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笑傲江湖之遊龍驚鳳最新章節列表 > 2、登極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登極儀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五月千寅日即公元1505年6月23日

天剛剛破曉,青灰色的天空依稀還能看到月亮的影子。紫禁城內燈火通明,欽天監的計時官一絲不苟的守著沙漏。寅時,禮部官員已分別到天壇、先農壇、太廟告知祖先。

寅時三刻,三十二抬的鑾輿在前,浩浩蕩蕩的隊伍由乾清宮緩緩地向著奉天門而去,欽天監鍾鳴聲也適時而響,配合的盡是分毫不差。皇帝先是到奉天門禱告,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早早等在承天門前,在洪臚寺官員的引導下,他們經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在午門外的廣場上,以文東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兩側,等著皇帝從奉天門下來。

禱告的內容是由翰林院學士編寫,繁瑣至極,竟有上萬言文字。當然,這對原本聰慧的朱厚照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但是此時朱厚照的皮囊裡裝的是一個現代靈魂!

薛維也就是現在的朱厚照,正努力讀著這冗長而又極其艱澀拗口的禱告文,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她一個風華正茂的剛畢業大學生,滿懷著對國家的熱愛,主動申請到祖國雲貴偏遠山區任教,竟倒黴的遇到了地震,還莫名奇妙的穿越了,更讓她欲哭無淚的是自己居然變成了男人!

經過不敢置信,恐慌無助,到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心理歷程,薛緯在這十幾日來不敢不多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發現她是個“冒牌貨”。好在薛維穿越正遇上皇帝駕崩,眾人並沒發覺皇太子異常的舉動,薛維十幾日除為大行皇帝送行,幾乎都窩在乾清宮,惡補明朝知識,才知道自己居然傳到了歷史上那個有名的荒唐皇帝朱厚照身上。

薛維學的是歷史專業,好歹算“對口”,否則光是識文斷字都會漏出馬腳。待她讀完已過大半時辰,額角也沁出薄汗。

司禮太監王嶽宣佈皇帝進殿,踏著文武官員恭迎聲,薛維登上奉天殿內象徵著無上皇權的寶座,接受百官行五拜三叩頭禮。

中國古代龍座設計十分精妙,它要求皇帝的位置眼界開闊,隨時可以看清楚下面臣子的摸樣和神態,卻又讓臣子不能很好的觀察到皇帝的反應,以維護皇權的神秘性,保持皇權在臣子心中的威懾力。鴻臚寺正官進殿跪奏請升殿,隨著幾聲鞭響,官員依次魚貫進入奉天殿。鴻臚寺官奏請頒詔,司禮太監王嶽正式宣讀詔書,下面文武百官個個斂聲屏氣,待詔書宣讀完畢,隨著漸漸東昇的日出,百官再行五拜三叩頭禮,“萬歲”之聲不絕於耳,讓御座上正襟危坐的薛維為之震撼。

仔細地觀察著下面臣子的神態,薛維覺得總是缺少點什麼——那就是對新皇的敬畏與信服。的確,先不說十三四歲的小身板,很難讓人信服。就以前朱厚照聲色犬馬,鬥雞走狗的行徑,在歷史上也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但現在薛維就是朱厚照,她不貪念權貴,秉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想法,薛維還是想把這皇帝當好,至少不像歷史上那般荒誕。本來馬上要進行的下一步儀式,因薛維一時的激動暫停。

“眾卿平身”

臣子們顫顫巍巍起身,他們可是跪了大半個時辰,腿骨早已有些痠麻。看到皇帝一下站起,嚇得三大大學士以及總負責儀式的禮部尚書差點當場失色,心中暗暗叫苦,不知這位祖宗怎麼又鬧了起來,若是皇帝朝堂失宜,讓前來朝賀的藩王、外使恥笑,那可如何是好。

“朕初登大寶”薛維一邊斟酌語言,一邊壓低聲音緩緩道,“承高祖、先帝之志,欲向古之聖人皇帝學習,揚我大明國威,保我大明百姓安居樂業。然朕知欲行之事,離不開眾卿家輔佐,望眾卿家與朕同心協力,再創我大明永樂盛世之景象。”

見下面百官略微有動容,薛維繼而道:“在此,朕立三言:朕知凡事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允許朝廷廣開言路,官員、百姓均可議政,不以言而論罪;其二,選賢任能,不以親疏貴賤及種族之分,凡我大明臣子,於國有功者,朕亦不吝爵位;其三,朕讀史記,深感國之昌盛須文武並重,內以德治天下,外以強兵威懾,朕決定立“忠正”、“英烈”二祠,以奉為國為民有大功績者,使其流芳百世,享萬世之香火。”

“吾皇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首輔華蓋殿大學士劉建等人本是朱厚照的老師,平時皇帝德行,他們一清二楚,皇帝今天語出驚人,不由得刮目相看。待聽聞皇帝所立三言,雖覺皇帝言語有些欠妥,也激動不已。這算是中國古代文臣的通病,“君子言義,而不言利”,他們可以不貪慕錢財、美色,卻沒有一個不好名的。明朝素來重文輕武,文武官員爭鋒相對也是平常,如今看皇帝意思,似有意提高武將地位,好些個武官激動地重重叩首。

一天下來,薛維已累得兩眼昏花,走路都有些飄飄然。直到躺在床上,緊繃了一天的神經才得以鬆弛,薛維長長出了口氣,天知道今天她有多緊張!若不是前幾日派來的禮官將各種規矩講的仔細,自己非出乖露醜不可。

薛維暗暗告誡自己:從此世上再無薛維,他則是大明皇帝——朱厚照!

皇帝登基後,並不是馬上開始處理政事,尚有三個多月的學習,日常政務皆由內閣處理,再呈給皇帝御批。抓緊時間,朱厚照貪婪地吸取知識,讓太傅李東陽、少傅謝遷等人欣慰不已。在政務上朱厚照頗為信任這些孝宗皇帝留下的老臣,平時多聽多看,甚少發表意見,偶爾提出些新奇觀點,雖有些稚嫩,但令不少老臣茅舍頓開。

對於如何當皇帝,朱厚照是兩眼黑,先是韃靼小王子犯宣府,總兵張俊敗績,邊關一路告急,後來又有南京地震,陝西饑荒,弄得他一個頭兩個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感情以前的電視劇都是騙人的!劇裡的皇帝一天就圍著個後宮打轉,哪像自己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大明朝雖然有孝宗留下的好底子,但潛在的問題是實在太多:重文輕武,兵力極弱,號稱百萬雄師,卻連韃靼兩萬兵馬都打不過;貪官橫行,拉幫結派;國庫空虛,百姓生活艱難。想到這些都令朱厚照頭疼不已。

這天剛剛與幾位重臣討論完華文殿開筵一事,禮部尚書張升突然出列,跪奏道:“臣有本啟奏。劉瑾、谷大用等奸邪佞臣,欺君罔上,霍亂後宮,民間更有“八虎”之稱,臣懇請陛下降旨誅殺!”張升為人剛直,昨日聽聞劉瑾帶著兩名美貌女子大刺刺進了乾清宮,氣得一宿未眠,下定決心向皇帝進言,嚴處劉瑾等人。

自從附身以來,朱厚照已經漸漸疏遠劉瑾等人,只把其中的高鳳、張永二人留在身邊,其他六人藉著緣由調離了可掌實權的位置。但朱厚照又不能做的太過,唯恐他人起疑。

劉瑾本就擅長察言觀色,見皇帝有疏遠之意,與其他五人一番合計,竟然想出一招美人計來,以他對皇帝的瞭解,這份禮物皇帝肯定喜歡。可如今的朱厚照不是歷史上那個貪杯好色的荒唐皇帝,前世身為女性的薛維,怎麼可能對女人感興趣!所謂有驚無喜,馬屁拍在馬腿上就是如此,氣得朱厚照立馬命人將劉瑾等六人抓了起來,在刑房挨了一頓好打。

開啟摺子朱厚照快速掃描一番。自從他登基後一改朝廷辭藻浮華之風,要求奏摺內容簡明扼要,注重效率,並引入了標點符號。劉建、李東陽等人老臣謀國,一眼便知其中好處,全力支持皇帝這次改革。幾月下來,朝廷上下漸漸習慣了這種新的公文形式,辦公效率大大提高。

奏摺上面細細列出了劉瑾等人入侍東宮以來徇私枉法,貪汙舞弊之事,待看完朱厚照已是皺緊眉頭。“張卿,劉瑾等人貪贓枉法朕絕不姑息,且退下吧!”

待群臣推出御書房,朱厚照喝道:“張永,給朕滾進來!”

張永如今接替劉瑾的位子,隨身伺候,一聽皇帝在內間喝道,嚇得連滾帶爬進了御書房。此人原本依附於劉瑾,排在“八虎”之末,但朱厚照知道其頗有才能,歷史上便是他搬到了劉瑾等人,並參與了正德年間幾次平亂。

朱厚照不提張升上折彈劾他們的事,只喝道:“昨日劉瑾等人之事,你可知罪!”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啊!”皇帝聲色俱厲,嚇得張升趕緊匍匐求饒,不敢狡辯。對劉瑾等人也是憤然,若不是劉瑾威逼,他又怎麼敢放劉瑾等人進入乾清宮。

“朕看你對朕還算忠心,才調你隨身侍候,可不要給點陽光就燦爛。”話鋒一轉,“現在給你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劉瑾等人就由你來處置吧。”

“奴才,一定盡心盡力,辦妥此事!”張永打蛇上棍,趕緊表忠心。

“夠了,朕重‘行’,不重‘言’。傳旨下去,以後內書堂的,都好好學學什麼是忠君愛國,光是識文斷字又有什麼用,盡幹些豬狗不如的事!”明朝自皇帝朱棣以來較為寵信宦官,在宮裡設有內書堂,專門教宦官讀書識字,朱厚照早就想整頓宮內宦官,劉瑾一事正好給了他一個契機。

“是!”張永瞅著皇帝面色轉好,“啟稟陛下,唐寅等人已進京,正在午門聽宣!”

“噢,那宣其在西暖閣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