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

關於王韶的調查還沒開始,朝廷已經初步擬定了處置措施……這不奇怪,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即便在後世也一樣。

只要最終的調查結果,跟王韶的陳情出入不大,或者說沒有太過份的事實,王韶的處理也就這麼著了。

現在朝廷最緊要的,還是先把監察體系健全了。

至於那些彈劾,官家沒提,相公們也沒提,就跟壓根沒這回事一樣。

倒是集議時韓絳的提議被官家認可,給大家在制定監察細則上提供了參考。

“無他,原護衛營的條令條例宗旨而已!”

這是韓絳被問起時所說的話。

誰都知道,當初的護衛營是官家一手打造的,可沒人會去關注一些懲罰粗野丘八的條令條例,即便聽說制定的很詳細,文臣們也不會費那心思。

如今不同了,朝廷要制定監察細則。

監察細則肯定與護衛營的條令條例不會相同,但若想讓官家認同,兩者的宗旨和理念應該不會有多大差異。

於是,一時間整個國朝最熱鬧的地方便成了講武堂。

相公們在監察細則草稿上標註名字的事,朝臣們都清楚了。而官家讓範純仁從那些名字中選人的事,大家也知道了……

“不得不說,這護衛營的條令條例將情、法、理三者結合的恰到好處,找到了其中的平衡點了!”

富弼也是首次完整的看到老護衛營的條令條例,不由得感嘆。

當時,那時候官家也就十幾歲吧,十一還是十二?即便是後期慢慢完善,能形成這樣的條令條例,也不能用聰慧來簡單的評價了。

“子華,寶臣,護衛營這條令條例,誨叔、玉汝包括蘇子容、王樂道參與多少?”

富弼有點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十幾歲孩子能做出來的,他更傾向於當初的四個教導。

韓絳和呂公弼相互看了看……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若不是見識到少年時的官家就顯現了驚人的才華,我等這樣耕讀世家會像現在這般折服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應該他們也有參與吧,具體沒有過問。富相也知道,當初的護衛營是怎樣的,都是些軍漢,並未過於關注。誨叔原本是護衛營總教導,寶臣可瞭解?”

韓絳說的含糊,再把話題轉到了呂公弼身上。並不是要坑他,是需要兩人共同把一個說法說死了。

“富相,確如子華所言。公弼外任,與弟誨叔書信也多是家事。倒是聽聞護衛營早期便有了保密法令,想必具體情況只有他們護衛營那些老人清楚。”

想從護衛營那些老人口中得到什麼,根本不可能。

“這些都無所謂,關鍵是現在護衛營的條令條例幾近每個朝臣都有副本,倒是讓我等與範堯夫為難了。”

韓琦感慨道。確實,當所有人都能依照護衛營條令條例來制定監察細則時,這會增加政事堂和監察衙門遴選人員的難度。

“見仁見智。即便都讀通了護衛營的條令條例,都明了監察衙門的職能,並非所有人都能領悟其中精髓!”

王安石能明白,政事堂相公都能明白,未必朝臣們都一樣能明白。

“只要在護衛營條令條例的基礎上,結合國朝官員執政情況,擬定出宗旨和理念契合,又符合監察衙門職能的,那就是能勝任監察官職位。安石倒覺得是省事了。”

政事堂在因此議論,趙曦在知道朝臣們關注護衛營條令條例時,一直端著的心思,才徹底放下了。

其實,護衛營的條令條例,最值得學習的不是什麼情、理、法的協調統一,而是那些事無巨細的條款。

護衛營條令條例,沒有一項是含糊不清的,所有的違規都有對應的懲處措施,這才是趙曦想讓朝臣領會的。

要說國朝的閒官,肯定是汴梁最多,再下來就是西京洛陽了。多數的致仕老臣,為了避免讓政事堂的相公看著眼煩,又不想距離朝堂過遠,西京洛陽便是最好的去處。

當然,也有真正致仕回鄉的,帶著自家靠恩蔭得官的兒子,在家鄉講講學,噹噹大爺……地方官在這些致仕的相公跟前,多是諂媚討好的多。

當朝廷抵報刊登官制改革和監察事宜開始,從汴梁通向國朝各州府的軌道馬車,便沒有停止過運送那些有官身沒官事的閒官。

這些人,無一不是恩蔭得官的主……這時候若范仲淹活著,肯定能想明白他當初那個明黜陟抑僥倖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在國朝做官,做到二品大員以上者,誰家沒一兩個恩蔭得官的子侄?取消恩蔭,就意味著把朝臣們子侄得官的路給堵死了,就這一點,慶曆新政失敗就是註定的。

不像如今官家的做法,先喊出官制改革的口號,然後提供不同的職位供選擇…~都是些事務性職位,本職上跟胥吏沒區別,卻冠一個官位的名。

既然前期提供了選擇,到時候再一刀砍下來,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這一手,先把得利的老臣的嘴給封上了,也沒有堵死後來者的路。

大家都明白,所以才如此死乞白賴的在監察衙門事宜上鬧騰。

皇家銀行,那是一賜樂業人的營生,又擔心自家子侄進去,面對錢財管不住貪心而招致禍事。

市易寺和國營寺,又必須得得到薛向薛師正的認同。不管是不是官家嚴格要求,讓這些老臣跟薛師正低頭,他們還做不出來,畢竟薛向也是個恩蔭得官的。

所以,除了特別傾向於這兩個衙門而被薛向選中的,最後就只剩下監察衙門了。

且不說監察脫胎於御史臺,本質就是清貴的職位,就說監察衙門的職能,就讓人欲罷不能,那可是結人脈最有利的地方。

都在忙亂著,誰曾想官家又指示講武堂開班了……

就在監察細則基本成型時,朝廷明發抵報,公佈了所有監察官的名錄,統一到講武堂接受培訓。

當名錄公佈出來,所有人才發現,這份名單並沒有遺漏誰,幾乎彈劾人的和被彈劾的,都在名錄上……枉做小人了,讓官家看笑話了。

聽說範總監察問過官家原因,官家說了:國朝有府一十四,州二百四十餘,皆需要派駐監察官,不用擔心人多,反倒擔心人不足矣!

回過頭來,不管是朝臣還是相公,才發現又被官家溜了一圈……

誰都只能碎了牙齒往肚裡咽!很簡單,若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思,官家就是挖了坑,也埋不下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