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高長與大黃最新章節列表 > 103、第 103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3、第 103 章

這一年陽曆十月份, 高長他們這片山區就在一場漫天大雪中,正式進入了冬季, 照這種情況看,他們起碼要等到來年三四月份, 才能迎來春天,也就是說,如果情況不變的話,以後他們每年之中都有大半年的時間要在寒冬中度過。

為了迎接漫長的冬季,村子裡絕大多數人多在家裡修起了土炕,因為二樓不合適修炕,許多人就都擠在一樓的大土炕上睡覺, 雖然沒有隱私, 但是一群人擠在一起,如果和睦的話,也是其樂融融。

住在高長他們樓上的何韻她們幾個,還有衛常瑞父子, 也都在阿善叔家裡各自佔了一個炕位。對於何韻和白寶這兩個人, 高長也有些看不懂,有一次他終於忍不住問了白寶這個問題,白寶說,現在就先這樣吧,等到有一天他們兩人都能活著走到陽光下的時候,就結婚。

這個話題就有些沉重了,死過一次的高長知道, 自己快死的那一刻,最最後悔的,並不是從前自己做過的錯事,而是自己不夠勇氣去做的憾事。但是作為一個局外人,高長也不能勸他們說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到生離死別的那一天,面對他們的痛苦,高長又能說什麼?

在家家戶戶修火炕的大環境下,高長家卻沒有任何動靜,他們家裡有一狼一犬,都是天生的暖爐,睡覺的時候索帛抱著辛巴,高長抱著大黃,誰也不需要火炕這東西。

倒是對於喵仔,高長有點擔心,因為貓這東西身上的毛有點單薄,聽說在北方,家貓都喜歡在炕頭上窩著,不知道這傢伙能不能扛得住冷。

不過喵仔這一次的表現卻好得出人意料,在進入冬季大約有一個月之後,高長發現喵仔身上從前那些短短的黑毛脫落得很厲害,然後很快,就冒出了許多又軟又長的絨毛。這些絨毛不僅給喵仔帶來了溫暖,還給他帶來了貴氣,看著不像普通的貓了,倒有點像是電視裡書本上的那些名貴品種。

相反,對於英仔,高長一開始就挺放心的,因為鷹這種動物,可不就是風裡來雪裡去的天空霸主麼,聽說老鷹都喜歡把巢穴搭建在懸崖上。這個冬天雖然冷點,可這只老鷹畢竟還住在室內啊,還有軟乎乎的蠶絲墊子,沒理由熬不過去的。

可惜他們家這只小老鷹不太爭氣,睡著睡著,覺得冷得受不了了,就鑽到喵仔的大竹籃裡頭去,結果自然沒什麼好果子吃,被喵仔撓得啁啁直叫,羽毛掉了一地。當時動靜有點大,高長就過去看了一下,見英仔縮頭縮腦羽毛凌亂的倒黴樣,終於也認清另一個事實,看來他家索帛的肚皮到底還是比不上老鷹們毛茸茸的肚子,孵出來的鷹崽也不是一個檔次的,實在不行的話,明天給它加個熱水袋吧。

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英仔雖然沒有天空霸主的氣概,但是卻深諳馬屁之道,當天晚上天一黑,它就飛到海灣裡那片還沒結冰的海面上,抓了些小魚小蝦孝敬喵仔。這只貓已經有近一個月沒吃過這麼新鮮美味的魚蝦了,當下被收買。

當高長難得發了一回善心,打算給英仔送熱水袋的時候,結果這傢伙傻眼了,那只瘟雞樣的小老鷹,竟然已經成功爬上了喵仔的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這也太沒節操了。”高長相當鄙視他家的這只貓,這都跟誰學的?

“喵!”喵仔不以為然地看了高長一眼,又意猶未盡地舔舔嘴,節操能換魚蝦吃?

“啁啁。”英仔討好地衝高長叫喚了一聲,心滿意足地挨著喵仔,縮著脖子,閉眼睡覺,高長討了個沒趣,只好又拎著熱水袋出了他們房間,決定下回再也不管閒事了。

大雪斷斷續續地下著,山上洶湧的綠意,很快就被掩埋在了厚厚的積雪之下,就連各個村子的莊稼地,也都被大雪埋了,地頭上的積雪不好清理,加上土壤也被雪水凍上了,想繼續種莊稼已經不可能。

村民們掰手指算了一下,以後每年,他都只有半年時間能在地裡種莊稼,其他時候都只能眼睜睜看著坐吃山空,心裡頓時就有些慌起來。為了儘可能地節約糧食,村民們在籮筐裡裝上土,再種一些容易活的土豆蘿蔔白菜等,天氣好的時候,就把這些籮筐擺出去曬太陽,風雪天裡,一律在院子裡放著。

海灣裡的海水也結了冰,尤其是在岸邊,幾個潮漲潮落之後,冰面上形成一個個波浪狀的弧形,冰層也比較厚,停靠在海邊的那兩艘輪船已經被冰層卡住,動彈不得了。

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裡,螃蟹也都失去了蹤跡,想在岸邊吊螃蟹是行不通了,大夥兒只好爬到冰面上,用鐵鍬鑿個冰窟窿,千方百計捕些魚上來。可惜他們這些人都不是捕魚能手,也不是來自擅長捕魚的名族,在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那些年裡,傳統手工業日益沒落,很多手藝都失傳了。他們這裡住著這麼多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卻沒有一個人懂得冰面捕魚的,往往辛辛苦苦忙碌一個晚上,收穫卻少得可憐。

為了儘可能的減少穀物的消耗,各家養著的雞鴨,除了留下必要的數目生蛋繁殖,多餘的都宰殺了,不僅少了幾張吃穀子的嘴,一家老小都還能吃上葷腥,一來二去,又省下了不少穀子。

院子裡的人們一起養的那些豬,也到了宰殺的季節,除了幾隻種豬和豬崽,其它的會在這個冬天裡全部消耗掉。還有壕溝下面的野豬,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繁殖,數量也有些過剩,是到了該減員的時候了,雖然捕捉和宰殺的過程有些困難。

對高長他們來說,這冬天裡的日子著實不錯,每天吃大鍋飯都能吃得滿嘴流油,大黃和辛巴都很是啃了一些骨頭。經過上次高長的言傳身教之後,不僅索帛和辛巴把紅糖給戒了,就連大黃和喵仔都不怎麼再去碰甜食,如此一來,高長家的紅糖就都沒人動了,加上熬糖那晚就下起了大雪,高長料想接下來的大半年都種不了甘蔗了,於是給自家留下了很多。

這麼多糖沒人吃怎麼辦?反正大冬天的閒著也是閒著,高長就鼓搗出了幾樣零嘴,放在村子裡賣。花生糖、芝麻糖、薑糖、凍米糖什麼的就不用說了,光是紅糖糯米糕,高長一個晚上就能賣出去不少。

沒事的時候,高長還帶著大黃辛巴一起上了一趟山,肩上扛著一把鏟子,鏟子上掛著一打麻袋,弄了許多野山楂回來冒充山楂。高長他們這附近的山區,原本就長著不少野山楂,從前因為口味一般個頭也小,吃的人並不多。但是經過藍色陽光的一番改良之後,這種野果的個頭也快趕上山楂了,就是不知道正宗的山楂這會兒長成啥樣了。

有大黃和辛巴在,無論那些野果藏身在多厚的積雪下邊,都能被高長輕易挖出來,他一邊挖一邊品嚐,覺得這玩意兒完全可以當山楂使,於是哥兒三個就把整個山頭挖成月球表面,直到隨身帶著的麻袋都裝滿了,才就近砍了幾根樹枝藤蔓,做成一個簡易雪橇,拖著回家。

高長在自家門口擺了一張桌,兩個門邊上固定著用稻草綁的草棍子,一串串裹著糖衣的火紅色糖葫蘆就插在草棍子上,勾得村裡的娃娃們直流口水。

高長就是用這些零嘴勾|引村裡的孩子們幫他幹活的,他們村裡的人家家戶戶都養蠶,娃娃們個個都是繅絲高手,只要一兩蠶絲,就能從高長家換一塊紅糖糯米糕,或者兩塊花生糖,或者五片薑糖,或者一大塊凍米糖,或者兩串糖葫蘆。

千萬不要小看娃娃們的勞動力,在這個漫長的冬季裡,各家各戶都因為氣溫太低,外面的桑葉長得慢,減少了家裡養蠶的數量,這也導致了其他幾個村子出現沒活幹的情況。只有高長家,還依舊能夠源源不斷地向各個村子提供蠶絲,當然,他家的活兒也不太好幹,蠶絲都是一小個一小個的,織布的時候老是要停下來接線頭,也是個麻煩事,不過有活幹總好過沒活幹。

各家各戶的大人,對於家裡的小孩拿蠶絲換零食的行為,態度也是不一樣的。一般開明點的,都不會對孩子買零食吃的行為多加干涉,只要控制好一個度的問題,小孩兒們吃零食也是被允許的。

還有更開明點的,大晚上幹活的時候,幹著幹著,如果覺得嘴裡寡淡得厲害了,就另外絞個幾兩蠶絲出來,讓家裡的孩子拿到高長那裡去換點零嘴回來,一家老小你一塊我一塊,很快就被分食乾淨。

當然,也有那些個想不開的,看到家裡的孩子拿蠶絲去換吃的心裡就氣惱,又不好對高長發作,於是就在家裡罵罵咧咧指桑罵槐。其實也都是所謂的‘先苦後甜’的思想在作怪,這些人就是想多存點布匹在家裡,堅持要把好日子留到以後去過,眼下苦點沒事,結果苦了苦了,所謂的好日子,卻總是遙遙無期。

當然,不管別人態度如何,高長生意照做,家裡的布匹一天堆得比一天高,每天晚上到白寶他們院子裡去聽廣播的時候,都還要把這些零嘴帶上,生意無處不在啊。

這些各個村子的人,但凡是捨得聽廣播的,一般也都捨得買吃的,他們通常是第一次來高長這裡消費的時候,扛一匹布給他,然後高長就會把這人的名字登記起來,直到這匹布被消耗完之前,他隨時都能關顧高長的攤子。倒沒人擔心過高長會吞了他們的布匹,高長這傢伙在這一帶雖然名聲不是最好的,信譽卻不錯。

這一年冬天,大家除了為口糧忙活之外,最頻繁的兩個活動場所,就是寶華寺和白寶他們院子了。現在聽廣播儼然也成了一件時髦的事,自然,廣播裡的論調,也時刻在影響著這片山區裡的人們,當這些人的意見有分歧的時候,經常就容易產生罵戰,罵得不過癮,也有動手打起來的,不過打得都不是很厲害,高長把這理解為無聊生活中的一點調劑和發洩,無關政治。

這天晚上高長聽完廣播,讓大黃提著沒賣完的東西先回家去,今天早上泡下去的糯米也差不多可以磨了,紅糖糯米糕是他們家每天都要做的點心,銷路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現在大黃做起糕點來也已經相當有一手了。

高長隨著人群一起出了村子,沿著馬路邊走了一會兒,扒開一堆積雪,用隨身的匕首割了兩把草,帶回去餵給他家的那兩隻羊。這兩隻羊是他們當初從塔拉手裡換來的,帶回來後在豬圈和圍牆間的一個角落裡給它們搭了個棚子,一直養著。

大概是之前的生活環境比較惡劣的關係,這兩隻羊一點都不挑嘴,隨便喂點乾草就行,也不怕冷,最近氣溫這麼低,很多家禽都被凍出毛病來了,這兩隻羊看起來還挺精神。高長有時候也會幫它們弄些青草菜葉,但是都不會多喂,擔心吃慣了乾草的它們一下子吃出毛病來。

塔拉說這兩頭羊並沒有血緣關係,等再過幾個月,它們交配產崽之後,高長家就有羊奶喝了。

“高長,你怎麼還在這裡,明通法師來了,都在咱院子裡等你好一會兒了。”這時候,提著一桶豬食到旁邊豬圈餵豬的阿善叔喊了高長一聲。

大和尚來了?高長應了一聲就往院子走,這和尚很少出寶華寺的,來找他做什麼?該不會是索帛在寺裡出了什麼事吧?等他進了院子的時候,明通法師正在跟村民們說禪講經,見高長來了,就衝他笑了笑,他這一笑,高長原本懸著的心就放下了,又見他身旁的桌面上放了五匹布,就吊兒郎當地跟他打招呼:

“師父你來就來了,還帶什麼禮物,太客氣。”

“阿彌陀佛,施主最近都不去寶華寺,老和尚只好自己出來走一趟了。”明通法師面上帶笑,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了自己的來意,原來是寶華寺裡的小和尚嘴饞,大和尚幫他們賣零食來了。

“看來小師父們的修為還不夠啊。”高長聽他這麼說,頓時就樂了,之前他沒少去寶華寺,知道寺裡對於這些小和尚,管得還算比較寬鬆,不過那些娃娃自小在寺廟裡長大,也學了那些大和尚的摸樣,人前總是板著臉,動不動就阿彌陀佛,還擺了手勢作揖,整得挺像那麼一回事。

“阿彌陀佛!佛說眾生平等。”大和尚言下之意,村裡的孩子們吃得零食,他們寶華寺裡的小和尚也是吃得的。院子裡的村民都深以為然。

高長自然也知道,寶華寺如今之所以有這麼多小和尚,其中一小部分,是在之前的和平年代,僧人們收留的被父母拋棄在寺廟門口的棄嬰,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帶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剩下的大多數孩子,都是這幾年,僧人們在西南那邊收留的和父母走失的或者父母雙亡的孤兒。

寶華寺的和尚們收養了他們,卻並沒有以出家人的清規戒律苛責待之,而是把他們當普通孩子撫養,精心照顧他們的生活,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在這樣的冰天雪地的晚上,大和尚還可以扛著布匹出來為他們換零食吃,這恰恰也是高長最尊敬這位方丈的地方。

高長也不太想多賺這些和尚的布匹,給了不少可以儲存的花生糖芝麻糖之類,又按寶華寺裡小和尚的人數,做了許多糖葫蘆,然後今晚的紅糖糯米糕也不賣了,待會兒蒸好了全部讓大和尚帶走,寺裡師父們的生活著實清貧,大冷天裡,喝一杯暖茶,吃一塊甜糕,總不算破戒吧。

鍋裡咕嚕咕嚕冒著水汽,明通法師被村民圍著說話,高長和大黃兩人一鍋一鍋地蒸著糖糕,圓形的竹編蒸籠,直徑大約二十釐米,深度約五釐米,裡面擺放著寬闊的竹葉,再在竹葉上放入用水磨糯米粉參雜黏米粉和紅糖揉搓而成的溼軟粉團,粉團裡有花生瓜子仁,面上撒上紅綠絲和黑白芝麻,蒸熟了,就是一道粘糯可口的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