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我要做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100、第 100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0、第 100 章

沒過幾日, 就是初一,卓明站在不遠處圍觀的人群之中, 心中依舊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透過了嚴格的審查,被選進了旁觀這一次前所未有的祭奠的人群中的一員。

和他一般幸運的有拄著柺杖的耄耋老人, 有同樣經過嚴格篩選的士紳,有站得筆直的將軍府軍士,還有金陵西山書院出身的學子。主祭乃是辛宗平之祖父、西山學院的院長、林大將軍的師父、未來的帝師辛慧,只聽他大聲念道:

“……國家外患,振古未聞。趙宋末造,代於蒙古,神州陸沈, 幾及百年。我高皇帝應時崛起, 廓清中土,日月重明,河山再造,光復大義, 昭示來茲。不幸季世m擾, 國力疲敝,滿靖乘間,入據中夏。嗟我邦人,諸父兄弟,迭起迭踣……”

辛先生的聲音蒼老沉重,他每念一句,邊上就十來個大漢起身複合一句, 直將這樣的一篇祭文給遠遠的傳了出去。這篇祭文還是林瑜親自操刀,北面的人再怎麼否認,他依舊是無可爭議的六元之才,林瑜自己認不認是另一回事,炮製出來的文章確實叫人聽著都跟著熱血沸騰。

不過,這一篇祭文林瑜考慮了一下,還是加上了他原本世界中孫國父的那一段,聊作紀念。

燒完了祭表,下面的才是重頭戲。

一瞬間,風停樂息,整個陵寢之前瞬間安靜地有些滲人。卓明優秀的眼裡讓他瞬間看到對面被押著跪在石板上的滿人大爺沒出息的抖了幾下,他們已經知道這是自己的末路來了。

不可否認,一種暢快的感覺從卓明的心中升起。他祖籍揚州,那個出了名的風花雪月之地,怎麼不可能引來這些國族大爺們呢?那些醜陋的嘴臉他也不是第一次看見了,但是這也是他第一次看見他們卑微的跪在地上,跪在這個明孝陵之前,滿目都是絕望。

這樣的感覺在看見整整三百個人頭隨著一聲令下落地之後,達到了頂峰。

他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目光灼灼地看著站在最前方的林瑜。他手裡正提著一把閃著寒光的刀,正是這一位面目秀美的大將軍率先揮下了手,割下一個人的頭顱卻恍若無物一般。

但是,順著刀刃往下滴的血液讓人知道這個大將軍可不像他面上那麼無害,可以說,在大半個江南已經盡歸林瑜之手之後,再不會有人將原本傳言中的那個風雅秀致的六元狀元給聯絡在了一起。

林瑜沒有將手中的刀遞給邊上的軍士,按照流程,這時候他應該把刀遞過去,接下來就是在陵寢前封王的儀式了。他這般做,別的人不好出聲阻止,也只能幹看著。

這時候的林瑜是穿著和兵士一般的軍中制服的,只不過,因為參加這樣前所未有之祭奠,所以今日所穿著大禮服,一律不再是大紅的袢襖。禮服的制式參考了軍服的樣式還兼顧了簡潔方便的原則,但是顏色卻是黑色的。這算是給以後的吉服顏色定調了,一如漢制,尚黑。

林瑜不是很感冒五德之說,對於一掃六合的始皇帝卻是真心的嚮往,他這麼一提出來,下面研究禮制的官員也無話。畢竟漢承秦制,尚黑也說得過去。

漢以後大多數的皇帝服色都以黃|色為尊貴,也就前明因為紅巾軍起家,所以對紅□□有獨鍾,皇帝的禮服才迥異於前朝出現了大紅這個顏色。

在他們眼中林瑜心慕強漢,一應禮制向著那時候靠攏是很說得過去的。幸好他們暫時哈不知道林瑜更想效仿始皇帝,將目光所及之土地全都打下來,建一個前所未有之新漢朝,否則輿論又要一片譁然。

身上的黑色制服顯得格外的肅穆,林瑜也不等他們將王爵的大禮服呈上來,就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之下,自己走過去,拎起衣袍往身上一披。

寬大的衣袍凌風展起,落在林瑜的肩上,所有人都能看得到黑色的王袍之下,那緊貼著身軀的軍服。只見他毫不忌諱一步一個腳印地踩過了地上的獻血,走到人前。

面對著所有人沉默地注視著他的目光,林瑜一手高抬起手中還沾著獻血的長刀,指向前方,道:

“從今日起,吾為漢王。”

“從今日起,北伐!”

恍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所有的兵士看著前方的人影,單膝跪下,大聲吶喊道:

“漢王威武!”

“漢王威武!”

“漢王威武!”

等祭典結束,林瑜帶著手下有序的離開,面前的三百具屍首也被留下戒備的兵士們一一處理得當,卓明這才和邊上的百姓們互相攙扶著起來。

他曾經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書生出身的林瑜居然能夠屢戰屢勝,他也曾經堅定不移的認為林瑜他們是逆賊,只要朝廷的大軍一出動,就會被滅為齏粉。就算在看過了那些報紙之後,他對這個江南的未來還是抱有疑慮的。

這也是常事,只怕除了東番的人,一直跟著林瑜的兵士們。只要林瑜一天不坐穩了北面的皇位,他們心中就有一日的不安穩。

但是,經過這一場的卓明心中突然就通透了,恍然大悟了,沒理由這樣的人不能打敗北面已經龜縮在了深宮之中的隆昌帝。那個弒父殺弟,得位不正毫無擔當的東西。

林瑜,不,漢王披著王袍背對著他們高舉手中長刃的身影,這輩子都沒辦法從自己的腦海中離開。卓明摸著自己胸中砰砰亂跳的心臟,突然有了投筆從戎的衝動。

只有跟著那樣的人,才能實現史書中所說的那一句: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林瑜一聲令下,原本已經擬好的所有通函上關於吳王的字眼全部需要改動,上上下下忙作一團。但是,誰也沒有抱怨,尤其是經歷過當場的那些人。

特別是漢王已經當場喊出了北伐,只怕不消幾天,就能傳到北面的朝廷的耳中。幸好,這一部分還是按照計劃來的,今天隨著對祭典的實施報道,這一條訊息已經告知了整個金陵城。

轉瞬之間,整個江南就沒有不知道漢王和北伐這個詞的。

同時間,數只訓練好的灰羽鴿子帶著腳上的信筒,飛往各地。尤其是東番北州,將軍府已經準備好了的吳王府的牌匾也不能用,只好重新趕製起來。鬧得知道內情的人哭笑不得,笑過之後,常子茜摸著已經挺起來很大的孕肚面露憂色。

不敢說悔教夫婿覓封侯,林瑜現在的事業,早就已經不是單單的封侯。想當初,她歡歡喜喜的嫁人的時候,也想過以後約莫能做一個和祖母一般的一品誥命夫人。

誰能想象得到現在,她的第一個孩子還沒有出生,身上已經披上了王妃的服飾,而自己的夫婿也已經率軍踏上了北伐的道路。

惟願此行順利安泰,她心中默默祈禱著,她現在有孕,是為嫡長,所有人都著緊的厲害,別說上香了,連屋子裡都不敢灑香水。也就天天擺上一盤子的鮮果,借一點水果的清香罷了。

就這麼著,這些水果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人的驗看。

“堂哥一向隨意,真沒想到居然連定好的封號流程竟都被他隨意了。”陪著嫂子的黛玉笑道,她豈不知常子茜心中的憂心,她一向聰敏,此時並不提及北伐,免得叫她心情不好,反傷了身子。

說到這個,常子茜不由掩唇笑道:“你瞧他一貫運籌帷幄,什麼都在算計中的樣子,其實自己反倒最容易打破自己的計劃了。分明就是任性,也幸好他自己兜得住。”

“你們說什麼呢?”隨著林瑜的封王,地下的宗室也要跟著封爵。不過,林瑜承認的宗室也就林如海一家罷了,他之前在姑蘇的時候就已經將自己這一宗遷了出來,當時的族長不敢反對,心裡也隱隱的松了一幾口氣。如今,林瑜和林如海這兩支合併在了一起也不麻煩,本也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

是以這一回,林如海這邊也有個侯爵的流程要走,賈敏可不就是侯夫人了。她不放心單獨留在王府裡頭的常子茜還有小女兒,是以,那邊一結束就匆匆的過來了。

“快把這冠子給我卸下來,可重死我了。”賈敏一邊走一邊道,邊上伺候的丫頭趕緊上前幫忙,把鳳冠還有大禮服給卸下來。

黛玉咬著帕子笑道:“誰叫媽媽偏穿著這個過來,能不重麼?”

賈敏就笑罵道:“小沒良心的,我這是擔心誰來著?”

常子茜看慣了這母女兩個一來一往的,便笑道:“嬸嬸快坐,鬆快鬆快。”她微微探出身子瞧了一眼那瞧著就重的傢伙事,道,“可真是造罪了。”

幸好這時候還沒有進夏,賈敏也是個不愛出汗的,否則可不敢不沐浴就過來,她拿過丫頭呈上來的熱巾帕略敷了敷臉,方打趣道:“別笑,以後王妃還有更重的呢!”

常子茜哪裡不知道她說得是什麼呢,紅了臉道:“嬸子還這般促狹。”心裡不由得寬慰了一些。

這內眷有她們的話說,外頭的男人們事情也多得很。

常柯敏就不用說了,人還在福建呢,忙得厲害。白知府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可不是一雙眼睛恨不能兩頭盯著,就算鄭氏一貫安分,他不放鬆卻是職責。這萬一放鬆了,鬧出什麼來,可怎麼說?

黃石更是忙得伏首案牘之間,為了林瑜一個漢王,抓著所有的情報線的他要給各地更正。一時間,百姓頭頂的鴿子都多了好些。

倒是林如海,在忙過封侯典禮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短暫的休息時期。

之前為了北伐,他是不眠不休加班加點的工作,到全部準備完畢,就沒有消停過,連喝茶的時間都沒有。現在終於好了,雖然當中被林瑜一個漢王鬧得出了點小岔子,但是他這邊本就是定好侯爵,也不需要封號,沒什麼好改的。

就是黃石只怕今晚要睡不著了,林如海想到這裡,幸災樂禍地牽起一個微笑來,誰叫他之前還當著他的面跑出去看熱鬧去呢?

他站起身,準備換下身上的禮服,去一趟北州的府衙,看看從別的大陸上來的異獸的時候,目光落在玄色的侯爵服飾上,不由得怔了一怔。

在之前,他真的沒有想到林瑜會在回到族地的時候,使出這一手出來。經過兩家人家在祖父輩就更加親近,但是他和姑蘇的族人才是一支,卻是事實。

林如海向來知道林瑜不大在乎宗族,但是的確沒有想到,他會這麼不在意。而且,這一手,怕是也有別的考慮。

兩家人家人丁都不是很興旺,但是加上族人的話,那麼開國之初,宗室就要擴張成出兩三百人了。這顯然和林瑜打擊鄉梓宗族勢力的目的不符,按照他走一步想幾十步的性格,應該早就做好準備了。

林如海沒有猜錯,林瑜知道自己想要遷宗自然沒有那麼容易,特別是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六元狀元的情況之下,族人哪裡那麼容易就放他走呢。而在起事的前期,既然他的名字不被人知曉,他也就預設了這一點,並利用這段時間做了很多之前來不及做的準備,很沒必要主動透漏給姑蘇林族的人知道。

遷宗一事,在林瑜派人前往姑蘇的時候就已經交代過了。沒有必要冒然提起,只是先給族長一個話頭好叫他心裡有數罷了。現在的這個族長林瑜是知道的,平時最為謹慎,也最為古板。等林瑜屯兵嘉興的時候,名傳天下,最先知道的可不就是與嘉興近在咫尺的姑蘇。

那時候,族長就召集了眾位族人,一直同意將林瑜這一支給遷出去。當然,別說這些人以後會不會後悔了。現在,聽見了林瑜號漢王,即刻北伐的訊息,已經有些人心中開始後悔了。

這時候,就算是心思惡毒的人,也不敢咒林瑜戰敗了。要知道,就算已經分宗,但是北面隆昌帝暴虐無道的名聲他們也是聽說過的。誰能說得清楚若是林瑜戰敗,對方會不會遷怒,並不承認之前的遷宗呢?

這些不過都是一些小心思罷了,從明孝陵出來就馬不停蹄地往碼頭跑的林瑜可管不了那麼多。就在今天凌晨的時候,林瑜手下的船隻就考上了金陵城外的碼頭。

旌旗獵獵,遮天蔽日的大船佔滿了江面,不過這樣的景象因為數個碼頭已經全部戒嚴而沒有被任何一個外人看見。

林瑜登上了船,他走京杭大運河,另一支海軍走海路已經向北進發了,遠在林瑜宣佈北伐之前。

船上,辰龍已經恭敬的等在裡面。

“現在北面的情況怎麼樣?”林瑜問道。他在決定北伐的時候,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斬斷漕運。這時候,辰龍最忙的也就是溝通南北訊息,並不需要再乘著船南北往來。

“糧價已經漲了整整一倍,但是眼瞧著已經不大穩當,城中抱怨之聲不斷。”辰龍小心地道。

“咱們開在城中的米行糧鋪可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林瑜想了想,問道。

想到這個,辰龍搖搖頭,臉上勾出一個嘲諷的笑意,道:“不獨咱們的,還有好些糧商正往著京城裡頭跑呢?”

“叫卯兔看著點,如果有哪家糧鋪的東家是江南的,注意收集證據,史上第一例叛國案正好那這些人開刀。”林瑜殺氣騰騰地道,這樣的事情他還真不是第一次幹了。

“諾!”辰龍一抱手,下去準備起來。

就像是辰龍所說的那樣,京城中現在的日子可不是很好過。糧價狠狠翻了一番,這還是內閣中的幾個人眼瞧著情況不對,生怕外頭還沒有打進來,裡面就先激起民變了,這才用了雷霆手段壓了下去。

林瑜開在京城中的糧鋪米行小的很,一日供應的糧食不是很多。要是多了,被朝廷查抄了去供應給軍隊,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是什麼。這樣小小的幾家店面,在山西那邊過來的幾大商人的映襯之下,根本不起眼,也就一些小老百姓知道這裡頭還個良心的商家,沒有狠狠地往上漲價。

漲是要漲一點的,要不然太顯眼了可不就是自找麻煩麼,卯兔才沒有這麼蠢。頂多外頭漲一倍,他就少漲個一成,區區幾文錢而已。但是在百姓眼中,幾文錢就是很大的事情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醉仙樓的生意倒是越發好了起來。不過,平時常來的閒漢沒有了,更多的是一些閒散的旗人子弟。他們大肆批判著皇帝的不作為,故意壓低聲音悄悄地說著當今弒父殺弟之舉。抨擊著朝堂上的大臣們無用,彷彿換了他們就能挽大廈之將傾了一樣。

卯兔一邊端著一張掌櫃的圓滑笑容,一邊在心中腹誹道,要是旗人全都是這個德行,那漢王大業還真是容易了許多。他細心地聽著這些人吹牛,哪怕知道這些人嘴裡不會有什麼新鮮的訊息,但是還是不願意放過一個字。漢王大人怎麼說的來著,對,這就叫做職業素養。

他自認是一個很有職業素養的人,所以在接到訊息之後,他私下裡真是一刻都沒有閒著。按照林瑜那邊交代下來的任務,不需要他裡應外合做出什麼開城門這樣的壯舉。就算旗兵再無能,還不至於上萬人都被矇蔽過去。

更不是什麼刺殺隆昌帝,林瑜說過,這是他們軍士所需要做的。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能夠活捉隆昌帝,然後如明孝陵故事,拿去祭祀躺在長陵中的永樂大帝。

所以,他真正需要做的,是在林瑜攻進來之前,保護好京城中的那些典籍,尤其是永樂大典。國庫、糧草、金銀都不足論,永樂大典的失軼才是一直壓|在林瑜心上難以忘懷的一件事。

這些典籍,是林瑜的手中也缺乏的。畢竟提供他典籍的那些人能夠合成金銀,但是卻不能憑空捏造出知識。

卯兔這些天灑出了手中大多數的暗子,一直在關注著京城翰林院那邊。只要這城裡頭一開始亂起來,這些暗子就會立時衝進去,將大典偷出來藏好。

等這酒樓裡頭的大爺們都走得七七八八了,卯兔就關門打烊,哪怕這時候日頭才剛剛西懸。這並不是什麼惹人眼的事情,畢竟比他更早打烊甚至根本不開張的店鋪多的是,他這還算是生意好的。

卯兔關了門,按照慣例算好賬,對好抽屜裡頭的銀錢,小心的全都取出來放進褡褳裡頭,這才向著地窖的方向走去。

一般人喜歡把密室建在地窖是有理由的,畢竟在隔音技術還不是很好的時代,地窖上方厚厚的土層很好的起了天然的隔音作用。不過,林瑜的手下可沒有這樣的疑慮。

正所謂物似主人型,下屬也是很容易對著自己的上司有樣學樣的。林瑜就是一個很善於玩陽謀,很喜歡把東西放在明面上的人。相似的,他在設計醉仙樓這樣的以諜報為目的的酒樓的時候,就不可能搞什麼密室暗室還有地窖。

如果有人進醉仙樓搜查的話,就會發現這裡頭就是一個乾乾淨淨的酒樓,連賬目除了小小的、應有的‘出入’之外,一應都是平的。

真正關鍵的東西其實都在明面上,賬目這東西其實沒什麼好說的。林瑜離開京城的時候,就將醉仙樓、綴錦閣還有玉英閣三個地方的所有銀錢週轉交給了卯兔全權處理。這些銀錢明面上全都送去了江南的主人家,但是實際上,都截留在了卯兔手中,充作他在京城週轉的使費。

這部分銀錢流向的原始賬目其實每一個月都送去了南邊,卯兔身邊是不留的。

就像是他的武器,誰會想得到一個掌櫃的沉甸甸的褡褳裡頭會是一把小巧的□□呢?但凡知道的,都以為那是銀子,除了打家劫舍的賊人,想來沒人會對這個感興趣。

就比如說,正站在卯兔面前的一高一矮兩個人。

他沉默地看了看對面高個子手中的大刀,以及他邊上那個矮個子手裡的木棍,臉上圓滑的笑還沒有掛下。

“兩位好漢這是做什麼?”他站在原地,彷彿沒有看見他們手中的威脅一樣,鎮定地說道。

對面的兩個顯然是新手,以卯兔的目力自然能看得到那一把刀上斑駁的鏽跡,還有那微顫的手肘。不過,如果他們對面的是一個普通的百姓的話,這樣的威脅已經足夠了。

那兩人見掌櫃的居然不是很害怕,和他們想象中的納頭就拜然後恭恭敬敬地交出銀錢來一點都不一樣。矮個子心裡已經有些怯了,他小小的後退一步。被眼尖的高個一把薅住了後背,一邊還拿著刀衝著卯兔比劃了一下,壓低了聲音道:“掌櫃的迎來送往,這是做為的什麼不會看嗎?想活命的,把身上的褡褳扔過來。別想著跑,外頭已經有咱的兄弟圍著了!”

卯兔聞言,就道:“兩位好漢既然只是謀財,小的自然願意將給銀錢。”他當然知道這兩人這是在虛張聲勢,這個醉仙樓要是真的被圍了他還不知道的話,他也不用回南邊見漢王了,沒這個臉。

就在兩人的背後,一個瘦小的身影沿著房梁上悄無聲息地竄了過來,在靠近兩人的時候,無聲無息地落在了地上。黑暗中他的眼珠子亮亮的,盯著的顯然就是這兩人的脖子。

那兩人尚且無知無覺,他們的目光落在了卯兔從肩膀上拿下褡褳的手。褡褳是白布做的,兩頭都有一個口袋,可以放好些東西。那沉甸甸不規則的樣子,在他們的想象中,可不就是一串串的銅錢,沒準還有銀子呢!誰不知道,醉仙樓的生意出了名的好,就算是在這樣的時候,就屬他們家還有客來。

卯兔見狀,輕笑了一聲道:“銀錢都在這裡頭了,好漢可千萬拿穩了刀子!”

矮個子正喜不自禁地上前收銀錢,後面那個高個子卻心頭大跳,只是這時候再喊已經來不及了,他最後一個印象就是一雙黑亮的招子,緊接著就連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就到了下去。

殺人的那個小子舉重若輕地接住高個子往下倒的身子,輕輕的放在地上。再抬頭的時候,跑去拿錢的那個小個子頭歪在一邊,顯然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卯兔重新掛好褡褳,對著低頭請罪的小子道:“應該是你出去接訊息的時候進來的,非你之過。”他矮下身檢查了屍體,拉開面罩看了看,然後站起身,“是街上的閒人,回頭叫倪二來認一認,有什麼狐朋狗友的叫盯緊一些,必要的時候別吝嗇他一身的力氣。”

那小子應了一聲,將手裡的訊息遞過去,然後就拖著兩具沉重的屍體下去了。這種殺人方法在地支中相當的流行,不流血好處理。唯一需要的就是扭斷脖子那一瞬間的爆發力,不過能順利加入地支的人哪個不是經過嚴苛的訓練的,缺得也就是技巧。

卯兔慣例檢查了一下封蠟,這才擰開竹筒,取出裡面的訊息。他看了一眼,就將手中的信件毀屍滅跡。

訊息是從漢王那邊的來的,讓他注意一下是不是有江南那邊的糧商在販賣糧食給朝廷,以及留存證據。這個不用交代,卯兔在得知漕運即將停掉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了。

自南北溝通順利以來,京城中需要的糧食大部分就靠著這漕運而來。林瑜來著這麼一手,可不是就是將北面的朝廷架在火堆上烤了。

相對的,漕運上的那麼多人沒了活做,都是青壯,停一日就是一日的風險。不過,對此,林瑜早有對策。這樣的青壯都是無地之人,雖然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容易出事的同時,正因為他們擁有的太少了,也容易安撫。

南邊的新大陸已經被發現,正式需要大量的人口去開拓的時候,有什麼比這些人更加合適的?

雖然說,在他還沒有一統全國甚至沒有打下京城的時候講這些太遙遠了一些。但是,一旦國中穩定下來,戰亂一過。林瑜敢肯定會馬上迎來一波嬰兒出生潮,不僅如此,他還要效仿□□故事,鼓勵生育,凡有不舉(溺嬰)者,抓到之後一律勞改。

在他原本的歷史中,一群所謂的‘公知’瘋狂地批判著□□鼓勵人口的政策,羨慕著米國地廣人稀、人人都能住別墅,還說什麼給地球增添了多少負擔云云。

林瑜在年少無知的時候,尚且懷疑過。但是等他長大之後才知道,人口意味著龐大的生產力,意味著巨大的市場。這是在後來實體經濟不景氣,甚至全世界幾次爆發經濟危機,國中卻能依舊安然無恙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別的原因,經濟總是複雜的,但是不可否認那麼多的人口支撐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就算不去追究這些對林瑜來說已經遙遠的世界,以他的現狀乃至未來規劃中,人口是無法避免的一環。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想要佔領一片大陸,槍炮固然重要,但是人口卻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一個陌生的待開發的大陸來說,人口意味著社會環境,意味著文化,意味著林瑜一直在念道著的教化。

一件事,當只有一個人去做的時候,他是瘋子。有一百人去做的時候,會引人側目。當入目可及大家都在做的時候,沒有做的人會去不自覺地去模仿,這是人的社會性所決定的。

當然,像歐洲人那樣殺個人頭滾滾遺臭百年林瑜也不是做不到,但是這本就和國人以和為貴的性格不相符合,何必勉強。就算他再怎麼希望國人能像西漢之時的百姓那般彪悍,可尚武精神從來都不是區區幾年就能培養得出來的。更何況,宋朝開始,百姓們就已經習慣了重文輕武,想要改變這樣近乎根深蒂固的思想,林瑜懷疑自己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看到。

君不見,就算在經歷了百年恥辱之後的國中,積極參軍的依舊是少數。很多時候,國人寧願出去打工也不願意服兵役。

所以,還是人口。幸好牛痘的出現,以及已經在改革之中的醫療制度會讓這些嬰兒的存活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到時候,需要養活這些人口的原動力就會促使著軍隊去征服每一塊他們能看見的土地,任何想要擋住這樣的戰爭機器的人全都會被碾成齏粉。

如此一來,保管讓那些西方的渣渣們在這樣龐大的帝國、那樣強大的軍隊之下兩股顫顫、不敢稍捋虎鬚一下。

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要他先拿下京師。

大軍開過,沿途的官軍不敢露面不說,還有好些商戶、士紳之家試圖‘慰勞’王師。註定他們一片火|熱的心全都丟進冰冷的江水裡頭,就算漕運停了,辰龍依舊想辦法在所過之處備下了不少的糧草,足以林瑜大軍一路不停歇的開往京城。

整個江面上只剩下了林瑜大軍這一個船隊,這時候也不用管什麼夜間不行船以防相撞了。有眼睛的都不會在這個時候跑去運河之上找不痛快,便是官船在這樣的軍艦面前也依舊顯得渺小,萬一有個磕碰,死的還不是自己。

遮天蔽日一般的船隊烏壓壓地從江面上開過,船是輪船,並不完全依靠風力。在船艙的底下有著一排排的力夫喊著號子不停地踩著腳蹬,這些力夫很大一部分就是從漕運上來的,辰子的手下也讓人放心。

能裝備上船的實用蒸汽機已經研發出來了,但是速度太慢還不如人力,是以就算林瑜想乘著蒸汽船遠赴京城,這個願望暫時是實現不了了。

不過,既然已經能裝備上去了,慢一點無所謂,總能夠解決的。

林瑜在腦子中盤算著未來幾十年的規劃的時候,大軍船隻已經到了通州碼頭。這裡已經是京杭大運河的盡頭,離著京城也不過二十來公里的路程。按照漢軍疾行軍的腳程,也不過是一個時辰多一點,這還是考慮到輜重等因素。

在碼頭上停下的時候,正是半夜時分,林瑜派出了一支哨探之後,就命其他的兵士繼續休整。

京城已在眼前,林瑜披著衣袍,突然不合時宜地想起來那一句:

吾至,吾見,吾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