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官家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57、悟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7、悟道

經過了精減機構的挫折之後,吳怡總算理解了那些說要精減機構之類的,卻越減人越多的苦處了。

不能精減的話至少要做到責、權分明吧,不能人浮於事,吳怡開始在這方面動起了腦,可是一動腦她發現,甩手掌櫃的做久了,她除了知道福嬤嬤負責調教管理丫頭(這件事已經由兩名大丫頭具體負責了,她只不過是把關,夏荷和侍書又把權放給了二等的丫頭們,至於二等丫頭放沒放權就沒人知道了),負責吳怡的禮儀、裝著、打扮等的把關,尤其是重要場合,例如三節、四壽之類,必須要由她過目才準吳怡出門。

夏荷現在總掌著吳怡房裡的金櫃、首飾櫃、貴重擺設、字畫古董等等,是吳怡的財務總管,現在吳怡有多少錢有多少首飾你問吳怡她是不知道的,得問夏荷,吳怡想要拿錢賞人,得跟夏荷拿錢。

侍書統管著吳怡的四季衣裳、脂粉荷包、藥品香料等等看起來不值錢實際上值不少錢的東西,吳怡有多少衣裳吳怡一樣是不知道的。

至於四個二等丫環,侍棋頭梳的好,得了秋紅的真傳,主要負責給吳怡梳頭,原來還管著書房,剛被吳怡給革了差事,吳怡打算把梳頭的差事也給革了,侍棋這人雖然油滑過份又愛仗勢欺人,但你得承認她有一身本事,頭梳的好不說吧,還識字,字寫得也中規中矩的,針線活也好,而且還是家生子,無論當初在揚州還是在吳家老宅,都有一堆的親戚,攆走是不行的,吳怡在她的名字下面畫了一道。

侍琴現在主管灑掃,也就是衛生委員之類的活計,她雖然面軟但是手下的三等丫頭翠紋不軟,幹活也麻利,吳怡屋子裡的衛生一直是非常不錯的。

侍畫主管著書房,但是她識字不多是個毛病,紅袖離家時年齡也小,能學到的字也有限,想到這裡吳怡又有點可惜侍棋了,如果侍棋能實心幹事,絕對能成為她屋子裡離不了的人。

新升上來的如玉在吳怡跟前表現的機會不多,據說針線活不錯,吳怡這兩天特意觀察了她,發現她是個話不多卻有眼力見兒的,誰那裡缺短什麼都能馬上過去幫忙。

吳怡歸納總結了這些之後,開始先從要緊的財務方面入手了,夏荷是個有心計有能力的,發現吳怡開始不只做甩手掌櫃而要管事了之後,主動把帳本交了出來。

“這是姑娘這些年來的月錢、得的賞、還有姑娘的首飾、字畫古董冊子,雖說大家的姑娘不興沾銅臭氣,可是姑娘日後嫁了人總有自己的家或者自己的院子要掌,真不懂可不行,要是遇上刁滑的下人,搬空了家底姑娘都不一定知道。”

吳怡一翻看帳本,自己的錢還真不少,月錢不高五兩,可架不住劉氏愛補貼她,平時跟劉氏一起出門的機會也多,過年得的賞也比庶出的姐妹們高一等,她現在小金庫裡整銀有五百六十兩之多,這還是拋開了那些貴重的首飾,吳怡的首飾夏荷都給她過了目。

她一個小女孩首飾把一整個四層的八寶盒裝的滿滿當當,據說還有預備她長大了戴的一匣子。

侍書一看夏荷把帳本拿出來了,還跟吳怡一筆一筆的對帳,對完之後又看實物,趕緊也把自己負責的那一攤的帳本也拿出來了。

吳怡這才知道侍書不光管著四季衣裳、衣料、藥品等,她還管著吳怡屋子裡的貴重器皿。

也許因為負責的東西不像夏荷那樣值錢,侍書的帳就沒那麼精細了,四季衣裳的帳只有冬天的小毛、大毛衣裳記得詳細,別的全憑侍書的好記性,器皿帳就更亂了,東西拿來的時候倒都有登記,可是破損之類的就記得不及時了,還有一些被借走了之類的都沒有寫清楚,還有一些被收起來了,卻是幾個丫環一起回憶才想起來收在哪裡的。

吳怡也不著惱,只是耐心的把現有的全上帳,又挑出一些她小時候穿的現在已經穿不下的衣服給丫頭們讓她們或是改了自己穿,或是拿回去給家裡的妹妹穿,小了的小毛跟大毛衣裳被收集起來送到劉氏那裡,皮子都是好皮子,吳怡有的甚至還沒上過身,劉氏自然能找到好裁縫重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器皿,吳怡偷師了紅樓裡的鳳辣子,所有器皿上大帳,各屋誰領走了有自己的小帳,自己負責自己的,有破損了之類的說明原因,借走了也要有登記。

吳怡用上了登記管理制,再加上有夏荷的指點,沒幾日她屋子裡的東西啊、錢啊、帳啊,就理清了。

接下來是人事,總是這樣亂著來也不行,丫環們按等級分配,夏荷手下直接有兩個二等丫頭,侍書手下也是兩名二等丫頭,二等丫頭又一人帶著兩名三等丫頭和沒有等的小丫頭,各自總負責自己的事,福嬤嬤負責統一管理。

侍棋被吳怡弄去總管著針線活計,她的針線總是好的,梳頭的事夏荷發現了如玉這個好苗子,吳怡試了一下,發現如玉的頭梳的不錯,梳頭時也不愛說話,偶爾吳怡起了興趣問一些事情,如玉總是能說得很有條理,吳怡也就把梳頭的事交給她了。

吳怡這邊入著世,吳柔卻開始出世了。

孫姨娘自得了吳憲的話,就開始常常往吳柔的院子裡走動了,但是壽嬤嬤一時一刻也不肯離開吳柔半步,孫姨娘想要說的話也就變成了各種官面話,例如要注意身體,不要因為藥苦就不愛吃,不要挑食,要念太太的好之類的。

吳柔看著自己的親生姨娘時眼神卻有幾分陌生,她原本覺得孫姨娘還算受寵,在吳憲那裡有一定的地位,誰知道跟劉氏比起來什麼也不是,自己被這樣欺負打罵,結果孫姨娘做的事也不過是在吳憲那裡求了經常來看她的恩典。

自己的生母,竟然連在自己生父面前替自己申冤都不敢,自己那麼巴結討好,甚至出的計策拯救了冷宮命運的宋氏也是連看她一眼都不曾,自己像是小丫頭一樣伺候的祖母,對自己更是不聞不問,之前還曾經想要抬舉吳怡,把吳怡養在身邊,吳柔腦子裡就算有一絲幻想,現在也清醒了。

她原來以為自己能穿越到這個時代,還是大宅門中的姑娘,就算是庶出也將是有一番作為的,否則自己穿越過來幹什麼?於是為了建功立業要趁早,早早的就開始為自己謀劃起來,誰知道越謀劃越發現自己的處境差。

這些封建的古代人,就因為一句嫡庶分明就把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抹殺了,吳柔躺在床上這些日子,真的是徹底的清醒了。

自己太高看自己了,以為自己穿到古代就是為了成就傳奇的,卻沒有真正看清環境,也沒有真正看清古人的冷酷,她總歸是太小看深宅婦人劉氏了,她穿之前的年齡也不過比劉氏小兩歲,她自認所經歷的事情所處的環境比劉氏復雜多了,真沒把劉氏放在眼裡,卻沒有想到劉氏行事這麼狠辣,劉氏在吳家的地位這麼穩。

現在她清醒了,可是卻也晚了,她把自己原本不錯的局面弄成現在瀕臨死局,如果她是劉氏,一個庶女有這樣的野心這麼得罪她,肯定早把這樣的庶女弄死了,劉氏說起來還是心太慈了或者是劉氏根本沒把她放在眼裡……

吳柔冷笑,劉氏連身為吳憲第一個女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孫姨娘都不放在眼裡,何況是她一個婢生女?劉氏估計還想著她日後有聯姻的價值呢。

劉氏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她是一個穿的,現在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劣勢,自然要想辦法扭轉,就算是死局她也要弄成活局。

“姨娘啊……”吳柔指出了孫姨娘關心地嘮叨,“我前幾日燒得迷迷乎乎的,竟像夢到觀音大士對我說話一般,姨娘你幫我弄一些佛經來吧。”

孫姨娘止住了滔滔不絕地話,愣眉愣眼地聽著女兒對自己說要佛經,“好啊,我替你找佛經。”她又看了眼不動如山的壽嬤嬤,心想估計是壽嬤嬤有意把吳柔往學佛上引,她又摸摸自己夾帶的一百兩銀票,想著這禮還是得送。

“姨娘還是回去吧,我最近身子不好太太免了我請安,只讓我靜養,姨娘要多在太太跟前伺侯才是。”

“嗯,姑娘指點的對。”孫姨娘欠欠身起來了,雖然是母女倆,他們倆個說話也是吳柔坐在椅子上,孫姨娘坐到下首的圓凳上。

“姨娘慢走,我就不送了,壽嬤嬤替我送姨娘。”

“姑娘保重。”孫姨娘福了福,出去了,壽嬤嬤跟著她一路走了出去。

“姨娘要聽姑娘的話,沒事還是少過來為好。”壽嬤嬤把她送到門口之後說道。

“我只是想要看看姑娘,姑娘身子好,壽嬤嬤你又這麼盡心盡力的伺侯著,我也就放心了。”孫姨娘說著拿出了銀票塞到壽嬤嬤手裡。

壽嬤嬤什麼也沒說就把銀票揣起來了,劉氏早有話在先,姑娘、姨娘們若有賞錢,不要推辭收起來就好了,嬤嬤們沒兒沒女,吳家雖要奉她們終老,可嬤嬤們總要留些錢傍身。

壽嬤嬤收了錢冷笑,姨娘們給得錢再多也不過是小恩小惠,劉氏才是能決定她們是否則能在吳家呆下去的人,在宮裡混了這麼多年,別的沒學會,看清楚誰是正經主子這一點,她們記得很牢。

孫姨娘第二天果然送了不少佛經來,卻不是自己來的,只是打發了丫頭送到院門口就走了,吳柔接了佛經居然很認真地看了起來,又把那些詩啊、詞啊什麼的全收了,一心抄起了佛經來。

過八月節時劉氏解了她的禁,準她出來走動,她卻停了琴棋書畫的課,除了晨昏定省只是關在屋子裡抄經,竟然頗有些悟道的意味。

劉氏見她如此,也不攔她,還在她院子裡的後罩房替她修了佛堂,吳柔本來就穿得素淡,禮佛之後竟然一應的首飾釵環都不用了,穿布衣,吃素食,如同在家的居士一般。

府裡的人都傳七姑娘日後怕是要出家了,劉氏卻也只裝沒聽見,吳憲知道了也只是說姑娘家家的不要太沉迷了,也就不管了,老太太倒是高興的,她是個信佛的,孫女裡有一個信佛信得這樣誠的也是不錯的,所以吳柔到重陽節附近,說是要到廟裡住一陣子,老太太也準了。

就這樣,吳柔開始了她漫長的學佛生涯,府裡的人也漸漸淡忘了這個一心學佛的七姑娘。

吳怡聽了這事只覺得奇怪,吳柔想要做得道神尼不成?又想了想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只覺得吳柔這人不是大徹大悟了,就是有了別的想法,吳怡開始覺得自己替吳柔求情是個錯誤,可是就算是如此她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吳柔去死,吳怡自己都覺得自己聖母了,可是沒辦法,她現在還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