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民國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回“足疾未愈”袁世凱要攝政王下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回“足疾未愈”袁世凱要攝政王下臺

武昌起義的革命烈火已經燒到了各地,很多地方紛紛獨立。對於清王朝而言,要整建制地把自己的行政區劃丟掉,除了和外國列強打的幾仗之外,還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政府迫切需要挽回局面。

1911年10月14日,清廷起用已罷黜兩年有餘的袁世凱為湖廣總督。袁世凱的再起是內閣總理大臣奕匡保薦的,攝政王載灃雖然不喜歡老袁,可是打仗必須要依靠北洋軍,北洋軍則是袁一手訓練的,所以不得不用袁世凱。復職起事的袁世凱不僅是湖廣總督,同時兼辦圍剿事宜。

按照這道命令,袁世凱充當的是另一位大臣蔭昌的副手。袁世凱當然沒有興趣,以“足疾未愈”的理由推辭了任命。

袁世凱本來並沒有足疾,但是當時攝政王載灃放逐他的時候,硬說他有足疾,勸他請假養病,如今袁世凱正好用足疾來回敬。

奕匡曾問充當雙方之間傳話者的徐世昌,袁世凱提了什麼條件。徐世昌支支吾吾地說出了六個條件:第一,明年召開國會;第二,組織責任內閣;第三,開放黨禁;第四,寬容革命黨;第五,授以指揮前方軍事的全權;第六,保證糧草的充分供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世凱和徐世昌串演的這一幕雙簧,袁世凱的條件是真的,徐世昌的氣憤則是假的,袁世凱的用意是利用革命黨來對付清朝,再留著清朝來對付革命黨,自己有北洋軍為本錢坐收漁人之利。

但是袁世凱的條件等於是要攝政王下臺,奕匡是無法答應的。不過清廷在月0日又下諭給各省都督:從亂者不咎既往,倘搜獲名冊,亦當予以立即銷燬。

清政府這樣做,對各地民眾是採取了一個示弱的態度。

袁世凱復職視事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總督瑞澂倉皇脫逃。革命軍推選黎元洪擔任都督一職,很快便佔領了漢陽。清政府的王公大臣們,都六神無主,雖然派了各路陸海軍前去鎮壓,無奈收效甚微。攝政王載灃與袁世凱是死對頭,當初袁世凱被剝奪官職,就是載灃的主意。現在載灃面對亂局也沒有辦法,只得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統率該省所有軍隊和各路援軍。

清政府是“危局待能人”,袁世凱是“我自巋然不動”。他在接到清政府的諭旨後,假稱足疾未愈,不能督師。載灃沒有辦法,只好催促蔭昌南下,收復武漢。然而蔭昌也不是行軍打仗的能手,甫一交戰,便潰不成軍。這次勝利後,革命軍聲威大震。很快,黃州府、淝陽州、宣陽府等地都豎起白旗,響應革命。接著是湖南、陝西、山西、江西、雲南、貴州等省也相繼獨立。

這些訊息讓載灃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內閣總理慶親王奕匡、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極力推薦袁世凱,建議再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統率赴援的海陸各軍和長江水師。為了撲滅起義的火勢,載灃做了很大的退步,讓馮國璋統率的第一軍和段祺瑞統率的第二軍,都歸袁世凱調遣。這無疑是將軍權全部讓給了袁世凱。

袁世凱看到清政府滿足了自己的願望,勉強接受了任命,並即日啟程。袁世凱答應督師後,蔭昌藉口京城兵備空虛,要求回京駐防,趁機逃離了武漢這個火山口。袁世凱接手之後,形勢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袁世凱早年前曾任直隸總督,練兵六鎮,段祺瑞、馮國璋等將領都是他的舊部。對於袁世凱的知遇之恩,段、馮等人更是感恩戴德,他們存心要為袁世凱好好打一仗。新軍的戰鬥力就跟之前完全兩樣了,武漢的局勢得到了控制,袁世凱的作用也得以體現。

清政府又任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待各事妥善佈置後,立即回京組織內閣。

在取得軍權後,袁世凱又順利取得了政權。軍政大權在握,袁世凱一步登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