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相煎何太急(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34、3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36

第三十四章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君少優第一句詞出口, 安樂長公主立刻動容。她微微坐直了身子,目光灼灼盯著君少優的方向,口中不斷重複著這一句詞。

“天南地北雙飛客, 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 千山暮雪, 隻影向誰去”

莊麟把玩著手中酒樽,偏頭看向身側的男子,但見其面如傅粉, 衣帶當風, 頗有風流繾綣之姿。不覺莞爾一笑。

當年,君少優就是憑藉這一首詞入得安樂長公主青眼, 也因此虜獲多少閨閣少女之愛慕芳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漫不經心地瞧了一眼頗有些呱噪動亂的內堂二樓, 半透明的帷幕後面,影影綽綽可瞧見有身裹綾羅,頭插珠翠之小娘向外探視。莊麟舉手飲盡杯中酒水,看向君少優的目光流露出一抹志在必得。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席上,君少優用當年刻意練過的略有些沙啞性感的男低音感情飽滿的吟出這一闕詞。末了,向安樂長公主躬身見禮道:“昔年聽聞公主與駙馬之過往,少優心生敬仰,遂作出這首詞來。特地獻給公主。”

安樂長公主默然半日,最終頗為動情的深吸了口氣,眸中異彩連連,看向君少優道:“只這一首詞,便知你也是情深意重之人。麟兒能跟你白頭偕老,當真是三生有幸。”

君少優臉上微微一紅,不知怎麼就是心中一動,下意識看向身側的莊麟。

莊麟手持酒樽向他頷首,面上深情一片。

君少優轉過頭去,有些不自在的拿起食案上的酒樽一飲而盡,避開莊麟灼灼目光。莊麟微微一笑,傾身湊上前來,還未說話,只聽莊周刻意問道:“大皇嫂果然驚才豔豔。只是在下孤陋寡聞,聽了這半日,並沒聽出大皇嫂押的是什麼律。這不詩不詞的……還請大皇嫂教我。”

君少優莞爾一笑,漫不經心說道:“吟詩作賦,不過是抒發情懷而已。只要情真意切,就算是白話亦是感人肺腑。又何必拘泥於平仄韻腳,反而失了本性。”

君少優說到“本性”二字,刻意著重強調了一番,且意味不明的打量著莊周身上衣衫,各中意味不言而喻。

莊周面上神情一寒,脫口說道:“今日菊花詩會,大家都是即興賦詩,詠誦秋懷。偏大皇嫂獨闢畦徑,雖所做之句甚好,終究有些不倫不類了罷。”

君少優微微一笑,並不答言。

莊周乘勝追擊,咄咄逼人道:“也不曉得大皇嫂為今日之事準備了多久,才能尋到這一首好詞。可是比昔日國子監考校來得更精心一些呢。”

言語之間,含沙射影指責君少優之才學有舞弊作假之處。

莊麟面色微沉,冷笑一聲,就要開口,再次被君少優按捺住。

君少優微微一笑,向安樂長公主頷首說道:“好叫二皇弟得知。君某雖有幸考入國子監,但亦是從小長於將門世家。兒時便聽父輩提及長公主巾幗不讓須眉處。因此我敬佩安樂長公主的為人,也仰慕公主當年事蹟。從小耳濡目染多了,我早已對長公主心生仰望,如今有幸被公主邀至席宴,自然準備的更妥帖長久一些。倒讓二皇弟見笑了。”

莊周原以為他用話擠兌君少優,君少優少不得辯白解釋一番。豈料君少優竟然直言自己準備良久,其磊落坦蕩之處,反倒讓他不好再諷刺下去。

一直靜默良久的安樂長公主眼含讚賞的瞧了君少優一眼,和顏悅色道:“你既然嫁與麟兒為妻,就是咱們一家人。我聽你一口一個公主的叫著,既冷淡又十分不舒坦。你就如麟兒一般,叫我姑母即可。”

君少優遲疑片刻,瞧著安樂長公主與莊麟同是一臉期盼,遂低聲叫道:“少優見過姑母。”

“好孩子。”安樂長公主展顏笑道:“你作的詩,我很喜歡。”

莊周眼中閃過一抹晦澀,向席宴中某處看了一眼。只見那方案幾後突然站起一人,開口說道:“永安王妃的詩句確實很好,只可惜意境太過悲涼了些,反倒不適宜在今日飲宴上說出來。想必是永安王妃只顧著賣弄學識,竟忘了主人家的心意,實該罰酒三杯才是。”

安樂長公主顏色極淡的瞧了那人一眼,卻也是個在國子監唸書的學生。略有些薄名,聽說跟皇后嚴家走的挺近。

安樂長公主輕勾唇角,不鹹不淡說道:“大雁乃是忠貞之鳥兒。一生一世唯這一雙伴侶,若有一方早亡,另一方終生不會再覓。外人看來,或許覺得辛苦悲涼。可於當事人而言,倘或能有一個人為你生,為你死,一輩子也只有你一個人,亦是幸事。”

言畢,意味深長的說道:“不過,這只是鴻雁一家之言。也興許在旁人心中,三妻四妾左擁右抱才是幸事。”

說著,不覺又深深看了眼莊周身上衣衫。看得莊周一陣心虛。

君少優心中暗笑,坐下不語。

只是他願意息事寧人,有人卻不願意見他示弱。另一位身著儒衫,年及弱冠,容貌俊朗的青年才俊舉杯遙敬過來,開口朗笑道:“既然是菊花詩會,到底還是詠菊詠秋的好。依我看,少優你還是應景做兩首詩,免得叫小人背後議論你江郎才盡。雖然你心思寬闊不在乎那些個閒言碎語,倘或能省了些許口舌,免卻有人下拔舌地獄之苦,也是一件慈悲之事。”

君少優聽這聲音耳熟,定睛看去,卻原來是國子監同窗楊永。他本是前朝皇室之後。前朝覆滅,永乾帝為表寬厚曾以虛爵厚祿供養之,為的就是安前朝舊宦之心。因此楊氏一族在京中地位頗為特殊。雖不可參加科舉入朝為官,但依舊受百官敬重,陛下優待。是個類似於吉祥物的角色。

明知自己前程無亮,性命無憂,且榮華富貴無阻,只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就能一世清貴的楊永漸漸被教養的恣意直率。他信奉道家清靜無為之說,不會汲汲於功名利祿,更不會因為二皇子天潢貴胄的身份就上前巴結。反而在知交好友被人非議時站到人前,仗義執言。雖然其心性天真耿直,頗有些不合時宜,但於君少優而言,能與這樣一個清淡如水,君子如玉的人相交,實乃幸事。

君少優向楊永微微一笑,頷首說道:“既然世昌兄都如此提議,我若不吟詩一首,實在說不過去了。”

楊永挑眉暢笑,一臉期待的看著君少優。

君少優沉吟片刻,於腦海中不斷搜尋篩選,最終開口說道:“時人詠秋,頗有悲涼寂寥之意。其實在君某看來,秋日亦有秋日之豪情勃發。一味傷春悲秋,只不過是隨前人惆悵,欲賦新詞強說愁,很不必矣。”

國子監祭酒張明城眼睛一亮,拍手讚道:“好一句欲賦新詞強說愁,有點兒意味了。”

最先那位不知名姓的國子監學生冷笑道:“多說無益,永安王妃吟出詩賦來才是正經。”

君少優微微一笑,左顧右盼,恰好看到後花園東一片碧池旁倦著兩隻觀賞用的白鶴,心中一動,只覺得越發應了景緻。遂開口吟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好一句我言秋日勝春朝。”不等旁人品評,張明城又一次搶先誇耀,毫不避諱二皇子莊周略略黯淡下來的面容,捋了捋鬍鬚笑道:“此等好詩,當浮一大白。”

安樂長公主看向君少優的神情越發慈愛,也出聲讚道:“少優好詩才。”

做戲做全套。既然已經按著劇本套路裝了一把文藝小青年,君少優也不憚將事情做得完美。當下朗笑一聲,舉杯謙辭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下也是觀姑母人生契闊,舉止恢弘,方有此感。若是換了旁日,定然也沒有這種豪情。”

張明城再次拍膝大喝,稱讚不絕,頻頻頷首撫須道:“好一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句話,道盡古今詩詞之幸矣。”

心中對君少優的好感更是連連上升。只覺得這後生小輩不但於經史子集方面功底紮實,性子溫潤,更難得有一股子做學問的靈氣。且應對人事不亢不卑,進退有度……只可惜了已經嫁為人夫,前程有限。如若不然……

張明城搖了搖頭,再次看向君少優的時候,面上已經帶了幾絲惋惜嗟嘆。不止張明城,此時此刻,就連與宴的其餘賓客也都紛紛扼腕嘆息,只覺那看似高貴無匹的永安王妃誥命,實在埋沒了一代才人。

尤其是彼時正在內堂二樓窺探外席動靜的諸多女眷們,更為君少優一首“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所傾倒。透過薄薄的輕紗端詳著外席端然如玉的君少優,泰半命婦小娘子們不約而同都紅了臉面。更有些自恃與平陽公主相交甚好的世家小娘,都紛紛簇擁過來七嘴八舌的打探,嬌聲軟語一時吵得平陽公主頭都疼了。

只是她自己也不自覺的向著君少優的方向偷偷望去。正窺伺間,不妨一個十五六歲,豆蔻年華,容色清麗的少女走上前來,挽著平陽公主的胳膊,一臉嬌羞的問道:“平陽姐姐,剛才吟詩的那位郎君是誰,您給我說說罷。”

平陽公主聞言,臉色微微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