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武道龍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三章 名開覺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三章 名開覺悟

屋頂採用的是穹頂設計,符合古代人對於世界“天圓地方”的構想,穹頂周圍點綴著熠熠生輝的夜明珠,宛如漫天星辰,細看之下,竟能看出星圖排列,俱是按照天空中的星辰排列還原製成,而且神奇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穹頂星圖竟然也會隨之變動,仿若天空中的星辰演變一般,變幻莫測,神秘非凡。眾人抬首望時,不禁看得呆了,彷彿此刻自己就置身於那一片汪洋般的浩瀚星海之中,也化身成為周天星辰中一顆毫不起眼的星,默默地注視著同類的動作,然後在專屬於自己的那一條軌道上緩慢執行,終至星途黯淡,轟然墜落,然後永遠地活在熟悉之人的記憶之中,以另一種形式成為這個世界的永恆。

在面對著這幅“星河圖”時,每個人都在思索著自己的心事,每個人的心中都在逐一亮起顆顆星辰,然後匯成一幅專屬於自己的星軌圖,每個人心中的星軌圖都不盡相同,形狀、顏色、大小,甚至星辰的構造,都不相同,這就是每個人一生的軌跡,每個人若是都能參透自己心中的那幅星圖,便都會找到專屬於自己一生的軌道,也就是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有的人早早地已經繪製好自己人生的星圖,有的人尚在默默探索,最可悲的便是某些人,一輩子都沒有找到自己心中的那幅星圖,以致終其一生,不知自己所來為何,生老病死,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必須履行的程式而已,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在一個恍惚之間,自己的一生便悄悄走過了,臨死前回首此生,輝煌談不上,悔恨亦談不上,平淡至極,寡淡無味,只能寄希望於下輩子,這是何等的可悲。

此時,當蠱女英注視著那幅浩瀚星海之時,自己心中的那幅星圖也正在依著軌跡緩慢有序地執行著,那是一幅極其漂亮的星圖,每顆星辰都呈現出高貴神秘的淡紫色,而在那淡紫之中又夾雜著一抹熱烈的紅,預示著她不為人知而又足可撼動乾坤的理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她的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淺笑,她彷彿已經在這片星海之中看到了未來的某一天,而且她堅信,那一天不會很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穹頂正中,漫天星辰圍繞著的是一幅敦煌飛天圖,畫中一個仙女身姿翩躚,雙眸微眯,翩若驚鴻,宛若游龍,仿若活的一般,穿梭於星海之中,仿若一個靈動的精靈,足下生花,踏著星辰大海,每一步都是一個燦爛的虔誠,那是她心中的影像,心之所至,靈魂無跡,肉體難覓,那是大超脫之境界。

直到花影輕喚,眾人方才回過神來,竟有種山中不知歲月的恍惚感覺,不知過了多久,但見日已西斜,猜測應是過了半晌時光。

有女婢過來稟告,說飯菜俱已完備,只等眾人過去用膳。

花影走在前,微笑地衝著蠱女英做出一個“請”的手勢,蠱女英臨走之前忍不住又抬起頭看了一眼穹頂星辰,可這一次,那漫天星辰只是一顆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會發光的珠子,那幅敦煌飛天圖也不過是一個臨摹的贗品,喪失了先前的靈動之氣,蠱女英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一行人走到後廳,方知這座宮殿到底是多麼的宏偉壯觀,若是說前殿是一個人的臉面,那後廳便是這個人的穿著和氣質,主人的財氣、品味、氣度,都在這上面顯示出來了,假山假水,卻似真的一般,亭臺樓閣,與最著名的蘇州園林可相媲美,甚至在某些細微佈局之處更勝之。置身其中,說是身處於皇家園林之中,也絕對不會有人懷疑。

蠱女英一行人漫步其中,穿過長長的走廊,繞過幾處假山,終於來到了一處湖心小亭,其實這段路並不算近,但是眾人卻也並未覺得遠,只因沿途景緻實在太多,太過精美,眾人在對每一處景緻的讚歎點評之中,便已不知不覺地走到了這裡。

待眾人來到這處湖心小亭,賓主落座,眾人不禁觀望起湖中的景色,但見湖中各色錦鯉遊動不息,不時探頭出來呆呆地望著亭中的人,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了,亭中的人與湖中的魚,形成了一道絕美的風景,在人的眼中,魚是呆傻的,可也許在魚的眼中,人也是一種格外痴傻的生物,所以,他們才會互相觀察,互相取笑。

花影微笑道:“此處名為‘喚鯉池’,關於這‘喚鯉池’還有一個傳說,據說顯慶年間,此地山中走下一個道士,道士鶴髮童顏,自稱已在此山中修煉了六個甲子,前幾日在山中打坐之時,忽然從入定中驚醒,自知大限將至,便走下山來,為自己尋得一個埋骨之地,他一路行走,一路與人交談訴說,三個月中,不食不眠,最終,來到此處池塘,與周圍人簡單交代了一下後事之後,便坐在池塘邊,斂息打坐,眾人不敢打擾他,直到七日後,天空忽現紫雷陣陣,下起瓢潑大雨,眾人喚道士,道士並不作答,有膽大之人伸手探其鼻息,已無生氣,眾人大駭,便連忙將道士肉身搬入屋中,誰知眾人才碰到道士身軀,便只見一道金光閃過,道士身軀化為一條金色蛟龍鑽入水中,第二日,這池塘之中便出現了滿池的錦鯉,更為奇異的事情還在後面,此後每當有人站在池塘邊凝望池塘,便會有一尾錦鯉探出水面,與來人對視,人們都說那滿池錦鯉便是道士的化身,而那一尾與人對視的錦鯉,便是來人的前生所化,因而此池得名‘喚鯉池’,喚的是人的前塵往事,寓意連線前世今生之意……”

眾人聽得入迷,連連點頭,待她講完,便皆站在池塘邊,只為與那池中躍出的一尾錦鯉對視,神奇的是,當眾人與錦鯉四目相對之時,便彷彿果真有一種心靈感應,在自己與錦鯉之間遙遙連線,眾人直呼妙不可言。

眾人還在談論“喚鯉池”的空當兒,飯菜已經端上來了,當桌上擺著四個菜的時候,花影便連忙招呼眾人開動,眾人望著桌上的四個菜,分別是一道涼拌黃瓜,一道炒竹筍,一道西紅柿炒雞蛋,還有一碗湯。

眾人初時並未在意,只當是飯前小菜,便高興地吃起來,可是眼見著桌子上的四盤菜已經見空,新菜卻遲遲未上,而花影也沒有任何想要催促的跡象,眾人心下恍然,原來這場晚宴竟只有這四道菜,眾人雖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終究還是有些不舒服,有些心思敏感的人則自然而然地將這種行為歸結為是花影怠慢客人,更有甚者,已經在心中盤算著,這應當是花影故意拿這幾道擺不上檯面的菜來羞辱慢待他們這一行人,言外之意便是他們這群人根本就不配享用更好的飯菜,只用這些粗茶淡飯便可以應付了。

看來這是把他們當成叫花子一樣打發了,有些人的臉上已經現出不悅之色,蠱女英雖然仍舊面帶微笑,親切地與花影交談著,但是心中終歸還是有些不舒服,她雖說思想超脫,但畢竟長年身居高位,難免受一些權力主義的影響,享受慣了人們對她的尊敬,對她的卑躬屈膝,說到底,還是著相了。

所以,飯至最後,眾人早已經悄悄地擱下了碗筷,臉上寫滿了不快,也不似先前那般熱情,態度可以說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一瞬間,桌上氣氛變得冷淡而微妙。

花影是何等聰明之人,她又怎會看不出眾人的不滿,因此她急忙站起身,走到蠱女英的身邊,蠱女英畢竟是識得大體之人,也連忙起身。

花影滿臉愧色,說道:“真是抱歉,我也知道,這頓飯菜實在太過簡陋,怠慢了大家,可是我也是迫不得已,實不相瞞,這三年來,我與夫君每日只是吃些山中野果,飲山中清泉,不怕大家笑話,這些飯菜就是奴婢們平日的飯菜,因此家中實在是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山珍海味來孝敬聖母大人,還望大家見諒……”

說罷,花影深深鞠了一躬,滿臉歉疚之色。

聽到她的話,眾人心中皆是一驚,三年來,竟只吃野果,偌大的宮殿,貴為花王閣閣主,若說她們吃不上山珍海味,別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可是有條件卻不去利用,人間珍饈觸手可及竟然選擇視而不見,難道他們真的就連半點享受都不懂嗎?眾人不明白,他們只知道,人活著便要及時行樂,不論為錢,為名,為權,為利,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愉悅自己,這樣人生才不白活,要不然,這一生來到世上,未免太過悲苦,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蠱女英看到花影的窘迫神色,知道她絕不是在撒謊,無數念頭在她腦海中一閃而過,她初時亦是不懂,可是片刻後,她的瞳孔便驟然收縮,她忽然想起了一個故事。

在苗疆的傳說中,有一個人,外界稱之為“神”,他自號“聖手散人”,居於山中惠溪邊一所極其破落的院子中,其家族世代行醫,至他這一輩,已有十世,只因他素喜清淨,便隔絕家人,在山中尋了這一處破院子買下,獨自一人來到這山中溪邊住下。

他每日晨起必練一趟拳,對著朝陽靜坐半個時辰,然後開啟家門,掛上醫館招牌,開始問診,每日最早來此的十個患者,他皆是分文不取,依他的說法便是,但凡別人能夠一大清早堵著你的家門守著你的,必是遇到了解決不了的難處,大家都是人,何必相互為難?

他的醫術奇高,妙手回春,凡經他手診治的病人,無不立竿見影,於是,當地人贈了他一個“神醫”的稱呼,每每見到他時,也必是這般稱呼。可他向來是一笑置之,並不理會,他的生活也從來沒有改變過。

後來,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登上他的家門來尋求他的救治,都說能力越高者,性情便也越古怪,他這個人的脾氣就像他的才能一樣,喜怒無常,陰晴不定,而且一視同仁,哪怕是當官為宦的人來了,他也是一樣的嘴臉,並不給誰半分好臉色。他曾說過一句話,“不是來看病的,腰纏萬貫也不治,是來看病的,皇帝來了我也得治……”

據說有一次,他惹惱了縣令,縣令派官差來強捉他去看病,他便放火燒屋子,自己則抱著一堆藥材,坐在屋中,別人拉他,他也不走,最後火滅了,他的一條腿也被燒傷了,從此走路一瘸一拐。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摸清了他的脾氣,因此尊敬他的人仍舊很多,他也還是像以前一樣遵循著自己的“死理”,治病救人。

他的生活極其簡樸,甚至可以說是貧窮,其實他一點兒也不貧窮,看病的人中並非都是窮苦之人,蔬菜,稻米,雞蛋,這些大家還是拿得出來的,甚至一些得他救治的大官,一出手便是賞賜黃金千兩,銀票數十張,可他卻依舊過著窮苦已極的生活,穿著破衣爛衫,每天的飯食也只是饅頭鹹菜,青菜豆羮,少見葷腥,他所居住的房屋還是那間小小窄窄的茅屋,昏暗破舊,下雨必漏,雨水順著屋地跑,時常浸溼他的鞋子,他也毫不在意,有時聽著外面的驚雷電閃,他還會興奮得睡不著覺,手舞足蹈,引吭高歌。

而他一天之中最開心的時刻便是給病人看病的時候,那時的他可謂是意氣風發,而且越是遇到難治的病,越是遇到能夠讓他撓頭的病他便越興奮,常常通宵達旦,只為醫治此病。沒有什麼病人的時候,他便昏昏欲睡起來,一睡一整天,像死了一樣,一旦有人來看病,他便精神了,眼中神采奕奕。

他平生最喜為人看病和研究醫術,一直活到一百零一歲方才去世,臨死前仍念念不忘治病救人。

對於他的死,世人皆是惋惜,可更覺疑惑,那便是,他一生所賺的錢都去了哪裡?

直到多年以後,江湖上出了一個專門給窮人施捨錢財的白面書生,自號是“聖手散人”的後人,原來,老人當年把別人贈與自己的錢財悉數換成了黃金,埋在屋子後院,並在臨死前,留下遺囑,待他死後,後人將黃金取出,救濟天下無錢看病的窮苦之人,至此,真相大白。

蠱女英看著花影,想著“聖手散人”,心中很受啟發,她明白了,他們都是知曉了自己心中所要的人,說白了就是覺悟之人,清醒地知道自己一生來到世間的目的,並將心中想法付諸實踐,並為此奮鬥一生,所以,他們只在乎內心的快樂與否,根本不在乎外在物質的追求與自身的享受。他們這種人的一生,才算是真正地沒白活一場……

想到這裡,蠱女英看向花影的目光中多了一絲崇敬,同時,心中原本的那團火苗也燒成了一團火焰,火焰高燃,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