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譎案刑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宮廷院案(完結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宮廷院案(完結篇)

說到宋曉他們在宮裡發什麼了什麼,就算她們假裝神秘不告訴我,我還是知道了。

那日,宋曉請求太后搜查整個後宮,尋找等一現場。

這過程有點跌宕起伏。整整搜查到下午,仍然沒有一點點線索。終於,在皇宮深處,一處讓人遺忘的地方發現了宋曉所說的——排洩物。

自古進宮都是有教養或者有尊嚴的女子,排洩物,即使是冷宮,都會不會這般隨意。

宋曉擔心兇手會提前收拾好,剛開始也沒有抱多大的幻想。而且,殺人拋屍,如果是後宮妃子所為,肯定有幫手,不然一個人不會有那麼大的力氣和資源做這些的。

而發現排洩物的地方,就是一直荒廢的冷宮。這裡,曾經先皇的父親,恩治皇帝的妃子娣妃,由於與宮外男子發生關係,因此,一直被關在這裡,後來便慢慢被人遺忘。

一提起冷宮,讓人最能聯想到的就是後宮妃子們的勾心鬥角,甚至是暗殺、下毒、栽贓等卑劣手段。後宮鬥爭如此殘酷,往往失敗的人,就被皇帝關進冷宮。

但是,皇后或者太后,也可以將妃子關進冷宮。連太後和去世的皇后也都做過這樣的事情,但是這父子兩偷偷安排宮女與自己……所以,這些宮女都無一例外被關了起來,不過,她們不算妃子,因此,說是被關進大牢比較合適。

冷宮的設定由來已久,在《東周列國志》裡有這樣的記載:“且說申侯在城內,見宮中火起,忙引本國之兵入宮,一路撲滅。先將申後放出冷宮。”這便是文獻中較早的記錄。

在多少朝代歷史的長河裡,有多少妃子、宮女被關進冷宮,被皇帝選擇性遺忘,直至死去。

而京都的皇宮,是先朝和今日皇家的皇家建築,也是標誌一個朝代的最高權力中心。

皇宮裡的冷宮究竟在什麼地方,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因為它不是一個固定的關押場所,而是在每一朝皇帝時,對於某一個妃子,都有不同的變化。

先皇皇帝去世時,由辜皿把持朝政。太后的秉性過於剛直,因此常常得罪了權勢赫赫的辜皿,被由安韻宮趕到御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當時來說,太后就是被打進了冷宮。

而剛剛死去的允妃被殺害落井之前,據說也曾經關在俸萜閣北邊北三所,這地方就在今天剛剛安韻宮宮井西邊的山門裡。這一出自太后之口的事實,則此地也算得一處“冷宮”。

由此看來,冷宮的具體位置,取決於皇帝的臨時指派而已。

自古冷宮多怨女。

凡是被關入冷宮的女子,都是整日唉聲嘆氣,以淚洗面。她們盼望著有一天能重回舊所,得到皇帝的認可,或者,被轟出這皇宮樊籠,做一個自由的庶民。然而一切都只是幻想罷了。

後宮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入冷宮,致死不出。

不過,這允妃因為懷了皇子,被皇上恩赦。

因此冷宮多了三分陰寒之氣,再加上凡是被用作冷宮的房屋,朝向必然背對太陽,終年不見陽光,再加上哀怨的女子。陰氣過剩。普通人待久了會得重疾。這是冷宮不被開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皇帝作為一國之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但終究要有一棲身之地,這個地方就是皇宮。寢宮有了,妃子也少不了,眾所周知,皇帝是有三宮六院的,後宮佳麗三千雖然略為誇張,但確實會有妃子一輩子都見不到自己嫁的皇帝本人。

人數一多自然就難以管理,這是不可避免的。於是皇后這個後宮之主就產生了。她會設定一套規章制度來管理這些妃子們,自然就有獎有懲,如果誰觸碰了規則底線,輕則仗罰,重則打入冷宮。不過,皇后去世多年,太后年事過高,難以管理後宮,因此,這後宮可以說是烏煙瘴氣。

冷宮的確是存在的,只不過受了罰的妃子並不是終身監禁,而是她被關進冷宮後,頭銜降低,皇帝不再踏入房間半步。但也有像傳言一樣,進去就意味著孤獨終老。比如太太上皇

最愛的娣妃,她在死前曾被一直關進皇宮景的這個讓人早已經遺忘了的冷宮。

甚至,屍體至今還在裡面。

因此,兇手選擇這麼一個地方做案是十分聰明的。不過,兇手是怎麼將死者引誘到這裡一個寸草不生的地方的?

第二,既然是中毒後溺死,那中的什麼毒,毒氣吸入還是誤食;毒物從哪裡來?

還有,參與的人有哪些,幾個?

如果,是將死者引誘到這種地方的前提條件是,熟悉之人,還有就是存在著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

還有就是,皇宮內對於毒藥包括藥物都管理極嚴,並不會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宮外輸入和太醫給。所以,宋曉又請太后吩咐查清楚最近後宮內,有誰都與宮外或者太醫接觸過。

而第三就是,兇手可能是一個妃子和手下的宮女或太監;或者,一群妃子;或者,一群宮女或者太監。

所以,宋曉問道:“義母,宋曉有一個不情之請!”

“這孩子,還見外,說吧,哀家准許你就是了!”

“屍檢!”

太后遲疑了一下:“好!”

太后之所以遲疑一下,驗屍之人,都是仵作所為。

因為在從古至今檢查屍體是件很辛苦的事,而且封建思想嚴重,因此一般在檢查屍體的時候由賤民或奴隸檢查屍體並向官員報告情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隋唐時期,“仵作”一詞已出現,是負責殯葬業的人,後來逐漸發展成組織,五代王仁裕《玉堂閒話》載:這類殮屍殯葬民間行會的成員就叫作“仵作行人”。

儘管忤作長期從事人命關天的工作,但自古封建思想極重,自堯舜時代即由賤民或奴隸檢查屍體並向官員報告情況,也就相當於是衙門屍檢之人雛型。仵作都是由地位低下的賤民擔任,大抵是殮屍送葬、鬻棺屠宰之家,其後代禁絕參加科舉考試,故成為不少人奚落和嘲諷的物件。

所有人都知道太后也是這樣想的。

這時候,郡主說道:“姑母,驗屍之人,古有提刑,如今卻沒有而為,多少冤案因此產生。而且,驗屍並不是晦氣,而是,讓逝者安息,無憾離開這個世界。”

“這倒也是,哀家也是多慮了,想想沙場中的將士,過了多少人命,也沒有人說過晦氣,是哀家心胸狹窄,固執了!沒事,宋曉呀,就聽你的。”

“謝謝義母!”

屍體外表檢驗屍體解剖過程開始於對屍體外表的仔細檢查。這能夠幫助確定死者身份,尋找證據或者判斷死亡原因。仵作都會對屍體進行包括體重在內的一系列測量,確定死者身高、種族、性別和年齡,同時對死者的衣物、貴重物品、眼睛和頭髮顏色進行記錄。第二步是脫掉死者衣物,對屍體進行進一步檢查,尋找火藥殘餘、漆片或者其他沉積物,確定傷疤、刺青或者外傷等記號。

而這一步,宋曉已經做完了,之前就是這樣才知道需要找到第一現場。

而屍體內部剖驗如果要求進行完整的屍體內部剖驗,法醫需要摘除死者的胸部、腹部和骨盆器官並進行化驗,必要的時候還要切除大腦。

對於屍體內部的檢驗,切除過程必須出血很少。進行剖檢前,屍體要被放在一個平臺上並呈弓形,便於宋曉切開胸部和腹部。如果要對大腦進行解剖,橡膠臺要在整個解剖過程完成後移動到頭部下方,起到支撐作用。

下一步是在死者體內進行器官檢驗,這要求仵作開啟胸腔。藉助於鐮乏和剪刀法,宋曉沿著肋骨和與胸骨相連的軟骨分界線走刀。郡主他們可能看到切開胸腔,讓肋骨連在胸骨上,摘除整個胸腔前部或者說胸板。

腹部檢驗從宋曉取出死者腸部開始,利用剪刀或者特別細小的刀沿著依附組織走刀。如果要求進行大腦解剖,當然,宋曉也對屍體大腦動了手,宋曉切出一個切口穿過頭頂,切口從一隻耳朵後面的骨突一直延伸到另一只耳朵後面的骨突,而後利用專門的刀

具開啟頭蓋骨,切斷骨骼同時讓軟組織完好無損。

在死者體內對器官的檢驗結束後,器官便會被摘除,稱重並進行進一步化驗。

這些工具,宋曉都習慣綁在腰部,當然,有些需要宮女去找來了。

隨後,宋曉提取器官組織,一些樣本可能進行切片,胃裡的東西要反覆進行檢查,望聞問切,此外,會對體液進行檢查,包括尿液、血液、眼睛中的玻璃質凝膠體和膽囊裡的膽汁。因為有中毒跡象,所以,宋曉不會放過這些地方的。

最後一步,復原屍體。

驗屍結束後,宋曉把剛剛拿出來的東西依照原樣將器官放回死者體內,但用於未來檢測或者作為證據的器官會保留下來。胸骨和肋骨通常也會放回體內。進行縫合前,宋曉還要往死者體內填充棉毛或者類似材料。如果器官要被放回體內,首先要放入布料以防止滲漏。

宋曉檢查完之後,深呼吸了一口氣。

說道:“中毒的藥物為,炭氣。”

“炭氣?”太后說道,“木炭在後宮之中有許多,只不過,這……”

“在封密的房間,用用過的碳,弄成粉末,然後,將其點燃,長時間吸入會使人昏迷甚至至死,這就是為什麼,最後允妃是溺死而不是中毒而亡的原因,因為當時的碳氣只是讓她昏迷,不省人事,開始有中毒的跡象。如果,再去剛剛的第一現場,應該可以找到木炭粉末之類的東西。”

最後,宋曉說道:“兇手是,恪嬪!”

“什麼?”太后大驚,才一會兒,就認定恪嬪是兇手。雖然恪嬪確實有動機,但是,還是需要證據,“怎麼說!”

“剛剛我注意到,和恪嬪一起前來的小太監。按照正常人看到屍體,難免都有些驚訝,但是,他卻表現的極其淡定,好像已經知道很久了。恪嬪之所以與允妃有仇,所以,看到屍體,可能有些高興也能理解;所以,我就多注意他幾眼,他的鞋有木炭粉末,對於一個侍奉娘娘的太監來說,鞋子幹不乾淨,或許你們都很清楚,同時,他的上衣和下衣不一樣,下衣是比較髒,相對於沒有上衣那麼乾淨,所以,就是他動手溺死了允妃,導致了上衣溼了 才換的!”宋曉解釋道。

“這麼說,恪嬪確實有嫌疑!”太后緩緩說道,“但是,沒有證據說就是恪嬪所為呀,太監鞋子的木碳粉可以說是其他地方弄來的,說上衣髒得比較快便換了,而且,恪嬪也可以說是那太監一人所為呀!”

“如果,想讓允妃在一間燒木炭粉封閉的屋子呆到中毒,唯一的方法……”

“昏迷不醒!”

“對,我還在允妃的胃發現了安神藥,不過量大了一點,而負責允妃飲食的宮女應該也是其中之一的幫手。而允妃的宮殿,離冷宮不遠,因此,在昏迷後,趁著夜深人靜把允妃抬到冷宮,然後,燒上木炭,不過,後來驚醒了允妃,所以,才會選擇溺死她。”

“為什麼這麼麻煩,宮女都被收買了,為什麼不直接下毒。”

“因為,下毒宮女的嫌疑最大,所有人第一個都會想到她,所以,要想把這件案子做成懸案,就得讓允妃死在冷宮。不過,為什麼要扔在井裡,這恐怕得和恪嬪的孩子被扔到井裡這件事說起吧 說到證據,這兩個人都是被指使的人,主人根本沒有動手,不過,想必有些報酬,查一查這兩人的錢財,家中情況就知道了!”宋曉有些乏了,“義母,你去提審這兩個人,威逼利誘,應該會說出來的!”

“威逼利誘?”

宋曉發現自己說錯話了,急忙說道:“義母不是說這件案子交給刑部嘛,你就說,刑部律法,從案者和主案者,判決不一樣,他們兩個說了,可以活命,但是要自己查出來,就算活命,絕對得多難受幾年。”

“哀家知道了!你是怎麼知道,恪嬪孩子的事?”太后問道。

“宮中不是一直在議論嘛,就我們看到屍體開始。”

“看來,這些都是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