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唐宦最新章節列表 > 12.西路軍乏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西路軍乏糧

武毅軍夜襲的跳蕩手們在小城得手後,沒有停歇,他們手持彩煙炮,對著山下的方向,接連施放了六發。

正在督察戰局的蔡逢元大喜,趕緊下令,全軍跟上,再攻陷白馬山大的一字城。

小城中,跳蕩手們將虜獲的火炮調轉了炮口,對著大城城壁猛烈施放起來,而後喊殺聲震天動地:武寧軍自山崗西,武毅軍其餘隊伍自山崗東,分為兩路,趁著夜色,勢不可擋地對山上一字城衝來。

白馬山東北側的石丈山和峴山,也是殺聲大作,孟準的中路軍,也對其上的忠義軍營砦於夜中發起猛攻。

一時間,襄陽南側諸山,頓時化為阿修羅地獄。

原本接到於頔命令的白馬山戍將管中成,是要堅守三日三夜的,可到了次日凌晨他就堅守不住了,先是石丈山處的守兵崩潰,開始向更靠著襄陽城,山勢也更高的峴山逃去,隨後白馬山處的忠義軍士卒起了連鎖反應:“若石丈山失守,我等的歸路可就徹底被截斷啦!”

加上武毅軍和武寧軍這次攻城方式有了調整,他們不著急攻堅,而是急速向白馬山一字城的兩側迂迴,很明顯是要斷路的。

很快,一字城西側的守兵喪魂落魄,開啟砦門,頭也不回沿著樵蘇三路,向萬山、襄陽城護城河地帶逃奔。

接著更多守兵,擁著戍將管中城,丟棄壁壘,蜂擁衝到了石丈山。

石丈山,南為白馬山,北是峴山,三座山形狀宛若只蝴蝶,可石丈山卻是其中最低矮的,管中成和部下們混亂不堪地跑到其上的山崗處時,迅速奪取一字城的武毅軍們,搬來輕炮,居高臨下,對著石丈山就是猛轟,炮丸打在石頭上,當即便會飛起一圈致命物,收割掉周圍數丈內的忠義軍士卒性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管中成也被片被炮丸崩起來的鋒利碎石,擊中了脖子,他的創口大得可怕,血如噴泉般往外湧,幾名牙兵撕下衣衫企圖將他的傷口給壓住,可管的舌頭都拖出來了,結果還沒被抬上峴山時就斷了氣,也省得城內的太子少保於頔對他“軍法處置”了,因害怕影響士氣,坐鎮峴山的忠義軍都知兵馬使龐懷玉,只能對著管的屍體流下幾滴淚水,便草草把他淺埋掉了。

得知白馬山和石丈山失守,戍將被炮擊陣亡的訊息後,於頔、俱文珍又驚又怒,趕緊組織起隊伍,又勒令龐懷玉督戰,分路發起猛烈的反擊,雙方軍隊在山谷間你來我往,拼死酣戰,忠義軍在整訓後,戰鬥力果然有一定程度提高,雖則還不能和武毅軍武寧軍五五開,但稱其為第二梯隊的精銳並不過分。

雙方環繞著石丈山附近,於四日時間內往來廝殺數十回合,傷死者各以數百計,才最終疲累罷手:高嶽方還是佔據了白馬山,而襄陽忠義軍則退保峴山。

很快,漫天蓋地,下起了場冰冷的冬雨。

炮丸和投彈燃起的火,很快全被澆滅,諸山間的路徑,全被髒水給吞沒,山和山之間出現了許多天然的溝渠,零零散散的屍體被沖洗得泛著慘灰色,若隱若現地漂動著,有的已然腫脹到可怕,雙方都有士兵摸到石丈山附近,還簡短交談,一致約定不要開火、射箭,然後都哭著,將友伴的屍體給拖走,回各自營壘掩埋起來,並且立下墓碑。

三日後雨停

鹿門山上,遙遙觀察戰場的高嶽,隨即更改部署:

中軍只留一個步兵團於石丈山,築壘固守;

南軍也只留一個步兵團,在白馬山一字城固守;

中軍其他隊伍,於漢川中央的龍尾洲處,加緊修築壁壘,再打下木樁,牽繫各色船隻;

南軍大部歸大營城,並在此處和鹿門山間的漢川,築三座土臺堡壘,配合船橋,貫穿漢川東西,徹底控制航路,防備上游襄陽城出動舟師來突擊。

“此類諸般營壘完工後,襄陽城南側戰線交給蔡逢元即可,我將中路軍以船裝運,至白河口河洲處,和郭再貞北線會合,下階段的主要目標,便是奪取峴山和萬山!”

同時,襄陽城軍府中,龐懷玉、史萬頃、馬總皆來,與於頔、俱文珍、薛尚衍會面,然後馬總對眾人提出個新的“守訣”:之前白馬山作戰,敵人趁著大炮轟擊掩護,跳蕩隊能藉助夜幕,迫近我方城壁下數十步,再發起突襲,我方軍伍,往往在慌亂下,盡數去堵缺口,結果被一鼓擊潰,無法收拾。此後作戰,一旦城防有缺口,將帥須學會將部伍分為三分,一分去堵截,二分於其後策應,反覆逆襲,將敵眾擠壓出去,此乃守城萬全之策。

於頔對此高度贊同,並說此後修復城壁,用重金徵募民夫去做,戰卒則在敵人炮擊時,躲藏在戰棚之中,馬上襄陽城也要革新城防,以防炮為準。

這時於頔膽氣反倒壯了不少,他給眾人打氣說,白馬山雖然丟了,但我方依舊給敵人重大殺傷,再守衛峴山,就更有信心,“給我用人力和牛馬,將四門大炮拖曳到峴山上去,敵人敢來,就把它們全都轟成齏粉微塵!在峴山,我準備讓高嶽用一萬兵的血肉性命來交換,狠狠守個幾次,節節抵抗,高嶽就受不了這種傷亡啦。從府庫內取出三十萬貫的錢帛出來,全部犒賞子弟們,此外再拿十萬貫,安撫傷死者,只要能守住城池,馬上還有重賞,絕不食言。”

隨即於頔便打起十二分的精力,滿身心地投入到防禦之中,他決心要在襄陽打出名氣來。

只要名震天下的高嶽,在這座城池前鎩羽而歸,自己的聲望便是大唐第一人了!

與此同時,韋皋的兵馬已出武關,至商州的熊耳山下,距離襄陽不遠了,此刻韋皋將蘇光榮喊來,“留三千兵給你,在商洛山招募更多山棚、民夫,伐木造輕船,每艘以一百斛或二百斛載重為準,數額為四五百艘,隨即順著淅川,支撐我軍行進。”

交待完,正在韋皋準備繼續往鄧州穰城、南陽前進時,忽然有軍吏來報:劉昌一路,走到金州西城時,數萬人包括奉義軍在內,已然乏糧少錢,軍心動搖不已,幾有崩解自潰的跡象。

“朝堂的軍隊,居然到了這步田地!”韋皋聽完後,憤怒裡帶著痛楚。

最讓他牽掛的是,內裡的兩萬奉義軍,可是自己的嫡系,是在西川手把手帶出來的,要是自潰掉了,那還得了,“到底怎麼回事,給我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