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譎案刑譜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權衡利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權衡利弊

皇上,對於他的四個兒子始終有虧欠,因為,皇后的確去世,傳言有外界所為,也有人說是後宮所謂,因此,皇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無論怎麼樣,後宮妃子,皇上無法做到全心全意,因此,他們的孩子皇上內心有一種莫名的排斥。

若換了個其他人,舉旗造反,全家殺頭。皇上下令連眼睛都不會眨--下。但是,平王當年還不是照樣帶人打進皇宮。

如果逆反大罪啊,甚至還毒害朝臣.弄的皇宮大亂。本朝帝皇還未有一個人如此窩囊,在自己兒子的封地被打的。這一樁樁的不但是罪犯滔天,也是皇室的奇恥大辱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老太后在此,以她老人家的姜桂之性,老而彌辣,勢必怒斬平王以謝天下!

可是,犯罪的,是自己的兒子。

皇上至今仍然記得,平王呱呱落地的時候,又小又軟,像是塊大麵糰。十根手指頭又小又細,小小的手掌卻顯得胖嘟嘟的。二十五年過去,皇上卻仍只記得嬰孩時的他。關於平王王的其他地方,比如愛吃什麼、喜歡什麼、興趣是什麼、有沒有喜歡鐘意的女孩兒,皇上是一-無所知的。

平王固然不孝,但豈難道,自己又沒有責任嗎?

皇上這些年來為了國事操勞,又因為皇后的死,皇子越來越多,自己難以覺得繼承者而疏遠兒子,竟然連他喜愛兵法,也是到了爭鋒相對,舉旗造反的時候才知道。

平王當年常伴膝下,皇上卻幾乎從沒去看望過他。每逢佳節才會喚他入宮,可儘管如此,一個月見面也不過是一兩次而已。遙記得,平王剛搬去平王府的時候,每日都會入宮請安,但皇上忙於國事卻--推了。久而久之,平王仍是每日進宮,卻是去拜見母後,再也不去看他這個父皇。

皇上追問自己,平王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這其中,難道沒有自己的錯嗎?

最後皇.上對跪著的列祖列宗的靈位嘆道:“孩子犯了錯,為人父母的便當為他承擔。父皇,這一劫,我平兒擋了吧。”

我雖然知道皇上是做給我看的,因此,我沒有辦法,我得罪的不僅僅是皇上。

如果說我的此舉,和言均、洪清也有什麼不同呢,相對於權勢,我師傅和安王的,和皇上比起來,小巫見大巫。

我也在選擇保護,保護著身邊的人!

當年平王造反的時候。

皇上當時已經三日未進飲食,聞言驚喜過度竟而暈厥。

朝堂之上,超過半數的官員主張殺平王平民憤。要替平王扛過這一劫,就算是皇上自己也不容

然而,大多數都是因為其他皇子的慫恿。

皇上當年既然一心要救平王,就要提上兩句。至到鐵寒衣此處,老鐵拿了銀子人還不能走,硬生生站在了君臣撕逼的中間,苦不堪言。

皇上指著其中--位朝臣,喟然道:“魏侍郎,朕記得你是元聖十年的狀元,也是那年入的朝,那時候你還是個翩翩少年,意氣風發。如今有兒有女,連孫子也快抱上了吧?若是有人叫你親手下令殺你兒女,你當如何?”

如今,皇上暗示了我,解決了青龍幫之禍,救回了洪清就算了,朕自己會解決的!

因此,當天洪清對我說,我不想同流合汙的事,我能想到的,就只有掌握解藥的平王能救他了,因此,我和他商量,讓他在皇上面前,說是青王所為,當然,我也很皇上說過,這是假話。

讓平王覺得他已經

和自己一邊了,所以,這是他能得到解藥的唯一,而這些的提前條件下,就是我和皇上都離開。

我沒有和宋曉、安流說起這些事過,並不是我擔心他們會說出去,而是,我不想他們就當我當成權衡利弊的人,為了步步高昇,為了皇上的恩寵而失去本性,我寧可說我無能為力,也不願說我妥協了!

我不想,在自己愛的人面前,把他們當初因為愛上我的原因而失去!

救了洪清,皇上回宮之後,便把他召回京都,重新任命大理丞,這是皇上對我的承諾,因此,這是他既能活命,又能脫離平王的手腳!

夜間行路,彷彿也沒有以前的那般難受,我給安流講起了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上卿欒書因屢獲軍功,升任中軍元帥。當時楚軍攻打鄭國,鄭晉兩國曾有盟約,晉景公派欒書率大軍前往救鄭,楚軍見晉軍來勢洶洶,就退兵回國了。欒書為替鄭國復仇,就率兵攻打依附於楚國的蔡國,楚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兵救援,春秋兩大霸主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

晉國大將趙同和趙括向欒書請戰,他的謀臣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卻建議:“楚國有備而來,打敗強大的楚軍佔不到便宜,如果失敗了,確實奇恥大辱,權衡利弊,還是撤軍為上!”欒書覺得有道理,於是準備撤軍。可是主戰派卻心生不滿,認為:“輔佐主帥的謀臣有十一人,只有三人勸說撤退,為什麼不能聽取多數人的意見?”欒書回答說:“不是人多就正確,而是正確的意見才能保障大多數人的利益!”

欒書對蔡國徐徐圖之,兩年後終於攻佔蔡國,此時全軍士氣高漲,又有大將建議趁勢攻打楚國。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再次建言:“楚國休養生息,兵精糧足,不如攻打沈國!”欒書沒有好大喜功,便聽從建議改為攻打沈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勝利。欒書總能正確的聽取部下的意見,人們稱讚他從善如流。

安流笑了笑:“夫君,我知道你,不會就此放棄,但是只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出路!”

流水雖不爭先,卻從不停止前進的腳步,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如果想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就不要堵上耳朵!同時,通往黃河的路不止一條,我們或許繞路了,但是早晚也會到的!攻打楚國不成,還可以攻打沈國,畢竟,目的是一樣的!

我譜寫著世界美好的歌謠,述說著世界的邪惡!

我看到黑暗的過往,卻依然始終嚮明著陽光!

我始終相信,人若有禍,必因天,因命,因為自己。

我選擇相信,天道迴圈,因果報應!

此時,在我們停下馬車之際,宋曉也走過來說道:“大人,你以為我的聰明才智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嗎?我只是沒有像安流姐姐那麼冷靜,但是,我知道第一天見你的時候,我就賭上了自己,我和安流姐姐一樣,拿著自己的未來,選擇相信了一個,見過幾次面的人,難道,到現在我們還會不相信你嗎?”

“夫君,倒不如,我們回一趟天禾郡吧,把你和宋曉妹妹的婚事辦了,不然,名不正言不順的,妹妹可委屈了!”

“額……”我的天,我發現怎麼沒有人問過我的想法,就這樣自作主張,“我已經委屈你一個人,我害怕宋曉也委屈!”

好吧,其實,我還是擔心自己自作多情,尷尬得很。

“不委屈!”我沒有發現宋曉這麼直接,“大人,所有人都一直說我就是你

的小妾,我也沒有任何委屈過!”

“大人,快點,你趕緊把事辦了,然後,我們好把安澤和高傒叫回來,我們還有一路懲惡揚善呢!”吳璟梁說道。

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裡那點小九九,我就想著混個氛圍,對湘湘展開一波攻勢。果然,學得不錯,氛圍!

我們把所有的煩惱忘在腦後,一路趕回垣縣,因為,在那裡,是我和安流,和宋曉第一次見面,第一次相處的地方。

本來我們應該先到林王府拜訪一下,可是,安流一直催著,在路上,還買好了許多個宋曉安置的東西。

這幾天,我們沒有案子,沒有在哪一個驛站停留過只是偶爾給安王和我師傅,加上給遠在天浮郡的安澤和他弟弟,送過去了請典。

回到垣縣,已經到秋天了,這樣的生活,讓我我想去了王瀚的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我雖然註定要帶著皇命走遍天下,但是,這樣的生活四處奔波,安流已經和我這樣了,但是,宋曉原本還可以選擇,現在的她和以前不一樣,太后喜歡她,她也聰明伶俐,然而,她對安流說,如果沒有大人,這些,我也就不會遇到。

這讓我對宋曉坦白了一些事!

那一年,我聽聞了一個案件,宋曉在一個已結案的卷牘中看到一樁自殺的命案,死者是一個莊稼漢,他覺得莊稼漢自殺的案例很少,必有萬不得已,非死不可的遭遇,才會走上絕路,而且案卷中並無自殺的詳細原因,於是他決定趁案發為時不久,重新加以審理。第一步,他先開棺驗屍,發現死者腹部的傷口,進刀輕、出刀重,據她自己瞭解的說法,案發後,刀子在死者手上,但並非緊握,他更覺得可疑,其中必有曲折。因此他探訪了死者的鄰居、親友,終於查出冤情,揭發了一件強掠婦女、殺害無辜的命案真相。

原來地方上有一個官宦之後,仗恃著做過戶部尚書的父親餘蔭,貪酒好色,胡作非為,偏巧縣知事是他父親的門生,而且為官不正,往往使作奸犯科者逍遙法外,百姓早已怨聲載道。有一天那個公子看到一位姿色出眾的少婦,意圖染指,打聽到原來她是莊稼漢的新婚妻子,助紂為虐的管家就獻計悄悄將莊稼漢害死,做成自殺的樣子擄走新婦。還拿出一筆銀子,在衙門上下大通關節,於是一樁命案,就草草了結。殺人兇手不但逍遙法外,還享盡豔福。但宋曉將案子重新整理,拘捕那殺人的公子和管家治罪抵命,莊稼漢的冤情,終於平反,贏得當地民眾的稱讚,轟動一時。

雖然是主簿下令讓宋曉主審,但是,宋曉因此得罪了知縣,主簿也稱是她自作主張,以及得罪許多大官,年紀輕輕就被派了死刑,但幸好,有一個人救了他,只知道,那個人說,好好活著,以後希望宋曉能幫到他。宋曉又重新換回女兒身,一直在尋找那個救命恩人。

當她回到家中,家中長輩父母全部被人打死。所以,她懷著一顆對這世間這朝堂刑律不滿的心,找一個真正能救國救民,還給世間所有冤案的真相的官。也在找那個救他的人……

而我,當年救了他,因為當年我欣賞她的智慧和能力,一個女子的擔當,於是我救了她,叫她到靖南郡躲,因為當時我知道洪清將下任靖南通判,我以為很安全,而且,我也知道自己將一年後出任垣縣縣丞,因此叫她一年後回來!

然而我們卻誤打誤撞就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