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在年代文中不思進取最新章節列表 > 5、第五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第五章

葉舒華不是很懂葉大嫂和葉二嫂之間的塑膠妯娌情,但她相信王翠芬同志一定肯定比她懂,吃完早飯,一起去食堂的路上,她便纏了一路,纏到王翠芬同志終於同意開放她的“小葵花媽媽課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王翠芬給葉舒華上的第一課,在她的講訴裡,家裡這段時間的“明爭暗鬥”,完全可以拍一部名為《葉家大院》的宅鬥劇了。

王翠芬同志不但開的腦洞夠大,邏輯條理也很清晰,開頭就給葉舒華分析這場大戲的起因,“你這兩個嫂子進門時間也長了,尤其是你大嫂,嫁進來不到兩年,就給老葉家生了白白胖胖的大孫子,按戲文裡說的,她就是老葉家的功臣啊!緊接著你二嫂也被查出懷上了,你說她們倆有這樣的服氣,心能不變大麼?”

“她們肯定想,自己給老葉家做了貢獻,不能再被人管著,必須當家做主了嘛,那就得先把我這個攔路的惡婆婆搬開。可我怎麼說也是長輩,你們兄妹幾個都不是沒良心的白眼狼,她們要直接欺負到我頭上,你大哥二哥也不幹呀,估計她們是要拿你開刀,抓著你的錯處不但能打擊我,還可以早點把你嫁出去,反正在幾乎所有嫂子眼裡,小姑子都是吃白飯的,她們一次能辦成兩件事,心裡當然美了……”

葉舒華這個時候還沒有處在風暴眼的自覺,她以一個吃瓜群眾的心態聽得不明覺厲,不由點頭催道:“然後呢?”

王翠芬無奈的嘆了口氣,但還是繼續講下去:“不是我自誇,你跟你姐在咱們大隊裡,不能算是最能幹的姑娘,但絕對是最聽話孝順的,你那兩個嫂子想抓你的錯處也沒那麼容易,這才等到你生病、我給你蒸了幾次雞蛋,她們倆能放過這個機會嗎?”

聽到這裡,葉舒華突然很想幫她娘總結一下,其實就是一顆雞蛋引發的血案,但事情牽扯到她身上,她又有點不服氣,忍不住抗議道:“她們不也吃雞蛋嗎,為什麼我就不能吃?”

王翠芬其實也同樣憋氣,本來在小妹生病之前,家裡兩顆雞蛋每天都是給林紅梅妯娌倆分的,全大隊也沒那家的媳婦有這麼好的待遇,才會吃得她們一個比一個心大臉大,小妹才吃了幾個雞蛋就跳腳。

於是林紅梅聯合宋秀秀鬧起來以後,王翠芬也開始較勁,從隔天給葉舒華燉雞蛋羹變成了天天都燉,哪怕是現在她“病癒”了都沒停下來,甚至找機會在葉隊長面前過了明路,以後甭管葉舒華吃多少雞蛋家裡都鬧不起來,王翠芬就是要用這種方法讓她們知道,這個家裡就究竟誰做主!

不過現在是在外面,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偷聽了去,王翠芬也不好把這種小心思戳破,遂義正言辭的道:“你能跟她們比嗎?她們自己可以吃雞蛋,就算大隊其他懷孕的女人都不單獨開小灶,她們也吃得心安理得,但你吃就不行,因為你是在家吃白飯的小姑子,沒資格從她們嘴裡搶吃的……”

葉舒華可算聽明白了,她以為自己跟嫂子們井水不犯河水,經常還笑臉相迎,其實在嫂子們眼裡,她什麼都不做都是極品小姑子,恨不得她今天就掃地出門的那種!

便抱怨道:“小姑子又沒殺人放火,憑什麼受歧視。”

王翠芬瞥了她一眼,沒有接這個題外話。分析完這場大戲的前因,該講講經過了,王同志繼續分析道:“總之她們現在容不下你了,逮著點把柄每天在院子裡唱雙簧,唱得隔壁鄰居都知道,他們當然要在背後看熱鬧,那還能瞞得過你爹嗎?你爹再不愛管家裡,但也有底線,讓他知道親閨女在家好吃懶做、還弄得大隊裡傳言不斷,可不就生了好大一場氣……”

不問不知道,一問下一跳。吃瓜到這裡,葉舒華終於有了自己是這場大戲主角之一的覺悟,直接氣到跳腳,“什麼,隊裡人都在看熱鬧?那我的名聲不是被敗壞了嗎!”

傻閨女終於開竅了,王翠芬第一反應竟然是欣慰,同時又有些難以置信,“你到現在才發現被人在背後看笑話了?”

“隊裡男女老少不都見了我就誇個不停嗎,我怎麼知道他們還有兩副面孔。”葉舒華說起來還有點委屈,哪個傢伙告訴她這個年代的人們最淳樸了,站出來她保證不打死他!

王翠芬抽著嘴角看著理直氣壯的傻閨女半響,終於擠出一句話:“以後可長點心吧。”

葉舒華深以為然的點頭,但現在不是她長不長心的問題,而是葉大嫂葉二嫂這麼搞破壞,她們之前商量好的“刷個聲望值嫁個好人家”的偉大目標,還能順利實現嗎?

這關係著自己能不能儘快過上好日子,可以說葉舒華目前最在意的事了。但可能是她用詞太直白,王翠芬聽完又深深的皺起了眉,“大姑娘把嫁人掛在嘴邊,害不害臊?”

關乎未來幸福,葉舒華當然不害臊,挽住王翠芬的手撒起嬌來,“娘,這不是我們說好的嗎?你就告訴我,現在該怎麼辦吧。”

“我只是讓你好好表現,大姑娘本來就該有個好名聲——可沒教你後面那些話。”

葉舒華雖然覺得王同志現在有推脫責任之嫌,但畢竟有求於人,她也連連點頭,承認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瞎猜的,跟娘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般積極認錯的態度倒是打動了王翠芬,加上王同志自己也不是傳統的賢妻良母,因為比起那些所謂的“好女人”,她的性格太要強、個人心思有點重。

所以,她心裡其實是認同葉舒華的想法,姑娘家嘴上再怎麼說“都聽父母做主”,心裡也該有點算計,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這點小閨女倒是挺像她。王翠芬心思轉過一圈,終於在葉舒華的軟磨硬泡下,開口解釋了,“你做好你自己的,隊裡的人不必擔心,就算哪天有中意的人家來咱們大隊打聽,他們也不會在外人面前說你不好,因為都是一個大隊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犯不著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葉舒華聽得似懂非懂,剛想問“既然大家都會幫她說好話,那她是不是沒必要特意表現”來著,就聽到她娘頓了頓,繼續道:“再說你才十七歲,嫁人還早著呢,你從現在開始注意起來,過個一年半載,保證全大隊都打心裡覺得你好。”

王翠芬本意是想要鼓勵葉舒華再接再厲,殊不知她聽到這裡整個人都傻眼了,脫口而出:“所以我至少要過一年半載才能結婚嗎?”

這語氣聽著可不像高興,王翠芬腳步一頓,掃了徹底懵逼的葉舒華一眼,不動聲色的問:“怎麼,你等不及了?”

“我只是太意外了。”葉舒華下意識搖頭。

葉舒華說的是真心話,上輩子衣食無憂,婚姻便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穿越一場也不可能秒變成結婚狂,她只是希望儘快擺脫現在的處境。

可這個時代又太過特殊,不能透過讀書躍農門;沒辦法經商做生意;想當乞丐都沒資格,出門沒介紹信是會被抓的;當然也不可能透過找工作養活自己。她這樣的鄉下人想要進城生活,最靠譜的辦法就是找個城裡人嫁了。

葉舒華本來就不是多意志堅定、獨立自強的人,既然她長得不錯、有希望嫁進城裡,為什麼不把握呢?

而且隨著這張臉越長越像上輩子,葉舒華也越來越信心滿滿,憑著她現在的資質,絕對穩了,馬上她就要嫁給高富帥、吃上雞鴨魚肉!這個時候聽到王翠芬說什麼一年半載的,葉舒華當然急了。

但她著急的是進城這件事,而不是結婚本身。

王翠芬看她不假思索的否認,也松了口氣,大姑娘不是恨嫁就好了。

可惜她剛放鬆沒多久,就被自家傻閨女一個問題問得差點氣到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葉舒華小心翼翼的試探她娘,“那……如果我想早點結婚呢?”

王翠芬是很精明的女人,腦洞也開得大,葉舒華之前著急名聲壞了不好嫁人時,她就有點起疑了。但王同志多疑的同時還有護短的習慣,尤其是最疼愛的一雙小兒女,小兒子常年在城裡見不著,身邊的小閨女就成了心頭寶,王翠芬經常覺得小閨女太傻太單純,但心裡最信任的也是她,尤其是生病以後,小閨女黏她比三歲小孩黏媽媽還厲害,她不信這麼乖的孩子會無緣無故恨嫁起來。

一定是有人引誘了她!

王翠芬對這個結論深信不疑,畢竟自家小閨女越長越水靈,比城裡來的知青都更漂亮。有幾個知青剛下來的時候,還勾得整個大隊的小夥子神魂顛倒、忙完就去幫城裡知青幹活呢,她家小妹又漂亮又大方,比那些鼻孔看人的女知青要招人喜歡多了,這才去食堂幾天,隊裡那些小夥子沒事就來她們跟前打轉。

想到這裡,王翠芬開始覺得身邊人人都有嫌疑了,那些整天來食堂晃的小夥子嫌疑最大;但是沒有動靜的後生也不代表就沒嫌疑,畢竟老話說不叫的狗才咬人;還有知青點那些後生,雖然跟隊上的人來往不多,但城裡的小夥子長得確實更俊俏,大多還是文化人,乾乾淨淨、斯斯文文,不懂事的小姑娘最容易瞧上這樣的後生了。

——就是他們其中的哪一個,趁她不注意勾引了她家小妹!

現在是新社會,未婚男女私自勾搭也不用浸豬籠,但女孩子名聲壞了依然要被戳脊梁骨,王翠芬當然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她頂著葉舒華期待的目光,冷酷無情的警告道:“敢不聽我跟你爹的話,那就打斷腿!”

葉舒華被她咬牙切齒的聲音嚇得渾身激靈,封建家長一言不合就打斷腿,好可怕啊嚶嚶嚶。

不是葉舒華慫,而是她清楚這個時候的家長就是有絕對的權威,記憶最深的就是葉小妹有位可憐的堂哥,當年相中了個姑娘,但因為女孩家孤兒寡母太晦氣,配不上他大隊長親侄子的高貴身份,被堂哥的父母否決了,最後堂哥扛了半年還是妥協,娶了公社另一位大隊的外甥女,據說是門當戶對,現在閨女都三歲了。

葉小妹自己的親哥婚事倒沒有這麼坎坷,他們倆都很省事,從來不跟女生打情罵俏,到了年紀就讓父母張羅著相親,然後水到渠成定親結婚。葉舒華私底下估摸著,親哥同志如果遇上和堂哥一樣的事,那也得妥協,畢竟堂哥的父親還只是“隊長親哥”,就有這樣的權威了,他們的父親可是隊長本隊,誰能不聽他的話?

因此對王翠芬同志的話,葉舒華信了一大半,哪怕事發後老孃捨不得下手,隊長父親也肯定捨得把她打瘸,她還是不要以身試險了。

想要英年早婚的偉大夢想就此被打破,葉舒華這些天心情都很低落,連帥哥都不欣賞了,無論是隊裡的年輕後生,還是斯文俊朗的男知青們來打飯,她都板著張後媽臉、面無表情的為人民服務。

心情不好的葉舒華當然不知道自己因為這個反而逃過了一劫。

王翠芬同志自打懷疑寶貝閨女被臭小子哄騙後,食堂開工時她就像裝了x射光,對每一位未婚的後生都進行了身份甄別,結果顯而易見,他們家小妹連看都不願意多看這些人一眼,肯定都不是他們。

他們小妹能接觸的後生全都在這兒了,既然沒一個讓她特殊對待的,那就說明她之前可能是想多了。

王翠芬又慢慢放下了心。

而之所以說葉舒華逃過一劫,是因為沒有這些變故之前,她還是有心情欣賞帥哥的,那樣的目光落在緊張過頭的王翠芬同志眼裡,說不定分分鐘給她腦補出一位男朋友來——那就麻煩大了。

不過葉舒華對此一無所知,當然也就無從欣喜了。

一眨眼就到了開放食堂的最後一天,葉舒華心無旁騖的送走最後一位知青,正想捏了捏胳膊放鬆放鬆,就聽見後頭的大媽在感慨:“食堂不開了,這些知青又可以在家吃點好的了。”

立刻有人笑著接話:“可不是,咱們大隊的知青聽說不少幹部子女,以前在家裡肯定也都是寶貝疙瘩呢!”

比起前些天,葉舒華今天的心情已經好了很多,畢竟食堂解散了,她又可以回家吃幹飯,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感到有些安慰的葉舒華聽到大媽們的八卦,便有了些興趣,剛湊過去聽,就聽到她娘也貢獻了一個料,“是不是幹部子女我就不清楚了,不過有幾個知青家裡確實看重,經常寄些票啊錢啊過來,甚至還有直接寄肉罐頭的,這年頭還捨得弄肉罐頭,你們說這家底得多厚啊?”

葉舒華聽到這裡不由瞪大了眼睛,八卦兮兮的問:“娘,誰這麼有福氣,還能吃到肉罐頭啊?”

光是念出肉罐頭這三個字,她都忍不住流口水了,真是羨慕這位被上天眷顧的幸運鵝。

王翠芬在是笑著看了葉舒華一眼,有點賣關子的嫌疑,倒是周圍的大媽們七嘴八舌的說:“還能有誰啊?咱們大隊最讓人羨慕的不就是小宋同志嗎!”

“何止肉罐頭啊,小宋家裡去年冬天還給他寄了一件嶄新的軍大衣——嚯,可把咱們這些後生饞死了,排著隊找他借軍大衣過癮呢!”

“也是小宋大方、看得起咱們鄉下人,跟別的知青都不一樣,不但軍大衣捨得借出來,有時候還給孩子發糖,多大方的後生啊。”

哪怕是對知青沒好感的王翠芬,這時也跟著附和一句:“小宋確實跟其他知青不一樣,回城的機會都說讓就讓,我們孩他爹私底下都為他可惜,說本來小宋最有希望回城,公社的領導都喜歡他。”

大媽們你一句我一句的爆料,儼然把這位小宋同志塑造成了七十年代的活雷鋒,但葉舒華聽完只有一個評價——人傻錢多。

她突然有了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