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說不得之浮屠一夢最新章節列表 > [肆六]笑的不經意,說的不經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肆六]笑的不經意,說的不經意

“近日裡這會昌寺也算是熱鬧。”辯機合了書本,放在一旁,起身合掌禮道:“吳王殿下。”

“辯機小師父竟放下經文來迎本王,真是難得!啊?”李恪哈哈笑著,入了禪房內走到辯機身邊拍了拍辯機的肩膀說道。

辯機亦報回笑,伸手一個請的姿勢。李恪繞過案桌,撩了撩衣襬,在辯機身旁落座,辯機亦坐。

“近幾日得了閒,我來看看阿若。”李恪翻了翻桌角的書籍,看了看辯機又笑道:“也順便看看你。”

辯機笑笑:“當真是很順便。”

李恪見辯機提了一支細長的毛筆,下意識的抬起袖子遮住臉:“你看我都沒去看阿若先來見你了……”

“那是你不知道她住在哪間禪房!”果然不負他望,只見辯機手輕輕一動,那支毛筆已如利箭出弦,擊中李恪肩膀後“吧嗒”落在地上。李恪“嘶”了一聲,無言以對,似乎……大概……真的是這樣的!

最怕空氣突然冷靜……

直到李恪快坐不住的時候,辯機才皺了皺眉頭,問:“受傷了?”

李恪愣了愣,“嗯啊”兩句,想敷敷衍衍的帶過去。

“可嚴重?”

李恪將胳膊橫到辯機眼皮底下:“咯,受你一箭也未滲血,已無恙了。”

辯機“嗯”了一聲,道:“看出來了。”

李恪嘴角抽了抽,看出來了你還問?!“別和阿若提我受……”

辯機起了身,背對著李恪往門外走去,扔下一句:“走吧。”

…………

李恪憑窗看了看寮房內,女子一襲素淨的黃衫,頭髮用一隻玉簪微微綰起,額前幾縷髮絲,再沒有任何裝飾。她正認真的看著書,靜若上善之水,不能打動……

“從未見過阿若這麼認真的時候,竟還是在看書。”李恪不由驚訝。

“公主曉佛理,有時還能為貧僧解惑。”

“哦?是嗎!”勝過疑問的語氣,李恪略有些望子成龍般的欣喜之感。他與辯機自小相識,辯機雖然年輕,旁人不曉辯機之名,他卻知這個少年在釋門中是多少學問僧為之努力的方向!而這樣一個出色的釋門學者竟說他有些學問還需自己那調皮的妹子來解惑?!

辯機看著那抹鵝黃:“為德這語氣,彷彿過了些?”

“嗯?你是不知我這妹妹啊!”李恪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阿若打小就被父皇寵壞了,宮中可沒少人被她捉弄的,這可是我第一次見她除了捉弄人還有這樣認真的時候!”李恪回身上下看了看辯機:“你是用什麼法子讓阿若轉性的?”

辯機額前劃下三條黑線,鬱郁道:“我什麼法子也沒用過……”停了停,又說:“我所見的公主便一直是這樣。”笑的不經意,說的不經意。

李恪擺了擺手,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慢步過了窗,停在門前屈著食指與中指敲了敲門。

高陽聽見聲,放下書款款出來。“咿呀”聲門響,見二者堂堂立身於門外,些許訝色:“三哥怎麼來了?”

李恪輕輕刮了刮高陽的鼻尖,作勢問道:“三哥不能來?”

高陽側身挽過李恪的胳膊,一邊往屋內走一邊說道:“我哪裡是這個意思!三哥月前不是去益州了麼,何時回來的?”

“昨日方歸。”

高陽扶李恪坐下,給他倒了杯水,也在一旁的位子上坐下,又問:“可回宮中看過楊妃娘娘了?”

“昨日已回宮拜望了母妃,本想再過來看看你,但寺中梵鐘聲已過,實在是晚了。”

高陽又問:“三哥在益州這段時間如何?”

李恪答:“很好。”

高陽有些失望:“就兩個字?”

李恪點頭笑答:“就兩個字。”

雖然知道高陽很嚮往宮外的生活,想聽他說說那天府之國是哪樣的風土人情,但他此番是回封地去平蠻亂的,總不至於同她說那些個飲血疆場的戰事,也空餘她擔心,只得回她“很好”。

高陽噘了噘嘴,不看他。眼神不由的流到了門外,似乎覺得少了些什麼,左右瞧了瞧,“咦”了一聲:“辯機呢?”

李恪隨聲,也四處看了看:“方才還在這裡,許是走了吧。”

高陽抿抿唇角,方才見到三哥太過激動了些,在加上前些日子的事情她還耿耿於懷,便自動的忽略了站在三哥身邊的辯機……

就這麼走了,難道還是他有理了不成麼?!

————————————————字數有點多,作者白話裡放不下,只能放在這裡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以下內容為度娘貢獻:

梵鍾就是佛鐘,是供寺廟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誦經做功課,另外諸如起床、睡覺、吃飯等無不以鍾為號。所以,不同用途則敲不同的鍾。但敲鐘的講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規·法器》中說:“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所以,晨昏敲鐘要連擊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規則與“九”有關,因為在我國古代,認為“九”具有極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極致。

佛事鍾是用於祈禱、感化、超度眾生。僧寺的鍾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覆兩遍,共108下。

至於大鐘為何要定為108下,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格致鏡原》引《紺珠》雲:“凡撞鐘一百零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之數。”合為108,其象徵一年輪迴,天長地久。這表明在農耕社會裡,人們希望透過佛來保佑豐衣足食。

另一種說法是,佛教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便能解除憂愁。敲鐘偈曰:“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所以,唸經或誦咒一百零八遍,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顆,就連菩薩也是一百零八尊,這些都是為了消除人們的煩惱而達到極好、吉祥之意。鐘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佛教上稱為“百八鍾”。一般寺院每於晨昏擊鐘敲鼓,稱為晨鐘暮鼓,以警覺修行人要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一般的遊人、香客到寺院都要撞鐘三下,至於為何要撞三下?據說撞鐘三下,分別代表福、祿、壽。這裡的福指的就是福喜臨門,祿指的就是高官厚祿,壽指的就是延年益壽。所以凡到寺院燒香禮佛的人,大都要撞鐘三下,以祈身體健康、福祿呈祥、煩惱消除、善根增長……

李恪:字為德。

李治:字為善,小字稚奴。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

李承乾:字高明。

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叫別人的字或有親密、尊敬的意思,在古代直接叫別人的名字是屬於很失禮的行為(除長輩)。[話說家裡人給我取的字是:長安。一個和我名字一根毛錢關係都沒有的字,據說是因為小時候老生病,長輩在永安和長安裡選擇了長安……我只想說,為什麼要和地名槓上呢?笑哭臉]

小字:乳名,小名。

PS:關於噘嘴、撅嘴的說法:

一說:以前是撅嘴,但是現在第六版的《現代 漢語詞典 》中已無此詞條,只有“噘嘴”一種寫法。撅嘴是錯別字的寫法。

也有把二者區分的人覺得,撅嘴:有時表示可愛,也表示生氣。噘嘴:嘴唇圓合而上翹,表示生氣。

不過我覺得……第一種說法是對的、官方的,第二種是個人覺得的、或許的ヾ(????)?~

最後,推兩本棒棒噠大佬作品:

甲苯大佬的《人類安全保障局》

牛牛大佬的《夏蟬秋鳴》

第一次推文……作為一個萌新推大佬的文……我也是瑟瑟發抖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