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林瑜一個修撰搶了侍讀學士的活, 也不知他們心裡是什麼想法。
自從當皇帝的聽過一次林瑜講書之後,他似乎發現了修撰的新使用方式。也是, 同樣都能講書,面貌俊美、聲音悅耳的少年講和一群中年男人講, 略有點審美的都會選擇前者。
於是當今每每有空了就把林瑜拎過去,有時候講講書,有時候還會嘮嘮嗑,特別是知道他江南姑蘇出身,對江南煙雨之地很是嚮往的當今難免多問幾句。
“沒想到林卿對這些市井之事居然這般熟悉。”聽林瑜說過江南的針頭線腦平常一家的生活,當今很是感嘆。有時候他看著眼前這個寬袍廣袖的人,都會恍惚地想神仙眾人不過如此。只覺得林瑜這樣的人不說是餐風飲露, 至少也是嬌養在府邸之中的公子哥, 沒想到居然對這些小事這般熟悉。這些事,他就算去問一地之父母,只怕也沒有林瑜說得更細了。
楞了一下,林瑜苦笑道:“懷瑾自幼父母雙亡, 雖幸得堂叔、舅家扶持, 但要是自己立不起來的話,也就沒今天站在您面前的懷瑾了。”摸了摸自己的臉頰道,“為了家業,懷瑾也是曾夙興夜寐過。因此,懷瑾常說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天底下普通一等的大俗人罷了,偏偏大家夥看著這張臉的份上,怎麼也不信。”說罷, 嘆了口氣。
當今開懷笑道:“朕聽小三提起過一嘴,說你是風雅人做風雅事,風雅完了錢也都叫你給賺了去了。”當時他聽小三描述那個新建過後的銷金窟都心動地想去試一試,何況是他人?因想起國庫連年收不抵支,嘆道,“若是戶部的都有你這番本事,朕也就不愁了。”
林瑜聽罷,笑而不語。
果然當今也不是真正想要他在這方面出主意,畢竟在他看來這種不過是小道,拿來玩玩的,和一國之財計相差甚遠。只聽他興致勃勃地問道:“聽聞你騎射十中九箭,怎麼想起練這個來了?”
林瑜想了想,然後道:“從前也不懂,只道科考艱難,需得有一個好體魄,也免得得了病反而耽擱了考試,就請人教了,也就這麼練下來了。”
當今聽了,就對戴權笑說:“可見這是一句大實話了。”
戴權忙彎腰笑道:“林修撰是君子守誠,可若非皇上治下天下安定,也養不出此等品貌的人才來。”
當今聽後龍心大悅,笑罵一句:“你這老貨就知道變著法兒恭維朕。”又道,“正好,這會子皇子們應該都在校場。走,去看看。”
來到校場的幾人發現不獨幾個小皇子,還有四王爺也在,當今便笑道:“小四,你不是最不愛這總地方麼,今兒怎麼來了?”
四王爺領著幾個弟弟上前來請安,林瑜又與幾個王爺皇子見禮過後安靜地站在一邊。
“偶爾也來活動活動。”四王爺一臉嚴肅地回道,然後問道,“父皇可是來瞧瞧幾個弟弟的功課?”
“這只是其一。”然後當今一指站在一邊的林瑜,樂呵呵道,“今兒更想看看朕這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的騎射功夫。”又問著林瑜,道,“之前聽小三說你和馮家的小子怎麼玩的?”
林瑜:他就知道一定會有自己的事。
把規則一一說了,林瑜看了看這方方正正的校場笑道:“這裡並無環形跑道,怕是弄不起來。”
當今遺憾了一下,道:“那邊罷了。”心裡卻開始打起去一趟城外馮紫英的馬場遊玩一番的主意。
戴權躬身過來,問道:“不知林修撰可要換一身?”今日是沐休之日,臨時被小黃門喚道宮裡來的林瑜身上並未穿官服,一襲單衣另添上一件氅衣,瞧著是飄飄欲仙,只是活動起來到底不方便。
林瑜沉吟一下道:“一時哪裡找得出合身量的衣裳來,罷了,只站著射靶子並不妨的。”說著,褪下外面的氅衣,露出裡面的單衣來。
戴權也不要身後的小宦官上前,忙親手接了疊好。機靈的小宦官趕緊去找了一個托盤過來,這才將這件泛著冷香的氅衣輕輕擱在上頭,又拿錦布蓋了,不叫惹上風塵。
當今一揮手,就有校場的師傅領著人呈上好些弓來,問道:“不只林修撰平日裡用幾力的弓?”
“常用五斗。”
那師傅心裡算了一下笑道:“那得有九力了。”說著,從裡頭挑出一把來,“試試。”
當今一聽九力,不禁意有所指地看向自己的四兒子,四王爺見自家父皇看來,刷得一下黑了臉,別過臉去看大言不慚用九力的林瑜。
就見他側身而立,一手執弓,另一只手就這麼搭在弓弦上,凝神一拉,弦如滿月。
“好!”邊上的幾個小皇子不由得大聲叫好起來。
四王爺見林瑜放下弓微微點頭,就張口道:“略等一等。”見在場的都向自己看來,他示意了一下那武師傅,問道,“可有扳指。”
眾人都是拿過弓要不就是伺候過的,低頭一瞅林瑜拇指上一彎細細的紅線,在玉白的膚色映襯下格外的刺目。那武師傅忙道:“是小臣疏忽了。”忙忙地就要叫人找去。
林瑜就道:“快別忙,橫豎不過幾箭,那就這麼嬌貴了?”再者,扳指這個東西不像是弓箭,都是自個兒準備的,一時哪裡找得來。
顯然當今也知道這個,就道:“今日是朕一時興起,戴權開朕內庫去。”又道,“看看誰的手指差不多的,先挪用一刻。”就叫林瑜伸手來看。
就見一雙玉手纖長、毫無瑕疵,幾個小皇子瞅兩眼,再瞅瞅自己被曬出了顏色的,死活不願意伸手。偷偷伸著脖子下死勁地盯了幾眼,再轉身比比自己的,好容易年方十一的六皇子遞上一枚翠玉扳指來,一試,正好。
“謝過六皇子。”面對林瑜微禮致謝,這六皇子居然直接後退一步,臉上泛起紅暈來,鬧得當今哭笑不得。
“小六太靦腆了一些。”
一切準備停當,武師傅忙吩咐了五十步豎一靶子、七十步豎一、百步豎一、百五十步豎一,兩百步再豎一,一共五個靶子。
卻見林瑜素手扶弦、閒雅恍若撫琴,凝神張弓、弓開如秋月行天,眾人紛紛跟著屏息,只見箭如流星,不過幾息,五支箭已經全部射了出去。
小宦官們搬著靶子過來一看,果見所有草靶上,箭中紅心,前頭幾個箭身都已經穿透了過去,即便是最後一個,也釘得牢牢的。五支箭在紅心的位置幾乎不差幾分。
“好一個文武雙全的狀元郎。”當今撫掌而笑,親自拿起托盤上的氅衣與林瑜披在肩上,“有臣子如此,何愁我大靖之萬世太平。”
“恭喜父皇!”在一片逢迎之聲中,林瑜由衷地露出一個微笑來。
萬世太平?這個當然是有的。
被好生送回府上,林瑜身後還帶著一連串的賞賜,當今還特特地說了,給林卿尋常使喚的,不需顧忌是否損壞。若是因著賞賜而特特供起來,反而失了他一番愛惜之心。
東西是好東西,不過林瑜也懶得看,一揮手叫收起來了。
沒幾天,果真聽裡頭下旨,升林瑜為侍講學士,賜上書房行走。這也是應有之義,誰讓林瑜都已經做了好些日子的試講的活計,翰林院裡頭的早就有猜測了。如今不過是稍微提前一些,也不是什麼大事。
便是內閣的幾個大學士看在常柯敏的面子上也是打開綠燈。一個從五品的侍講學士而已,不值什麼的。
倒是上書房行走這個令人側目。不過,這卻只是一個名頭,算不得正式的官職,但憑皇帝高興。若是當皇帝的願意,就是一個小小的編修都能上書房行走,內閣裡的眾人道管不著。
要不是在上書房的這些日子,都在記錄起居注的修撰官的眼皮底子之下,只怕林瑜一個諂媚君上的罪名就跑不了了。
所謂的上書房行走對皇帝來說,只是找一個養眼的人聽聽書而已——原本上書房行走給皇子皇孫們講課的活都被當今給直接無視了。對林瑜來說卻是難得的接觸到整個帝國權利中心的機會,雖然他從來都只是默默的聽,與那個他每次見到幾乎都在奮筆疾書的修撰官一樣。
本來他就對記錄起居注沒什麼興趣,是以當初被分去修實錄也覺得無所謂。現在看見他們幾乎日日筆耕不綴,更是由衷地感謝他們之前的排擠。
現在侍講還能想到哪裡講到哪裡,如□□撰一般逐一將皇帝的言行記錄下來,還不許有任何的刪減發揮,實在是無趣。
侍講學士與修撰不一樣,已經有了自己的公房。不過,侍講學士常制二人,林瑜是個臨時加塞的,翰林院裡頭的吏目原本來問,是不是在公房裡頭加一桌,叫林瑜給回絕了。那些個吏目見他自己不願意麻煩,他們也樂得落個清淨,少做些活。嘴裡倒是一水給林瑜道好起來,什麼愛惜下屬、什麼人又清貴,說什麼的都有。林瑜倒不知道他們還有這般恭維的本事,待在這個翰林院裡頭真是可惜了。
“懷瑾鎮日裡與我們一道待在書庫裡頭,也不怕叫人說?”在翰林院裡頭,辛宗平不再喚林瑜為瑜哥兒,叫別人聽著容易覺得不尊重。
“說什麼,就算我正經與侍講學士們一道,嘀咕的人還少了?”林瑜並不把這些閒言碎語正經放在心上,他上衙不滿一年,直接跳了一級從從六品升到從五品,叫這些在翰林院裡要麼熬資歷要麼等著考試三年後方散館的人眼熱的厲害了,面上一面笑背地裡說得難聽,他又不是不知道。
“懷瑾心胸氣度叫人難及。”鄒溪雲嘆道,換了是他,被人這麼說,難免心中不樂。可是看樣子,林瑜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怪道他有一次正巧碰上幾個大學士,聽見他們正好說起新科狀元來,說他有古之君子風範。確是個難得的。
“只是沒必要計較,也計較不過來。”林瑜笑道,“若是有人當著我的面說的話,我也會罵回去的。只可惜了,從來都沒人敢。”
今天難得的空閒,裡頭沒有來喚,林瑜就與辛宗平、鄒溪雲三人在書庫裡頭清淨了一天。
不過林瑜的空閒,就意味著裡頭的事情煩憂,以至於當今沒有絲毫的空閒和心思來找人講書。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天之後,林瑜就知道有什麼不對勁了。不獨是他,連其他兩位侍講學士一個都沒被召過。
在林瑜遣人慣例送綴錦閣的胭脂水粉去常府的時候,聽回來的人說,這幾日常大學士也是早出晚歸的,每日裡疲憊得很。家裡人也不敢問,怕是什麼軍國大事。
林瑜冷眼瞧著,整個內閣還在正常的運轉,就說明不至於是什麼軍國大事。最後可能的是哪邊鬧了什麼災,以至於近幾年一直很空虛的國庫不堪重負。
原本以為這樣清淨的日子還得持續一段時間,沒想到窩在書庫裡頭的林瑜卻又等來了小黃門。
到了書房裡頭,見過禮,當今也沒什麼心思多說什麼,只吩咐一句隨便講些就罷了。林瑜頓了頓,就按著上一次繼續講下去。
整個書房裡頭氣氛沉悶,就只有林瑜的聲音靜靜流淌。他瞧著上頭撐著頭強打著精神看奏摺的當今,心中微微一動。不著痕跡地變動了一下語句陰陽頓挫,讓自己的話語儘量緩和起來,果然不多時,已經疲憊的當今就這麼伏案睡去。
在一邊候著的戴權一瞧當今居然撐著頭睡過去了,只當這幾日他實在是太過疲憊熬不住了,倒松了一口氣。一邊用眼神示意林瑜,一邊靜悄悄地捧過一件氅衣來與他披上。
林瑜在發出一個輕柔的尾音之後就收了口,輕輕起身退下。
這退下還不能直接離開回書庫,而是在邊上的側屋等著。有時候有重臣臨時有事千百稟報的時候,皇帝沒說叫他回去,他就得在這裡等著。
幸好側屋也是常用起居之所,一應都是全的。林瑜自個兒翻翻書籍,又有小宦官捧上香茗來,也不無趣。
當今沒能休息太多的時間,不多時他就扶著案几撐起來,戴權忙上前扶著。
“朕怎麼睡著了?睡了多久?”當今按著眉心,想想之前自己好像還在聽著林瑜的講書,可能真是累得慌了,以前可從來沒發現林瑜舒緩的聲音這麼能催人安睡。
“不過一刻,皇上是累壞了。”戴權心疼地勸道,“國事重要,這龍體也該保重才是。”
當今搖搖頭,道:“大疫啊,戴權,朕又怎敢安睡。”稍微伏案了這麼片刻,他已經覺得精神好了許多,就問道,“林卿呢,可回去了?”
“還在側屋等著,皇上睡著,他也擔心地很,怎麼會就這麼回去呢?”戴權低聲道,還不著痕跡地提林瑜美言了幾句。
“喚他來。”當今心道,聽聞林瑜常在書庫整理各種書籍,也不知有沒有看到過一些關於舊時疫病的紀錄,他知道自己是有些病急亂投醫了,但是不過白問一句,不知道的話,也可以遣他回去再找找。
哪知道等人來了,他不過不抱希望地一問,林瑜居然點了點頭,神色一如往常一般安然,毫無驚異之色。
以往只覺得這樣的神色叫人想逗他笑的當今,從沒覺得如現在這一般叫自己的覺得安定,他忙道:“快說說,都有什麼?”
林瑜就撿著宋時幾次成功地控制住疫病的例子說了,隔離是老法子,還有屍體就地掩埋等。疫病可怕之處在傳染,但是如宋時以度牒相酬,每掩埋兩百具屍體之後就給一份,疫病也漸漸的控制了下來。
聽著林瑜將一件件防治措施緩緩道來,當今緊皺的眉頭慢慢鬆開了些許,不免開始問得更多。
“度牒倒是個好法子。”當今心道,本朝對度牒一向管得緊,以此相酬倒不費什麼。國庫也實在撥不出多少銀錢來了。
“另外食水也須得加草藥煮過再用,費不了什麼什麼,卻能減少未得病的被傳染上的可能。”林瑜也不說生水裡頭含有大量的細菌,特別是在疫病地區,現在還沒有細菌這個概念,直接加草藥煮熟,比較容易理解。又道,“不許再胡亂倒穢物,全部集中起來在一處。免得汙染水源,一種疫病未結束,結果另一種疫病又起了。”
“還有什麼。”當今聽了打起精神來,他從未想到原來古人還有這麼多的智慧,只當自己忘了這一塊的寶藏,忙催著林瑜道。
林瑜也不說除了度牒是正經古人的法子,其他的都被他夾雜了私活,按著現代防止措施撿著古時候能做到的稍微改了改說來:“敢問皇上,到底是何種疫病?”
當今這才想起自己光顧著叫人說話了,根本沒有和他說是什麼情況,面色沉重道:“興化府大疫,是天花。”
林瑜沉默了一下,心道如果是天花的話倒比他想象中的要好很多。畢竟天花這種傳染病雖然可怕,卻有一個一旦痊癒終生不會再復發的特性。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外放機會,可能就看這一次了。
見林瑜沉默,當今頹然道:“毫無法子嗎?”他是知道自來天花毫無治癒之法,只有種人痘才能避免。但是在疫病已經大幅度躥開的地區,就算開始接種也來不及了。他一錘案几,道,“興化知府該死!”
林瑜便納悶道:“天花雖不可治癒,但是一邊將已經傳染的隔離起來,一邊調集種痘大夫給還沒傳染上的種上痘,再輔以兵士鎮壓,如何會鬧到這般地步?”
“林卿又怎麼知道這些尸位素餐之人的心中哪有百姓,心心念念的只有官位。”當今咬牙道,“等壓不住了這才上奏,原本只在仙遊一縣的天花已經傳到了邊上的莆田。”而整個興化府也就只有這兩個縣而已。
“恕臣直言,天花可比別的無法治癒的疫病要好多了。”雖然死亡率高,但是活下來的就能終生免疫,至少願意前去救災的人就變多了。說著,就一行行地說起針對天花這一疫病的防治來,他想著外放,也就說得格外用心。
“林卿這就寫個條陳來。”聽得眼神發亮的當今趕忙道,又吩咐小宦官與他磨墨,他自己按耐不住地站在一邊看。
“有幾條是通用的,並不侷限於天花這一項。”林瑜一邊寫一邊說,在幾條上邊圈一圈,又道,“如今耽擱了時間,死去的百姓變多了,只怕還有別的疫病跟著起來,雖具體情況不明,但是準備起來不會有錯的。”
說到這裡,就聽外頭常柯敏求見。當今不耐地道了一聲宣,也不從林瑜身邊離開,繼續看他仔仔細細地從方方面面寫起來,便問道:“常聽聞林卿不耐動筆,沒想到這時候竟寫得這麼細緻。”還一水兒的大白話,毫無六元及第的文采。
“叫人照著去做的,寫得叫人看不懂又有什麼用,顯擺才能不成?”林瑜筆下不停,常柯敏進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當今站在自己的準孫女婿的身後不住點頭的樣子。
“正是這話了。”他也是不耐煩那些動不動駢四儷六的請安奉承摺子,就叫黜了去。抬眼見常柯敏抱手揖禮,心情好轉了些許的當今就擺手道,“來瞧瞧你這好孫女婿寫得東西。”
常柯敏走過去一看,不免心中叫苦,法子是好,以後都能再用上的,只是配上他帶來的這個訊息就有點不大好了,但是又不得不說道,“興化知府捐館了。”
當今不可置信地抬頭問道:“他不是出過痘的麼!”現今的官員是不是種過痘檔案上皆有記載,種過的比例不過在十幾有一的樣子,本就是只有江南的富貴人家才有這個概念去種痘,像山東那裡就沒有種痘的習慣。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今才保留了那個知府的位置,叫他戴罪立功,哪知這才多久人就沒了!
“並非因為天花。”常柯敏嘆道,他的家族都在與興化府相鄰的泉州府,這幾天又是擔憂又不好與家人說的,實實在在的瘦了一圈,“是得了病,一下子去了。臨終遺折奏請家人無辜,另並未有天花之外的疫病傳開。”
聽到最後一句,林瑜明顯地聽見當今松了一口氣,他擱下筆站起身道,“暫時就這些,還需細細地斟酌才是。”
當今都是看過的,就叫他呈與常柯敏看。常柯敏一行看一行嘆,掩在宣紙之下的目光不著痕跡地盯著林瑜,林瑜見當今背對著他們,戴權等宦官都屏氣凝神並不在商議國事之時抬頭,便偷偷回以一個篤定的笑。
常柯敏心道眼前這個要不是自己的孫女婿,他一準就薦他去收拾爛攤子了。畢竟看著條條理理的卻有可行之處,並且相比於其他的法子來說,所費不多國庫也支撐得起。可偏偏這就是和自家姑娘剛剛定下親的,他實在是有些不情願。
見林瑜還有心與自己笑,常大學士直起眼就要瞪他,卻見林瑜微微肯定的頷首。這一點頭,差點沒叫常大學士擼起袖子來就罵人。那是什麼地方,居然敢這般胡鬧!
最終見林瑜堅持地眼神,又看看背對著他們默默無言的皇帝,常柯敏忍住胸中一口老血,捏著鼻子道:“再沒比這更齊全的了,少不得就叫臣這個孫女婿做上一任知府罷!”
當今也嘆了一聲,他剛才心裡頭也掙扎,畢竟一個好好的苗子就扔去大疫橫行之地,他心中也不忍。只是一時間再沒人能比拿得出切實可行的方法的林瑜更合適了。
“林卿,可出過痘?”當今心道,只要他說一聲沒出過,那就罷了。
可偏偏林瑜含笑道:“自然出過。”江南流行種痘,他小時候也是種過的,稍微在肩膀上起過幾個小包就好了,如今連個影子都沒有留下。
當今看著林瑜毫無懼色的樣子,不忍道:“林卿可知道,你這一句可是要送你去那興化府之地的?你若後悔,便說一聲不能罷!”
林瑜便笑道:“憑什麼龍潭虎穴,為了一地百姓,臣都敢闖一闖,何況只是一介天花橫行之地。”又道,“皇上愛惜之心臣心領了,只是皇上又怎麼知道臣是為了那從四品的知府之位呢!”
這大疫之地的知府能跟京城裡頭清貴的翰林官相比麼?更何況還是他身邊行走的職位。當今被他一句鬧得哭笑不得,道:“什麼時候了還拿自己打趣?”心情到底稍微輕鬆了些許,又安撫常柯敏道,“常愛卿只管放心,朕必派了太醫寸步不離地盯著他,到時候還你一個原原本本的好孫女婿。”
林瑜但笑不語,他說得都是實話來著,奈何人都不願意相信,就像是沒人願意相信他說自己是一個大俗人一樣。
“為皇上分憂是他做臣子的本分。”常柯敏面上倒是一派的淡定,毫無不滿之意,又笑道,“自然,皇上承諾的太醫得有的,老臣搶到這麼個孫女婿可不容易。”
當今便跟著他的話趣道:“可見你麵皮最厚,要不然也不能叫你搶到手。”常柯敏便笑得得意。
等出了宮門,上了馬車,左右無人了,常大學士這才一下子把老臉掛下來,小聲咬牙道:“往疫病之地跑很開心是不是?叫人一誇就忍不住了?”怎麼就按耐不住呢!
林瑜知道他是真心關心自己,便笑道:“當皇上的都那麼問了,我還真能說沒種過不成?”
“別給我打馬虎眼。”常柯敏叫他給氣樂了,道,“你若不想去,一開始就不會說什麼法子,寫什麼條陳。”和這小子下過棋的常柯敏自然知道這一切都是他自己親手造就,是以這才不明白他京官做得好好的,何苦非要往外跑。
須知京官一向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這要是出去了再回來可不容易。
“我就說吧,說大實話的時候永遠都沒人信。”林瑜嘆一聲,又道,“常老既然知道我是故意的,為何就不相信我是為了這個知府的位置呢?”
常老剛想說放屁,突然止了口。的確,在所有人看起來三品的外官比不得京中一介五品的小官,更何況林瑜這時候還兼著上書房行走這樣與皇帝很接近的職位。但是,如果簡在帝心,還怕回不得京城麼?到時候林瑜再回京城,又有了治理下一地疫病的功勞,少不得還要往上升一下,這才能酬他以身犯險的功勞。
至少在當今的眼裡,林瑜雖然是心甘情願地去興化府,但要一切都是自他的垂詢而起。哪裡知道,這一切都是林瑜自己的想要的結果。當今就這麼一步步地被引進甕中,還絲毫不覺有異。不過,一般來說,還真的不會有人敢這麼賭,別人想不到才是正常的。
“還是這麼溫水煮蛙的手段。”回想起兩人對弈之時常常不知不覺得就叫人給鑽進了他下的套中,還以為是自己在佈局,常柯敏溫聲道,“你有多大的把握。”
“保命的話,十成。”林瑜袖了手,輕聲道,“治理一地疫病,八成九成。”
“很高了。”常柯敏回想了一下他寫下的條陳,總覺得自己有什麼沒有考慮到,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只好囑咐道,“大疫橫行,已經無可挽回了。儘管按著你的法子來,只要當地沒有民變,什麼我都能給你兜著。”
結果,話果然不能亂說。
當天夜裡,林瑜還在收拾東西呢,就聽宮裡頭緊急召集內閣大學士,包括他這個還沒來得及走馬上任的知府。
來到宮內,只見幾個內閣大學士不免對他一個出現在一群老頭子之間的少年側目而視,這一點驚詫在當今說了林瑜臨危受命擔任興化府一地知府時,已經變成了同情。
“興化府譁變。”當今沉著臉道,“就在原知府死去的第二天,譁變的亂民闖進了知府府邸,已經在那裡自立無生老母了。”底下還有什麼天王什麼的,就不必多說了,相比在座的幾位都會明白。唯一不大懂的林瑜,之後常柯敏回去了也會解釋與他聽。
原來是白蓮教。林瑜垂著眼皮,心中瞭然。不像是當今以為的不懂,實際上他對這一點怎麼可能沒有瞭解。畢竟作為一個和他的目標還算得上有些相似之處的組織,他肯定會費心瞭解一下的。
不過,因為白蓮教太過濃厚的宗教氛圍,以及愚民的教義,林瑜從沒有想過要去接觸。畢竟他的所思所想是開民智,而不是如白蓮教那般,即使成功了也不過又一個王朝輪迴。
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將皇帝、皇族徹底湮沒在歷史的渣渣之中。
暴民譁變,原本沒什麼,只誅首惡,下剩的很快就會散去。不過這一回有了白蓮教的參與,就變得性質嚴重起來。然而,事實上在座的幾位大學士就沒有真心著急的。
僅僅只是一府之地,還疫病橫行的地方,些許小火花很容易就撲滅了。
這樣的場合輪不上林瑜說話,他低眉順眼地聽著上頭幾位定下了鎮壓之策。這個將領還是林瑜很耳熟的王子騰,四大家族東海請來金陵王的王家。
“林卿不必擔心,等你到興化的時候,暴民必定已經被撲滅了。”當今定下將領之後,還有心安慰林瑜道,“到時你只管安心治理便是。”
林瑜點頭,謝過當今,臉上仍舊是一派安然的樣子,到是叫當今原本火急火燎的內心宛如吃下了定心丸一般,安心不少。
幾位大學士已經從剛才的話中知道了下午發生了些什麼,居然叫皇上點了一個才剛步入官途的小子為知府,也都一一傳看了林瑜寫下的條陳。再見他驟聞□□,面色絲毫不改的樣子,不免用嫉妒的眼神盯著常柯敏。
多好的一個再續家族數載榮光的好苗子,就被這傢伙硬生生地給搶到手了。只要這一回,他能夠平平安安地回到京師,還怕日後沒有前程?
只不過,內閣大學士多是這麼考慮的,這家中的內人可不會想什麼日後的前程,家族的榮光。姚氏只知道自己剛到手的好孫女婿就給自家老頭子給折騰進疫病橫行的地兒去了!差點沒揪掉他寶貝得當的一把美須。
常柯敏心裡叫苦,這要他怎麼說,那小子其實是真心實意地自己想去的?說出去誰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