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民國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回“二次革命”爆發,北大險些被停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回“二次革命”爆發,北大險些被停辦

民國初年,充滿著各種複雜的矛盾和鬥爭,這種動盪也反映到了教育界,僅僅年、191年這兩年內,教育總長換了六任。北京大學當時則是四易校長,三起學潮,兩次遭停辦、裁併之危。就在二次革命爆發的當年,北大險些被停辦,面臨生死關頭。

191年暑假,北京大學9月日忽然接到教育部函,命暫緩開學,並且約校長次日到部面談,想要將北大暫行停辦。

北京大學其實已經是一年多時間裡被兩次要求停辦了。這一年多時間裡發生了一系列事情,首先是北大得名,北大的前身當時是最高學府和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的京師大學堂,於191年5月改名。

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革命派和立憲派的兩位領袖人物,孫中山和梁啟超先後來到北大發表長篇演講。孫中山的演講使北大師生大受教育和鼓舞,到會者極為振奮,鼓掌之聲不絕。雖有精神鼓勵,北大卻常受經費困難的困擾。武昌起義後,清政府不再給京師大學堂撥發經費了,191年7月初,教育部又以所謂程度不高、管理不善、經費困難為理由,提出停辦北京大學的建議,在師生的抗爭下終被否決。

但是半年後,北大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學潮。191年何燏時任校長後,宣佈預科畢業生必須經過入學考試才能進入本科,預科生抗議,甚至到教育部和國會來請願。學潮之後不久,191年新任教育總長汪大燮,又以北大費用過多、風紀不正、學生程度尚低為理由,想要講北京大學暫行停辦。這也與袁世凱政府加強專制統治,與教育部企圖緊縮經費有關。校長何燏時9月7日在給大總統的呈文中,堅決反對停辦,他指出國家設立大學,實振興教育之總鍵,陶冶人才之巨爐,如果為節省經費而停辦中國唯一的國立大學,致使莘莘學子依賴外人,不但有失國體,而且使教育實權旁落,足以“貽笑友邦”、“缺失民望”。

在何校長和北大師生的強烈反對下,汪大燮只好表示“並無撤廢之心”,但又提出將北京大學合併到天津北洋大學,仍是變相的取消北大,故又遭到北大師生、校友以及國會議員,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在北大師生的堅決鬥爭之下,教育部不得不停止撤裁北大的行動。

辛亥革命與民國初年的北大

1911年10月10日,武漢起義敲響了清政府的喪鐘,作為當時最高學府和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的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當然也受到極大震動。儘管清政府學部故作鎮靜,命令大學堂師生照常上課,“慎勿輕聽浮言,致滋紛擾”。然而,京師大學堂也人心離散,不少學生、教員紛紛離校回籍。

至此,京師大學堂已處於停課狀態,部分學生回鄉投入了辛亥革命洪流,參與各地革命宣傳和省議會、都督府工作。191年1月日,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蔡元培任教育總長。5月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呈報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提議將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大學堂總監督改稱校長。

191年,中國革命派和立憲派的兩位領袖人物孫中山和梁啟超,曾先後對北大師生發表過長篇精彩演說,內容深刻精闢,給當時北大師生很大啟發和教育。

191年8月,孫中山應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之邀北上共商國是。在京期間,孫中山除與袁世凱會談外,還出席各種集會,發表演講,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和建國方略。8月0日,北大師生兩千多人在湖廣會館集會,隆重歡迎孫中山。孫中山出席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演,指出:“此項革命成功,多賴學界之力,以後各種建設,尤賴全國學界合力進行,方能成功。”他強調,“學問為立國之本,東西各國之文明,皆由學問購來。”孫中山實際上闡述了民國教育的宗旨,使北大師生大受教育和鼓舞,“到會者至為振奮,鼓掌之聲不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1898年百日維新失敗後,梁啟超一直流亡國外,直到191年10月初才回國。

10月1日下午,他出席北大師生歡迎會並作講演。他認為大學的宗旨應是“研究高深之學理,發揮本國之文明,以貢獻世界之文明”。“學問為文明之母,幸福之源,一國之大學即為一國文明幸福之根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