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說不得之浮屠一夢最新章節列表 > [蒔]空門證法身,受戒斷紅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蒔]空門證法身,受戒斷紅塵。

次日一早夏如準備好梳洗用具端往高陽房間,開啟房門時卻見高陽已經醒來,正坐在梳妝檯前梳著頭。今日她著了件淡黃色的襦裙,腰間點綴著幾根玉綠色的絲絛,廣袖與下裙襬上皆繡著一株欲謝狀的曇花,一條黃綠相嵌的披帛繞身。頭髮分了一半用玉簪綰起,雕花如曇,流蘇灑灑如花蕊,一半散於耳後。

“公主?”夏如有些驚訝,往常公主最愛賴床,能多躺一秒都不會“屈服”起身,今日怎麼起的這麼早?還是說……自己起晚了?不對呀!這明明才是日始時分吶!

“有些認床,睡的不大好。”

其實是一夜未眠。

夏如點點頭,確實是的。記得上次去湯泉宮時便是折騰了一夜。

“公主是要這個樣子去大總持寺嗎?會不會有失了身份?”夏如左瞧了瞧、右瞧了瞧再上下打量了許久。好看是好看,她家公主穿什麼都好看的。只是,大總持寺好歹是皇家寺院,身為公主不應該打扮的端莊大方的嗎?

“……嗯,我這是去拜謝恩人的,又不是去擺公主架子的。”曾經高陽認為身在帝王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榮華富貴、滔天權勢,所有的所有都是天賜,後來方才明白,這是從你出生起就打造的牢籠。這牢籠裡金碧輝煌,上至皇上下至宮人,都是這牢籠裡的囚徒。它禁錮你的自由,阻止你追求外面世界的天高地闊……你還得看著那些最尊貴的人骨肉相殘屍骸成山……

有什麼好?

高陽留了夏如整理房間,披了件素色斗篷,獨自下了樓閣。

聽雪樓裡綠萼梅最多,遠看著於雪一色。她大約記得在冥界時,有一個日日澆灌姻緣樹的童子,總會唱這麼一段: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本意再往前走走,閻婉這邊已差人來請去正廳用早點。

……

朝饔後高陽與閻婉便出了府。

年關將至,街上人實在多了些,便囑車伕依小道而行。臨上車時高陽對車伕道了聲:“去會昌寺。”

閻婉不解,明明道嶽法師是在大總持寺修行,去會昌寺做什麼?

高陽笑了笑,只說今日道嶽法師定在會昌寺,也未提其他。

二人均未帶侍人,只有一位車伕,高陽怕閻婉身子吃不消,說自己一人去便好。閻婉卻說她年紀小一個人出門不安全,後又搬出長孫無垢來,說是自己做保帶她出宮,若她今天有什麼意外自己該如何向父皇母後交代?又說,李泰讓自己照顧好她云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陽瞧了瞧天色,復看正喋喋不休的閻婉,心想再這樣下去今日就不用再出門了,只好妥協作罷。

冬季城郊沒什麼景色看,所幸雪還未化不至於滿地泥濘弄的狼狽。

高陽邊聽閻婉講著她童時的趣事邊玩弄著袖爐。原來溫良如她,兒時也曾因為調皮爬後院的老樹被父親請過家法;也曾因為貪採池中蓮子落水大病一場;也曾女扮男裝偷偷去逛青樓……

話到此,閻婉倒是噗嗤一笑:“還好那次父親去了宮裡深夜方歸。若讓他知曉,我必少不了罰跪祠堂的。”

閻婉笑,高陽亦笑。前世她少與這位嫂嫂相處,只道她十分的知書達禮,琴棋書畫皆是信手拈來,四哥對她寵的不行。今番聽她說起往事,實難與印象中的四嫂聯絡在一起。

二人互侃著童趣,不知過了多久車簾被掀起:“王妃,公主,會昌寺到了。”

閻婉點頭示意。車伕扶二人下了車,立在一旁等她們系上斗篷後便至寺門前,拍了拍門扣,不一會兒門便朝裡開啟,來人雙手合十:“施主有禮。”

車伕還了一禮:“我家主人前來拜見道嶽禪師,煩小師父相報。”

小和尚眨了眨眼,偏著身子瞧了瞧後邊兩位女子,不好意思道:“實在不巧,今日道嶽大師正在主持一位師兄的受戒禮,怕是沒有時間與施主敘話。”

PS:古代早餐稱饔,朝饔即早飯。第二頓飯叫哺食,又叫飧,請人用餐稱饗,晚飯稱飧。

秦漢以前的人一天只吃兩頓飯。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墨子·雜守》裡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成五個等級。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就餐。對於進餐時間,古人講究“食不時不食”。意思是說:在不應進餐的時間段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者特別的賞賜。

在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是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到了唐代,寒具開始有點心之稱。《能改齋漫錄》雲:“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至今我國許多地區仍稱早飯為早點。

另外,歷史記載辯機師從大總持寺著名的薩婆多部學者道嶽法師,但是是駐長安西北的金城坊會昌寺。(據考察,大總持寺是在長安最西南角的永陽坊的西半部。是隋朝初期所建,原名:大禪定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至於是不是皇家寺院,其實是某卿杜撰的。)

……嗯,其實我想說,會昌寺……離驪山挺近的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