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唐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顛倒黑白(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三章 顛倒黑白(下)

事情解決完後,唐武宗揮揮手,示意左廂將士們自行離去,去安撫丹鳳門喧鬧的將士。卻不料,魚恩出聲給阻攔下來:“今日商討之事關乎大唐社稷,聖上不妨讓將士們也跟著暢所欲言。”

聞言唐武宗先是搖搖頭,隨後點點頭,示意將士們去某位站定。

皇帝點頭是因為他以為自己知道魚恩的深意,是想用這些被說服的將士增加革新派的力量。搖頭是因為他感覺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自己已經有所取捨。

眼看著魚恩用加官進爵換來禁軍的支援,用漲俸祿換來神策軍的支援,唐武宗忽然發現原來自己也能換來門閥的支援。

這些人之所以反對,歸根結底不過是利益而已。也就是到這個時候,皇帝終於認識到自己還是操之過急,有些事情急功近利只能適得其反。

暗歎一聲,罷了,少收一些權利,避免這些人陰奉陽違也未嘗不可。

象徵性的寬恕一番神策軍的人後,皇帝換上一副慘淡的愁容,略帶惋惜的說:“朕知道諸位愛卿擔心的是什麼,可是朕卻不得不為之。朕不是一家兩家的皇帝,朕是大唐的天子。在朕的腳下,不只有江山社稷,還有大唐的百姓。他們或許窮困潦倒,或許食不果腹,但是他們仍有一顆忠貞為國的心。朕不能辜負他們為國為民的心,得給他們留點機會,留點希望,留點報國的門路。”

“自立國以來,大唐百官,多以門蔭入仕,少以科舉登堂。並不是科舉選出來的人才不行,只是科舉選出來的人才太少。”

“朕也不瞞你們,文饒的奏疏裡,確實全是朕的意思。可是朕要限制門蔭的定額,並不是想終結門蔭這條路,只是想給科舉多留些份額,多選一些佼佼者。”

“科舉取仕多了,條件難免也就放寬了。世家弟子自幼飽讀詩書,對於他們來說,以後的科舉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諸位愛卿又何必因為這三五個名額這般苦苦相爭?”

不得不佩服唐武宗現學現賣的本事,聊聊幾句就把削弱們蔭限制在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程度。那些堅定的反對者當然不會繼續反對,瞬間爆發出一片請罪聲。

“臣有罪!”

“臣有罪!”

“臣……”

一連串的請罪聲讓唐武宗很滿意,當然也不會真追究這些人的弊端,他只是想換來這些人的心悅誠服而已。

事情發展到這裡,朝參似乎已經達到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散朝似乎也迫在眉睫。就在唐武宗示意馬元贄可以散朝的時候,魚恩又一次打斷皇帝的意圖。

“啟奏聖上,臣還有話要說。”

朝參就是說話的地方,對於勞苦功高的妹婿這個合理要求唐武宗當然不會拒絕,抬抬手示意魚恩刻意暢所欲言。

駙馬爺也不客氣,直接站出來,朗聲說:“軍制大改之後,神策軍左右二廂與義勇軍互不統屬,難免有所碰撞,還需有人從中調和,以免出現不可控的矛盾。”

按道理說,魚恩這番話是廢話,因為皇帝想要的就是三軍互不統屬的局面。這樣一來三軍才能都對皇帝越來越倚重,讓皇帝對軍隊有絕對的掌控力。

可是魚恩既然提出來了,肯定就有他的考量,唐武宗當然也不會直接拒絕。當下皺眉抬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臣以為,護國公統軍日久,多有強軍之策,遠非常人可比。且公爺為人正直,勞苦功高,將士們多有敬重。當加為觀軍容使,一來可掌控三軍軍容鬥志,二來可調和三軍之間矛盾,實乃一舉多得之舉。”

魚恩這一席話可不只是激起千層浪那麼簡單,而是在朝堂上掀起驚濤駭浪。

觀軍容使的全稱是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這個稱呼大家並不陌生,因為昔年魚朝恩掌控大唐軍隊,憑藉的就是這個名頭。一旦把仇士良提升為觀軍容使,完全可以像魚朝恩一樣,將朝廷所有的軍權都收入囊中。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大家都不明白,一直被仇士良視為眼中釘的駙馬爺,為何要主動加重仇士良的權柄,某非是主動示好麼?

聽到這番話,唐武宗瞬間就坐不住了,躁動的扭動一下龍腚。暗歎一聲,魚恩終究還是太年輕,難免會有意氣用事的時候,就算是想要示好也要有個限度,不能如現在這樣直接授人以柄。一旦給仇士良這個位置,朕這麼多年的努力豈不是盡數浪費了?

躁動不安的不只是皇帝,還有上柱國公魚弘志。此刻他正對魚恩怒目而視,彷彿對他有深仇大恨一般。

相比前面兩位,相爺的表現則淡定許多,看向魚恩的目光中滿是疑惑與不解。

猛然被餡餅砸到的仇士良則是一臉興奮的看看魚恩,用希翼的眼神看看唐武宗,顯然是心中自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再用欣賞的眼神看看魚恩,他還是第一次覺得這個駙馬爺看起來這麼順眼。

見皇帝不吭聲,魚恩哪裡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急忙再次躬身上奏:“聖上可否容臣細細說來?”

再次聽到魚恩的聲音,唐武宗的心裡別提有多生氣,要不是出於禮貌,他現在都懶得看魚恩一看。極不情願的把目光往魚恩身上掃一眼以後,皇帝就把目光看向別處。

忽然,眼力極好的皇帝似乎發現了什麼,又把目光挪回來,一動不動的盯著魚恩的雙手。

此刻魚恩正左手拇指高高翹起,右手小拇指努力向下。害怕唐武宗看不清,他還特意將雙手高低錯落,明顯是意有所指。

見到這一幕,唐武宗心中暗思,這可不是作揖該有的禮數,妹婿怎會在這麼簡單的事情上犯錯?這個手勢一定是在向朕打暗語。只是他這個手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正當皇帝沉思之際,魚恩的手勢又有變化,左右手開始上下滑動。這一次的動作幅度之大,就連唐武宗想不注意都不行。

還好大家都是頷首上朝,魚恩的位置又在前面,沒人能看到他這個小動作,不然只是這一個動作,就會讓他前功盡棄。

如果這麼明顯的動作唐武宗還不明白啥意思,那他就不會有今天穩坐的江山,有削各種特權的實力。只見他臉上豁然開朗的神色一閃即逝,隨即笑呵呵的說:“妹婿無需多言,朕知你用心良苦。護國公勞苦功高,加個觀軍容使也未嘗不可。”

於是乎,在仇士良一臉懵逼的臉色中,唐武宗大聲宣佈:“護國公帶兵有方,為人正直,勞苦功高,至今日起加生觀軍容使之職。”

“聖上萬萬不可!”

“老奴謝主隆恩!”

唐武宗話音剛落,馬上就迎來魚弘志憤怒的反對,仇士良欣喜若狂的謝恩。

皇帝金口玉言,話已經出口,臣子位高權重,恩已經謝過。事情已經變得不可更改,老狐狸的反對只能在仇士良挑釁的目光中鎩羽而歸。

無功而返的上柱國公,也只能在距離魚恩最近的位置逗留一下,用重重的冷哼一聲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喜從天降的護國公也特意在那個位置逗留一下,笑呵呵的對著魚恩點點頭。似乎兩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全隨著這個點頭消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也就在上柱國公大喜過望的時候,魚恩忽然朗聲說:“啟奏聖上,臣還有話要說。”

妹夫和大舅哥之間已經達成默契,唐武宗當然不會攔著魚恩再開口,馬上笑呵呵的問:“妹婿還有何事?”

“臣以為,護國公既然已擢升觀軍容使,就當避嫌,實在不易繼續執掌左廂。”

此言一出,眾人才恍然大悟,不由的在心裡讚歎:“妙!駙馬爺這招明升暗降玩兒的妙!明著升仇士良的官,暗地裡打的卻是左廂的主意。到時候神策軍左右廂,義勇軍,禁軍全是聖上的人統領,誰會聽他這個觀軍容使的話?”

仇士良馬上跪地,惶恐的說:“聖上勿聽小人讒言,老奴已經公公正正,視三軍一視同仁,絕不會對左廂有絲毫偏袒。”

看著護國公慌張的背影,不少都嘆息著搖搖頭。他們知道,這位權臣的反抗註定徒勞,人家已經設好的圈套,你既然跳進去還能出來麼?

只是讓大家有些意外的是,唐武宗居然還像模像樣的駁斥魚恩一下。

“妹婿此言差矣!護國公勞苦功高,從未有徇私枉法之事,這個避嫌也就免了吧!”

心慌意亂的護國公哪裡還能分辨出皇帝是真心還是假意?只顧著一邊磕頭,一邊附和:“聖上聖明,聖上聖明!老奴必定兢兢業業,絕不會有半點偏袒之事,絕不會有半點……”

“臣也不相信護國公會有所偏袒,只怕左廂難免有人狐假虎威。倒是後,三軍怨聲載道,未免有損國公威名,有損聖上聖明。況且護國公身兼多職,未免分身乏術,聖上又何必強人所難?”

話雖然有些隱晦,但是誰都能明白魚恩的意思。觀軍容使統領左廂,難免讓左廂的將士以為自己高人一等,讓左廂裡出現些禍害。

聽到這句話,唐武宗終於不再壓制自己的慾望,滿是惋惜的點頭答應:“如此說來也有些道理,朕……”

眼看著事情就要做實,仇士良再也挺不住了,也顧不上什麼君臣禮數,恨聲威脅:“聖上如此做,恐怕左廂將士未必能同意!”

也是在這句話之後,唐武宗才知道魚恩留下那些將士的深意。

只見駙馬爺不緊不慢的走到左廂將士身前,沉聲問:“諸位可是聖上的將士?”

這些人當然不會有別的回答,都是匆忙稱是。

魚恩沉聲繼續問:“那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卻問的劉泰倫等人滿頭大汗,因為他們正面臨著一個兩難的抉擇。

如果回答聽憑聖裁,無異於親手架空仇士良。不僅情分上說不過去,他們還害怕仇士良報復。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誰也不敢肯定仇士良還有沒有別的手段。

如果幫著仇士良,無異於得罪皇帝。到時候聖上賠了夫人又折兵,難免會找自己清算。別看仇士良當了觀軍容使,這個名頭能不能真的賺取到權利還是兩說的事情。

正在大家左右為難的時候,魚恩忽然聲音一寒,冷聲質問:“莫非這件事還有什麼好取捨的麼?”

明明是在取捨,可是沒有人敢承認自己取捨。因為皇權大於天,在皇權面前取捨已經是殺頭的罪過。

被魚恩這麼一嚇唬,這些人馬上惶恐的說:“聽憑聖裁!”

雖然只是簡單的四個字,但是這四個字卻足以載入史冊。

因為這四個字既標誌著唐武宗可以絕對掌控朝廷所有軍隊,也標誌著曾經在文宗面前飛揚跋扈的仇士良被擠出權力中樞,黯然收場的結局已經可以提上日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