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三從四德最新章節列表 > 10、宴客(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宴客(上)

廷瓏這一向管著廚房,從一應採買到每日裡配菜都親自過問,無所不至,除了家裡來了客要與姚氏商量之外,其他都做得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姚氏將廚房教給廷瓏管,為的就是要勘察她才幹如何,因平日裡瞧著她一貫恬淡平和,姚氏心裡就有些怕她秉性過於軟弱,將來離開父母膝下為人欺矇藐視乃至挾制,此番就不肯事事給她拿主意,讓她有了依靠,只在一旁冷眼看著。

誰知越看越喜歡,廷瓏說話辦事雖內斂些,行事卻極有條理。凡事必先找來幾個執事婆子逐個問了,查出許多舊例來,有了頭緒不說,還從各人那聽出許多利弊,這樣做出事來就極公正妥當了。

雖頭裡用度上有些靡費,姚氏為著廷瓏知道了體恤下人,唯恐苛刻了家人的心,倒比省出那幾兩銀更覺得安慰些,何況稍微提點了她幾句,就用心想出個興利除弊的法子來。如今廚下叫她管的井井有條,卻不耽誤什麼功夫,隔一日跟採買上人擬了葷素時蔬分量,再跟廚子定下上房和幾等下人的配菜份例就是了。如此一來,灶上的跟採買上的領菜蔬,家人按照告示裡從廚下取飯菜,一環套著一環,那起有貪念的竟沒處下手了。

姚氏自此才對廷瓏的性子放下心來,不以她性情和順為心中可慮之事,但有出門赴宴應酬不暇,照顧不到的事情都叫人去回姑娘。

近日,因長子廷瓚開春就要回京述職,姚氏不等他們從彭澤那邊動身,就先在家裡頭忙活上了。才出了正月就領著丫頭僕婦開了東廂,將傢俱擺設徹底倒騰了一遍,撿暖和日子每到正午開著窗透氣,又叫了針線上人將滿屋的鋪蓋都重新做了,怕外面帶回來的乳孃水土不服,孩子吃了奶鬧病,又叫牙婆尋了年輕結實奶水好的乳孃,待何氏來家過來帶孩子。

正忙亂的起勁兒,忽然姚家送信來說廷瓏外祖姚孫森在龍泉任上因剿匪有功,考績“治安行政第一”,已接了朝廷明旨,特擢升九門提督,即日就要回京赴任。

姚氏自嫁到張家,姚孫森就一直攜眷外放州府,這些年就只老父回京述職得見一眼,如今驟然得了這個喜訊,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

姚氏一時歡喜不盡,整日喜氣洋洋,收拾妥當東廂,打點姚家的賀禮,無事就數著手指頭盼著至親團圓。

終於進了三月,姚孫森竟和廷瓚一日進京,原來兩撥人馬都要經運河上京,廷瓚接了邸報,知道新任九門提督是他外祖,即日就要赴任,便在在驛站裡頭等了兩日,果然叫他等到,祖孫並家人一路順著運河來京,平添了許多照應。

這一日到京,廷瓚進了城門就遣了隨從帶著行李車馬回家報訊,自己帶著何氏隨外祖先到姚家給老太君請安,姚老太君耄耋之年母子相見,抱頭大哭,眾人恐哭壞了身子,慢慢勸解了,廷瓚才帶著何氏給老太君磕了頭。

老太君見他們小兩口宛如一對璧人,又見了玄孫,這才轉悲為喜,問了路上風塵,就趕忙打發他們回家去,道:“還不知你們老子娘怎麼盼著呢,去見了你娘,明兒再來。”

廷瓚帶著何氏剛進西安門內,就有家人來接,又有家人跑回去報姚氏知道。才進了二門,姚氏已帶著廷玉、廷瓏、天賜及一干家人接了出來。

廷瓚看見母親,緊走幾步跪在姚氏膝下,何氏忙也跟著跪下,只聽廷瓚碰頭有聲,口中道:“兒子跟媳婦兒回來了。”

姚氏眼中含淚,臉上笑著將廷瓚扶起,又叫廷瓏扶何氏起來,眼睛只在兒子身上打轉,半晌口中說著:“我的兒……。”餘下已是哽咽難言。

廷瓏就牽著天賜到嫂子跟前,道:“嫂嫂,你瞧。”

何氏見天賜長得白胖胖,肉呼呼,兩隻眼睛黑亮亮的一眨不眨的盯著自己,就含著笑伸手去抱,卻見天賜只一味往廷瓏裙子後面躲,不禁掉下淚來,不敢叫人看見,忙低頭用帕子揩了下去。

廷瓏也假作沒瞧見,蹲下身問天賜:“姑姑跟你說的你都忘了?見了你娘倒害羞上了?”天賜只抿嘴笑,不肯出來。

一行人接到堂屋,母子兄弟姑嫂敘了別情,又叫奶孃抱著若澄看過,姚氏就催促:“老爺怎麼還不回來,傳信的去了不曾?”就有答應的:“已派了門房上人去了,一時忙碌脫不開身也是有的。”姚氏就道:“派人去衙門口接著,一出門就看見。”自有僕婦答應去了。

廷瓏聽見就叫蓮翹去廚房傳話,只說家宴等老爺回來就開。

姚氏見廷瓚外面褂子灰撲撲的,知道一路騎馬過來,忙叫他們回房裡去換衣裳歇歇吃飯。廷瓚帶著廷玉自去,何氏因才到家,不肯失禮,就道:“媳婦兒不累,就是想太太和弟弟妹妹。”

姚氏就笑道:“澄哥兒可好帶?你們從南邊來,怕奶孃不服,我已是說定一個,明兒叫來家裡你看。”

何氏忙謝了婆婆,道:“我按著太太信裡說的,只撿那家裡人口全和的,能生養的奶孃僱了一個,這回來京,她舍不下家,沒跟著來,新僱的這個沒家累,澄哥兒卻不愛吃,正愁呢。”

姚氏就道:“正是這個理,有福氣的人,心平氣順,孩子吃才養身體。”又問道:“你們這一向在外面清苦,我瞧著精神倒好,瓚哥兒俸祿可夠用嗎?”

何氏回道:“雖吃用不如家裡精細,我們年紀輕輕的,正該懂些世情,看看人家一般門第是怎麼過日子的。”又道:“大爺衙門裡雖清,州府上司卻人人都知道咱們老爺是朝中大員,還管著詹事府,沒有哪個來為難,俸祿盡夠花的,太太給的體己也沒動過。”

姚氏就笑眯眯的道:“我在家裡天天惦記著你們在外面可受了委屈,如今聽你一說,知道你是明理的孩子,富貴原不在年少,老話講的妻賢夫禍少……”正說著,門上就挑了簾子,原來是張英回來了。何氏忙忙福身請安,姚氏叫小丫頭去請大少爺和二少爺,廷瓏也叫身邊服侍的去廚房催飯。

廷瓚見了父親又是一番廝見,張英臉上也稍露激動之色,眼睛盯著兒子打量半晌,不住點頭道:“好,好。”及至見了第二個孫兒,還抱了一會兒。吃了飯,又帶著兩個兒子去書房敘話,姚氏體恤何氏一路辛苦也不拘束她在身邊,只留下澄哥玩耍,叫她回房自去洗漱了歇息。

第二日,張英上朝,廷瓚一早去吏部述職,姚氏就帶著兒媳並一雙兒女回姚府去拜見爹孃。進了府,便有人喜氣洋洋的接進老太君房裡,姚氏與母親相見,也顧不得儀態,撲在一起一時哭一時笑,旁人都盡力勸解,慢慢止住了才讓小輩一一磕了頭,姚夫人盡皆賞了,叫了廷玉跟廷瓏到她身邊坐,拉著手細看。

方維儀見鬧得夠了,對姚氏笑道:“老太君跟太太剛才還說去請了你來,打量著老爺升遷,親朋故舊多來賀喜,正張羅著請客呢。”

姚氏笑道:“請客就想著我,認準了我就是吃貨?”說的一屋子人都笑起來。

老太君也笑道:“這些日子送來的點心倒好,又酥軟,又好克化,若不是吃貨再想不出來了。”

姚氏聽了就笑道:“老太君吃著好,等下把方子留下就是。沒的我們費著力氣,費著銀子,大老遠的巴巴送過來倒落下個吃貨的名聲。”

一屋子的女眷更是笑得前仰後合,老太君歇了笑,指著姚氏的鼻子道:“這丫頭,如今孫兒都有了,還沒個尊重,看瓚哥兒媳婦兒不笑話你。”何氏就笑盈盈的走上前道:“我們太太在老太君面前斑衣娛親,正是給小輩做個榜樣,書裡說的至孝就是這樣了,哪來的笑話。”

姚老太君就指著何氏笑罵道:“好個猴兒嘴,跟著你婆婆不學好。”又道:“我瞧著,你們家就我們廷玉跟廷瓏還有個穩當勁,你們這起猢猻越大越油嘴兒。”又對方氏道:“送他們兩個找兄弟姊妹頑去,叫婆子好生跟著。”

廷瓏聽說就下地跟眾人告了退,帶著婆子去後面罩房找清芬幾個玩耍。到了後罩房,只見清芬帶著清芳兩個在炕上坐針線,清芷一個人在窗下打棋譜。站在門口叫聲姐姐,三個人抬起頭來。

清芷就說:“知道你今日來,我們請了安都沒回房去。”

廷瓏就笑眯眯的道:“就知道說嘴,這麼想我,也不想個法子叫老太君接我來家住幾日。”

清芷一本正經回道:“聽送東西的婆子說,你在家越發的賢惠了,還學著做點心!咱們哪敢耽誤你舉業呀,要是耽擱了,尋不到好婆家,豈不是害了你?”

廷瓏聽了就撲過去要掐她的嘴,清芷側過身去,不叫她碰著,還一邊說:“瞧瞧,讓我說中了吧,說到她心裡去,就惱了。”

廷瓏笑的不行又拿她沒辦法,只將她擺了半個棋盤的棋子全都抓亂了。

清芷慌忙伸手去護,罵道:“死丫頭,我白費這半日的功夫了。”

清芬坐在炕上看了笑:“瓏兒上炕坐著離她遠些,你不來,正沒人跟她貧嘴賽臉,把她寂寞的,如今你來了,她可得抓著你好好磨磨那口尖牙。”

廷瓏脫了單鞋到炕上去,笑著道:“我瞧著她是姐姐讓著她,不然,誰咬誰還不一定呢。”清芬聽了就點著她腦門道:“你們倆個再不能到一處去,不然,一天打上八遍還不黑天。”廷瓏只笑眯眯的湊過去看清芬的手上做的針線,見是件窄袖大襟繡著百蝶穿花的闊邊大襖,就好奇問:“姐姐怎麼這時節做這個?”

剛說完就見清芬紅了臉,清芳在一旁捂著嘴偷樂,知道自己失了言,便不再說別的,只拿在家裡日常做些什麼事說笑。

清芷從窗下挪到炕上歪著跟她聊天,說及過幾天家裡要請客,說定在園子裡擺席面,請了太白樓的席面師傅來家做。又問道:“二姑姑請的哪裡的點心師傅,做的好細點。”

廷瓏就得意洋洋的仰著鼻子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呀。”又道:“那個卻沒什麼難的,我看都看會了。”

清芷笑道:“那些個手藝人的活計沒有看會的,若是那麼容易就叫你看會了,人家靠什麼吃飯?”

廷瓏就笑道:“咱們又不指望著賣那個餬口,就是教給咱們不過就是做一次兩次的圖個新鮮。”

清芷就道:“也是的,你說給我聽,我去試來。”

廷瓏就慢慢說道:“只用篩籮把面過的細細的,加□□雞蛋和著面引子跟蜜攪勻,一滴水不放,一點力不能用,用勺舀著麵糊倒進咱們家做點心的模子裡,發好了,擱在鍋裡乾燒一刻鍾燜一刻鍾就得了。”

清芷道:“怪不得一股子的奶香,原來是用那個替了水和的面。”

清芬聽兩人說的熱鬧道:“你聽她哄你,那鍋乾燒,不連底子都燒掉了才怪。”

廷瓏笑道:“姐姐莫揭我的短,一次兩次不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