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劍氣九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木英的講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木英的講述

待木英被衛子嶺帶回帥帳,又梳洗用飯,及至木英一碗熱酒下肚,臉色漸漸紅潤,已是臨近午時,木英邊吃邊道出了十萬大軍遭遇埋伏的詳細經過:

據木英回憶,那是九個月前的一個夜晚,上將軍衛冉在濮陽府中突然接到衛王的詔書,書雲:著衛冉急速趕往雲中,全權統領十萬邊軍徹底掃清關外狄族的一切武裝。衛冉在接到詔書之後連夜啟程,身邊只帶了這個與衛冉形影不離的府中家老木英和車家兩兄弟的左右護衛隊。

衛冉一行幾十人換馬不換人,急行三日後終來到了雲中軍營,衛冉只簡單用涼水衝身並喝一碗熱酒後,便開始擂鼓聚將,待匆匆部署完大軍的調動和相關用兵方略後,已是第二日丑時末刻。幾日的車馬奔勞終是使剛剛回到帥帳臥榻的衛冉精疲力竭,未及脫去全身軟甲便倒頭呼呼睡去。

衛冉這一睡竟睡了一天一夜,待其醒來已然發現早已誤了大軍出征的時辰,當時衛冉便怒斥了家老木英,怪其未及時叫醒自己,木英含淚委屈著說道:“一連四五日了,將軍好不容易睡個囫圇覺,老朽實不忍叫醒將軍,如若再不讓將軍好好睡上一覺,就是鐵打得人也熬不住,何況接下來便要開始打仗,一打起仗來就更不可能有時間睡覺了。”

衛冉本就待屬下寬厚,更加上老家老木英以殘疾之身,服侍自己近二十年了,又是想讓自己好好睡覺才未及時叫醒自己,因而也就未加深究。待其匆匆用完一頓戰飯,便點將出征了。

十萬邊軍是大衛國的精銳之師,在衛冉的統領下向來都是紀律嚴明、行軍神速,只三個時辰十萬邊軍便開到了雲山峽谷之中。雲山峽谷是整個雲山山脈在大地動之時所形成的一條異常險峻的大峽谷,谷深近十丈有餘,然谷寬僅九尺左右,最窄處甚至僅能透過一人一馬。因此歷次大軍透過雲山峽谷之時都要分外地小心,特別是過谷的時間絕不能讓敵軍知曉,否則對方只要在谷中提前設伏,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時衛冉心中犯了嘀咕,下令大軍穿過峽谷吧,卻深恐中了對方的埋伏;繞道而行吧,已然來不及了,要想繞過這大峽谷至少得半個月的行軍時間,從衛王那道詔書來看,怕是不可能允許自己慢慢繞過峽谷再去與狄族軍隊作戰。

正在衛冉無法抉擇之際,車家兩兄弟似乎看出將軍心中所慮,主動請纓由其所率領左右護衛隊充當行軍先鋒,先行過谷探查路線和敵情,順利過谷後以三聲軍中響箭為號。衛冉當即欣然答應道:“兩位兄弟若是順利完成此次任務,本將軍必為兩兄弟記上大功一件,凱旋之日,便是兩兄弟受封之時。”

就這樣,車家兩兄弟帶領著左右護衛隊的近兩百人進入了峽谷之中。還好峽谷不是太長,只要一切順利半個時辰足以安全透過。

事情好像比預想的要順利得多,將近半個時辰過後,便聽到了峽谷另一邊呼嘯的一聲響箭劃破長空,所有的將士都聽得格外清楚,大家都在心裡默默數著“一、二、三!”

“傳我帥令,大軍以最快速度透過大峽谷!”隨之衛冉果斷下達了過谷的軍令。

然這一軍令竟生生葬送了十萬邊軍將士的性命,大軍堪堪行至谷中進退兩難之際,自峽谷兩邊的崖壁上突然出現了黑森森的、會凌空飛行的黑衣殺手。要說這些數量不是太多的黑衣殺手即使是有所準備也不可能對大軍造成多大地威脅,然這些黑衣殺手卻並沒有往下落石,或者射箭,而是人人手中一個麻布大袋,大袋抖開之際,自袋中撒出紛紛白色粉末,一時間空中的白色粉末如冬日的凍雪一般籠罩了整個峽谷之中。

大約兩刻鐘過後,粉末才逐漸散盡,然大軍中幾乎所有人都如同喝醉了酒一般,東倒西歪,神智模糊。此時飛在空中的黑衣人如禿鷲一般俯衝而下,眨眼間便與混亂的大軍廝殺在一起。大軍此時毫無戰力,只能任能宰割。看到被黑衣人無情屠殺的將士,衛冉憑藉劍脈級的修為奮然反擊,雖然也對黑衣人造成了一定的傷害,然終就是也不可避免地吸入一些白色粉末,眼前亦漸漸模糊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木英早已停下進食,說到此處已是滿臉淚水,其接過衛子嶺遞過的手帕胡亂地擦了幾把臉繼續敘述著。

眼看衛冉就要被幾個黑衣人合力圍殺,木英強提一口真氣,背起衛冉緊貼著崖壁,憑藉其出神入化的輕身功夫,奮力躲過黑衣人的圍追截殺,幾個閃落間便逃出了峽谷。而十萬邊軍卻再無一人逃出昇天。

自此,衛冉便一言不發。待木英將衛冉帶回濮陽向衛王說明一切之後,衛王大怒,聲稱衛冉定是與敵軍私通,拱手將十萬邊軍送與敵人,當場便要將衛冉五馬分屍。還是安平君拼死力柬,才保其性命,將其打入了天牢之中。

天牢之中的衛冉始終一言不發,忍無可忍的衛王終是以通敵之罪,欲將衛冉全家全部處死,衛冉得知後竟憑藉其劍脈級的修為生生打出了天牢,當其仗劍挺身至朝堂上之時,衛王終就被衛冉的氣勢所迫,答應只罪罰其一人,與其家人無關,待衛王將王書更改完畢後,衛冉才當朝揮劍自盡了。

臨死之時,衛冉只開口了對著安平君說了一句話:“兄弟務要照看我一家老小!”說完還不待安平君應諾,噴泉般的血注便從其脖頸間噴了出來,瞬間當紅了幽深的王宮大殿。

“父親……”一聲撕心裂肺地吼叫過後,衛子嶺終是因過度悲痛而暈死過去。

衛子嶺悠悠醒轉之時已是夕陽西下、餘暉待盡了。他呆呆地睜眼看著一直守在其身旁的武青綾和木英,許久都沒有開口。

武青綾終是不忍如此尷尬的場面,她不自覺地理了理鬢角的亂髮,有些臉紅的問道:“子嶺哥哥,你沒事吧?”

衛子嶺聽到武青綾突然改口叫自己“子嶺哥哥”,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答了,其吭吭哧哧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來。武青綾在這方面比衛子嶺要強得太多了,見衛子嶺不好意思起來,她倒是“撲哧”一聲樂了:“別不好意思了,我都知道了,你就是衛冉伯伯的兒子,我的子嶺哥哥!”

衛子嶺不好意思地向木英看了看,木英會意連忙說道:“是老朽告訴大小姐的。”

“青、青綾妹妹,你都知道了!”衛子嶺慢慢坐了起來,小聲地說道。

“我早猜到了,不過是今天才從木老口中得到證實的。”武青綾依然是那般天真無邪。

衛子嶺點了點頭,目光中又開始浮上了一屋濃濃的疑雲。他看向木英繼續問道:“那你是怎麼知道我的身份的?”

木英深吸了一口氣又開始講述了他尋找衛子嶺的經過。

原來衛冉在大殿自裁以後,大失顏面的衛王突然又改變了主意,非要誅衛家九族,安平君和一班大臣怎能對此事熟視無睹,在安平君地帶領下,幾乎九成的文武官吏都跪下為衛家求情,且聲稱如若衛王一意孤行,他們將集體辭官歸隱,衛王這才大袖一揮,怒氣衝衝地離開大殿。兩日之後一道王書頒下:衛冉通敵已正法,念其曾為大衛立下汗馬功勞,免其家室誅連之罪,然亦不能輕饒,著查封衛冉所有府邸、封地,遣散其府所有人員,將其妻、女貶為庶人,子衛子嶺判流放之刑。

王書頒下之日安平君便將衛子嶺的母親和姐姐接到了安平君府,木英便起身前往紫陽山去尋找衛子嶺了。可誰知安平君的書信卻比木英早一步到達紫陽山,及至木英登上紫陽山時,衛子嶺早已下山多日,不知所蹤了。木英便一路尋來,待衛子嶺進入安平君府當門客那天,木英才找到了他。

“安平君府那夜那個黑影就是木伯伯嗎?”衛子嶺終於想到了剛剛在安平君府住下那夜所發生的事情。

“嗯,當時我已確定少將軍性命無憂,本欲現身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跟少將軍講清楚,可誰知情急之下卻被人發現了,當時老朽猜測少將軍未對安平君言明身份,定然是有難言之隱,因而未敢現身,怕壞了少將軍的計劃,因此便離開了安平君府。”木英說出了一直讓衛子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始末。

“那你又為何至今日才現身見我?”衛子嶺思考了一會又問道。

“安平君府自那夜後便加強了警戒,我只能靜等機會,誰知事情的變化竟太過離奇,少將軍不僅打通了天生的絕脈,而且還成為了新軍的主帥,老朽得知這些訊息之後真是高興呀,真是老天開眼呀!老天開眼呀!”木英又是激動無比。

“木伯伯,你還沒說為何等到今日才來與我相見。”衛子嶺並沒有被木英岔開話題。

“哦,是這樣,本來我可以在大軍剛出征時就與少將軍相見,可當我秘密跟隨大軍出發之後,卻突然發現有一個人也與老朽一樣,始終秘密地跟隨著大軍,老朽不知那人的真實意圖,生恐那人加害於少將軍,故而直到今日才……”說到這裡木英朝武青綾看了一眼,不再說話了。

衛子嶺心中已然明白,木英所說之人當然就是武青綾了,他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下去。

又過了片刻,衛子嶺終於從長遠的思緒中回過神來,他對著武青綾和木英說道:“木伯伯和青綾妹妹你們去歇息去吧!我還要好好思謀一下大軍的戰法。”

“就讓木老去休息吧,我留下來照顧你。”武青綾說完一張嬌美的臉龐已然紅得如熟透了的蘋果。

“你!留下來照顧我,不合適吧!”衛子嶺不是一般地頭大。

“怎麼就不合適?”武青綾反倒一本正經起來。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你一個大姑娘家,深夜在我的帳中獨自留下照顧我,會被別人說閒話的。”衛子嶺的口吻好似一個長輩在教育一個晚輩一般。

“閒話,哈哈哈,誰願意說就說去唄!”武青綾又“咯咯”嬌笑起來。

“啊,你不怕別人說閒話,你不想嫁人啦!”衛子嶺真是對這位大小姐無語了。

“不用你管!”武青綾紅著臉說了一句,便朝後賬跑了進去。

“這……”衛子嶺徹底蒙了。

然衛子嶺愣怔一會卻發現木英不僅不幫忙說話,還在那一個勁兒地直笑,其很是無奈地對著木英說道:“木伯伯,你就不要取笑我了,快快想個辦法,把這位大小姐弄走吧,要不然我以後還怎麼有臉見平叔叔呀!”

“這就是安平君的意思!”木英很是認真地說道。

“什麼?”衛子嶺就差驚掉了下巴。

“啊!對,想起來了,這件事你還真不知道。”木英恍然大悟般說道,“安平君府中的大小姐還在娘肚子之時便指給了你做妻子!”

“這都哪跟哪,什麼亂七八糟的。”衛子嶺突然不好意思地板起了面孔。

木英微微笑了笑道出了事情的始末經過。

原來衛子嶺被送往紫陽山那一年,剛好安平君的夫人懷上了身孕,有一次安平君夫婦兩人去將軍府作客,在茶餘飯後安平君便說,如果其妻腹中之子是男孩兒,便讓其與嶺兒結為兄弟,如若是女孩兒便讓其稼給嶺兒為妻子。

當時的衛冉並不同意,因其已然知道兒子的絕脈之身,不想拖累好兄弟的子女。然當安平君夫婦遭到衛冉的婉言拒絕之後,當即便寫下一紙約定,並按上了夫妻兩人的手印,以示誠心。

衛冉也不好再拒絕好兄弟的一番美意,只能退一步講道:“好,如若孩子們長大後,同意今日你我之約定,此約定便作數;如若孩子們不同意思,兄弟休得再提約定之事。”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當時木英一直在旁侍候著,當然最清楚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