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九龍尋芒最新章節列表 > 補序 楔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補序 楔子

天芒,俗稱長生不老藥,相傳是秦始皇命令方士徐福所煉,實則不然,那首長生謠自周穆天子西巡之時便開始吟唱,那首寫給盛姬的情歌裡暗藏著天芒的秘密: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土,維君子使,媚於天子。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傅於天。藹藹王多吉土,維君子命,媚於庶人。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三教九流中儒釋道為三教,兵家、法家、墨家、農家、雜家、縱橫家、陰陽家、方派、術派為九流,春秋戰國時期,術派中煉金術士從《詩經》中發現這些秘密,並將它們總結成書是為《異治菽論》,其中說到周穆天子西巡的目的是為尋找煉製天芒的三種材料鳳凰淚、瑤心石、雉草。自古鳳鳴岐山,瑤出崑崙,周穆天子在歷史上第一位煉金術士偃師的指引下西巡,藉助這些材料偃師便可以煉製出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神話傳說中記載周穆天子西巡之時,曾在崑崙之丘,瑤池之濱,會見西王母,《列子·周穆王》記載:“穆王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命駕八駿之乘……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瑤,王和之,其辭哀焉。”而在野史逸聞中也有此事,在酒席上,西王母唱道:“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意思就是:“天上飄著悠悠白雲,道路啊漫長得無窮無盡。無數的高山大河把我們阻隔,從此一別將難通音信。然而你將長生不老,相信以後還能重逢。”此中西王母提到周穆天子將長生不老,正是偃師得到鳳凰淚、瑤心石、雉草後煉成天芒的事情。

周王朝,武王伐紂第二年,武王發崩,幼子誦即位,是為周成王。康王崩,子瑕立,是為周昭王。昭王瑕見國力強盛,有心平定南方,將疆土擴大到南方江漢之濱。然而,在漢水,昭王所坐的船沉,溺水身亡。史載“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昭王南巡,讓繼位的穆王滿大為嚮往,他繼承了父親擴充疆域的壯志豪情,即位後東征西討。東至九江,西抵崑崙,北達流沙,南伐荊楚。但歷史的真相並非如此,周穆天子西巡的目的並非擴充疆土,而是為了一個人,盛姬。

當年,穆天子以擅長製造的造父為車伕,以諸侯進獻的八駿神馬(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為御駕,帶著自己的愛妻盛姬西征而去,據史料記載,當時的盛姬身患惡疾已是將死之人,周穆天子聽信術士偃師的勸告煉成了天芒,《太平御覽》卷七四引《抱朴子》遺卷

中有言:“天藥斯成,為君九載”,意思是說當時偃師煉出的天芒共有九顆,盛姬服下一顆卻還是死了,葬於沂山,在地方誌中最早見於元於欽編修的《齊乘》:“山頂有二冢,相傳周穆王葬盛姬於此,故大峴關因號穆陵,後人在此築關,稱之為齊長城第一雄關穆陵關雲”。盛姬服食天芒而死的原因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可能是盛姬的惡疾太過嚴重,天芒只有延續壽命的功效,而無治病的效用。周穆天子因盛姬之死大發雷霆,讓偃師也服食了一顆,偃師竟然容光煥發,有返璞歸真的現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偃師與周穆王之間的間隙早已有之,偃師不僅是術派的煉丹術士還是古代傳奇中最神奇的機械工程師,他曾獻給周穆王一個比起現代機械人還要出色的偶人。偃師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極為酷肖,周穆王一開始還以為只是偃師的隨行之人,經過偃師的解說,才讓這位神性極強的名王也驚奇萬分。那偶人前進、後退、前俯、後仰,動作和真人無一不像,掰動下巴,則能夠曼聲而歌,調動手臂便會搖擺起舞,讓旁觀者驚奇萬分,周穆王看得有趣過癮,還讓寵姬一起出來觀看。表演將畢,那偶人卻向周穆王的寵姬拋了拋媚眼,讓周穆王勃然大怒,一心認定這個靈活宛似活人的傢伙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真人,便要將偃師當場處決。偃師卻將偶人立刻折開,發現它只是由皮革、木頭、膠漆、黑白紅藍顏料組成的死物。周穆王趨前細看,偶人的內部器官俱有,外邊則是筋骨、關節、皮毛、牙齒、頭髮一應俱全,但卻都是假物,一經組合,卻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偶人,將偶人的心拆走,偶人便無法說話,拆走肝則眼目皆盲,將它的腎拆走,就無法走路。雖然這只是一場誤會,偃師在周穆王的眼中不再那麼令人敬重,在《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中周穆王是個多情且重情的人,就跟鄭少秋演的皇帝差不多,他曾攜美女盛姬在東方遊歷(去完東邊去西邊),而偃師無意之間竟然調戲他的愛妻,最後還用天芒害死了她,後果可想而知了。偃師自知得罪了周穆天子難逃一死,他在最後受盡周穆王發明的五刑墨、劓、臏、宮、大辟而死,到死也沒有將剩下的七顆天芒交給周穆王,自此之後那七顆天芒下落不明。

至於後來的徐福,他只是個方士而非術士,根本不會煉丹,更沒有鳳凰淚、瑤心石和雉草,他只是請他一個煉丹術士朋友抱朴子煉出了另外一種丹藥,也就是現在的強烈興奮劑加強版,姑且稱之為人芒,徐福其實是知道這種人芒的藥性騙不過秦始皇,才找藉口逃到了日本的九州島,而《古今大戰秦俑情》中冬兒喂到蒙天放口中的那顆金丹,正是抱朴子所煉的人芒。-徐福畏罪潛逃之後,秦始皇追究他兒子徐天地的罪責

,把他派到玉門關一帶去送死,那時的匈奴分外猖獗,徐福也沒有辦法只好將剩下的人芒全給了徐天地,“將軍五千兵,殺敵十萬軍;擅於騎射劍,匈奴以為天”說的是徐天地和他的士兵們吃下人芒之後藉助藥性五千人打敗十萬匈奴大軍的事蹟,徐天地最後活了下來與當地人明衝結為夫妻,自此他們的後人就在土城世代守候剩下的人芒。

北宋天聖十年,宋仁宗看到龐太師權勢日重,擔心龐太師要造反就想辦法對付龐太師父子,但龐太師的兒子龐統掌握了兵權,仁宗手中無兵,只有鄭親王的一千死士,於是仁宗就想到了人芒,想藉助人芒的藥力來加強這一千死士以便為能對付龐太師父子增加砝碼,所以他就讓包拯去找人芒(那時,人芒還被叫作天芒,但那不是真正的天芒)。不過,人芒早就在土城地震時,被震出來,老鼠吃了,所以當年土地的老鼠老會這麼厲害,前所未有的鼠疫便是如此形成的,而包拯和公孫策只帶回了一隻空的人芒盒子。

歷史上這些人對天芒的追尋始終無果,那七顆天芒終究沉浸在過去的風塵之中......

出來後,我們身處於一個荒山大川之中,終於見到了地上的太陽。

我和南忘機躲在一個巖洞下面乘涼,關心放下兜帽在洞口曬太陽,起初都不知道這裡是中國哪個省份哪個地區的大山。

費了好長時間,關心勘探了一圈四周環境,根據山川形貌和地質環境,最後確定是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大山之中。

暈頭轉向再加之精神疲倦,在山中兜兜轉轉走了好幾天,最後終於陰差陽錯下了山進了山腳下一個鎮子,馬站鎮。

重獲新生,我和南忘機哪兒也不想去,就待在賓館裡踏踏實實地睡了一天一夜,吃喝拉撒都是關心在照應。

他本來有事想先走,讓我想盡辦法拽了下來。

晚間去了大酒店慶賀,三個人吃完了整整一桌,回到賓館後遇到了一隊人,他們鬼鬼祟祟丟下行李,踩著我們下山的路線上了沂蒙大山。

關心覺得這些人有些不對,看我們也調整得差不多了,便打算再帶我們走一小節路,跟著他們去一趟沂蒙大山。

不過,他事先是說了,再從沂蒙大山回來後,他必須先回一趟太乙山,跟師父們報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