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三從四德最新章節列表 > 14、喜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喜訊

轉過年去眼見到了十五,姚府遣了婆子來接廷玉和廷瓏過府賞燈。廷瓏就把常州制黃楊木梳和梅木梳具包了起來,只給自己和姚氏留的一樣兩柄,又添了一匣子二十對拿紗堆的相生花,帶去給姊妹們戴著玩。

出門之前先到姚氏那去,姚氏見了她穿戴,一味的嫌素,只說:“大節下的,誰不穿的亮亮堂堂的。”定叫回去換了才好出門。又看了她帶的東西,叫芍藥另取了三對銀絲纏瑪瑙的鐲子添上,這才放了兩兄妹出門。

到了姚家,和廷玉一起請了老太君和各房的安,廷玉自有婆子送他到兄弟們那裡去玩,廷瓏就跟著清芬幾個去正房後面的抱廈聊天。因冬日裡風大天寒,老太君心疼幾位姑娘每日晨昏定省一日三餐來回的跑,防著冷風朔氣的空著肚子走來,灌了一肚子的冷風再吃東西,姑娘們嬌嫩受不得,就把幾位姑娘都移到後面的五間抱廈來住。

這幾間屋子原就是給小姐住的繡房,格局小巧些,又亮堂又暖和,廷瓏幾個在屋裡頭把大衣裳都脫了,只見一水的四件桃紅小襖,不禁都笑了起來,清芳就壓著嗓子繪聲繪色的學老太君說話:“大年下的,給姑娘們都穿的喜興些,我看的也高興。”

廷瓏聽了就把姚氏的話也學了一遍,又把帶來的禮物給她們分了,清芬、清芷、清芳兩樣木梳各一對,新樣相生花兩對,外加一人一對掐絲嵌瑪瑙銀鐲子。又使清芷的丫頭文鶯帶著蓮翹去給老太君身邊的如意,外婆身邊的東珠,二舅媽身邊的青鸞,三舅媽身邊雙喜各送去兩柄木梳兩支相生花。

不一會蓮翹帶著小丫頭回來,如意和青鸞也跟過來道謝。青鸞就道:“難為姑娘還想著我們,好新樣的花,正好大節裡頭帶呢”。

如意也道:“這常州的木梳最難得,有名的作坊都只做進上的活計,我還是前幾年得老太君賞了一柄黃楊木的,用桐油浸好了,每日裡用它通頭,從不掉頭發,誰知竟失手跌落了,砸在青石板子地面上,段成兩節,鉅上了也不受不住力,正想這東西呢,姑娘就送了來,可見是心想事成了。”

廷瓏就笑道:“我還當姐姐是來謝我的,原來倒是防著跌壞了,跟我來要個雙份呢。”

如意就笑嘻嘻道:“怪不得都說姑娘長著七竅玲瓏心,我們這些嘴笨心實的隨口說兩句話,姑娘就能想出這麼多花頭來,偏偏我們老實人,哪想的到那些個彎彎繞呀。”

廷瓏只笑著討饒:“好姐姐,我知道你不是那樣的人,都怪我是個心眼小的,只當旁人都和我一樣是個貪得無厭的呢。”

清芷聽了就指著廷瓏恨聲道:“嘴巴這樣刻薄,偏又能做低服小,怪不得人人都疼你。”廷瓏見清芷兇巴巴的樣子就一本正經的跟如意說:“瞧,這丫頭嫉妒了呢,快去回老太君,湯圓可做好了,先盛一碗來糊她的嘴。”

說的清芷就要過來胳肢她,廷瓏最怕這個,蜷的蝦米一樣在炕上呼救,幸而二舅媽方氏身邊的小丫頭雪嬌來傳話:“二奶奶剛才忘了跟青鸞姐姐說,又派我來知會姑娘們一聲,只說寒潭亭子下面地龍里已生了火,等姑娘們用了午飯那邊也燒的熱了,就能過去賞雪。”

清芷聽了忙叫丫頭給雪嬌包兩塊點心賞她,就忙忙的叫人去催飯,說道:“前幾天我打那潭邊過,見亭子都鑲了玻璃,底下水面上還冒熱氣來著,想來還沒結凍,等吃了飯咱們幾個去看看能不能釣魚。”又請如意和青鸞一塊去。

如意就道:“再暖和也有限,何苦為了那兩條魚去那冷地方端坐著。”

青鸞也苦著臉道:“二奶奶正忙活著開家宴,得虧姑娘送我東西,我才偷空出來這麼大工夫,可不敢再跟你們胡鬧了。”

清芷就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你們都是大忙人,只我們是吃白飯的,咱們幾個自去鬧去。”又對青鸞說:“前兩日喝的那好紹興酒還有沒有剩的?給我們送點子去禦寒。”

青鸞笑回道:“姑娘們要吃酒,說什麼剩不剩的,我記著窖裡還有兩小壇,等回去叫人給你們抬到亭子裡,只有一點,那東西雖甜絲絲的,卻著實醉人,姑娘們別喝得多了,晚上耍酒瘋,叫老太君發落我們哄著你們胡鬧。”

清芷就笑著道謝,一時姐妹幾個都穿了大毛衣裳,披了斗篷,一行人跟著如意說說笑笑的到正房等著吃午飯好去亭子裡鬧去。姚夫人、方氏並李氏幾個正陪著老太君抹骨牌,聽她們要早早吃了飯去頑,老太君就叫散了牌桌,一疊聲的傳飯,又叫人去看亭子燒的如何了。正吃著飯婆子就來回報說亭裡暖和了,又燻了狼皮褥子,手筒,炭爐,手爐,腳爐都送了去。青鸞來給方維儀回事,也跟她們幾個眨眨眼睛。

清芷就第一個坐不住,只用茶泡了飯幾口吃淨了就要漱口,她姊妹幾個見清芷吃完了,也不肯再吃,撂了筷就要走。

老太太看她們這樣著忙就道:“我知道你們要去調皮,忙的飯也顧不得吃。”又對方氏說:“將奶果子和幾樣好克化的點心給她們用匣子裝了送過去,省的一會餓了。”

方氏忙回道:“都送去了,還有幾個生栗子也給她們帶去,叫小丫頭們埋在炭裡烤著吃。”

老太君這才罷了,見他們幾個打扮的嚴實,只清芳光著腦袋,叫翻出一領孔雀毛的昭君套給她披了,才放了出來。

姊妹幾個帶著丫頭婆子蜿蜒從園裡往寒潭所在的西北角走去,遠遠的見那潭水嫋嫋升騰著白氣,盤旋著把亭子罩在裡頭,潭邊植的柳樹都掛著一層白霜,瓊林玉樹似地,彷彿神仙住的地方。清芷見了就拍手笑道:“這可不是氣蒸雲夢澤嗎?”幾人呆呆的在遠處看了半晌,才扶著丫頭往近處走,原來那潭水之所以不結凍一來因為是活水,再則水下又是極深的,故而這時節還有魚在裡頭活動。

幾人沿著橋廊,小心翼翼的進了亭子,只見那八角亭夏天糊紗的窗子都鑲了玻璃,封的嚴嚴實實,裡面暖香拂面,雖在水上,炭盆燒的旺旺的也不覺得潮,於是只留下幾人隨身的大丫頭,婆子們都打發回去取釣竿等物。

姊妹幾個坐在琉璃屋子裡說笑看丫頭們烤栗子吃,等到釣竿取了來才發現沒處架竿,清芷清芳兩個就覺得掃興,光吃栗子到底無聊。廷瓏難得身邊沒人管著就悄悄跟清芬幾個計較道:“不如要塊生肉來,咱們慢慢烤著吃。”

清芷是最愛玩鬧的,一聽見就叫好,使喚了跟她的文鶯和跟清芳的碧玉偷偷的去跟青鸞要兩塊肉來。

等了好大工夫,如意跟青鸞親壓著幾個丫頭過來,連廚房炙烤的鐵爐,鐵叉,鐵籤子也叫婆子抬著一併帶了來。

青鸞就笑道:“我一聽你們要肉就知道你們要調皮了,不敢不回二奶奶,到底打發我們兩個來看著你們,省的作禍。”

清芷就笑道:“只說你們想來就是了,偏偏拿看著我們作禍當藉口。”青鸞和如意就都笑了起來。

眾人將爐子架上,肉已是吩咐廚房切成了小塊,放了作料醃著,碧玉、文鶯和碧雲三個就用鐵叉夾著肉往鐵架子上擺,剛架在炭火上,那鐵爐子裡的火苗就吐的老高,肉裡的油脂滴在炭火上只聽滋啦聲不絕於耳,滿亭子裡都是肉香。

青鸞和如意伺候了她們姊妹幾個挽袖子,褪了鐲子,就一人一把鐵叉子各翻各的,邊吃邊頑起來。

清芷叫跟她們的丫頭倒了酒,就叫她們拿兩條狼皮褥子鋪在地上一起吃才熱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玩鬧了半下午,十來個女孩子把兩塊足有三四斤肉吃的乾乾淨淨。清芷還叫去取,如意怕她幾個積了食鬧病,再不敢給她們吃。就搬出老太君來,哄著她們幾個喝了茶去膩,一塊領回正房去。

老太君見她們一個個頑耍的臉上紅撲撲的,笑道:“你們倒會樂,看等下子開宴又吃不下飯。”

清芳就脫了冷衣裳滾到老太君懷裡直嚷著:“吃撐了,老太君快給揉揉腸子吧。”

老太君聽她說話帶著股子酒香,就拎著清芳的耳朵笑罵道:“又不少吃的,閨閣裡的姑娘這樣大吃大嚼,還好意思說撐著了,叫你娘去給你揉去,我不管。”

清芳忙打著滾爬起來,只在老太君身上揉搓,嘴裡道:“老太君疼疼我罷,別告訴我娘,叫她大過年的生氣。”

老太君聽她嘴裡冒出這麼明理的話,倒撲哧笑了,對著坐在旁邊的兒媳婦兒說:“說她不長心眼只會胡鬧,上來一陣倒也明理,說她是個明理的,偏偏一味的貪玩,你說她到底像誰呢。”

姚夫人看著幾個姑娘一溜坐在靠椅上,個個臉帶嫣紅,齊整的花骨朵似的,就笑道:“老太太是忘了,這幾個丫頭哪個也趕不上含章淘氣,我記得她小時候用養榮丸餵魚,把老爺缸裡養的龍睛獅頭也不知是撐著了還是藥著了,要不是您老人家護著,就要打她呢。”

老太太想起來也笑了,道:“誰想她出了閣倒穩重起來了,”又指指廷瓏道:“這丫頭倒叫她教的老實巴交的。”

清芷在旁邊聽了就輕笑了一聲,清芬也眼裡含著笑意斜看著廷瓏。廷瓏就假作不知,仍舊一本正經的端了茶慢飲。

下了黑,慢慢掌起燈來,老太君屋子裡頭用的是玻璃罩子八角燈,外面院子裡高高掛著的是大紅綢子面的燈籠,照得滿眼喜氣洋洋,連地上積雪也紅瑩瑩的,老人家愛熱鬧就扶著姚夫人和李氏出門來看。才在院子裡頭站了一會,方氏親自來請到前廳開宴,一行人逶迤著隨老太太到前院的敞廳去。敞廳三間都擺了席面,一應家下子侄都已經到了,只在外面兩間坐,把最裡間留給老太君,太太奶奶們和各位姑娘。廷瓏邊走邊拿眼睛找廷玉,終於看見他坐在小輩那桌和清揚幾個在一塊,正看著她笑呢。

老太君進了裡間落座,姚夫人吩咐開宴,自有方維儀張羅擺桌,一時間杯盤果菜流水價上來。清芬幾個下午已是吃的頂著了,現下一口也吃不下,只略動動筷子,聊作個不掃興的意思罷了,只在老太君身邊湊趣說說笑笑。等到外間姚孫森帶著子侄依次進來敬酒,問過老太君安,陸陸續續又是一個更次,才完了過場。老太君也乏了,仍舊扶著兩個孫媳婦兒回去。

廷瓏跟著清芬幾個也一同回了抱廈,仍舊宿在清芳房裡,兩人嘰嘰喳喳說話,外面值宿的婆子催了又催才安靜。

廷瓏卻睡不著,在心裡想著清芳剛才跟她說清芬姐姐的婚期定在三月,出了正月就要送到舅舅任上去等著完婚。想著清芬姐姐和那個慶安侯庶子面也沒見過,人品也不知怎樣,這一去千里之遙,日後大舅舅離任回京,更是連個孃家也靠不著,又想到就要分開,愈發的睡不著了。

又在姚府住了兩日,姚氏親來接了兄妹兩個回去。廷瓏先回房裡換了衣裳,又去正房,見張英和姚氏坐在窗下炕上,一個坐在東首,一個坐在西邊,廷玉躬身站在屋當間行禮,廷瓏也忙走過去問安行了禮。姚氏就道:“你們兩個坐下,老爺有話和你們說。”

廷瓏就抬眼看了看張英,見他穿著家常的長衫,很是閒適,臉上波瀾不興。看了看他們兩個才道:“當年你們祖父過世,因南邊打仗,交通斷絕,我又在內廷近身參謀顧問,皇上體恤,特准不必回籍,只在家裡戴孝。前些日子你大伯來京說已經尋好了墓地,開春就要為你祖父母改葬遷墳,我知本朝以孝治天下,故上表陳情回籍丁憂,聖上天恩浩蕩已是準了,特旨追贈乃祖光祿大夫,保和殿大學士。明日開印,我就往部裡去交接,出了正月咱們就回原籍守制丁憂。”

廷瓏靜聽著張英說話,聽著聽著下巴都要掉了——這種主意張英竟也想得出來。

一團喜悅升上來,廷瓏心裡快樂的算計,反正家裡也不指望張英這幾兩俸祿,這樣一來竟是再好不過的主意,長此以來壓在心裡的大石頭一下子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