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唐宦最新章節列表 > 20.相遇趙州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相遇趙州橋

“我等願護衛輔師,凱旋西都長安!”所有揀退的老兵們都喊出這句口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著一名身經百戰,臉上疤痕累累的營將,站了出來,接著將一面黑白貔貅旗幟握在手中,站在高嶽的馬前,自報來歷:“武毅軍第一軍團第一步兵團第二營營佐沈昇,請執旗為輔師導路。”

“沈昇......路線是過恆州真定府,再經趙州入新的司隸行中書省,隨即換乘船隻,順大河、渭水前往長安。”高嶽說到這裡,眼眶也溼潤,嗓子居然有些沙啞。

“此路全力盡命,為輔師捍蔽風雨,諸位兒郎,唱宰堂軍軍歌。”言畢,沈昇揚起了手裡的戰旗,轉身邁步,走在佇列的最前面。

一面面旌旗豎起,簇擁著騎馬小跑的高嶽,後面跟著蜿蜒嚴整的老兵隊伍,他們的歌聲直衝雲霄:

“銅色茶花綴戎裝,

山風勁吹飄蜀岡,

衛公兒郎個個勇,

報效疆場氣如虹,

四丈長槍犬戎血,

三石炮銃齏蕃骨,

貔貅嚼鐵戰旗揚,

千錘百煉武毅魂,

步炮騎車威容盛,

西陲北疆任縱橫,

三軍聚集四百幢,

枕戈待旦真沙場......”

在薊城的城門旁側,其餘仍在役的武毅軍、武義軍將士們,都一營一營地排列好隊伍,每營間列著亮澄澄的青銅輕重火炮,還有一輛輛輜重車、武剛車,在飄揚的旗幡下,足有二十裡,一路注目著高嶽,將其直送到了城南驛館處。

其中,高嶽見到宰堂大炮軍隊列裡,昂然對自己行禮的高竟,他也獲得數枚金銀勳章,由是沒忍住微笑起來,並難得在馬上稍微停頓下,對長子點點頭,代表父親的認可,然後才繼續催動大釐雪,往前走下去。

對高竟而言,他的軍營生活並未結束,不久後可能便要出媯州,趕赴回鶻地和黠嘎斯軍隊作戰。

不過高竟也知道,父親和這群老兵也不同,父親的戰爭也還沒有終結,只不過是不再有硝煙和炮丸而已。

等到高嶽抵達真定府時,燕山行中書省平章事權德輿,及到任的燕南行中書省平章事高郢,在此設宴,款待了卸任返朝的高嶽。

另外高嶽也得到訊息:太原的顧少連,在得聞昭義軍覆沒,成德軍、盧龍軍在三月內接踵投降後,其麾下大將馬良輔、彭令茵等也都不願再戰,逼迫顧少連趁早獻出太原府,並殺掉了李純派來的監軍使王定遠。

於是太原府不戰而降,整個晉陽盆地和周遭的山川險隘,也都無血投入了朝廷的懷抱。

“顧少連會是什麼處分呢?”高嶽特意詢問說。

高郢和權德輿就說,應該是貶去南方州縣數年,再考慮量移啟用。

“去南方,最好去鄂嶽、湘水,或江南西道靠嶺南那邊去,彼處土地肥沃,可卻人煙稀少,要是地方官能做好工作,使其人煙富集,農桑、礦冶產業發達起來,對整個國家的態勢可謂是功莫大焉。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可以讓顧少連戴罪立功,他要是在那裡的州郡做得好,過不了幾年還是能委以重任的,此後皇唐的官僚人才,要有意識地往我所言的地方集中。國庫要有預算,行中書省要有預算,州郡這級也要有預算,並且得製備成簿,作為官長的考課,以後刺史也別光顧著斂稅,得好好考慮留州的稅,該如何增殖出更多的錢財來,改善百姓的生活。”高嶽不疾不徐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文趨南,武集北,以後的走向大概如此——對了,那河東晉陽,又有無篡太子的行蹤訊息?”

前來報信的中候官便稱,似乎有人在媯州和雲州的交界地,看到過篡太子和史美人,不過當太原府開城後,他倆又不得往西,而是回頭往東北,可能逃入奚王或契丹的牙帳去了。

“載之(權德輿字),你去燕山會府赴任後,代表宰堂擬一份牒文,往塞外傳播周知,便說篡太子雖然有罪,但他行走在外,皇唐血裔的身份還是有的,人格和安全方面決不允許外蕃侵犯,篡太子走到何地,不叫逃亡也不叫長流,而應該叫‘巡狩’,且要‘索貢’,貢品就是各蕃落都要滿足篡太子的生活需求,另外唐的商隊來到,也不得阻攔,必須開放商棧,和我唐貿易。”

聽完高嶽這話,權德輿哭笑不得,這篡太子千里萬里,被迫流亡,但還要頂個“巡狩”和“索貢”的名頭,遇到他的蕃落、國家還不能打他迫害他冷落他,得好吃好喝伺候著,且唐的商賈還要追著篡太子的足跡,開拓更多更遠的商路。

唉,這些蕃落和國家何辜啊!

不過高嶽現在依舊是輔師也即是國家元首的身份,權德輿也只好應允。

數日後,離開真定府的高嶽,和隨行隊伍過趙縣橋樑,只見到橋下的河水,安然自設計巧妙的橋洞處洩出,雖然前些日子落了不少雨水,可人馬走在橋樑上,衣襟都不會被濺溼,過橋後在林蔭間的亭子中,坐下休息的高嶽就問身邊的人,“可知此橋為什麼人所建造?”

眾人都不知曉。

高嶽卻很輕鬆地說出,是隋時的匠師李春所為也。

接著高嶽便說,這大石橋兩面多有風景名勝,文人雅士都喜歡立碑撰文,以求己名流傳後世,但他們的貢獻哪裡比得上李春呢?請燕南行省,隨後在這座亭子裡,為李春立起雕像,撰寫碑文,並找到李春的後人,對其鄉閭加以表旌。

就在身邊人準備領受命令時,高嶽忽然聽到林蔭那邊的道路處,傳來一陣清脆的鈴鐺聲音,不由得出神望去,只見座帶著帷幕的肩輿上,坐著位女冠,雖則上了年紀,但看眉眼卻依舊美麗,十分熟悉,肩輿側則是個手執拂塵步行的。

“薛煉師,元凝真。”高嶽微微吃驚。

不過這只是這支隊伍的先頭,其後竟然還有靈虛公主、義陽公主、王士平等,當然還有王承嶽,他騎在馬上,現在承嶽的騎術已經非常精熟了。

“父......”承嶽看到亭子內的高嶽,一口差點喊出來,但最終還是咽了回去,不過看父親的眼神卻依舊熱烈。

兩位公主的家丞程衍和獨孤申叔,趕緊上前,向高嶽作揖行禮,並告訴他,二位主自長安來,已決意至恆州,購置田莊產業,不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