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唐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時光荏苒(第三卷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四章 時光荏苒(第三卷完)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得勢狸貓兇似虎,落配鳳凰不如雞。

鳳凰落配都不如雞,更別說仇士良這個太監。

自從被明升暗降以後,護國公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唯一的幕僚也跑了,左廂那些趨炎附勢之徒也消失了。眼看著自己已經變成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瘟神,他忽然感覺自己已經沒有死皮賴臉留下來的必要,主動致仕才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乎,曾經叱吒風雲的護國公,找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開始他人生中唯一的下坡路。

給護國公送行那天,有頭有臉的宦官都去了,就連老對頭魚弘志都沒落下。太監是個很特殊的群體,因為身殘,大家通病相鄰。也正是因為這樣,或許大家政見不同,或許立場不同,但是人家已經主動致仕,黯然收場,於情於禮大家都會去送送。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仇士良留下他那篇告誡後宦官們的警示名言:“不要讓天子閒著,應該常常以奢靡來掩住他的耳目,使他沉溺於宴樂中,沒工夫管別的事情,然後我輩才能得志。千萬不要讓他讀書,不讓他接近讀書人,否則,他就會知道前朝的興亡,內心有所憂懼,便要疏斥我輩了。”

雖然對這番話嗤之以鼻,但是魚弘志也沒有駁斥他,畢竟人家已經這樣了,沒必要讓他下不來臺。既然主動致仕,給個風光的過場還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送走仇士良以後,他把這番話原封不動的告訴正在麟德殿辦慶功會的唐武宗。

“呵呵呵……”

聞言唐武宗先是一陣冷笑,隨後略帶嘲諷的說:“護國公還真是心懷天下,臨走也不忘給大唐添點麻煩。”

“立場不同而已,護國公看到的宦官的權利,聖上看到的是大唐。”

也許在別人聽來,李德裕這番話是在為仇士良開脫。但是在魚恩聽來,相爺是在變著法的說仇士良不適合掌權,唐武宗做了個英明神武的決定。

……

“朕想要派太僕卿趙蕃出使黠戛斯,用朕的冊封,換回他們控制之下的安西四鎮與北庭。”

在唐朝,四方蠻夷雖然多有不臣之心,但是有一個規矩始終沒變。那就是,人和外族的首領都會努力求大唐的冊封。有冊封的才是名正言順,沒有冊封的人根本無法服眾。黠戛斯剛剛佔領漠北,急需大唐皇帝的冊封安撫各個部落。

當然能讓唐武宗有這個想法還有些別的原因,背景可以說是相當複雜。

首先,自稱李陵後裔,與自稱李廣後裔的大唐皇族可以說是同根同源。

這種說法雖然有點鬼扯,但也不是沒有道理。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后,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地區,而堅昆正好是古稱。另外,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為黑發黑瞳,明顯具有同黃種人混血的特徵。因此,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再加上黠戛斯以前與大唐頗有交集,至始至終都對唐朝恭敬無比,剛剛佔領漠北的第一件事也是遣使來朝,足可見他們對大唐的恭順。

在這種背景下,唐武宗的想法雖然有些異想天開,但是可行性也是相當的高。

“相爺是什麼意思?”

麟德殿裡雖然只有魚恩和唐武宗兩個人,但是魚恩絕不相信自己是第一個收到訊息的人。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勞,總是掩蓋不了自己資歷太短的這個事實。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沒有足夠治理國家的經驗,自己考慮事情肯定不會有李德裕這種老狐狸全面。

唐武宗也不瞞著他,直接回道:“文饒問了朕幾個問題,朕無從回答,這才找你來問問。只有解決這幾個難題,他才會同意朕接受黠戛斯這份大禮。”

對於這個回答魚恩並不意外,馬上回道:“皇兄請問,臣知無不言。”

“文饒與朕說,安西距離京師七千多裡,北庭五千多裡,就算黠戛斯人願意給,咱們也不應該收。一旦收復,就必須復置都護府,用過萬兵力駐守。他問朕,對於這種與大唐遙遙相望的飛地來說,從哪裡調兵駐守?糧草又從哪裡運送?如果朕耗費錢財博得一個收復故土的虛名,致使國庫空虛,國祚不穩,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李德裕這一連串的問題不止難住了唐武宗,還難住了詭計多端的駙馬爺。有些事情實實在在擺在那裡,不是一兩個建議就能解決的事情。

就算可以從黠戛斯借路運送糧草將士過去,本土外面的飛地難免也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最簡單的例子,萬一吐蕃去攻打怎麼辦?安西四鎮與北庭距離長安太遠,等這邊收到訊息,估計那邊已經城破人亡了。

思量好半天,魚恩只能嘆息著說:“聖上看到的是國土,相爺看到的是連年的事故已經讓大唐虛弱不堪,百姓需要休養,國庫需要充實。”

“臣雖然也很想收回故土,但就現在的形式看來,相爺的選擇並沒有錯。見底的國庫剛剛有些充盈,實在不易因為一時的得失讓朝廷再次陷入空虛的境地。”

“不過安西四鎮與北庭皆是大唐的領土,早晚都得收回來。臣以為,皇兄不妨先派人去黠戛斯試探一下,看看他們的意思。如果黠戛斯願意歸還,匡復隴右之後咱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收回來。如果黠戛斯不願意,咱們也好早作圖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朕剛收到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同樣是在麟德殿裡,唐武宗一邊興奮的手舞足蹈,一邊丟給魚恩一封奏報。奏報上記錄著一個好消息,大唐的宿敵吐蕃內亂了。

當初,吐蕃國達磨贊普有一個靠諂媚阿諛而得寵信的大臣,達磨任命他為宰相。達磨去世後,沒有兒子,這個宰相立達磨的妃子氏的哥哥尚延力的兒子乞離胡為贊普。贊普即位僅僅三年,這個宰相就和氏聯合起來專制朝政,吐蕃的十來個老臣都被排斥,不能過問朝政。

如果僅僅是這樣,當然不會成為大唐的好消息。這個訊息好就好在,吐蕃既有一群竊國的奸臣,又有一群悍不畏死的忠臣。當這兩群人遭遇到一起,難免會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首席宰相結都那見乞離胡不下拜,說:“贊普的同宗後代很多,但卻把氏家的人立為贊普,國內人民誰願服從他;如果他死了,鬼神又有誰願意祭祀他呢!看來,國家是必亡無疑了。近年來天災和怪異的現象不斷發生,也是這個原因。我現在手中無權,無法制止朝政紊亂,以報答達磨贊普的恩德,只有一死而已!”

老宰相也是個暴脾氣,話音落地拔刀割臉流血,然後痛哭失聲。隨即他被專制朝政的宰相殺死,並且順帶滅了族。一時之間吐蕃上下無不怨聲載道,征討奸佞的呼聲頗高。

吐蕃國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性情悍殘忍,奸詐又有謀略。趁著這個機會,召集將士說:“叛賊不立達磨贊普的宗族後代,反而擁立氏兄弟的兒子,專門坑害朝廷的忠良大臣以脅迫群臣,而且至今沒有大唐皇帝的正式冊命,怎麼能稱為贊普呢!現在,我要和你們一起共舉義兵,誅討氏和當權的宰相,以便扶正國家的名分。天道歷來幫助正義的一方,所以,我們興舉義兵,一定會大功告成。”

接著,論恐熱又去勸說居住在周圍的三個部落,獲得一萬騎兵。這一年,論恐熱和吐蕃國青海節度使同盟舉兵,自稱宰相。

吐蕃贊普派兵平叛,卻不料被論恐熱三言兩語說的鬥志全無。他帶著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連下渭州和松州,兵鋒直指吐蕃王庭。

如果僅僅是這樣,論恐熱清君側的目的很容易就會達成,吐蕃也不至於陷入內亂的尷尬境地。關鍵是他是個嗜殺成性魔頭,從渭州打到松州,一路燒殺搶掠,屍體隨處可見。吐蕃在失敗就是死的威脅下,反倒讓奸佞手裡有了一股死忠的力量,頓時讓內戰陷入膠著,打的難捨難分。

一直穩坐釣魚臺的駙馬爺看完這封奏報後,嘴角洋溢起苦澀的笑容。麟德殿裡時光荏苒,小半年的出出入入,讓他享受了小半年的平靜生活。可惜無論有多麼留戀,這種還是被打破了,自己想要親眼看著自己孩子出生的小願望肯定是落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