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在年代文中不思進取最新章節列表 > 6、第六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第六章

葉舒華對傳說中的這位小宋同志起了賊心,是在聽到“肉罐頭”三個字的時候。

原因很簡單,葉家在隊長父親的帶領下勤勞致富,成為雙崗大隊人人稱羨的“大戶人家”,可這樣的大戶人家私底下還在為了幾個雞蛋上演宮心計,而這位知青同志不聲不響的,竟然啃著家裡寄來的肉罐頭——這是什麼神仙家庭啊,真恨不得分分鐘嫁了嫁了。

而且據她娘和大媽們的說法,小宋同志不但有各種肉罐頭啊,手裡還有票有錢,妥妥的高富帥啊,又是給熊孩子們吃糖,又是給別人借軍大衣,活脫脫人傻錢多的冤大頭,呸,是樂於助人的活雷鋒。

總結成一句話,這位同志簡直是為葉舒華量身定做的糧票。

最開始葉舒華沒有想到要打知青的主意,是因為她還有節操,更願意採納王翠芬同志的意見,透過嫁個有錢人來實現衣食無憂奔小康的偉大夢想。

這裡說的有錢人當然不包括知青,不用王翠芬圈重點,葉舒華自己都知道,跟知青結婚恐怕不是享福而是遭罪,因為他們根本不穩定。

現在已經是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後期,兩年前,中央對知青的政策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嚴格,就有無數知青透過找關係、病退或調動等各種理由回城了。而這些回城的知青們,有些是在農村待了七八年之久的老知青,他們早就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看不到回家希望中徹底死心認命,有些知青和知青結合過日子,也有很多是跟當地人結婚,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農民。

這些早已有了家庭和兒女的知青,因為政策的原因,特意辦了離婚,孤身一人回城,葉舒華不知道他們私下是如何對家人承諾的,但是他們公社十幾個生產大隊,每個大隊都陸陸續續有知青成功回城,沒有一個回鄉探望過這邊的家人。

早的據說有回去了四五年之久,別說回來探親,就是這邊按地址寄過去的信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隊裡的三姑六婆都說這種一看就不可能回來了。

葉舒華對這個時代的特色瞭解不多,家裡也沒長輩給她講古。但魯迅說過,我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葉舒華結合現在的情況推測一下,再過幾年,國家恢復高考,知青大規模回城,還有幾個能在鄉下坐得住的?恐怕十個知青裡有一個肯為了家庭留在農村的,都算是奇蹟了。

而那些回去了的知青,重新當上了城裡人,可能念了大學,也可以自己找到正式的工作,他們完全可以重新找一個門當戶對,或者是事業上能幫助自己的物件,人生重新翻篇,誰還會想老家的糟糠之妻/夫呢?

反正換成葉舒華自己,如果不幸穿成已經嫁給當地人的知青,有朝一日透過自己的努力回了城,她是一定肯定不會再回這個鬼地方了,因為現在的農村和她上輩子去過的到處是別墅、隨處可見豪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本不是一回事,上輩子她還挺願意和小夥伴跑鄉下獨家寫生,住著別墅體驗小清新式的農家生活,想想還不錯。現在的農村根本不是生活,而是活受罪。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葉舒華還是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找一個長期飯票保她下輩子衣食無憂,而不是幾年後,成為眾多被知青拋棄的小可憐之一。

所以她壓根就沒考慮過知青。

但是她娘那句“至少過個一年半載”實在讓人透心涼,單純為了結婚的話葉舒華當然不怕等,問題是嘴巴等不了,現在已經饞到聽見“肉罐頭”就自動分泌唾液的地步,葉舒華真怕再這樣下去,她會有一天看到身上的肉都想啃一啃的地步。

古人都說了,“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葉舒華現在都饞到很快就要見什麼就眼冒綠光的地步,道德底線只能跟著下降,暫時找不到有錢人,那就先給自己弄個短期的騙吃騙喝過渡一陣子。

比如這位人傻錢多的小宋同志,他既然對半點不沾親帶故的隊員都這麼樂善好施、出手大方,那麼對待自己人肯定也是一樣的闊綽。

關於怎麼成為小宋同志的自己人?這可難不倒葉舒華,她已經有計劃了——先談個戀愛。

大媽們說的小宋同志就是宋清徽,葉舒華已經見過的,看形象氣質當她的男朋友絕對夠格,而且看在他手裡那些肉罐頭的份上,葉舒華不介意倒追,只要能過上有吃肉有票花的日子。

搞定小宋同志後,他們只談地下戀,小心一點、有肉罐頭都在外面吃獨食,她娘他們肯定發現不了她的奸/情,這樣的話腿也能保住,皆大歡喜。

至於小宋同志會不會接受她的追求,葉舒華同樣胸有成竹,她長得這麼好看,又主動要求地下戀,他上哪兒找比她還更努力幹活還不粘人的小妖精?宋清徽只要腦子沒問題就不會拒絕,畢竟他還年輕,如今比他年長幾歲的許多知青都還不急著成家,據說是看到了回城的希望,都等著回城後找門當戶對的結婚,宋清徽多半和他們一樣,既然不急著結婚,何不來場地下戀調劑調劑無聊的生活呢?

總結來說,他們這叫各取所需,葉舒華單方面認為他們一定會合作愉快的。

新計劃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怎麼不著痕跡的勾搭小宋同志,就成了最讓葉舒華頭痛的問題,因為她錯過了好機會。

食堂解散了,葉舒華如願以償回家吃白食,吃白食的人沒人權啊,每天在家洗衣做飯帶娃掃地,葉小姐活生生混成了葉保姆,而指使她幹活的還不是別人,正是母親王翠芬同志!

王翠芬作為整個葉家最寵葉舒華的人,林紅梅都在私底下抱怨婆婆快把小姑子寵成三歲小孩了,她這麼要求葉舒華當然不是虐待,而是王翠芬之前在食堂就發現,本來做事還含糊的小閨女,自從生了半個月的病又養了半個月身子以後,好像就有點養廢了——

切菜切得亂七八糟;洗碗洗得笨手笨腳;在食堂還輪不到她掌勺,暫時看不出廚藝退步了多少,但是就她那慢慢吞吞、千辛萬苦點著柴火的樣子,王翠芬已經不抱希望,這個小閨女基本是半個廢人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翠芬是又寵孩子又不失理智的母親,她是真心希望葉舒華嫁人後過上好日子,而不是歡歡喜喜出嫁、沒幾天因為不會任何家務被婆家趕回孃家,那就必須開始七十年代版的“新娘教程”了。

剛好秋收季已經過去,地裡還有活幹但已經不用像行軍打仗一樣拼命,王翠芬還有餘力給葉舒華布置任務,並每天回家檢查她的“功課情況”。

於是葉舒華名義上在家吃白食,卻依然每天把自己累成死狗,她之前去食堂還有工分拿有口糧分,累也算累得有意義,而現在就完全是義務勞動,不只她娘挑刺,兩個嫂子還在旁邊看似鼓勵,實則煽風點火說一些“我孃家十歲的小妹都能炒幾個好菜了,小妹還是要努力啊”之類的話。

當然林紅梅和宋秀秀暗戳戳的刀子戳不到葉舒華,上輩子的葉大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如今她能夠勉強完成她娘每天佈置的任務,實際上是撐起這個家、七八口人的吃喝拉撒,簡直就是奇蹟好嗎,葉舒華都覺得自己牛逼壞了。

可惜幹家務在她眼裡實在不算必備技能,因為她遲早是要嫁進城的女人,按現在的社會風氣,沒人專門為了結婚買新房,基本上是一大家子住一起,婆家有婆婆有奶奶等能幹的女人,她可能都沒有發揮的空間。再過一二十年,可以分家了,正好去請保姆,這些花點錢就能解決的事情,根本用不著她費心。

王翠芬同志是她母親,母親大人吩咐的任務不能不做,做的不好葉舒華不自卑,做得好也沒什麼可高興的,她的態度說白了就是在應付任務,嫂子們的挖苦純屬耳旁風,比起為她們的話不高興,葉舒華更擔心她再這樣“一門不出二門不邁”下去,看好的飯票可能都被別人順走了。

葉舒華一邊在家累成狗,一邊危機感滿滿,突然有一天傍晚,王翠芬同志對她說:“小妹,趁著天還沒黑,幫我去知青點請小宋過來吃飯。”

這突如其來的吩咐,把正好對小宋同志起了賊心、正在尋找機會行動的葉舒華嚇的一激靈,一瞬間還以為她娘火眼金睛,已經看破了她的意圖,下意識的問了句:“什麼?”

王翠芬大概把她這話當不樂意,放軟了聲音哄道:“這可是你爹吩咐的,要請小宋來家裡吃飯感謝他,你板著臉小心你爹不高興。”

葉舒華現在已經很討隊長父親的歡心,證據就是上週葉隊長去公社開會,居然給她揣回了兩顆糖,隊長父親輕描淡寫,說是供銷社的朋友太熱情一定要給他,可葉舒華有葉小妹的記憶,從小隊長父親也沒給她帶過糖啊,當然從葉大哥到葉三哥的待遇通通都一樣。

所以葉舒華有信心,她現在絕對是隊長父親最貼心的小棉襖了,吃不到肉,能吃顆糖也不錯,從那天起,她又對討好隊長父親這件事重燃了熱情,爭取讓隊長父親下次去公社開會給她多帶兩顆糖,這樣她就可以吃四天了\\(rq)/

而現在王翠芬同志說小宋是葉隊長的貴客,葉舒華就算沒有小心思,也必須響應隊長父親的號召熱情備至,何況她對小宋同志還有著不可描述的打算,這就叫剛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心想事成啊!

葉舒華心裡其實正美呢,恨不得立刻把小宋同志綁到家裡來。

可那樣的話,她娘絕對分分鐘把她看穿啊。

為了自己的腿著想,葉舒華決定在王翠芬同志面前用上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這也是她娘剛才的誤解給她的靈感——與其讓她娘看出她的小心思後,聯合隊長父親對她進行男女混合雙打,還不如就讓王同志認為她抗拒小宋同志到底,至少王同志並沒有為她的態度生氣,心情還挺不錯的在哄著她。

說幹就幹,葉舒華繼續撅著嘴抱怨道:“爹可是大隊長,有什麼需要感謝一個小知青的。”

王翠芬果然眉開眼笑,她知道小宋那幾個知青都挺招隊裡的姑娘喜歡,不少姑娘為了他們爭風吃醋,名聲都快要不好了,她們父母都急著把不省心的閨女嫁出去呢。

還是她家姑娘聽話又懂事,知青長得再斯文又怎樣?不是良人,她家小妹都不多看一眼。王翠芬一邊自豪,一邊耐心解釋道,“小宋可不是別的小知青,他能幹著呢,前兩天隊裡拖拉機出了點毛病,你爹急著正要去公社找師傅來看,剛好碰到小宋,小宋說他可以先試試,跟著你爹過去一看,不到半個小時,拖拉機果然修好了,不但沒耽誤隊裡的活,還節省了請師傅要備的好酒好菜,你說咱們要不要請他?”

葉舒華一邊擔心這傢伙聽起來有點理工男的特點,會不會撩不動;一邊遲疑道:“那是該感謝,可請宋知青來家裡吃飯,不得吃咱們家的口糧嗎?”

“小丫頭片子,比我這個當家的還操更多心嗎?”王翠芬哭笑不得的戳了戳她的額頭,“快點去請小宋,要不然人家都要在家準備晚飯了。”

正在院子裡給寶寶洗衣服的林紅梅早見葉舒華磨磨蹭蹭了,趁機提議道:“小妹不願意去的話,不然來幫我洗衣服?我去幫你請小宋,正好帶大寶出去轉轉。”

葉舒華只是欲擒故縱,又不是真不願意,見林紅梅想橫插一腳當然不樂意了,果斷抬腿跨出門檻,笑眯眯的感謝道,“就不麻煩大嫂了,還是我自己去吧。”

林紅梅這會兒已經站起身了,正在擦手準備抱起搖籃裡的小胖子,剛好搖籃是放在屋簷下的,葉舒華比她快一步抱起小家夥:“大寶想出去逛,我也可以抱他去啊。”

小胖子一到香香軟軟的小姑懷裡,立刻樂得手舞足蹈,比他親媽抱他高興多了,葉舒華承認她是故意膈應林紅梅的,抱著歡喜不已的小胖子故意道:“大嫂你看,大寶也很高興跟我出去玩呢。”

林紅梅現在可笑不出來,她都快氣炸了,小姑子之前還不情不願,一聽她說想去就立馬就要走,這不是故意跟她抬槓嗎?

這時候婆婆還在偏心,交代小姑子“抱著小寶你走路就慢一點,別摔著孩子”,接著又轉頭吩咐她“先把衣服洗了,進來幫我打下手”。

搶收工作徹底結束後,王翠芬不但有時間調/教女兒,也有精力收拾心大的兒媳婦。宋秀秀還好些,出頭的不是她,加上她懷著五六個月的孕,為了孩子王翠芬也不會太過折騰她,炮/火便主要集中在林紅梅身上。

當然那個是宋秀秀一廂情願的分析,王翠芬其實有一套理論,只要老大家的不起么蛾子,底下那些個小的就掀不起風浪,所以她要想辦法把老大媳婦那蠢蠢欲動想冒出來的頭摁下去,摁到她以後都不敢有冒頭的心思。

被強行摁頭的林紅梅於是結婚近兩年後,第一次體會到“婆婆的關愛”是如何的沉重,比她娘說得那些折騰多了,防不勝防,她根本毫無抵抗之力啊!

要是葉舒華知道她大嫂內心的悲憤,就會告訴她,她娘那種普通級別的婆婆,當然不能跟他們王同志比,王同志可是隊長媳婦,在“婆婆”中怎麼也是boss級別的吧,殺傷力槓槓的!

正是因為林紅梅沒有自知之明,所以被婆婆收拾得服服帖帖,聽到吩咐就條件反射的露出了笑容:“好的,娘。”

葉舒華這會兒已經走出院子了,剛好碰到收工回來的葉大哥和葉二哥,他們的工分比別人高,所以做的事也人家多,經常大部分隊員都收工回家了,他們還要去倉庫搬東西。

當然葉隊長收工比葉大哥和葉二哥還更晚些,畢竟能者多勞嘛。

“大哥,二哥,回來了啊。”葉舒華抱著小胖子打著招呼。

葉大哥和葉二哥見她出門也停下來了腳步,前些天家裡的女人上演宮心計,不只葉舒華後知後覺,這哥倆同樣一無所知,用王翠芬的話來說,他們哥倆既沒學到她的精明,又沒繼承到孩他爹的智商,心眼實到不行,見誰都是好人。

所以在哥倆心裡,妻子依然是勤勞賢惠的妻子,小妹依然是活潑可愛的小妹,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變化,那就是小妹長大了,越來越好看也越來越貼心,小臉整天笑眯眯的,連他們看了都覺得歡喜。

面對這麼討人喜歡小妹,他們哥倆也慢慢學會了表達關懷,當然只限於對討喜的小妹,看她難得出家門,他們關懷備至的問明原因,葉二哥還主動表示要陪她一起。

葉舒華當然搖頭了,笑眯眯的道:“大哥二哥忙了一天,多辛苦啊,現在就該回家泡泡腳放放鬆松,地裡的活明天還要靠你們呢。這點小事我一個人就可以了。”

其實不是葉舒華多麼情商高會說話,而是這個時代的人們習慣含蓄,哪怕是親媽親媳婦都說不出“你辛苦”“你不容易”、還讓他們去泡腳放鬆這種略有些肉麻的話。

葉舒華不但說了,還說得這麼自然、恰到好處的關心,聽的人當然也倍感受用,兄妹仨你來我往的客氣著,葉大哥還真心實意的提議:“小妹,大寶給我吧,我讓你嫂子帶,他現在越來越沉,你帶著他怕會手累。”

正帶著滿腹怨氣用力搓衣服的林紅梅聽到這話,忍不住在心裡大罵這個大傻子,去知青點才幾步路啊,還怕累著他的寶貝妹妹?殊不知這小丫頭片子心眼鬼得很,指不定就是故意抱著他們家大寶,出去顯擺她賢惠能帶孩子的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