,穿衣不愛美等不拘小節(據說皇帝親見蝨子爬上王安石的鬍子,拿言語逗趣提醒他,他還渾然不覺),斷言一個人的大節。王安石的變法是失敗了,且留下了一些禍害,可是他的個人品行卻不壞,而以不通人情,加以大奸之名來論之,確乎過分!”

謝馳道:“人們向來有‘龍生龍、鳳生風,老鼠生兒打地洞’之宏論,不乏有人以蘇氏父子做為此論的依據,但實際上,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個典故形容蘇東坡與其老爸蘇洵更為確切。‘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副對聯是四川眉山三蘇祠的楹聯,為大文人張鵬翮所題,上下聯簡潔概括了老蘇家所創造的宋代文壇一門輝煌!上聯所述的一門父子即蘇家的老主人蘇洵、大兒子蘇軾、二兒子蘇轍,意思是說三人均為填詞的名家;下聯四大家是指韓、柳、歐、蘇四家,四家文章領袖天下,蘇門又佔其一!至於文冠當時的宰相王安石?他還不太夠格!後來的唐順之搞了個《文編》,才把王安石的文章給加了進去,也只選用這唐宋兩朝八個人的文章,一個名叫茅坤的古文家整理後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從此成為定論,沒人再能擠進去。這個成就可真是了不得!唐宋兩代排出散文名家八個人,老蘇家竟然囊括其中三席,估計除了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大概能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另外五位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後人把蘇老泉稱為大器晚成的樣板,他的事蹟經常被用來告誡後代。據史載:蘇老泉‘晚好為詩,能自道,敏捷立成,不求甚工,有所欲言,一發於言,比沒,得數千首’。天聖六年,十八歲的蘇洵蘇老泉與眉山大理寺丞程文應的女兒成親之後,他第一次應鄉試舉人落第之後,人生態度才發生了轉變。在此之前,蘇老泉本就比其他人讀書更晚,但偏偏他還不發奮學習,仗著自己聰明,驕傲自大,認為同輩人裡面沒有比自己更為高明的人了。所以讀書越發不精細,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後來他第一次應鄉試舉人,不幸落第。這次落第彷彿一個大棒,直接敲響了蘇洵心裡的警鐘,他從未有一刻如此時一般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蘇老泉的及時悔悟,不僅讓歷史上多出了他這麼一位文學家,同樣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蘇老泉吸取自己的教訓,對於兩個兒子的教育極為重視,處處以培養兩人為先,最終才有了後來二子同時中第的美事。他那兩個兒子,一個官居高位,另一個名滿天下,才高八斗。其實‘三蘇’這個稱呼在就宋朝開始廣泛傳播了,有一個名叫王闢之的人,寫了一部《澠水燕談錄》。在這本書的第四卷裡有一個章節叫‘才識條’,其中寫道說:‘蘇軾是宋代詞壇豪放派的創始人,他的散文也是很厲害的,可以說是代表了北宋文學一個巔峰的成就。蘇轍是個散文家,有人這麼稱讚過蘇轍的文章:‘汪洋澹泊。深醇溫粹,似其為人。’蘇轍的風格和兄長蘇軾是比較相近的。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有了‘三蘇’這一個簡潔明了的稱呼,可以讓更多的人毫不費勁的記住了他們,還可以表明他們之間是有某種關係的。‘三蘇’中如果有一個人的名聲出來了,那麼其他兩個也是受益的,還可以以此來激勵自己進步。從後世來看,蘇軾的成就是‘三蘇’中最大的。蘇軾留下的詞作名篇有著《水調歌頭》、《江城子》、《浣溪沙》、《蝶戀花》這一些,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等。這些都是給了當時以及後世很深的影響的一些文學作品。蘇軾的風格也是被無數的後輩模仿。蘇軾是因為足夠厲害才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而不是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出名的。不僅自己名滿天下,兩個兒子更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用我前面所說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來形容更為貼切。蘇老泉不僅做人很成功,做文章很成功,做言傳身教之人更成功,這樣的人說話,還是非常有分量的,所以他的文章值得一讀,他的觀點值得後人們借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石猛知道這樣爭論下去,誰也不可能說服對方,還不如自己向謝馳服個軟,以後還要長時間的合作,如果二人的處理不好,很容易影響大事,所以石猛就順著謝馳的意思繼續說道:“蘇老泉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人。他說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在《衡論》和《上皇帝書》等重要議論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他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審勢’、‘定所尚’。他主張‘尚威’,加強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氣,激發天下人的進取心,使宋王朝振興。由於蘇老泉比較瞭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鑑,因此,他的政論文中儘管不免有迂闊偏頗之論,但不少觀點還是切中時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