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承天玦最新章節列表 > 06驟起刀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驟起刀兵

霍瑛離開後,羅冬再次過上數著日頭熬的日子,每天閒來無事便開始琢磨姚十六身份的問題,以及……小姐姐最近怎麼老不來了呢?

煎熬中又一月過去,霍瑛總算出現在新兵營,卻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隨姚十六一道。也不是來找羅冬過招,而是頒佈軍令。

大將軍令:新兵營集訓即刻結束,所有新兵編入金甲軍輔兵營,隨軍出征。

聽見這軍令羅冬不覺一頭霧水,入伍才兩月,新兵營都沒呆熱乎,這就要隨軍出征了?想到這裡忙問身邊幾個同帳戰友:“這是什麼情況?大夏是要跟誰開戰,兄弟們有知道的嗎?”

然而沒等有人接話,霍瑛的聲音先傳了過來:“羅冬!”

“幹嘛,呃,不對……”心不在焉的羅冬隨口應了一句,隨即又想起此刻是在校場列隊,忙大聲喊道:“有!”

“出列!”

“喏!”

從佇列中一路小跑來到霍瑛面前,卻見霍瑛並沒搭理自己的意思,反而一撥馬頭繞過自己,匯同幾個教官編排一眾新兵離開了。

羅冬正納悶間,立馬一旁的姚十六抬手掀開面甲,面無表情說道:“羅冬,蜀中平武縣人,自幼無親無故,得鄉親接濟,吃百家飯長大。8歲起混跡市井,14歲成為平武縣城下九流老大,至今三年有餘。”

見姚十六將自己的過往說了個八九不離十,顯然是有備而來,羅冬忙擠出一臉訕笑道:“長官,小的那點破事您門清啊。”

姚十六對羅冬的諂媚之舉卻是視而不見,依舊一臉肅然道:“我且問你,為何離鄉背井不遠千里來到夏都從軍?速速作答,不得有欺瞞之言!”

“回長官,小的只是久居僻壤實在厭煩,想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聽說夏都是天下第一城,繁華盛景舉世無雙,便想來見識見識。”

“既想見識夏都繁華,為何不在城中安身,卻來從軍?”

“回長官,小的倒是想在夏都安身定居,可小的沒錢啊。夏都的確繁華,繁華得遠超小的想象,以致小的身上盤纏沒過半月就已用盡。小的也曾想過在夏都找個活計謀生,卻發現夏都城中就連賣菜小販都能出口成章。就小的胸中這點墨水,在夏都也就能幹點下力氣扛活的差事,所以……”

“所以你就跑來軍中蒙吃混喝賺軍餉?”

“呃,不瞞長官,小的起初的確是如此想的,不過現如今小的已然改了初衷。”

“現如今你又如何作想?”

“回長官,小的也是進了軍營後才知道軍中是個好地方,在這裡沒有市井裡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一切但憑實力。小的現在就想著在軍中好好磨鍊,待日後上陣殺敵,多立軍功,加官進爵,封妻廕子,光宗耀祖,青史……”

“夠了!”聽聞羅冬一陣胡吹,姚十六不覺氣往上衝,暗想你小子自幼獨孤,只怕自己爹媽是誰都不知道,光哪門宗耀哪門祖?當即出言打斷羅冬話頭。

隨即又自覺有點失態,自己犯得著跟這小子較真嗎?忙平了平心緒,又開口道:“我看你還算機靈,既然你有志在軍中上進,我可以給你個機會,從現在起就跟在我左右,先做個傳令兵。”

“謝長官抬愛!”羅冬之前故意戲弄霍瑛,其實就是做給姚十六看的,好讓姚十六對自己高看一眼,此刻心想事成,忙挺直腰板大聲應諾。隨即又微一躬身訕笑道:“長官,我能問你個事嗎?”

“不能!”姚十六雖覺羅冬是個可造之材,但對這小子的油滑實在反感,當即出言回絕,隨後便撥轉馬頭離去,只吩咐一名隨行騎士道:“帶他去領裝備,再教教他規矩。”

“喏!”騎士應諾一聲,隨即拉住馬頭轉向羅冬道:“跟我來。”

“哎,長官別走啊,我就是想問問這傳令兵是算金甲軍還是算輔兵啊?軍餉是多少啊?”羅冬又衝著姚十六離去的背影嚷嚷了一句,卻見姚十六根本沒勒馬的意思,只好轉身看向身邊騎士咧嘴笑道:“大哥,你跟我說說唄?”

“說什麼?”

“就是我這傳令兵算不算金甲軍?”

“不算。”

“那每個月能領多少軍餉?”

“沒軍餉。”

“啊?沒軍餉?那算什麼提拔?這還不如給金甲軍當輔兵。”

“跟在統領左右就是統領親衛,不佔軍中編制,親衛的奉銀是統領自掏腰包發放,不算軍餉。”

“那每月能發多少奉銀?”

“多少不等,看各自表現。”

“呃,明白了。”羅冬無奈點頭,心中不由嘀咕,糊弄誰呢?什麼叫看各自表現?不如說看姚十六心情。

不過這都無所謂,羅冬其實根本不在乎這事,只要能接近姚十六就行了,叨叨這些無非是想跟身前騎士套套近乎,拉近點關係。所以隨即便一轉話頭道:“謝謝大哥,以後還請大哥多多關照,對了,還沒請教大哥貴姓高名?”

“姚十八。”

“呃,大哥,你這名字,難道是姚統領的兄弟?”

“你聽好,統領讓我教你規矩,現在就告訴你第一條,令行禁止,該問的問,不該問的就憋著。廢話少說,現在跟我走。”姚十八說著便撥轉馬頭向校場外行去。

“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道理羅冬是很明白的,此刻見姚十八貌似是個刻板之人,便不再多話,只應諾一聲邁步跟上。

……

三天後,兩萬金甲軍全數拔營起寨,匯同二十餘萬步騎大軍開赴北地。姚十六升任驃騎將軍,率一萬金甲軍並五萬步騎為左路前軍,羅冬作為姚十六親衛隨行左右。歷時一月有餘,左路前軍行至邊城陽關,紮營陽關城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為主將親衛並傳令兵,每日跟在姚十六身邊,見聞自然是多了不少。不用開口問,只需留心聽,羅冬便得知此次大軍北上是當今夏皇御駕親征。

前軍共計十二萬,姚十六領左路軍出陽關,大將軍霍定北領六萬右路軍出虎牢關,對北燕呈夾擊之勢。夏皇親率一萬金甲軍並十萬大軍為中軍,隨行在左路前軍之後。大夏三朝元老,鎮北候狄烈率三萬步騎為後軍,督運糧草。

二十餘萬大軍並邊關駐軍十餘萬,共計四十萬大軍劍指北燕,目的卻只有一個,搗毀北燕歷時五年,耗費巨資修築的龍尾原大營。

初聽聞夏皇御駕親征,四十萬大軍出動只為搗毀一座軍營,羅冬很是不解。後來尋機向霍瑛打聽,才得知此戰對大夏來說意義重大,並且難度不小。

只因千年前大夏朝立國之初是被各諸侯國共推為天下之主,與各諸侯國雖劃地而治,但因彼時關係融洽,國界劃分並不詳盡。龍尾原位於大夏與北燕交界,幅員千里,水草豐茂,千百年來大夏與北燕皆有不少百姓在此遊牧,因沒有界定,實為兩國共享。

百餘年前大夏突發朝亂,亂黨一系為尋外援,許各諸侯國重利以求出兵相助。當時北燕正值國力雄厚兵強馬壯之際,本就有意拓張國土。因與大夏交好千年,北燕朝廷原本是打算向西域進取。

正厲兵秣馬,卻得大夏後宮及權臣邀約出兵南下,並許諾劃地千里龍尾原以謝相助之情。權衡再三,北燕決定應約出兵南下,卻不料南下大軍剛行至陽關城外,大夏朝亂已平。

以武定國的五皇子承繼帝位後極其強勢,概不承認亂黨一系對各諸侯國的許諾。登基後第一道聖旨便是傳書北燕國君,勒令其即刻退兵,否則必刀兵相見。

已經吃進嘴裡的肥肉再吐出來,北燕自然不願,更何況此時北燕國力正雄,而大夏內亂初平朝政紊亂。於是北燕朝廷宣稱,五皇子並非大夏太子,承繼夏皇名不正言不順,拒絕奉詔退兵,並要求大夏朝廷以國書之儀界定龍尾原歸屬北燕。

大夏與北燕百年之戰由此發端,百年來,北燕騎軍幾乎年年襲擾大夏邊關,兩國間三年一小戰五年一大戰。

以戰事論,大夏勝多敗少,卻因北燕主力皆為騎軍,來去如風,大夏的步騎聯軍很難將其全殲,以致戰事連綿百年仍無定局。

直至二十年前,大夏出了位絕世帥才,率大軍在陽關以西百里,龍門山北麓的斜谷道口與龍尾原相交處設伏,一舉殲滅北燕十二萬主力騎軍。至此,北燕才算消停了近二十年。

這些年北燕雖不再犯境,卻始終心有不甘,經多年籌劃,於五年前開始悄悄在當年兵敗的斜谷道口修築營寨,並派重兵駐防。

此大營扼守住斜谷道口,使大夏再無奇兵可出,同時既可鳥瞰千里龍尾原,又能時時威脅相距僅百里的大夏邊城陽關,可謂一石三鳥。自得知北燕在此築營起,當今夏皇便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誓要拔出。

聽霍瑛講述兩國間百年過往,羅冬本沒有什麼興致,權當閒來無事聽書消遣。直到聽見二十年前大夏出了個絕世帥才,羅冬心底不由猛的咯噔一聲,如此英雄神武的人物,該不會就是我爹吧?

想及此忙問起此人姓甚名誰,如今官居何職,霍瑛的回答卻令羅冬倍感失望。此人身份軍中只有極少人知道,當年大戰之時排兵佈陣所頒軍令皆出自狄烈將軍,狄烈將軍也因此戰之功獲封鎮北候。

霍瑛知道此人也是近兩年的事,還是父親霍定北一次酒後失言提起,被霍瑛再三追問不過,透露了些許內情給霍瑛。

所以,想知道這位牛人是誰還真是個麻煩事,難不成還得設法混到大將軍霍定北或者鎮北候狄烈身邊去?當個親衛?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