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神雀宮禁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章

一席話,慷慨激憤,說得平安公主竟愕然無言,雲兮苦笑,對雲昭道,“清瑤自幼生在宮裡,何嘗聽說過這些事兒,你把話說的這般大義凌然,難道真的全無私心麼?”

“權勢無人不戀,雲昭自然不是例外。但我們畢竟是武家中人,與聖武親王那樣的權貴宗室畢竟是不同的。我們至少不會為了一己私慾,肆意傷害他人,踐踏武道尊嚴。這天下朝政,總要有人引導其去向,我寧可將權柄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略微放心一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雲兮嘆口氣,道,“生來便在公卿世家,受天下之供奉,自然要擔負天下之責,也是不能逃避。”

這些話,平安公主倒是能明白。她生來就是公主,錦衣玉食。但說實話,若是皇朝需要她和親邊疆還是以身殉國,都不能推脫。身份尊貴是真的,因此,責任才會更重。

她說,“三妹想做什麼,我也不是成心要阻攔,只是近些日子聽到一些風聲,擔心有人對三妹不利,這才多說了兩句。”

至於是什麼風聲,便不好再說下去了。聖武親王原本便是平安公主之叔父,份屬至親,更何況,前些日子宮裡還隱約透出訊息,說仁和皇后想要將自家侄女嫁給聖武親王世子楊佑。

平安公主下嫁至楚家,原是皇后與楚家之盟約,如今皇后又想將自己家的晚輩嫁到聖武親王府上,這其中的心思,就有些深遠意味了。

一點也也不奇怪,聖武親王在朝堂上一向鼎力支持太子楊旭,皇后身為人母,為了兒子的前途,投桃報李也是理所當然,只是這樣一來,平安公主身在楚家,便覺得自己處境有些尷尬了。

雖然什麼都沒有說,雲兮卻不動聲色,握住了她的手,想要讓她心安,雲昭亦道,“長嫂放心,我會處處小心提防的。”

平安公主離開內宮已久,雖然與仁和皇后母女之情依舊,但皇后心中真正的打算如何,卻已經是猜測不透了。

說到這位仁和皇后,其實出身並不十分高貴,因此就算身為皇后母儀天下,背後卻一直沒有什麼外戚支撐,這裡是有個特殊緣故的。

當今天子即位之時,年齡幼小到令人訝異,後宮之中空無一人,因此由太后做主重開舉國選秀。只要是書香門第,士人階層家的女孩,都可以參與。仁和皇后本姓趙,父親是開封府下一個府尹,地方小官員出身。但是敢將家中女孩子送去參加為遴選皇后而舉辦的全國選秀,可見是家有明珠,不願蒙塵。

果然到最後,這位小家出身的趙姑娘,在容止,婦德,詩書,禮義,女工五項考核中全部奪魁。最後選秀之三甲入朝面見太后,於慈安宮中口試,太后盛讚,說趙氏嫣然有母儀天下之風範,既然是女狀元,便該迎為天子正妻。

女狀元入宮為後,在朱雀皇朝已然是第三次。但皇后出身如此之低微,卻是絕無僅有並令人覺得難以想像。向來只有大富大貴累世公卿的人家裡,才養得出儀態萬方才冠天下之女子,比如楚雲萍也是女狀元,就出身於顯赫數百年的武家。宗室出身的女公子們奪得花魁之名的,亦不在少數。

因此民間一直有猜測,大約是因當時天子年幼,太后不願輕易被外戚擅權,才選了這麼個幾乎是平民的女孩子來做皇后。儘管當時公卿世家不少仕女因為覺得有失身份,沒有參與選秀,但能在全國各州府數萬名女子之中脫穎而出,可見這位皇后還是不可小覷。

那位府尹趙大人,原本是地位微末之人,犯不著特意提拔。皇室出面,賞了他五千兩白銀與一處宅院,就當是感謝他為朱雀皇朝培養出這麼個出眾的女兒了。

能奪女狀元之位,確實並非凡品,只是,這位皇后畢竟並非公卿世家出身,思考問題的方式,與貴族階層還是不同。天子時常說,皇后是賢德的人。但敬重之外,卻不見得有多親近。如今諸位皇子年歲漸長,奪嫡之事,也在檯面之下隱隱浮動。皇后若是要為太子打算,拉攏宗室與權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平安公主當初是被天子賜婚嫁入楚家的,仁和皇后原本就有些不情願。但看在好歹嫁的近,且雲兮文武雙全出身顯赫挑不出什麼錯的份上,才迫於無奈同意。但實際上,有七皇子楊曜那樣楚家出身的皇子在,仁和皇后與楚家,便始終心存芥蒂。再怎麼聯姻,那畢竟也是楚貴妃的孃家,不是皇后之外戚。

朝堂與內宮,都是風雲詭譎。利益背後的爭鬥瞬息萬變。謀算人心,是最累的事情。

世間萬事,多數如鏡花水月,轉眼成空,回頭細想,值得相信的,也許也只有情份二字,因為有這情份在,所以就算為對方赴湯蹈火,也心甘情願。

果然不出意料,沒過幾日,楚雲昭便接到兵部調令,讓她去北境換防。

調令附有攝政親王之詔書,單純換防之外,寫了寥寥幾句話,令她以龍門要塞為據點,督戰匈奴人目前正在攻打的遼陽要塞。

北境兩道防線,一個是盛京那邊西長城,主要防範回紇,西夏兩部,另一邊就是楚家負責的北境長城及龍門要塞,對陣契丹,女真,蒙古,鮮卑四族。加上匈奴,蠻族共有七部。

多年之前匈奴便與朱雀皇朝結盟,共同對抗契丹。匈奴與朱雀皇朝之間有姻親之好,靖王楊曦之生母丹宮阿依冉便是如今的匈奴王蘇達爾罕之妹,豫王蒙洛之女蒙玉也與蘇達爾罕髮妻並稱金帳大閼氏。

但畢竟是異族盟約,誰也沒認真把對方當兄弟。蠻族除匈奴之外其餘六部,也是分分合合,年景好的時候,內部打來打去,年景若是不好了,就聯合起來南下劫掠。跟朱雀皇朝死磕。匈奴三十年前與朱雀皇朝訂下鐵盟誓約,將公主嫁入朱雀皇朝,以盟國之身份,協助朱雀皇朝鞏固北防,換取的,便是朱雀皇朝年年送過去的糧食與衣料,以及通商貿易的契約。

沒辦法,蠻族土地種不出糧食,手工業也不發達。如果不能與南朝貿易,缺衣少糧,日子是不好過。搶劫也能達到目的,但顯然通商是成本更低並且更為有效的途徑。蠻族獵下來的貂皮虎皮鷂子,在南朝也是奢侈品,一旦開啟貿易通路,對雙方都有益。

匈奴自與南朝結盟以來,日益強盛是真的。蠻族其餘六部也看在眼裡,未必不動心思。但他們想要效仿匈奴與朱雀皇朝結盟,卻是有些麻煩,這麻煩,就是北境名城遼陽。

遼陽是契丹人的要塞,與匈奴所佔據的河西地區以及南朝北境接壤。而鮮卑,女真,蒙古三族的領地,恰好便被匈奴人手上的祁連山防線和契丹遼陽要塞封死。匈奴與南朝有契約,守衛祁連山,阻止契丹南下,同樣,契丹與其北面蠻族三部也有約定,鎮守遼陽城,攔截南朝軍隊之北伐。

蠻族三部若是想要南下搶劫,要麼取道遼陽,要麼另闢蹊徑。通商交往的道路更是被匈奴與契丹兩族徹底封死。南朝軍部一向有說法,要征服北境,第一步便是拿下遼陽城。遼陽要塞一旦到手,只要再推進一步,前方便是浩瀚無邊的朔方原,一旦南朝大軍踏入朔方原,契丹族之覆滅,便是時間問題了。

這種道理,南朝明白,契丹族更明白,自遼陽建城起,數百年間,這座城就一直在蠻族人手裡,不惜成本歷代加固,加上蠻族法師嘔心瀝血所創風雷之陣的防護,如今已經修的固若金湯了。城前還有天險呼倫河,正面突破,可能性基本上是零。

也不是沒有試過,先帝當年心心念念北境未定,曾令以軍功封王的名將秦王白起率三十萬大軍強徵遼陽。白起是兇猛善戰之人,原本已經做好打算,強渡呼倫河,以人海戰術,圍城直至攻下為止,卻不料天時突變,呼倫河潮水暴漲,白起一代戰神,被困在河面之上,前後失援,力竭戰死,三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契丹人趁勢南下,若非匈奴為了保護河西地區,阻攔了一下,讓楚家軍及時從朝露之城調兵攔阻契丹軍隊,沒準,京畿地區就要被鐵蹄踐踏了。

白起與先皇交情深厚,帶三十萬人殉身於遼陽防線,先帝痛惜不已,這個地方,無人再敢提起,漸漸就變成了朱雀皇朝的忌諱,直到後來與匈奴聯盟之後,乾脆就交給匈奴人打了。說是攻城,實質上還是做得常規佈防的功夫,陸陸續續打了十五年,也沒見打下來。

打不下來正常,畢竟是關鍵要塞堪稱命脈,防守極為嚴密。而且,蠻族與華族也並非完全齊心協力,萬一真為南朝攻下遼陽,契丹人的領地敞開,北面三部南下,南朝北上,匈奴的處境也不會變好。因此閒著沒事,也就是打著玩玩。況且這麼些年,朱雀皇朝南征北戰,損失不少名將武家,表面看著強盛,實質上軍勢已弱,眼下就算是皇朝內部,也覺得沒到平定北境的時機,真打下來了,如果不以此為契機掃蕩蠻族三部,其實也就沒什麼用場。

雲昭把詔書拿過去給雲兮看,雲兮說,“遼陽維持眼下局面,已經數十年了。讓你去督戰,也就是隨便說說。眼看要入冬了,過年之前也打不下來,最多讓匈奴人撤兵,明年開春再重開戰端了。”

楚雲昭將詔書放到一邊,笑道:“不過是一個要塞,要是能有個三五年時間,就算鐵皮城牆也給撬開了。放任那幫匈奴人打了十五年,還在那兒放著,我要是直接拿下了,事情是不是就有意思了?”

“白起一代戰神,也是折在那裡的。只要沒動平定北境的心思,沒必要打他。”

“先帝一心想要拿下北境,難得讓我逮住這麼個機會,不然就由我從這開啟第一步?”楚雲昭思索著道,“不過,我覺得這位親王差遣我去這麼個打不下來的地方,存心就是過年之前,不想讓我再立功了。”

雲兮道,“你已經是女公爵了,再立功,只能給你封王了。”

“那挺好啊,跟白起一樣,靠軍功封異姓王,最好再讓我把蠻族七部統一了,把整個北境都封給我,世代罔替,做個千秋萬代的北境王。”

“不出三代,估計朝堂上就有人諫言,再度北伐打你了。”雲兮一邊心不在焉的打譜,一邊隨口應著。

“封個鎮北王倒是不錯。爵位封地尚在其次,要是白起打不下來的城讓我給滅了,倒是能開心好一陣子了。”

雲兮也笑,“不世之功業,哪有那麼容易?你就當去玩吧,早點回家過年是正理。懶得動彈,就把仗交給別人打,等過了這陣子再說。”

雲昭這次回來,也沒跟雲兮提起過有孕的事情,但聽雲兮這麼說話,倒好像是心裡有點數的樣子,她也沒打算多想,順手將詔書收到懷裡,就去幕府那邊商議出征的事情了。

開府立議,那是親王與皇儲才有的特權。但楚雲昭的幕府就設在長安街,與兵部只隔七八個院子,遙遙相望,也沒見有誰出來挑理。

太子幕府是一年前由聖武親王提議,內閣首輔白樾批准之後,東宮諸太傅聯合組建的。而楚雲昭的幕府,名為定遠兵府,是十年之前,酒宴之上,天子一時高興賜下的。跟開玩笑似得,就允了個小女娃開府立議。來源不同,但功用實質是一模一樣的,再加上成立的時日較為久遠,論起影響,其實遠超太子幕府。

如今定遠兵府五十多名參議,輪流著跟楚家軍出征,為楚雲昭出謀劃策。論幕府實力,可與聖武親王之刀龍兵府比肩。

沒什麼可意外的,楚雲昭這人,做事永遠驚世駭俗,天子對她的寵愛又是出乎意料,天啟人民早就看習慣了。畢竟一個女人,都領兵打仗了,還有什麼事兒是她幹不出來的?

楚雲昭去兵府那邊商議北上督戰一事的細節,才去了沒多久,靖王楊曦便上楚府這邊了。

不好表明是直接過來找雲昭的,只說是過來探望長公子的病情。先上了雲兮的藏書樓那邊,同平安公主說了幾句話,又問了雲兮這陣子的身體狀況。急急忙忙話說完,就說想在園子裡四處走走。雲兮也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