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四九章 問策(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四九章 問策(三)

都邪在帳篷裡只待了不到半個時辰,便拿著楊立的一紙書信,離開了營地。如今的楊立已經在武道一途上成長了起來,一流武道高手也休想取他性命,如此倒也不太需要都邪經常在他身旁守衛。

帳篷裡只剩下了楊立與野比利兩人。

楊立始終沒有同野比利交談的意思,然而野比利卻按捺不住,硬著頭皮向楊立喚道:“主……主上。”

他連續喊了三四聲,才將正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楊立喚醒。

楊立轉過頭,看著野比利,笑了笑,道:“何事?程利。”

野比利的昭國名字便是取了自己義父的姓氏,以及自己名字的最後一個音節,組合成了程利這個名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程利低著頭,不敢看楊立的眼睛,訥訥道:“主上,利……利盛如今還在帳篷之外,等候發落……”

“哦。”楊立面上露出恍然之色,接著搖頭慚愧道,“你若不說,我還差點忘記了這一樁事情。那便喚利盛進……”

話還未說完,楊立轉頭看著程利,沉吟道:“你對如何處置利盛,有何看法?”

似楊立這等心思剔透之人,念頭微微一轉,便明白了程利今日為何會束手束腳,又有些戰戰兢兢地樣子,楊立一方面覺得他好笑,另一方面也在心底下了定計,是要早一些解決奴部與昭國士卒之間的隔閡,為以後招募奴部與昭國士卒首先形成一個模板了,不然任由此亂象頻生,早晚將主會與士卒離心離德。

“當依軍法論處。”楊立突然提出的問題並沒有讓程利措手不及,程利正色回答道,“若非如此,難以正軍法,明軍紀,從此軍中再無安寧!”

程利的回答卻是中規中矩,依照軍法處置利盛,則利盛必死於軍法之下。但旁人若一聯想程利的奴部出身,難免不會以為程利此舉是挾私報復。

然而程利如今也是新加入楊立陣營的一員小將,他之所以會建議楊立依軍法處置,恰恰是保持自己沒有偏向,讓自己沒有立場,不然的話,早晚會被楊立棄用,從此永無出頭之日。擺在程利眼前的,有且只有這一個選項。

楊立奇怪地看著程利,道:“你可知依軍法處置,利盛會受何處罰?”

“依軍法當流放千里。”程利被楊立那一雙眼睛盯著,頓覺壓力如山般覆壓而下,低下頭顱,沉聲回答著楊立的問題,不敢有其他任何想法。

“倒是本將未曾與你言說。”楊立覺得程利這副謹小慎微的樣子甚是好玩,不過他也沒有消遣這個初出茅廬的少年的心思,當即道,“利盛為阻撓完顏憲吉逃離營地,捨生忘死,我承諾過他,倘若他能在敵兵襲營之時立下功勞,對於他所犯之過錯,可從輕發落。”

“原來如此。主上高明。”程利點了點頭,忽然不知該作何言語。

如何處罰利盛在主上心中,已經有了定計,那麼接下來便輪到對奴部民兵的處置了,身為民兵營長,程利當然能看出自己麾下兵卒的種種問題,他是一心想要給楊立留下一個好印象,但如今麾下士卒如此,自己恐怕達不到這個目標了。

然而奴部民兵終需整肅治理,不然必成禍端。至於如何整肅,如何管理,程利已經有了些微頭緒,但是此時不知主上對奴部民兵是什麼態度,不敢貿然開口。

“主上,屬下覺得,倘若奴部民兵再如此繼續下去,恐成為主上麾下兵卒中的禍患,因此,屬下以為……”猶豫再三,程利還是向楊立開口建言,將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向楊立闡述個清楚。

楊立仔細地聽完程利的獻策,點了點頭。

程利久居黑山,對奴部人之習性可謂十分瞭解,如何約束奴部士卒,最大化地發揮他們的戰力,程利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過他畢竟年紀太小,經驗略顯不足,楊立若是在營帳中推行程利的獻策,需要短則三月,長則半年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

但是如今楊立這邊危機已生,時間緊迫,推行此法反而收效甚微。

這般想著,斟酌許久之後,楊立將自己的想法同程利的獻策互相結合,向程利說道:“金國與大昭之間必有一戰,而如今昭國朝堂態度曖昧,各方軍侯懵懵懂懂,若金國兵鋒驟然來襲,關東與燕州便是第一道防線。

且不說關東如何,燕州卻是我等之大本營。因之,不論其他各方軍侯、昭國廟堂對金國有何態度,我等亦必須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

所以,本將意欲操演新軍,向昭國皇帝求取任命之後,立刻著手施行。新軍兵卒之招募,自然以燕州百姓與奴部人為主。不如這樣,以後你便專司營建比武之事,為新軍教頭。如何?”

“新軍……教頭……”程利喃喃自語,巨大的驚喜撞入他的心房。

主上既意欲組建新軍,那麼這支新軍兵卒的數量必然不會少於一萬,少於一萬人則不成軍,而一支萬人軍隊的教頭……程利只要一想便覺得心臟都跟著顫慄了起來。

但驚喜過後,程利又覺惶恐。

即便是在二十七盟會當中,程利也總是以義父的輔佐這一角色出現,很少獨立擔負過大任,但目下主上卻要對自己委以重任,令自己負責一支軍隊的戰法操演,程利一經深想,便不自覺地不自信起來。

他向楊立躬身行禮,接著澀聲道:“屬下恐難能擔此重任。”

“不瞞主上,屬下在二十七盟會之中,是被義父委以謀士之職,對於軍陣操演,兵法演化,士卒磨礪之術卻並不熟悉,令屬下擔此重任,屬下恐不能交付給主上一支彪悍之師。”

程利倒是誠實,將自己的短板與不足全部告知了楊立。

但就這樣放棄這個自己明明很想做的軍職,程利又覺得不甘心,但結果如何,總要聽憑主上的意思。

“本將意欲設三位新軍教頭,另設一位新軍總教頭。”透過與程銳的交談,楊立自己的想法也慢慢被釐清,少年人的想法與不甘心在楊立眼中自然纖毫畢現,他笑著道,“不說新軍總教頭職司,此三位新軍教頭分別負責營建比武、士氣激勵之責,操演軍陣、磨礪士卒之責,精研兵法、化用營兵之責。”

“本將想要令你擔負這營建比武,激勵士氣之責,聽你方才所言,你對此道很是擅長,既然如此,何不嘗試一番?”

聽到楊立將一軍教頭之職分化成了三個部分,而自己只是負責其中一個部分,程利便放下心來,當即點頭答應:“既然如此,屬下必不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