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四八章 問策(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四八章 問策(二)

“首領在關外一舉擒下一位金國皇子,並致使兩個金國皇子喪命,一個皇子失蹤的事情,京城那邊還未收到訊息,不過想來,這個訊息早晚會傳入京城,屆時,恐怕又要生出一場風波。”

都邪看著楊立,認真地說道。

楊立在關外的行動過於驚世駭俗,即便是普通人乍然聽聞恐怕一時間也難以接受,更何況是廟堂之上心思各異的朝官們?

昭國群臣並非不知金人對大昭的圖謀,但今時昭國兵甲與金國兵甲卻差了幾個層次,這等情況之下,廟堂群臣自然在面對金國之時,是求和、務必不挑起戰釁,或是主站、務必不損上國威嚴,便成了一個爭執不休,相持不下的問題。

而偏偏在這個時候,楊立不僅擒拿了一位金國皇子歸國,更令兩名金國皇子身死,這種行為簡直像是在故意挑起戰釁,金國朝堂不可能對這麼重大的一件事情沒有分毫反應,那位在金國如日中天,乾綱獨斷的金國皇帝也不會對自己子嗣被人殺死、擒拿之事坐視不理!

如何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個大危機?昭國廟堂群臣需要磋商,妥協,退讓,而他們一旦退讓,楊立便不可避免地需要去充當那個出頭鳥,那個該被一箭射死的角色。

因此,都邪會有這麼一番話,主要便是要提醒楊立,小心訊息洩露出去之後,朝中的風波會波及自己,再者,也是想看看自家首領對這件事情有沒有做什麼準備。

如都邪所想,楊立自然是做了一番準備的,他自然清楚都邪這是在關心自己,也不隱瞞什麼,當即道:“京城如今還沒有收到訊息,暫時沒有動靜,於我而言,也是好事一樁,不過這個訊息也遮蓋不了多久。”

“金國一下子折損四位皇子,這個訊息足夠令天下震動。我想,此時關內已經有士卒將訊息傳回了京城,過不了多久,我令金國折損四位皇子的訊息便將傳遍大昭。”

“至於旁人會如何傳揚這件事,左不過幾種模板。居心叵測者會到處宣揚我表面上折損了金國四位皇子,乃是揚昭國上邦之威,實則是意欲挑起兩國之戰爭,使得天下生靈塗炭,而我在亂世之中借功勞上位。”

“心思穩重者會對極力淡化此事的影響,將一切都往可控的方向推動。”

“廟堂主戰一派必會將此事大加宣揚,甚至會為我向陛下請功。”

“如此,你方唱罷,我方登臺,京城想必要成為一個極熱鬧的場所,到時候有能看上幾場好戲。”楊立話語中帶著幾絲調侃之意,不過看他表情,嘴角微微向上牽扯,卻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我便成了那唯一一個被架在火上烤的人,所有人都等著分食我肉。”

一下子折損金國四位皇子,亦非楊立之本願。

若真能按照自己之所想,楊立反倒希望一切都能細水長流,讓自己騰出手來,慢慢應對金國這座遲早會傾軋而來的高山。

但豈能事事盡如人意,天往往不遂人願。

事實上,自第一個皇子被楊立失手殺死之時,局面已經開始往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楊立只能盡力多拿一些籌碼,以令自己在這場風暴中不至於被挾裹,被吹颳得東倒西歪,甚至不知所蹤。

完顏稽康、完顏昊、完顏憲吉等皆是楊立的籌碼,他們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取決於楊立使用他們的時機。

“這個訊息不能從旁人之口傳入京城,傳揚天下。若真是那樣的話,我便要徹底被架在火上烤,所有人都會等著看我的笑話。”楊立蹙眉沉思,斟酌著說道,“金國折損四位皇子之事,應當由我們主動告知朝廷,主動告知於天下人。”

“我修書一封,你將它送到陸大先生府上,由他將這個訊息告知於陛下。如此以退為進,方能讓我們首先佔得先機。”

都邪點了點頭:“大首領既然心中已有定計,某家自會將你的計劃一直貫徹下去。”

“我剛剛升為兵部職方,轉眼間便在關外為昭國惹出了這麼大的事端,恐怕皇帝陛下也會覺得我不是個省油的燈,而他對此事的態度,才能決定我們接下來的策略。除此之外,揣度許多卻是無用。”楊立道。

大昭廟堂雖然派系林立,黨同伐異之風愈演愈烈,但國政大事卻仍有六成甚至七成被昭帝緊緊攥在自己手中,沒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在楊立所做的這件事情上,廟堂群臣吵得再不可開交,都必須要看昭帝的意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昭帝若是對金國不滿,反過來便會對楊立此舉大加讚賞;昭帝若是不願在此事與金國生事,反過來便極可能將楊立推到金國那邊去,任憑金國發落。

廟堂各派系爭吵得核心,其實也只是想勸說昭帝或改變主意,或堅持己見而已。

“大首領此舉豈不是將自己的命門都送給了皇帝保管?如此……”都邪聞言,很是遲疑。楊立的隱藏身份乃是天下第一大逆,一生下來就與昭帝八字不合,這個時候楊立做出這種事,又有趙元睿身死之事的發生,楊立在昭帝眼中能留存幾分信任還是個未知數。

這時若有人宣揚楊立的大逆身份,說不得楊立回京之後立刻便是身死之局。如此,楊立卻依舊選擇將自己的命運交託給一個敵人,都邪見此狀自然很不理解,也很是擔憂。

“只看皇帝對從前被羈押在京的完顏稽康是什麼態度,便能知曉他對金國是什麼態度。”楊立就事論事,道,“從這些方面來判斷,皇帝此時倒極有可能是我們唯一的盟友。”

“兵部如今在對金國主戰還是主和之間搖擺不定,其他諸部官員卻是早就認了命,一門心思地主和。從前時局是如此,皇帝也只能捏著鼻子順勢而為。但是當下我搞了一把大的,想要求和也得看金國臉色,這種情況之下,一尊帝王是否會繼續選擇隱忍,已經能夠看出端倪。”

“但我卻不能因此事向他邀功,必須要擺出一個請罪的態度來。如此,能給廟堂群臣一個臺階下,也不會讓他以為我不識好歹,好大喜功。”

“簡在帝心吶,真是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