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譎案刑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對後宮的感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對後宮的感嘆

一天之內,我和宋曉就破了了兩莊齊案。回宮向皇上覆命的時候,所以大臣都不敢相信,要不是京都衙府的大人和陪我前去京都府衙的大人和公公作證,不免我要被雨傘說上幾句。皇上誇了我幾句之後,說明天有要是要當朝宣佈,明日再說。

回到家後 宋曉和郡主一直不開心。我也是剛剛從刑部的官員知道太后把後宮的一件案子交給刑部,才知道今日她們兩人去了哪。

我還沒有來得及問怎麼樣了,刑部尚書就說,太后命人處理的案子很不錯,只是交給刑部處理結果而已。

可想而知,宋曉是破案了。這可不像她,每一次破案之後都活碰亂跳的。今天和郡主卻死氣沉沉的。

只聽她們說起,太后在宮中和她們說起這亂宮的難處,她們心情難以平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話說這宮廷內院,單單只說富貴榮華,不至於成為人人的夢想,但總讓人有幾分嚮往,都說人之初心,本善!但是一旦踏進這宮牆半步,便很容易在不經意間,潛移默化的失去了常人的惻隱之心,輕者冷漠麻木,重者喪心病狂,這是病,宮廷病!病因無可尋,無藥可醫!

回顧近年來宮中發生的種種,後宮那些慘不忍睹的事件,又有哪一件不令人唏噓!至今無處申冤,心善可憐之人有幾人會可憐?惡毒之人又是怎樣才會被人誤以為惡毒?真正心狠手辣的人是不是最人畜無害那個?說也說不準。恐怕只有當事人才能心知肚明。宮中版本之多,各執觀點,沒有人能說清楚究竟哪一種說法是事情的真相。

慶貴人,琅族人,十七歲進宮,能歌善舞,因彈得一手好琵琶,倍受恩寵,宮中人人妒忌,當腹中龍子不足一月時,嘉嬪滿臉皰疹,宮中任職多年的太醫,和照顧經驗豐富的接生嬤嬤,都說這是孕期的正常現象,不必過度擔憂,以免心思過於沉重,對腹中胎兒不好,最終卻也落得個母子倆一屍兩命的下場,嘉嬪薨逝的時候,早早地往臉上蓋了白綢,也沒人想去看那張面目全非的臉,慶嬪晉了妃位,慶妃!一瞬間,榮譽變成諷刺,當今天子,痛失皇子,曾發誓要查個水落石出,為嘉妃女子主持公道。現如今,五年過去了,美人屍骨恐怕都腐爛了吧,卻還是沒能得個公道。不知冷風是不是也會讓已經去世的人感到刺骨。

嘉貴人,蒙古人,十五歲進宮,善良單純,性格灑脫,善於騎馬射箭,小小年紀,手上的拳腳功夫比同齡人不知巧妙了多少,每年秋天,總是聖上的寵兒,

貼身伴駕,隨天子到牧場捕獵,是多少柔弱女子羨慕不來的福分,本以為這樣的稀罕女子,會陪聖上度過一個又一個秋天,可是在一次看似再尋常不過的狩獵中,嘉貴人為了一隻可愛的小白兔,獨自一人騎馬奔向了樹林,聖上帶人尋到她時,她因為一個獵捕的陷阱,傷了一隻腿,從此再也不能騎馬。對於一個一生將大部分快樂時光寄託在馬背上的女孩來說,這比殺了她還要痛苦!也許有人會覺得她幸運,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第一次意識到,這不是偶然,可是,一切都晚了,回過神來後,她不怕有人想要了她的命,怕只怕,那人知道毀了她的“引以為傲”,比殺了她更讓人絕望!小病小痛尚可醫治,可這短腿滅人心的事,權利大如天子,也只是在哄了兩三次以後便放棄了。這以後,嘉貴人顯瘦得便快了,皇帝來得更少了,韓鈺宮漸漸無人問津。

馨答應,宮外富貴人家,因家道中落,十四歲入宮,在宮裡最辛苦的地方,浣衣坊當丫鬟,人人欺凌,把她當丫鬟中的丫鬟,成就了其他丫鬟當主子的白日夢,每天舊傷添新傷,艱難度日。一日為宮中妃子送換洗衣物的時候,因可憐其遭遇,向聖上將其收入自己宮中做丫鬟,誰料人心難測,引狼入室,丫鬟,賣主求榮,鑄就了一時的良人角色。反咬主人,成為了第一個仗著一日恩寵敢跟妃位叫板的答應。然而一個不識大體,學識匱乏的丫鬟,也只配始於答應,終於答應,唯一不變的是,始終被所有出身高貴的後宮佳麗鄙視,被瞧不起,可是,細細算來,背鍋的妃子,也是白白枉死,永遠不知道滿足,活在心計裡的丫鬟,也難逃宿命。

只不過,時隔多年,時至今日,再談起這樁樁件件,又有多少人會感嘆惋惜。當人命變成習以為常,又有誰會不麻木?又有誰還會把人命當回事?

如今,天下人都知道,宮裡只有萬人之上的天子,卻依舊沒有皇后。皇后一詞,提起來都讓人覺得恍如隔世。先皇后已去世多年,太后又是一個始終如一的人,不肯讓皇上再次立後,因此,權利相當的各宮嬪妃都識趣的“不爭搶”,“各自安好”。而年過半百的太后又著實不想理會這些爾虞我詐,經歷過的多了,也就看淡了,當然了,有一項除外,那就是除非宮中死人!

宮裡人,上至太后、文武百官,下至宮女太監心裡也都清楚:後宮三千佳麗,之所以“無心”攀爭後宮掌舵者之位,其因之一便是,去世的先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至今無人可比擬。用

尋常百姓家裡話來說,先皇后真可算得上是皇上的“新娘”(除生生母親之外的又一個孃親)。也只有她,敢說皇帝品味欠佳、敢嫌棄皇帝字寫得醜、敢捏著皇帝鼻子說,鼻子沒有眼睛好使。

年輕時的皇帝,剛剛繼位,便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妻子,他們自小相識,相互了解,可這一國之君,只要不涉及朝政,對皇后是言聽計從,又敬又愛。不好吃的都會說好吃,當然漂亮的就說漂亮。讓宮裡人好奇又好笑。可是讓人想不明白的是,究竟是怎樣的人,怎樣的大手,才會隻手遮住半邊天。堂堂一國之母,竟會死於非命,滿目扭曲,一臉驚恐,五臟六腑被類似於蠱蟲的蟲子攪得涇渭不分享。更奇怪的是,皇上幾乎掘地三尺,但仍舊找不到兇手,最後得出結論,可能是宮廷外人所為。

可是,皇后與太后的關係親密,而且,絲毫不在意皇后是怎麼“欺負”皇上的。只當是自家兒女嬉戲,一派和氣,無傷大雅。要真問太后為什麼會這麼想,歸根究底,因為當年,她以前也是這麼欺負太上皇的。

以古話的話來說,一個愛夫人,妻管嚴的老爺(皇上),在太太(皇后)去世之前,是一直不敢娶姨太太(寵嬪封妃),但是大太太(皇后)去世之後,出於各種原因老太太(太后)才允許納妃的,從理論人數上來說,這就以至於後宮從太后和皇后兩個人,漸漸的變成了很多很多人。從此,後宮就開始亂了。

因此,才有各種人心險惡,處心積慮的事發生。沒有頭,也沒有個尾巴,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沒變;都覺得自己沒錯;都覺得自己是生活所迫;都覺得自己情有可原,有苦衷!

彼時,太后和宋曉說起這些事來的時候,就想讓宋曉幫她義哥(皇上找一個和皇后一樣的人妃子),她是想想先皇后了,又或者說,上了年紀的太后,是想念那個和太上皇在一起的自己了!人老了,就容易傷感,更容易懷念!

這後宮,莊莊血案。當今天宋曉破案之後,太后是真的抱著這孩子哭了一場。

如果皇后當時死的時候,她能不顧所謂的皇家顏面,也許,就不會一直自責到現在了,所以她決定,後宮刑案與郡王刑案,都由刑部的衙門處理。

不過,我說宋曉破了什麼案子的時候。

她只是了“噁心”兩個字。

看來,我只能找機會自己看看吧!

不過,這一日之後,我們也是京都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