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民國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回和平的誘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回和平的誘惑

袁世凱在英國駐漢口領事葛福的支援下,派密使過江與革命軍“議和”。武昌革命軍首腦人物的黎元洪、黃興各給袁世凱寫了一封回信,黎元洪勸他“倒戈反正”,推翻清朝,革命軍將推舉他為“汴冀大都督”,黃興勸他做“新中國的華盛頓”。袁世凱眼見勸降不成,便下令馮國璋進攻漢陽。

11月7日,北洋軍佔領漢陽。但袁世凱不但沒有乘勝進攻武昌,反而又請英國領事出面,建議停戰三天,再次發動了“和平攻勢”,這是因為革命形勢發展迅速。上海、蘇州、浙江相繼光復,先後宣告獨立,革命軍在南京又開闢了一個戰場,北洋軍即使拿下了武昌,也不能撲滅革命烈火,何況北洋軍也未必有這個能力。所以袁世凱認為角力不如鬥智,更重要的是,他的和平姿態是向革命軍表明,他並非死心塌地要做清朝的鷹犬,只要滿足他的要求,凡事皆可商量。

這一資訊首先是滿族的王公大臣,替他“義務”發出的,迅速傳遍了天下,他們堅決反對議和,甚至有人主張推翻“奸細內閣”,另組“戰時內閣”,繼續對南用兵,把革命軍趕盡殺絕。另外袁世凱利用汪精衛把資訊傳給了同盟會,汪精衛於1910年刺殺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入獄,曾經作絕命詩一首。”慷慨歌幽市,從容做囚徒。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1911年11月6日,汪精衛獲釋,“袁府師爺”趙秉鈞見他很有利用價值,便把他留在了北京,袁世凱便叫長子袁克定與他結拜為異姓兄弟,汪精衛出入袁府,很快就瞭解到了袁世凱的政治野心和兩面手法,他用密函報告給了上海同盟會,汪精衛說袁世凱並不是清朝的“忠臣”,不可把他視為敵人,如果能夠推舉他為民國總統,袁氏“舉手之勞”即可推翻清廷。革命大業可以“兵不血刃”,而“大功告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汪精衛還與袁世凱的親信楊度組成了“國事共濟會”,以“同舟共濟,調停南北、促進和平”為宗旨。楊度公開說,現在南北和議,不是革命黨與清朝皇帝議和,而是革命黨與袁項城議和,袁不想做曾國藩、李鴻章,你們切莫把他逼上梁山,袁的問題解決了,你們的革命也就成功了。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

汪精衛本名汪兆銘,字季新,精衛是他的筆名,後來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之。190年汪精衛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費生,1904年9月入東京法政大學學習,汪精衛在那裡接觸了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萬法精神》和斯賓塞的《政治進化論》。這些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使汪精衛產生了推翻專制的封建王朝,建立西方式民主共和國的信念。

1905年7月汪精衛謁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參與起草同盟會章程。1907年年初,汪精衛隨孫中山赴南洋籌設同盟會分會,任南洋革命黨報《中興日報》主筆之一,與保皇黨的《南洋總彙報》進行論戰。1909年10月汪精衛由南洋至日本,出任《民報》主編,秘密復刊發行《民報》第5-6號。

1909年,革命黨人組織的起義相繼失敗,汪精衛心急如焚,決意組建暗殺組織。

他決意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要“化自己為灰燼來煮成革命之飯”,“借炸彈之力,以為激動之方”,“弟雖流血於菜市街頭,猶張目以望革命軍之入都門”。

1910年1月汪精衛、黃復生、喻培倫、陳璧君等抵達北京,開設守真照相館,暗中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攝政王身邊侍從極多,刺殺難度很大。汪精衛原來準備的鐵茶壺炸彈威力不夠,就臨時跑到騾馬市大街找鐵匠做了個大鐵罐。刺殺計劃迅速落實。黃復生、喻培倫負責在載灃必經之途埋炸藥,汪精衛負責引爆,陳璧君負責通風報信。

他們沒想到的是,埋炸彈時出了一個意外。1910年4月日凌晨,汪精衛等人正在埋設炸藥,突然被人看到,以為是小偷在埋藏贓物,就叫來了警察和憲兵。

汪精衛他們只好緊急撤離,可炸彈太沉無法抱走,被留在了那裡,成為了破案的線索。

喻培倫、陳璧君在汪精衛要求下返回日本,繼續籌款買炸藥。汪精衛、黃復生兩人則繼續留守,結果很快被逮捕。

清政府擔心處死二人,會引來革命黨的報復,於是改處死為永遠監禁。後來武昌起義爆發,汪、黃二人獲釋,受到了民眾的夾道歡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