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神雀宮禁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4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4章

“在你心目中,是不是除了北境的戰事,就沒有別的值得掛心的事情了。”

楚雲昭答,“那倒不是,南境現在還好,七爺現在也算是能派的上用場了,我不用太擔心。東海就很令人心煩。那個東海軍督宋明遠,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靠得住的人。”

楊曦不做聲,就聽著她說,甚至順著她的思路,想到了宋明遠的事情。

朱雀皇朝是世家封國制。重臣武將,無一不是世家出身不說,連儒門天下,學海無涯,鴻文館,稽下學館之類的書院,也以世家子弟為主,比對著各自的出身,分出不同的程度來。

文科武職的學生都有,依著出身,上不同的課程,文科畢業了做官,武職畢業了打仗。出身和履歷都在。朱雀皇朝還有一點,是門生故吏制度,誰帶出來的學生,就跟誰去做官。打個比方,像宋明遠這樣做到軍督出身的人,一般都是鴻文館或者學海武科的學生,並且一定是武家出身。查一查出身的家族,當初跟隨的教授是何人,基本就知道立場與背後的人了。

宋明遠比較例外。他這些履歷是查不到的。也不是因為出身寒微。他不是平民。平民出身不可能做到軍督。朱雀皇朝是不可能。他在武家這邊的履歷一片空白,甚至連昔年聲威煊赫的女武神楚雲昭都不知道他是何許人,其實是有原因的。

他不是武家出身,也不是武科的學生。他其實是個書生。江南世家出身的書生。學海文科畢業,主修算學,輔修陣圖。

這種人才,按理是該在戶部底下做事的。當年學海無涯傳言,有兩大殺神課,法理與陣圖。選了這兩門課的人,怎麼也都得留個七八年。但只要能混得出來,前程基本上是還算不錯。出身不怎麼好的人,為了翻盤的緣故,倒也有不少人會想不開的選擇這兩門課,這才讓這兩門慘無人道的功課一直保留了下來。

法理不必說,難是難在要背的東西太多了,法典條文,總共六部,隨便一部拿出來都能當做砸死人的兇器。除了原本的法典之外,針對各個不同情境的解釋,以及援引案例等等,法理的學生要背的書隨便整一整,不要說做兇器了,就是拿去埋人,也是可以輕輕鬆鬆壓死七八個人的。

頭腦不好的人,是不能去學法理的,姑且不說能不能把要學的東西融會貫通。單是要將那些堆起來夠埋掉好幾個人的書一本一本背下來,就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

學海另一門被稱為殺神的功課,是如今任職的那位教統大人所創的陣圖,將易經,陰陽道,算學,術法佈陣,八卦五行,奇門遁甲融為一體。艱深晦澀不足以為外人道。自創立這門課程如今,能學到讓那位教統大人認可的,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教統大人的妹妹,從前的淑妃白君辰。教統大人曾經毫不避忌的誇讚過淑妃,蕙質蘭心,聰慧敏銳,遠勝凡俗之人。教統大人眼中的凡俗之人,基本上就是天下所有人了。他那個妹妹在讀書這方面,也確實是不容小覷的聰明。只可惜也跟教統大人一個毛病,對世途人情一概不在乎,過於不近人情,以至於活在這凡俗之人構成的世界裡,步步都是坎坷。

宋明遠是貴族出身沒有錯。但卻比較微妙。他所在的家族,是清流。

江南世家主要是以清流為主,所謂清流貴族,地位超然於眾人之上。儒門世家封國,要符合清貴之稱,必須滿足非常苛刻的條件。清貴世家不可任執政之位,不能持有任何經商特權,並只能維持極其有限的兵力。在此限制之下,家族地位仍必須保持獨立,不可依附任何宗主國,也不能以任何方式接受他國援助。在此之列的世家封國,也只有家主和國主,或是君王直系所出,才有清流貴族身份。

清流貴族有入朝議政的特權,只要沒有現任內廷、外朝和學海官職,皆可列入入朝議政候選者名冊。清貴之家在政治、軍事和財富等方面的實力非常受限。考慮到家族的地位和聲譽,家族成員不但要避開經商與從政,也要避免與權貴家族聯姻。為保持家族的地位與影響力,往往走上精研學理之路。身為清流學者,在儒門學府任教職,便有資格在外朝廷議的時候提出建言。所以清流家族多出學者,以此增加家族影響朝政的實力。

水至清則無魚。

清流和官場互不相容,古已有之,絕非始自今日。清流一派以不受官職、不沾官場為貴。身受官職之人,至少得一隻腳踏在泥潭中,就算自己想清,也清不到哪裡去。

然而江南世家每年都舉辦屢次盛會,名為雅集,實屬議政。如此看來,清流也不是想當然的那麼“清”,至少不能完全剝離政治。

“已涉政論濁流,再以清貴無塵自詡,難道不自覺虛偽之至?”

這話是宋明遠年少之時說的。

說的也沒什麼大錯。清流世家看重清貴無塵的高潔名聲,目的就是為了在朝堂廷議的時候說出的話更有份量。為了保住這份份量,就不能出仕做官,以免被潑染上世俗之汙名。江南這些清流世家,為了一個清字,不能做官,不能經商,不能佔據過多的封地。家族財富,全靠名望換來。若是名望有汙,比死還可怕。這樣的窘迫之境,幾乎人盡皆知。但清流畢竟是高人一等的,只要抱定清流的名聲,朝堂內外的權貴們,為了各種各樣的目的,總是要使些汙濁手段來拉攏清流的。所謂清流貴族,若是真這麼不識趣,怕不是早就餓死或者被人打死了,豈能活到今日,發展壯大,甚至擁有左右朝局的能力呢?

是有真正不識時務的。前朝的時候,有清流名門世家的公子,眼看國破家亡,建言無效。憤怒之下,寫了華麗長文自述身世,講出一腔憤懣之情,控訴這世道渾濁,容不下真君子。然後就投江殉國了。還有清流世家中人,亡國之後逃往深山,誓死不食朱雀皇朝之粟,在深山之中以野物山泉為食。然而某一日偶遇樵夫,卻被山野樵夫點破。說天下既然已經被朱雀楊氏所佔,山山水水,何處不是楊氏所有?單隻不食朱雀之粟,又有什麼意義?死了難道不也是葬在朱雀皇朝的土地之下麼?

結果那兩位隱居山林數年的前朝清流貴族一時之間,恍若大夢初醒,想開了,然後就觸壁而死了。以死殉故國之心,的確令人佩服,但也由此可見,太過於死心眼的清流,向來都是只有死路一條的。

天啟公卿,比如說儒門四貴之一的白狐悅氏大宗師就曾經說過,所謂清流,不過是沽名釣譽,以此換取利益的一群人罷了。

大宗師畢竟財帛甲天下。縱然清流貴族,也不能將他怎樣。最多寫文章痛罵幾句。可嘆悅氏大宗師色如好女絕代風華的俊美人物。因為一句話得罪清流。在天下文章中,被描述的唯利是圖一身銅臭。不知道的,還以為悅氏大宗師是個禿頭大肚的猥瑣商人。

幸而他不在乎。但也可見,筆能殺人。

宋明遠並不是財大氣粗的大宗師,他不過是江南宋家一個年輕的公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指斥清流汙濁。那看起來是活的不耐煩了。如果是在自己家裡皮一下也就算了,最多被老爹打斷腿,關幾個月不出門,或許再長大點,就能學乖。可惜他這話,是在白沙書院的雅集上說的。而且是規模最大的中秋雅集。天下間但凡有點名號的清流文人,哪怕是一些潛心鑽研十幾年不問世事的教授都被請出來了。會宴之上一番高談闊論,天下皆知。

宋明遠個人作為清流的前途是完蛋了。江南宋家也即刻被清流排擠,聲名掃地。往後各種雅集應該是都不用去了。入朝廷議,估計也沒人會給他們家薦書。

作為清流的名聲是徹底完了。清貴名門的地位瞬間蕩然無存。兒子是自己生的,既然不能活活打死,那也就只能送他入朝做官了。不然的話,難不成全家去喝西北風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世家封國制度之下,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應該按照各自的地位各司其職的。清流世家的地位原本是高於內廷外朝的文武百官。理論上而言,甚至高過外戚與宗室。清流世家的規矩,又是必須清高倨傲的,清流名門出仕做官的不是沒有,但通常都是會被踢出圈外然後再往死裡戳脊梁骨的。宋明遠中秋之日有驚人言論之後,沒過十月就被送到天啟學海無涯讀書考試謀官職。

照他父親的說法,是無可奈何之舉,但動作既然這樣快,可見如此臨機應變到不似清流的父親,養出這麼個離經叛道的兒子,也不算意外。

清流與官場既不相容,宋家也不算富裕,投身於學海無涯的宋明遠日子是不算好過的。他叛出清流,被清流不齒,投身於儒門學府,又被儒家子弟各種嫌棄。都已經是可以靠著名望換取權勢金錢的清流貴族了,還要出來讀書考官,這不是消遣勞苦大眾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