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盛女變辣媽最新章節列表 > 104、第103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4、第103章

春耕時節一過, 太陽日照時間就變得越來越長, 氣溫也越來越高了.不過空氣中的溼度含量還是很高,滋潤著萬物,決不會像夏天那樣變得乾燥, 最是適合豆豉的發酵,菌絲的成長了.這是制曲的最佳時節.

林秋來帶著小風回了幾次林家村, 帶了香料和調料.至於鹽,因為林家村有紅薯粉銷往海浦縣, 方鈺敏已經拜託了大民叔他們幫他們在當地買了海鹽回來了.

家裡的黃豆, 在村裡收購的黃豆都抬到曬場曬太陽,把經過一冬天的潮氣都去掉.這些準備功夫林秋來去年就做過了,現在他帶著小華和小風一起做.林夏來也要幫忙挑選黃豆等級.

又大又圓成色好的黃豆能釀造出特級醬油, 稍次的為一等醬油, 再往下,除去歪瓜裂棗的那些, 就是二等, 也就是一般的醬油了.方鈺敏不是很想釀製一般的醬油,因為雜貨店裡就有得賣.可是除了自家種的黃豆個大圓溜之外,收購回來的黃豆質量都很一般.估計大家種黃豆都不施肥,畢章黃豆肥田,村民們種黃豆是肥田, 哪還去施肥啊?

所以方鈺敏今年才把旱地都種上花生和黃豆了.花生也可以榨出花生油,那個更香.除此之外,花生營養也很高, 味道也很不錯.

但方鈺敏心裡也在盤算著,如果今年釀製的醬油也是大賣,她得買地種黃豆了.質優的黃豆才能釀造優質的醬油,如果她家出品的醬油跟別家的沒有優勢,那就永遠都出不了頭啊.

準備工作不用方鈺敏出馬,林秋來回去林家村帶小華做就行了.曬醬缸的地方要除草,用作豆豉發酵的屋子要保持通風,裡面的木架子,竹篩,要用到的工具全部都要清洗晾曬.

等這些功夫做好,方鈺敏就帶著小明和小陽,還有小雨一起回林家村了.方記醬油的釀製方法小明和小陽作為她兒子是無論如何也要學會的.就算不上學請幾天假,方鈺敏也認為值得.

由黃豆的浸泡到蒸煮到發酵,一切都有條不絮的進行.這些都在醬園裡進行,除了方鈺敏,小明小陽母子三人,還有林夏來和小華兩父子.何氏,桃花和小雨也不能進去,她們只是做好飯後叫他們吃.

豆豉的發酵尤其重要,這缸醬油是好是壞全由黃豆上的菌絲決定.這也關乎天氣的問題,幸好這古代農村不像現代的天氣那麼無常,環境也沒有受到工業汙染,所以還是很給力的.

方鈺敏每天都會去檢視,身後三個孩子都手拿碳筆和紙跟在後面作記錄.方鈺敏把自己所知道的,還有去年的經驗,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了小明,小陽和小華.

張翠花知道林秋來帶著方鈺敏和兩個孩子回來了心裡很高興,她以為林秋來上次送種兔是因為她打滾的功勞,準備再來一下.可惜的是她沒有機會,林秋來只在村裡逗留了一會就駕著馬車回縣城了.而方小蓮……如果張翠花膽敢在她面前打滾,估計方小蓮這惡毒的小娘們會叫上兒子們蹲在她面前圍觀.張翠花猶豫了,這麼一猶豫了,方鈺敏已經帶著小孩兒們把醬園的門關上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秋來駕著馬車回到南投縣,已經是下午了.樓外樓應該已經關門開始清洗工作了,他直接回儒園了.店裡有小露,阿青和春花嬸在,就不會有問題.

馬車才到門口,大門就開啟了.小日一邊用力把門推到最盡一邊大聲喊:“老爺回來了.”

隨後一個年紀四十幾歲的婦人快步走過來:“老爺您吃過飯了嗎?”

林秋來把馬車拉到馬棚裡牽好,對那婦人說:“你去下碗麵給我吧,一會等孩子們回來了再吃飯.”

“是.”那婦人退下就走向廚房了.那婦人姓李是方鈺敏託任牙保買回來,還有一個也是四十多歲姓簡,她現在在樓外樓代替何氏的工作:洗碗.

這兩個女人不是農婦,方鈺敏只須看一眼就知道了.雖然她們的穿著打分很像農婦,臉色也是臘黃身無幾兩肉,但她們的言行舉止倒是斯文有禮,說話也是有文有路,倒像是由家道中落的家庭裡出來的.方鈺敏當時就拍板買下她們了.

方鈺敏買下她們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很便宜.這個年紀的婦人一般都已經年老色衰了,幾乎都不能再懷孕,就算是農村裡的鰥夫也不會買下她們.所以很便宜.

樓外樓的生意一直都很好,樓面有幾個伶俐的孩子在也撐得住,但碗筷堆積如山,何氏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就算關店後大家一起做,也是累得夠嗆的.也虧得方鈺敏訂了那麼多的鍋盆碗筷,不然還真不夠用呢.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方鈺敏決定買兩個女僕回來專門在後院洗碗清潔.沒想到卻是撿到兩個寶了,姓李的婦人對駕馭下人有一手,她堅持儒園裡還是要階級分明.這有利於兩位公子以後的成長,畢竟兩位公子要走仕途的.

方鈺敏也知道李氏是對的,在這個封建社會裡她還能呼叫口號人人平等嗎?方鈺敏過不了自己一關,沒法管得好,那就交給李氏吧.短短半個月,在她調教下,那七個孩子對林秋來夫婦越發恭敬起來了.

簡氏比李氏性格柔弱一些,也不愛說話,平時就和何氏一起到店裡幫忙.偶爾幹完活了,她還會盯著某一處發呆.有時候方鈺敏見到了,還會摸摸自已還是扁扁的肚子慨嘆:每個女人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啊!她何嘗不是呢?

林秋來就坐在柿子樹下的竹椅上吃豬骨湯拉麵.春天來了,儒園就就越來越漂亮了,菊花花期雖然已經結束,但移植的櫻桃開花了,粗生粗養卻會開出嬌美的太陽花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點綴著前院後院任何一個角落.

特意在圍牆邊種下的辣椒,艾草和薄荷也長得很精神.而二進屋那個小院子裡,中央那個魚池並沒有養觀賞魚兒,而是養了草魚,大魚和鯪魚.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孩子吃魚聰明,這是方鈺敏小時候媽媽飯桌上常嘮叨的話.方鈺敏受教了,她自穿到了這古代,也常嘮叨著小明吃魚.

今天才送方鈺敏回林家村,林秋來已經想念她了.釀製醬油需要耐心和細心,方鈺敏起碼要在林家村呆上一個月,直到所有醬缸不會出問題,才交給二哥和小華打理.在這些日子裡,林秋來只能抽空過去探望自家娘子和兒子了.

兔子肉嫩但不肥,最佳做法是用來燉湯喝.如果要做成菜就要新增了豬油,味道很香.方鈺敏的紅燒兔肉食譜已經賣了,所以她不會再做這個菜,而是主力放在乾鍋上:乾鍋香辣兔肉,乾鍋麻辣兔肉和乾鍋五香兔肉.

紅紅的炭火,炙熱的鐵鍋,豬油板子和兔肉在鋪滿了蒜苗,姜,蔥白和新鮮辣椒上面裡吱吱響冒著辛辣的香氣,令人食指大動.舀起那濃郁香辣的湯汁澆到白白的米飯上,怎麼吃怎麼香啊.

兔子容易養活,而且繁殖能力非常的強.貨源充足,這個兔子料理可以做一整個夏天.林秋來也告訴了方鈺敏他送了種兔給林春來了,方鈺敏也沒啥.她心裡是想一點也不幫,但方鈺敏也知道這樣不好.逼急了,張翠花可能跑到儒園鬧,那就麻煩了.總不好趕她走吧?這地上打滾嚎哭什麼的,在林家村你愛咋樣咋樣,方鈺敏一點也不在意;但如果鬧到儒園,弄得街知巷聞,小明和小陽還要不要面子啊?

方鈺敏擔憂的有道理,實際上張翠花是不會跑去儒園鬧的.一來她只是一個鄉下農婦,見識短,也沒多大的膽量.在村裡她可以潑婦罵街,但一到縣城她就蔫了.對未知的不熟悉的她也會心怯啊,要是鬧起來了會不會被縣裡的衙役拉去坐牢?另外,張翠花還牢牢地記住了方鈺敏的話:林秋來家裡的財政大權在方鈺敏手裡.如果她還敢鬧得過份,就會休了林秋來讓他滾回家跟她住.

“婆婆.”方鈺敏一出醬園就見到張翠花守在那裡了.但她也就守著,沒幹些什麼驚人的事.

張翠花看看方鈺敏,頓時不知說什麼好?跟她拿錢?用腳趾想也不可能.但不過來堵堵她,張翠花心裡又不舒服.

方鈺敏對張翠花這樣子已經見怪不怪了,她眼珠一轉就對張翠花說:“婆婆,再過段時間就到雨季了,雨水一多咱村裡那幾座山裡的香菇就會冒出來了.我是想讓秋來回來採,但估計挪不開.如果大哥和大榮大富侄子能幫忙採摘就最好不過了.當然我不會讓大哥他們白忙,新鮮的香菇一斤8文,烘乾的香菇我就按一斤80文向大哥買,你看怎麼樣?”

張翠花一開始聽得挺不耐煩的,但後來一聽說有錢,那雙渾濁的眼珠立刻發亮了.上前一步盯著方鈺敏問:“真的?”

方鈺敏被張翠花突然上前嚇了一跳,雙手也不由自主地護住了還扁扁的肚子.站在她身後的小明和小陽也忙扶住了孃親,免得後退不小心跌倒.

張翠花的眼睛眯了起來,這架式很像……

方鈺敏握緊了小明的手,說:“婆婆,我只要香菇,其它的菇不要.所以如果你們賣給我的香菇裡摻雜了其它的菇,我不會跟你家再買任何東西.”

張翠花背著手打量著方鈺敏,聽到她這麼說就瞪著眼睛粗氣地說:“什麼摻雜其它菇?你要香菇就給香菇,其它的菇你想買還得另算!”

方鈺敏不由一笑:“那倒是,要是平菇,雞腿菇這些,估計婆婆也喜歡吃.”

張翠花哼了一聲就轉身往家裡走,她還得把這訊息告訴兒子孫子去,其實山上並不是下雨才有香菇,在潮溼陰暗的林裡香菇就長在枯木或短樁上.烘乾香菇這活靠山的農家人都會做.剛開春時林春來父子去竹林裡挖春筍時也撿了不少回來呢.

豆鼓,粗鹽,山澗水按著比例注入醬缸,然後讓它們在裡面靜靜地發醇,從而轉化為安基酸,時間流轉,等到開始入冬,就會釀造出鮮美的醬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