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天生贏家(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93、女皇的後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3、女皇的後宮

大夏朝的皇室有暗衛和密探, 比如在宮中始終保護容漱安全的高手,就隸屬一個名為雀衛的皇家機構,主要就是負責皇族安全的。

在新政安穩後, 容漱設立了一個新的機構,督查司,以地域劃分二十四道, 監察天下百官, 各地官員也可透過督查司,直接上折於天子。

督查司的定位是半明半暗, 不參與政事, 直接聽命於天子。

容漱設立它只是為了收攏部分地方權力, 防止各地官員仗著天高皇帝遠消息閉塞而為非作歹, 同時為了防止它尾大不掉, 目前只有監察和直接上奏天子的權力, 把握其中的尺度。

大夏國泰民安, 但也存在著不少弊端, 比起雄心勃勃地開疆擴土,壯大名聲, 容漱考慮更多的是緩和存在的矛盾, 第一樁就是修大夏法。

其中有些弊端的確需要改善了。

比如奴僕分良籍,賤籍, 賤籍若主人打殺則處十棍,罰十金,良籍若被主人打殺, 則與殺人同罪。女子娶夫,唯有五品官以上可納侍,且有定額,五品以下以及平民只可娶一夫,且殺夫與殺妻同罪論處。

男女皆定為十八歲方可婚嫁。

嫡出兒女可分得七成家產,庶出三成等等。

然後就是發家致富,比如開發商道,開發海域,無人島嶼。

又比如把附近的幾個小國,順從歸屬的就派一些文人大儒過去教化開學院,不服的呢找個差錯打服了,然後再派人過去,總之結果是一樣。

等將文化甚至形象習性同化,文字語言統一,那麼再移民遷居,就不是件難事了。

容漱暫時定下了一個三十年計劃,希望那時她還在,或者她的繼任者不會傻到看不見其中的好處。

期間也有過幾次大戰,都是大夏這邊贏了,對待戰敗國,容漱也和善不到哪去,賠償的錢財充實國庫,俘虜的士兵就是修建水利運河的勞力。還能割到幾大片土地,土地多了,遷居移民,繁衍人口,大夏的勞動力還是少了些。

容漱不會太冒進改革,時代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有時候太先進未必是好處。

而隨著容漱所實行的開放政策,在她繼位的第七年,就已形成了萬國來朝的現象。

這樣的開放帶來的是社會整體上的開放,百姓安居樂業,容漱也成了他們眼中的明君。

***

“老臣叩謝陛下恩典。”

一年邁鬚髮皆白的官員走出宮外仍是感激涕零,

姜錦年見到她,有些奇怪,但他在官場也待了幾年了,不欲多問。那年老的官員卻拉著他,激動得絮絮叨叨,

“陛下她居然還記得老臣的名字,是建安辛酉年的進士,老臣……老臣都二十多年沒回京城了。”

不怪這位官員如此激動,她在外為官多年,雖無過也勤勤懇懇但實在不算出彩,到了年齡回京述職乞老還鄉,不想那高高在上的天子,看她一眼就道出了她的名字,政績。

恨不生晚些,再為天子多盡忠幾年。

姜錦年內心複雜,這幾年大夏的變化他是親眼所見,容漱的確是個有為之君。

他也不奇怪,當初能將他耍得團團轉,若是沒半點能力那才叫奇怪。

而這些年後宮也未再進過一人,起初容漱說為先皇守孝三年,後來三年又三年,去年直接將幾個宗室之子召入宮中撫養。

朝中的一些大臣苦苦奏請廣開後宮,選侍三千,都被陛下輕描淡寫推過去了。

當時還令好不容易在朝中站穩的姜錦年和王懿之再次艱難,畢竟誰都知道,與女帝容漱有過情緣的也就他們了,說女帝不納後宮不是因為他們,也很讓人懷疑啊。

甚至有忠心陛下的臣子覺得是這兩個男人不安於室勾引陛下。

再次被坑的姜錦年/王懿之:“……”

有人甚至斗膽問陛下是否有磨鏡之癖,因為陛下甚至不讓宮中男子近身服侍左右,有老臣甚至痛苦流涕哀求道為皇室留下血脈。

容漱撫額,忍住了把她踹開的念頭,只讓侍衛把她拖出宮門了。

9526也很好奇宿主為什麼不開後宮。

“不就是個休假世界麼?為什麼還要給她們留下繼承人?”容漱自認肯幫她們培養一個皇位繼承人已經夠好了,

當皇帝屬於自保,能堂堂正正活著總好過憋屈假死。以容漱的個性,也不至於當昏君玩弄天下。

但她的任務又不是大夏,沒必要為大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等到容漱召見教養宗室之子後,朝野也就沒什麼反對聲了。

***

韓澄在去邊關的第三年就死了,連屍骨都找不到。他在邊關的時候,還擔心容漱會故意害他,但在沙場前線那樣刀劍無眼,生死無常的地方,連保住自己的性命都不容易,誰還有心思去謀害他,能活著回來就是他的運氣了。

南安侯在收到訊息後,甚至沒有打擾陛下。

早在送走韓澄那一刻,她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這三年她已經開始教養從族內過繼的嗣女,也厚葬了韓澄的衣冠冢,戰死沙場總好過以謀害陛下的罪名死去。

聽聞韓澄死去,姜錦年和王懿之都是一默,他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天真自負認為這天下的女人都不如他們三人的時候了。

他們曾經以為自己很優秀,但入了朝堂那一刻就改變了,這裡每三年都多的是雄心勃勃的天下英才,抱著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想法投身朝堂。

誰都缺人才,就君王不會。

君王富有四海,四海之物,四海的人才,土地。

姜錦年和王懿之不過其中一葉罷了,卻也要掙扎著脫穎而出,容漱沒有故意折辱他們,卻也沒有厚待,一視同仁。

七年已過,姜錦年任從三品,王懿之從四品,且都擔任要職。

他們已經勝過了很多人,也得到了一直夢寐以求的權力,為什麼卻感覺不到多高興。

因為付出的太多。

姜丞相在姜錦年入朝為官一年後辭去相位,歸鄉養老,而姜錦年在朝中的兩個姐妹,非但沒有成為他的助力,反倒專注於打壓他。

王懿之成功地被容漱利用,分化世家,他也已與世家分裂。這個結果是他從未想到的,他出身世家,所想所為的都是世家,當初和容漱交往,也只是為了王家能夠更上一層。

當幾年下來,終究是離心了。

王家無法對他交託信任,他也不能相信,王家是否會在必要時候捨棄犧牲他。

為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昔日的貴公子,也要與三教九流打交道,應對爾虞我詐,朝堂的派系爭鬥。

哪怕知道世家已有不少兒郎崇拜他今日地位,王懿之也忍不住生出了厭倦之心、

一日午後的品茗下棋,王懿之淡淡道,“我想辭官了。”

姜錦年握著一枚白子的指尖微微一頓。

這些年來,連親人家族都無法相信依靠,反倒因為兩人的處境同病相憐而成為至交好友。

“為何?”姜錦年抿緊了唇,目光緊緊盯著王懿之,彷彿他背棄了他們的共同理想一樣。

王懿之慘然一笑,“你知道,我太累了。”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令他筋疲力盡,“我們所面對的,不僅是陛下,還是這個世道。”

“我以為我可以改變,成為第一個人。”

“但現在我知道,做第一個人太辛苦了。”

縱是他如今年華老去,但誰也不會忘記他曾經的驚豔,這些年來,他有猜測過容漱用他們的目的,也許是刀,也許是個擋箭牌,但無論是什麼,他已經無力走下去,眾叛親離,被所有人視為異端不是什麼好滋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姜錦年沒有說話,卻拉起了他寬大的左臂衣袖,如玉般潔白的手臂上既然有數十道刀痕。

他平靜道,“我每想起一次容漱,我就會忍不住割下一刀。”

王懿之不可置信道,“你還恨她?”

這並不代表王懿之忘記了容漱曾經對他的愚弄欺騙,只是他驚訝於姜錦年還有這樣的勇氣,他只知道,一開始他是極度怨恨的,但漸漸的就不敢恨,不能恨了。

成王敗寇,說的沒錯。

姜錦年搖了搖頭,“不,我只是……”他自嘲一笑,“如果不恨她,如果沒有這樣的恨意,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堅持下去。”

朝堂的爭鬥,從未停止過的攻訐,家族的背棄,還有未來的獨行。

也許只有對女帝容漱的恨意才能支撐他走下去。

王懿之默然。

***

容漱看到了王懿之上呈的辭表,雖然已經淡忘了王懿之的樣子,但她還是嘆了口氣,原以為會是武則天式的人物。對於這位曾經在某個世界歷史書上看到的唯一一位以女子之身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為帝的人物,容漱還是挺好奇的,甚至忍不住在這個世界試驗了一下。

以容漱的存在,註定不可能讓他們從後宮起家,但她至少也給了他們一個朝堂的平臺。

可惜了

,時間證明,空有野心,卻沒有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心性。

她終於得到了她的猜想。

王懿之辭官歸家,這個家早已不是雍陵王家,而是他為官後買下的府邸,之後他就很少再過問世事,只是單純的著書立說。

姜錦年依舊在朝堂中沉浮,在一次狠下決心後,令兩位姐妹丟官去職,減少了他的阻礙。

有時,他也不知道自己還在追求什麼,是有朝一日權傾朝野報復女帝,還是為天下男子爭取同等的權利。

他只知道,這條路他只能走下去,他輸不起,除非死,否則他絕不會退。

清啟十五年,史官書筆,除了清啟帝容漱的功績,還有她為皇女時的過往,與姜錦年等人的糾葛,一生功過,起居平行。

容漱表示無所謂,有句話叫做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容漱雖然不怎麼認同,但也不在乎身後名這種東西。

想要做什麼事,憑心而為就好,何必在意死後留下的是好名聲還是壞名聲,後世之人怎麼評價。

何況對她而言,從沒有真正的死亡。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後世番外和原來三人稱帝後的番外

碼的完就今天晚上發 碼不完那就明天早上發啦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