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官家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160、打回原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0、打回原形

沈思齊的幾個朋友從京裡來看他, 沈思齊約了他們喝酒, 又陪著他們在客院住著,吳怡叫了夏荷來值夜,夏荷幫吳怡蓋上了被子, 轉身要走。

“夏荷,你陪我說說話吧。”

“夜都深了, 二奶奶該睡了。”

“我睡不著,咱們像我小時候那樣聊天好不好?”

夏荷想了想, 在床踏上鋪了被子, 躺了下來,“二奶奶要聊什麼?”

“秋紅的孩子,你給安置到哪裡了?”

“送回京了, 秋紅的老子娘看著也是個念想。”

“唉……我原想著, 咱們這些人在一起,千里搭涼棚沒有不散的筵席, 該走的總會走的, 可這山不轉水轉,總有再見的一天,卻沒想到秋紅這麼早就沒了。”

“秋紅命苦。”

“你去揚州吧。”

“啊?”夏荷坐了起來。

“揚州的桑園綢緞莊,總得有人去管,可這一年的淨利, 少說也得五、六千兩的買賣交給誰我都不放心,也只有交給你了。”如今洋人的綢緞雖然大量進來,上等人家用的好絲綢卻依舊是真絲的, 更不用說海外龐大的市場了,吳怡的綢緞莊直接給劉七爺的茂豐洋行供貨,根本不愁銷路,桑園是自己家的,養蠶的農戶不是自家的佃戶就是多年的老交情,不愁養也不愁銷,是坐地生金的買賣,也是能傳給子孫的生意。

“二奶奶可是厭了奴婢了?”

“夏荷,我是舍不得你,可你能當一輩子的管事媳婦,做內掌櫃做得也好,周大哥能當一輩子的雜工、馬伕嗎?你跟周大哥陪我一場,我卻不能看著你們世代為僕,我把敦子的放生紙都給你們,你們日後生的孩子都是堂堂正正的自由人,有要唸書的也能考取功名,不樂意唸書的這一年綢緞莊裡地縫裡的利也夠你們買些田土的了,到老了的時候,做個地主婆,兒女都不用再看人臉色過日子,豈不是更好?”

夏荷低下了頭,她這一輩跟著吳怡夫妻,過得比外面殷實的人家還要好,又不怕旁人欺凌,可吳怡的話卻也是實情,再怎麼富貴也是奴僕,哪比得上堂堂正正的正經人家,更不用說若是子孫在主子面前混不上得臉的差事,她這一輩再得臉,也撐死了能保兩輩人不愁吃穿,吳怡說的卻是幾代人的好日子,甚至有可能供養出一個秀才、舉人之類的,改換門庭。

“姑娘是為秀菊的事生奴婢的氣了?”夏荷知道,她在秀菊身上動得手腳瞞不過吳怡。

“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被秋紅的事嚇怕了,怕我也有個好歹,連秀菊這樣的,也不能忍。”

“奴婢……曾經在太太面前立過誓,粉身碎骨也要保姑娘平安。”

“你和太太都一樣,覺得我太善,怕我嫁了人之後被人欺負,怕我對付不了公婆、妯娌、通房妾室……”

“姑娘……”夏荷擦了擦眼角不知道什麼時候滲出的淚水,“姑娘,雖說二爺眼前一心只記掛著姑娘,可是這男人學壞三十開外,再過個十年,姑娘姿色漸褪,二爺卻是正當年,他變了心腸,姑娘又是那樣一個傷了心只會自己忍著,不哭不鬧不肯放下身段去哄男人的性子,姑娘可怎麼辦?”吳怡替她往長遠了想,她也同樣替吳怡往長遠了想。

“夏荷,你覺得我像是太太那樣,就行了嗎?”劉氏和吳憲,怕是古人眼裡的夫妻典範了,劉氏能容妾室,也能管住妾室,庶子庶女一個個都教得好,賢名在外,吳憲也是個長情的,喜新不厭舊,如今年紀大了,反倒樂意在劉氏屋裡呆著了,他們兩個是京裡有名的恩愛夫妻。

可是吳怡一閉眼睛,就想起那一個一個走馬燈似的姨娘,劉氏得有多大度,才能容忍這一根一根扎在心中上的針?或者她根本不在意?劉氏這樣的女子,從一生下來就已經習慣了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可吳怡覺得她就算不是穿越的,也不見得有劉氏那樣的胸襟。

“姑娘,旁人都是這麼過的,姑娘為什麼就過不得呢?”

吳怡摸摸肚子,是啊,她為什麼就過不得呢?現在外面都說她不愧為劉氏的女兒,一樣的賢惠,都說吳家家風好,會養女兒,可她知道自己,她根本比不上劉氏,或者說經過了蘆花案,他們夫妻共過患難以後,她一開始那種像劉氏和吳憲一樣過一輩子的想法,漸漸的就沒了,她想要一夫一妻的過一輩子,這才就真的在古代天地難容嗎?

“姑娘,奴婢不離開姑娘,揚州誰樂意去誰去,奴婢不去。”夏荷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就把能改變他們全家命運的機會給推了出去,這在現代人眼裡簡直是匪夷所思,但在古代人的是非觀裡,無論是臣子對於君王的忠,還是奴僕對主子的忠,都是刻在骨子裡的,更不用說夏荷是從心裡往外的對吳怡忠心,她真正的偷偷把吳怡當成了自己的妹妹。

“你容我再想想。”吳怡知道夏荷的心思,再深說就是辜負夏荷了,也只能把這事放下了。

五月裡的時候,吳怡肚子已經很大了,只覺得渾身燥熱難耐,抱著肚子在院子裡乘涼,連到了晚上都不願意回屋。

沈思齊也只得拿了書本,陪著她在院子裡呆著,兩個人談詩論文的,倒也快活。

吳承宗一個月前曾有信來,他在海關上的任期已滿,要回京述職,路過山東時要暫住幾日,看看吳怡,也拜見一下外祖。

“這信走的比人也快不了多少,三哥卻還是不到,難道路上有什麼事?”吳怡想起這事,總是惦記。

“三哥走的是海路,順風逆風總容易耽擱行程。”沈思齊眼睛不離書本的說道。

“我三哥啊,就是固執,非要一個人上任,我母親幾次想要送三嫂過去,他都不肯。”吳怡說道。

沈思齊聽她這麼說,擱下了書,面有難色。

“難不成這裡有什麼隱情?”

“我前些日子來的朋友,有一個曾經去過廣東,見過你三哥,聽說你三哥身邊有一個女子,出入僕從皆以夫人相稱,不知底細的人都以為她是吳三奶奶……”

彼時官員上任不帶正妻帶愛妾的也有,但多半都是言名身份,往來交際也皆是稱之為如夫人或者是姨娘,吳承宗正經了一輩子,怎麼會犯這樣的錯?吳怡臉色也變得不好看了,“這麼大的事你怎麼才跟我說?”

“我怕你知道這事之後,心裡不舒服。”

“京裡的太太可是知道這事?”

“聽說是知道的。”

劉氏那麼精的人,這種事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這怕也是她一直想要送三奶奶孫氏過去的原因,如今吳承宗回京述職,身邊必定帶著那個女子,劉氏怕是容不下她了。

“難怪三哥走的這麼慢。”吳怡真的是氣壞了,“他就不怕有人參他停妻再娶寵妾滅妻?”

“廣東山高皇帝遠,寫封邸報也要兩個月才到京城,再加上勢力盤根錯節,各有各的把柄……再說這事只要孫家不生氣,不去告,別人再告也沒用,弄不好還要弄得一身腥。”

“回京呢?難道他要搞出兩個吳三奶奶不成?”吳怡簡直不能理解自己那個素來一心只讀聖賢書,嚴肅正經的可怕的三哥,怎麼會一下子轉了性,竟幹出這樣的事來?難道真的是在家的時候壓抑得狠了,脫離了家裡人的管教,就自由放任了起來?

沈思齊見她這樣,也只得扶住她勸,“你先不用生氣,左不過三哥先到咱們這裡,到時候你好好勸勸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帶那個女子回京就是了,若是良家的,就找個地方先安置著,若不是良家的,乾脆賣了又如何?他回了家總要見妻子兒女的,帶這麼個人算是怎麼回事?”吳承宗帶的這個人,肯定不是稟告過父母納的姨娘,在古人眼裡屬於沒名份的女人,就算是納了的姨娘,在外面自稱是夫人也是犯了大忌的,暗地裡被處置了也是平常。

“就怕到時候三哥捨不得。”能讓吳承宗如此甘冒風險的女人,讓吳承宗說放手就放手,談何容易。

對這事吳怡越想越生氣,她素來最看不上男人找小三,卻沒想到找小三的是自己的親哥哥,為了小三把妻子閒置在京裡,帶著小三在外地快活,簡直是該天打雷劈的罪行,她這麼憋著一股子氣一直憋到了三日後吳承宗的車隊到了她家。

她原想著能讓吳承宗傾心,忘了禮法教養在廣州私娶的女子,不是一個絕色也得是何賽飛型別的妖嬈柔弱美人,再不然就是白吟霜型的小白花了,可當那個女子出現在吳怡面前的時候,吳怡有些發矇。

那女子雖頗有幾分姿色,但也不是十分的美麗,孫氏不是美女,比起她來也不算是差,更不用說之前吳承宗的通房綿雨了,那才是個真正的佳人呢,只見她內穿一件粉白繡粉蝶的裡衣,霞飛粉的半臂,大紅的百褶裙,最惹眼的就是微凸的小腹,舒眉朗目頗有大家風範的樣子。

吳怡知道,這個小三怕是不好打發了。

那女子來之前想必也是學過些規矩,雖有些勉強,還是慢悠悠的跪了下來,“給五姑奶奶請安。”

吳怡像是沒看見她似的,喝了一口茶,夏荷給吳怡使了個眼色,此時吳承宗跟她正是情熱之時,吳怡對她太過怠慢怕會得罪吳承宗,吳承宗到底是吳怡的兄長,要哄勸不能強勢彈壓。

“起來吧。”吳怡揮了揮手,“你身子重,坐吧。”

紅裳端上來一個海棠形的小杌子,讓她坐下了,那女子見吳怡讓她坐的是這樣明顯貶低她地位的小杌子臉色有些微變,最終還是在旁邊的丫頭的示意下,坐下了。

“幾個月了?”

“四個月了。”

“海上風浪大,沒少遭罪吧。”

“只是有些胎心不穩,在膠州碼頭上了岸,將養了一些時日,也就無恙了。”

難怪吳承宗走得這麼慢,“辛苦了。”

“跟著三爺走,不辛苦。”女子眼神極為堅定。

“你還沒進我孃家的門,我原不該受你的禮的,只是禮數如此,還請姑娘見諒。”吳怡這麼說,就是從她這裡就不承認她是吳承宗的女人。

若是平常的女子聽她這麼一說,簡直是要尷尬的找個地縫鑽進去了,尋死覓活也不是不可能,可這女子竟像是沒聽見一樣,“早晚要見五姑奶奶的,先磕個頭也沒什麼。”

“你下去吧,一路辛苦,好好歇著。”這女子想必是做了一路的心理準備了吧,確實不是好對付的。

“不辛苦,進了京一樣要給太太磕頭,立規矩……”

她這麼一說,一屋子的丫頭包括吳怡,都笑了,吳怡實在覺得對她無話可講了,夏荷上前了一步,“太太又不是廟裡的菩薩,一天到外大門四開的,隨便什麼人想去見就見,想去跪就跪,想立規矩就立規矩,姑娘,你家裡是幹什麼的?”

女子這次臉上可真的是尷尬了,“我家裡是跑船的,我父親有一艘商船。”

“原來是商家女子。”吳怡點了點頭,“姑娘你歇著去吧,無論是我這裡還是京裡,都不用你立規矩。”

“五姑奶奶,您都不問問我姓氏名誰嗎?”那女子咬了咬嘴唇,吳怡對她來講就像是她在廣州畏懼的權勢規矩宅門女子的縮影一般,珠環玉繞,臉上永遠是端莊的表情,五官美麗端正的像是廟裡的菩薩,周圍是一個一個衣著得體華麗的丫環僕婦,面對著她的時候,帶著三分的看不起。

“女子的閨名怎麼好向外人隨意說出?您家裡是姓方的吧?退一萬步說,您就是進了吳家的門,我見了你也不過是叫一句方姨娘。”除了那些丫環轉正的,之前主子替取的名字有人知道,別的奶奶姨娘,閨名哪裡是隨便叫出口的。

“奴家名喚玫玉。”

“這個名要改。”

“什麼?”

“我家九妹名字裡有個玫,怎麼我三哥沒告訴過你嗎?你要改名。”閨名不隨便叫,可是犯了忌諱一樣要改名。

廣州民風本就比京城開放得多得多,玫玉是商家之女,自幼就常女扮男裝隨著父親談生意,跟了吳承宗以後,出席各種場合也不避諱,吳承宗也沒有那麼細心把大宅門裡的規矩一點一點的教給她,廣東那種開放的風氣養出來的女孩,遇上京中的宅門,格格不入。

玫玉告訴自己,如果連吳家五姑娘這一關都過不了,她到了京城怎麼辦?也只得咬咬牙,“我改了就是了。”

吳怡放了她去歇息,卻不由得有些自嘲的心思,她這要是在演瓊瑤劇,怕是惡毒女配三號了,京裡的太太、三嫂,是惡毒女配二號、一號,三嫂怕是要被鬥垮,她估計會被轉化?

想想吳承宗喜歡上這樣的女子或者是任何女子都不意外,古代男子十幾歲就由長輩安排婚事,娶了從沒見過的女人,一瞬間遭遇愛情,防禦值怕是要為零。

可是吳家有家風要顧,吳怡雖跟孫氏沒有什麼交情,也知道她是稱職的吳三奶奶,憑什麼為了方玫玉所謂的愛情,就要傷害到吳家,傷害到孫氏?她的愛情就那麼高貴?一個商家女子,沒名沒份的跟著吳承宗這個手有實權的官家子弟,會是單純的為愛?問路邊的狗,狗都不信。

吳怡親擬了選單子,又下廚炒了兩樣吳承宗在家時喜愛的小菜,因沒有外人,也不用顧及男女之防,把桌子擺在了花廳,沈思齊和吳怡設宴招待吳承宗。

吳承宗這些年變化也是頗大,原本的白面書生,被南方的烈日曬得有些黑了,有些稚氣的臉也變成了成年人的樣子,嘴唇上特意留了一些鬍鬚,讓他看起來像是三十歲左右的人,而不是二十多歲,最重要的就是他眼睛裡的深沉滄桑,一個人在廣州面對虎狼,算計人也要怕被人算計,吳承宗的眼睛老了。

許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適合出現在這種場合,方玫玉並沒有來。

吳承宗只敘離情,也沒有提她,席間講的淨是一些廣東的趣聞,“我初去廣東的時候,身邊一個會講廣東話的人都沒有,派人出去買捆蔥都買不回來,更不用說當地的官員交往了,我們幾個或是老家在京裡的,或者老家在南方的,跟他們講官話那叫一個費勁,那幫人還非說自己說的就是官話,我總算明白了什麼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佬講官話,最後逼急了,也只能像一群啞巴似的,筆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怡也是跟著笑,不停地夾菜給他,“三哥這些年在外,沒吃過這京裡的菜吧?”

“沒有,那地方連白菜都買不到,就是海鮮多。”吳承宗說道,他又從懷裡拿出一本書來,“在家時曾聽你提起過,說是宋時有一本書叫天工開物,只是不知為何不見了,我在廣東託人找,竟在倭人那裡尋到了這書。”

吳怡接了這書,轉手又交給了沈思齊,沈思齊看著這書也是感慨,“這書據說太祖也曾經張榜找過,就是不見,如今三哥找著了,敬獻給聖上,也是功德一件。”

幾個人說的都是家事趣事,到了酒過三巡之時,吳怡終於忍不住問起方玫玉了,“三哥,你的那位如夫人,你真的打算帶進京?”

剛才還滔滔不絕的吳承宗不說話了。

“無論是停妻再娶,還是不告父母偷娶都是天大的罪過,三哥真的要擔著?三嫂自從嫁進吳家,相夫教子生兒育女,上敬公婆下讓小叔、小姑,並無錯處,三哥你……”

“所以我想把她留在山東。”吳承宗拋下一個重鎊炸彈。

“什麼?”

“我把她先留在山東,回京跟父母請罪。”

吳怡以為會勸吳承宗很久,卻沒有想到吳承宗話說得這麼乾脆。

“如果九妹沒有嫁進宮,吳家的處境不是這麼微妙,我還可以替她爭一爭,至少要爭個名份,給孩子一個姓氏,如今……”吳承宗閉了閉眼,“爭不得了。”

他若是想要讓方玫玉進京,至少會在下船的時候找個有經驗懂規矩的婆子好好教教她,免得她出糗,他如此的放任,對方玫玉寵愛萬分,可以說是要什麼給什麼,為的就是如今的這一句放下。

吳怡早就知道,吳承宗在吳家的孩子裡,骨子裡是最冷漠的一個,心裡除了父母和嫡親的兄弟姐妹,怕是連別人站腳的縫隙都沒有,卻沒有想到他真的是這麼的冷。

“那孩子呢?”

“孩子生下來,她若是不想養孩子,想回廣東,勞煩五妹替我找個奶孃,先養著,太太若是準我就把孩子寄在綿雨名下,認祖歸宗,太太若是不準,再勞煩五妹替他找個好人家;她若是想養孩子,我自會出銀子,只是這孩子不能姓吳。”吳承宗說得冷漠,眼睛裡卻滿是沉痛,他這個人,一輩子壓抑著自己,所謂世家子弟,第一個被殺掉的就是對愛情的嚮往,他如果不是真喜歡方玫玉,他是不會在廣東冒那麼大的風險跟她在一起的,可是在接到信說九妹已經被冊封太子妃的時候,他就知道,他跟方玫玉的緣份到頭了。

“方玫玉我見過了,她可不是能安心在山東呆著的人,你就不怕她大著肚子找到咱們家裡去?”

“這就要勞煩五妹了。”吳承宗站了起來,深深的鞠了一躬,“我這一路也想跟她說,可我說不出口。”他有一滴眼淚,就這麼落在自己的鞋面上,除了他自己,誰也看不見。

吳怡真想一巴掌打到他臉上去,女人他要了,好日子他過了,惡人卻要她這個做妹妹的當,可是看見吳承宗泛紅的眼圈,她什麼也說不出了,這種犧牲不是身在局中,是不會懂的。

沈思齊看著這對兄妹,也是有些感嘆,在這種時候他卻也不能說什麼。

吳怡深吸了一口氣,“你是怎麼認識她的?”

“她父親有一艘商船,又租了幾艘船做生意,她父親跟大哥常年在外,她穿著男裝出來進去的談生意,我原不知她是女子,就覺得這個小子有趣得很,又來知道她的底細,也就守著禮儀規矩了,她家的商船出了事,我看著她可憐伸手幫了她一把,她從此就開始三番五次的找上門來,後來甚至穿了女裝,抱著包袱在衙門口堵我,就是要嫁給我……鬧得滿城風雨的,我……”

“你就扛不住了?”吳承宗這樣的人,遇上方玫玉這樣的獨立自主女強人型別的,又被人那麼公開的追著,扛不住是正常的,扛得住才是不正常的,“她可知道你家中有妻室?”

“她一開始就知道。”

“廣東那邊就是妻妾和睦姐妹相稱的了?”

“官家規矩大,商家就沒有那麼嚴了,得寵的妾室蓋過正室的也不是沒有,再有就是一些人家信了洋人的天主教,一夫一妻到老的。”

“這事我都清楚了,三哥你實在是……糊塗啊。”吳怡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吳承宗了,不管是明白還是糊塗,吳承宗最根本的一個立場卻是站得極穩極穩的……吳家。

這個時候吳怡真的不知道是該可憐方玫玉,還是該討厭方玫玉了,她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千方百計的跟了吳承宗,得到的卻只是幾年的好時光,到最後把她打回原形的,恰恰也是吳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