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嫡女成長實錄最新章節列表 > 56、薑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6、薑湯

兩人到了遙遙能望見村牆的地方, 桂含春便下了馬,從鞍袋裡掏出一把小傘來, 笑道,“來, 咱們撐傘走吧。”

善桐要和他共傘,桂含春又道傘下太小,只讓善桐撐著,自己帶起兜帽做數。善桐明白他是為了避嫌,越發有些不好意思,卻也佩服桂含春想得周到:兩人共乘,在別人眼裡, 大小總是個話柄。

雖然桂含春心思是細的, 不過天降大雪驟然降溫,路上行人其實已經極少。兩個人並肩走了一段,才聽到身後馬蹄聲響,卻是眾人遇雪往回, 他們跑得快, 也趕了上來。

並不是每個人鞍袋裡都帶了傘的,桂含沁就沒得,他一臉的憊懶,不由分說就鑽到了善桐傘下,“好哇,小丫頭,你偷我的傘使!”

善桐被他惹得直笑, 想到這傘是從他那匹馬鞍袋裡掏出來的,便索性遞還給他,“好意思拿,表哥就拿回去吧!”

“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桂含沁果然接過傘來,笑嘻嘻轉了一圈,轉得傘上積雪飛濺,將傘面清得個乾淨,又遞迴給善桐,自己也帶上了兜帽,“走,上你家討一碗熱湯喝去!”

善桐這才發覺眾侍衛已是都轉過了另一條巷子,只有桂含春、許鳳佳同含沁三人和自己並行。她一下猜到了原委,心中也不是不高興的:雖說許家、桂家同小五房沒有什麼交情,但這兩位少將軍對小五房還是很尊重的。

一行人說說笑笑,熱熱鬧鬧地進了小五房祖屋,張姑姑早候在門前,見到善桐伴著三個客人來了,先給客人們問了好,這才一把擰住善桐的耳朵。“剛才老太太問了幾次,怕你淋了雪回來著涼,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我都應付過去了,還不快進來!”

善桐被她擰得齜牙咧嘴,進了屋張姑姑親自為她去了披風,一邊埋怨,一邊在渾身上下細細地摸了一遍,見善桐的確未曾淋溼受寒,才放下心來,板著臉道,“見下了雪,老太太就讓煮羊肉湯,喝一碗去吧!。”

她是老太太身邊的老人了,又老闆著一張臉,善桐其實有幾分怕她的。待要摟著脖子撒嬌,請她不要告訴祖母自己又出門野了,見張姑姑神色嚴厲,只得又硬生生地忍了下來。溜進小廚房喝了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上頭灑了好些薑末的,果然渾身上下都暖起來。

想到桂含春為了給她擋雪,難免受了些寒氣,善桐眼珠子一轉,就摟著廚娘韓媽媽的脖子,笑眯眯地同她耳語了起來。

這邊廂小姑娘忙著小姑娘的心事,那邊老太太卻也和少將軍們說得熱鬧。許鳳佳鄭重謝過了老太太,“世伯祖母為我們出了多少力,鳳佳記在心底。”

他略作猶豫,又道,“雖說鳳佳年紀尚小,但畢竟已經出外辦差,也不怕世伯祖母笑話,日後府上有什麼用得著鳳佳的地方,託人帶一句話,鳳佳必定義不容辭。”

到底是世子爺,這樣客氣,老太太也覺得面上有光。她欠身先謙讓了一句,“世子客氣,老身不敢當。”

頓了頓,又頗帶深意地道,“——大家也算親戚,日後也要常來常往才好。”

許鳳佳臉上微微一紅,竟答不上話來。其實他雖然和小四房算是親戚,但怎麼都是打了彎的,老太太這話聽在有心人耳中,自然是含義豐富。就是桂含春都不由有幾分恍然:母親幾次說,楊家五姑娘是早被訂走了的,這話看來就是應在了許家身上……

他和桂含沁是早拜謝道別過的,老太太又問了幾句運糧的事,知道諸燕生要和他們一道去定西,還道,“諸家這一次也不知道借了多少糧食走。”

這件事別人不知道,三個少將軍是一定知道的,許鳳佳和桂含春對視了一眼,桂含春溫言道,“諸家村人也多,這一次借了一萬石……利息倒是和我們一樣,都是三分。”

老太太驚得一跳,半日才喃喃地道,“一萬石……嘿嘿,這一下,可有得好瞧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說借糧乃是公事,但人來一趟,掏走了有八萬石糧食,楊家村元氣大傷是肯定的事,歸還之日又還遙遙無期。幾個少將軍對視了一眼,均有些尷尬,桂含沁就坐到老太太身邊,甜甜地道,“姑婆,我看,您要不還是住到西安去吧。西安城畢竟是省會,能比鳳翔府要好些……”

雖然明知桂含沁是一番好意,老太太卻依舊嘿然道,“借糧的事是我一手給你們張羅的,現在出了結果,我倒走了?這可不成,就是餓死,咱們小五房也是不能走的。”

眾人頓時又多添了幾分忐忑,桂含春簡直如坐針氈,“世伯祖母這樣說,我們真是坐不住了,您請放心,軍糧一到,一定立刻給您們送來……”

屋內氣氛正是僵凝時,善桐端著個桃木盤進了屋子。她人小力弱,託著這沉沉的木盤子,可相當吃力,頗有些顛顛倒倒的。老太太看了,眉頭不禁一皺,“這是在做什麼?多虧三位也都不是外人,不然,你豈不是現眼了!”

善桐在門外已經聽到了些大概,她未語先笑。“表哥和兩位世兄從外頭進來,這不是下了大雪嗎,我看著都是沒撐傘,一路淋進來的。祖母您也心疼心疼他們,讓先喝一碗羊肉湯,暖暖身子再說話吧!”

這話透了貼心,最可喜在座包括善桐自己,都沒人把她當個大人,免去許多避嫌。老太太一擺手,“你就胡鬧吧!”

語氣似乎有些嗔怪,可一轉頭又熱情招呼,“我倒是沒個孩子想得周到了。來來來,怎麼樣先喝一碗湯,免得淋了雨雪溼氣入侵,落下病來就不好了!”

善桐早已經笑盈盈地給許鳳佳遞了一個精緻的楚窯黑兔毫小盅,“世子爺,您請用,小門小戶,別嫌棄器具粗陋。”

許鳳佳掀開蓋看時,果然見得裡頭是金黃色的一碗熱湯,羊肉的香味中略帶了一絲薑辣,聞起來就別樣香甜,惹人食指大動。他還沒說話,老太太已先笑罵,“又是從哪裡翻出來的!我竟不知道咱們家還有這名貴物事!”

“是上回母親給您送藥膳,就落在這兒沒收回去了。”善桐一邊說,一邊又端了一個雨過天青蘇窯小蓋碗給桂含春,看了看桂含春,又低下頭,聲若蚊蚋,“謝謝桂二哥給我遮雪……”

她瞥祖母一眼,見許鳳佳臉上帶了捉狹,就又略略放開了聲音。“這碗裡的姜,就沒世子爺那碗裡的多,沒那麼辣口!”

老太太年紀大了,有幾分耳背,見善桐說話聲輕,便不在意,還催促許鳳佳,“多喝些,西北天氣冷,風是會割人的!”

少女捉狹,竟至於此。桂含春忍俊不禁,輕笑起來連道多謝,倒是許鳳佳摸了摸鼻子,很有幾分自討沒趣。善桐轉了轉眼珠子,又笑嘻嘻地把最後一個略帶陳舊的豆青色粗瓷大杯放到含沁跟前,笑道,“含沁哥欺負我,就只能喝這個啦。”

才說完,小姑娘就笑著端起木託盤,跑出了屋子。大長辮子在門簾處一擺,人就不知去了哪裡。許鳳佳少年好事,伸頭看了一眼,嘖嘖連聲,就低聲和桂含沁感慨,“看看,親表哥,她也敢給你喝薑湯了事!”

含沁的大杯子裡,果然是一盞儼儼的薑湯,濃得桂含沁一聞就咳嗽起來,簡直嗆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桂含春雖然也奇怪善桐的做法,可又怕老太太問起來添了口舌,善桐回頭又要吃掛落,忙低聲道,“別嚷了,給什麼喝什麼。”一邊又高聲和老太太道,“今年天氣冷得厲害,這一下又下雪了,開春恐怕要晚些了……”

農事自然是老太太當前最掛心的話題,她的眉頭就皺起來,將小孫女鬧出的小插曲給擱到了一邊,同桂含春嘆了口氣,“唉,關中糧倉,這幾年也就是勉強自給自足,要是今年年成再不好些,真正是不要活了。”

許鳳佳乘著機會,將湯水一飲而盡,雖有些意猶未盡,但他素來矜持,也不再討要,一擱杯子也插入道,“也不妨事,我們艱難,北戎還要更艱難些。這一次大軍封鎖邊境,再無一家商人膽敢走私糧草,就是耗都能把他們耗死……”

桂含沁卻反常地沒有出聲,他玩味地把玩著手中的大茶杯,不時又若有所思地看看門簾,好半晌,才一口一口地呷盡了杯中濃烈的薑茶,又垂下眼不知想些什麼,長長的睫毛竟不時微微顫動,倒顯得睫毛下的丹鳳眼盪漾似水,難得地將心中神韻,露出了少許。

過了正月十三,楊家村一下就平靜了下來,一整個正月再無事端。各家陸續開倉打點存糧裝袋,又預備天氣和暖,要安排佃戶春耕,自然也有不少瑣事忙碌。倒是王氏閒下不少:小五房做派再怎麼平民,到底也是有官的人家,各地陸續有人前來獻田投靠,田土自然不少,老太太一早就安排了可靠管事,這些事,還用不著她們親自操心。

進了二月,倒也算是風調雨順,二月二龍抬頭那天打了春雷,下了幾滴春雨,河上堅冰開凍,王氏便打點了四色禮物,和老太太商量,“宗學開學時,家裡忙著迎來送往的,事情又多,倒沒有特意給老師送東西,您看——”

老太太無可無不可,擺了擺手,“你隨意去辦就是了。”

她又在炕上翻了幾個身子,自顧自就出起神來,幾個媳婦兒子不由又交換了幾個眼色:老太太一向是最沉得住氣的,怎麼自從來客走後,這十多天來似乎連飯都吃不安生了。從前最是尊師重道,對家務也最難以放手的,這送出去的禮物,必定要細細地過了眼方罷,如今也就是一句話就輕輕放過了……

因長媳不在,老太太對家務又把得很緊,雖然底下事多有囑咐媳婦們幫忙的,但大權並無旁落。她自己不說話,慕容氏、蕭氏都不好開口,還是慕容氏大方些,“二嫂,家裡孩子都進了宗學,沒得禮物要你們來出。”

老太太這才回過神來,也道,“是,這一回備下了也就罷了。回頭把東西報過來,我這裡找找,要有呢就送過去,要沒有,也選些給你填補。”

這樣一點小錢,別說王氏,就是善桐都未必放在心上。她滿心以為母親是決不會收的,不想母親客氣幾句,居然也就應了下來,“回頭就把禮單給您送來。”

再看看三嬸、四嬸,小姑娘心底多少也有數了,家裡錢多錢少,越不過一個理字,既然沒有分家,有些花費就該是公中出的。二房雖然相對富裕一些,但卻決不會做冤大頭。

不過,這道理既然連三嫂都懂得,祖母又為什麼沒想轉過來?這十多天來幾乎是魂不守舍,心事重重,連飯量都減了。

善桐還打量祖母是牽掛大堂兄,待得請安眾人散去,便沒有出去找善喜一道讀書,而是挨在祖母身邊,柔聲細語,“您就放心吧,大堂兄也是十八九歲的人了,素來又穩重得很的,您給他挑的也是走南闖北慣了的老人了。路途上斷斷不至於有事……”

老太太長出了一口氣,隨意揉了揉善桐的頭髮,低沉地道,“不是這碼子事——哎,和你說了也沒有用,你一邊玩去吧。”

“我今年都十一歲了。”善桐不禁撅起了嘴巴,“很能為您分憂的。就是姐姐,十一二歲的時候,也能幫著娘打理家務了。您有什麼煩心事不能同我說呀?”

“你的婚事,不就不能同你說了?”

到底姜是老的辣,老太太隨口一句,就把善桐堵得無話回答,又跺腳撒起嬌來,倒是略解了老人家的愁懷。又玩笑了一時,她才催善桐,“我聽說你近日時常去十三房善喜那裡,同她一起讀書,愛讀書這是好事。去吧,陪在我老婆子身邊,也是無聊。”

善桐便隨口道,“也就是這幾日了,娘說等到諸事忙完了,要派人到西安去請個女紅師傅回來,還叫我早上跟在您身邊,學您如何理家呢。”

老太太的動作頓了頓,坐起身來,慎重地看了善桐一眼,見善桐神態雖然還略有些天真,但唇紅齒白眉清目秀,分明已經漸漸長開,有了豆蔻少女的模樣,心下不由得一嘆:按善桐排行,說出了她大姐,再說了善桃,就該給她說親了。滿打滿算,也就再留在身邊教養個兩三年,到了十四歲、十五歲上,就該到西安去給那些官夫人們相面。到底是親媽,自己這邊還沒顧得上這一茬,那邊就已經都給定下了課程。

再一想到善榴的婚事,二兒子的官事,族內各房的鉤心鬥角,還有自己心心念念介懷不已,卻又拿不定主意的糧事……

老太太就閉上眼來,淡淡的嘆了口氣。

人老了,看事更加情薄,也就更品得出味道來。王氏自從回來,態度就很矜持,似乎並不屑於討好自己,又上趕著將小孫女往自己身邊送,姿態又高又低的,自己一時還真沒回過味來。到這時候才明白:她不用求自己,眼看著族內家裡,操心事這樣多,老大媳婦又不在身邊。老三媳婦、老四媳婦各有各的不好,自己是不用她也不行了。

“去把三妞她娘叫來說話吧。”見張姑姑正好進來收拾屋子,她一咬牙就開腔吩咐,想了想,又道,“把她大姐也叫過來!”

張姑姑不動聲色就出了屋子,老太太看了善桐一眼,哼道。

“你也不用走,都在一邊聽著。打了這麼久的啞謎,該把話說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