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二章得道必須心平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二章得道必須心平常

獨孤信可沒有那麼多的顧忌,因為他根本不會去故意作惡,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他如果早早剃度,還真的有可能成為一名得道高僧。

六祖慧能在《壇經·般若品》裡說:“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這話的意思是說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切行動正直無邪,就是切實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說:“行直何用修禪。”

六祖講頓悟,注重定慧等學。但是他仍強調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於淨心持戒,所以他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人的行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於有貪瞋痴等煩惱作祟,而煩惱的產生,就是由於有“非心”之故。什麼是“非心”?就是意識中一切妄念倒想和種種謬執邪見,若除掉這些“非心”,則煩惱自去,而身心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無邪,伺時也得入於自在超脫之境。所以六祖又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就是六祖所說“行正是道”的意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行正二字的具體內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來理解。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法。其中正業、正命是身業方面的正行;正語屬語業方面的正行;正見、正思維、正念、正定屬意業方面的正行;正精進則分屬於身口意三業的正行。

八正道又名“八聖道”,意謂見道以後的聖者,以無漏慧所起的正見為主體,在此正見引導下所起的正思維乃至正定等道品,都是以無漏為性,是徹底的正行。

初學道者,不必要求過高,只要以聖者無漏慧所起的八正道為準則,而努力為善去惡,舍邪從正,使身心諸行契理如法。如是而體現的正見等八法,雖非無漏聖道,但亦是如理正行。

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古謂諸惡莫作是戒學,眾善奉行是慧學,自淨其意是定學。此三雖通戒定慧三學,但初學者為求行正,對此應以戒學為主進行受持。

本來諸惡莫作屬“律儀戒”,眾善奉行是菩薩戒中“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自淨其意,從定學來說,它可以包括“世間離欲道”、“出世離欲道”以及菩薩道中的種種三昧。但它也是戒學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根本的部分。

因為三業以意為本,意識與其相應的遍行中的思是造業的主體。故《成唯識論》雲:“能動身思,說為身業;能發語思,說為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為意業。”

因之,持戒首先要自淨其意。意業淨則三業皆淨,意正則諸行皆正。從持戒來說,諸惡莫作與眾善奉行,兩者不但並行不悖,而且是相輔相成。

故學人在身業方面既要不傷生害命,又須常常救死放生;既要不妄取財物,又須廉潔好施;既要戒除邪淫,又須作絕欲的表率。

在語業方面,必須以誠實語代替妄語,以和合語代替兩舌,以柔順語代替惡口,以莊重語代替綺語。在意業方面,必須遠離負欲,增強舍心;遠離瞋恚,常起慈心;遠離愚痴,常升慧日。

於諸惡行欲行,還要防微杜疑,防嫌杜疑。縱是一點小善小惡,或隱微的一念一想,都要納入應修應遣的日常事務之中,這樣受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佛教,就是對行正是道的切實用功。學人必須如此修持,以正身心而嚴淨戒行。

《瑜伽師地論》戒學部分,提出“根律儀”一法,依止修學,既能持好淨戒,同時也能得定發慧,可稱是戒定慧三學的總持要法。

若欲認真受持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佛教,以淨化身口意三業者,從此處著手進修更妙。根律儀主要是依於正念,防心護根,使諸根之用常合律儀。

其具體修法是:行者常於一切善法隨其所應,明記不忘,從而引生正念。且使正念綿綿不斷,隱而不顯,細而不粗,若有若無地安住於心。

常常如是正念住心,心便有所系束而專注一趣,由是心不散亂而平等安靜,有一定的定力。心有定力,不向外馳,諸根對境,心不取相,即無煩惱惡行的產生。

若忘失正念,根門不得防護,漏洩其心,引生貪瞋等惡不善法,隨即覺察,攝斂其根,覆住正念。常常如是安住正念,覺察反省,由靜而明,自有覺照現起,能伏斷煩惱。所以《瑜伽師地論》雲:“由聞思力所攝根律儀,能伏煩惱現行;由修習力所攝根律儀,能斷煩惱隨眠。”

此中覺察功夫與禪宗修無念行,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的功夫相同,也是六祖“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的行,正是道的具體實踐。得道高僧所得的道,獨孤信也覺得也不外如是。

另據禪錄載,馬祖一日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染汙。何為染汙?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汙。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為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平凡無聖。”此中所說的平常心,究竟是什麼心?據馬祖所說,它是不染汙的,與有造作趨向的生死心相反。

從正面講,它是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直了真聖義諦的無分別智。但它不名智而以心為名,因它是恢復了心的本來面目,而直接就是本心了。但它又不名本心,因為本心是術語,為破文字障,避免名相化,故不名本心,而從通常慣語的平常心命名,以便與實際生活水乳無間。其實它就是“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所以說平常心是道。

既然平常心是道,什麼方法可以入道,就用什麼方法去學。初祖達摩向二祖慧可傳法時說:“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這就是學得平常心的唯一妙法。此中外息諸緣,就是要在根境相接時,心不著境。眼見色時,無心於色,是離色緣;耳聞聲時,無心於聲,是離聲緣;乃至意了法時,無心於法,是離法緣。

在一切見聞覺知中,皆不取相,即息諸緣。內心無喘,是說心不起念。若有念起,心即喘動不安,若心住心位,如如不動,當下便得輕安自在,即為無喘。

心如牆壁,意謂牆壁當前,擋住去路,寸步難進,諸法離言,畢竟空寂,無少法可取,無少法可分別,如牆壁無路,念從何處起,心向何處行?這是言思道斷,心行處滅的意思。人若能外不緣境,內不起念,則心自清淨,而豁然還得本心,是為入道。

這種心傳,即是見性大法,以下諸祖無不嚴格遵循,特別是六祖惠能在解、行兩方面,對此都有徹底而全面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