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〇二章 鷹隼試翼(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〇二章 鷹隼試翼(四)

“於卿,你為國朝大學士。你對開科取士有何看法?”

朝堂之中,各方官員為是否開科取士吵鬧得不可開交。

昭帝粗略數了一數,發現支援開科取士的官員,正與不支援此事的官員數量相差不多。他心中有所猶豫,因此向站在文官班列前列的於巍問了一句。

於巍面色平靜,聽到陛下問話,朝前一步,跪拜拱手道:“陛下,臣認為如今國朝正值變革之期,外患加身,內憂亦不能忽視。”

“廟堂不開科取士已有三年時間,此三年時間,民間不知積累了多少寒窗苦讀而不得其門而入的讀書人。讀書乃為用世,如今他們的滿腔才學、報國熱血卻因三年未開科取士而付諸東流。天下讀書人積攢至今,數量何止萬餘?直有數十百萬之多!”

“陛下去歲大刀闊斧,勵精圖治。蕩平朝野不正之風。百姓對陛下之擁戴日益加深。諸多讀書人更以為己之等待終將有所結果——這個時候,若再令他們失望,國朝恐失民心。”

於巍顯然對是否開科取士之問題思索許久,跪拜昭帝之後,便侃侃而談,有的放矢,有理有據,此番言論更深得帝心。

倒是那些對此事持否定意見的官員,此時紛紛以驚異的眼神看著於巍——他們本以為於巍會與自己等人站在同一陣線,反對重新開科取士。哪想到對方悄無聲息地改換了陣營,直接投了肯定票!

對此事持肯定態度的朝官陣營裡,多出一個大學士,氣勢立刻便不一樣。

當即又有朝官走出班列,向昭帝建言道:“陛下,重開科舉,如今已是天下大勢。我等當順勢而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廟堂便如池塘,若久無天下士人之活水澆灌,必然逐漸汙濁,成為一潭死水!”

“臣等請陛下開科取士!”

“臣等請求陛下開科取士!”

“臣等請求陛下開科取士!”

隨著那位朝官一席話說話,當場跪拜下去,眾多支援此事的官員們也紛紛跪拜了下去,此中便有站在班列末尾的楊立。

昭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楊立,轉而看向御階之下的秦文瑞,笑道:“秦卿以為此事如何?”

“臣亦認為,開科取士乃天下大勢,不可違逆。”

“臣等請陛下開科取士!”

“臣等請求陛下開科取士!”

“臣等請求陛下開科取士!”

隨著那位朝官一席話說話,當場跪拜下去,眾多支援此事的官員們也紛紛跪拜了下去,此中便有站在班列末尾的楊立。

昭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楊立,轉而看向御階之下的秦文瑞,笑道:“秦卿以為此事如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臣亦認為,開科取士乃天下大勢,不可違逆。”

“今之廟堂,確需源頭活水。”

令文武百官更想不到的是,一向對陛下開科取士持否定態度的秦文瑞,秦宰輔,此時竟也松了口,認為開科取士乃是天下大勢!

秦宰輔既都以為此乃天下大勢,不可違逆,那些還有心‘違逆抗爭’一番的官員們也紛紛低下頭顱,跪拜下去:“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好。”昭帝開懷大笑,“既然如此,朕便依諸卿之建言,早春三月,重開科舉。”

“此次科舉,由於卿負責主持,任選考官,出具考題一應事宜,由六部互相協同配合,若有徇私舞弊之情況發生,朕亦必會追查到底。希望諸卿通力合作,務必令令此次科舉圓滿展開。”

“臣等遵命!”百官山呼回應。

“眾位愛情平身。”隨著昭帝揚手,跪拜在地的百官紛紛起身。

昭帝的目光又轉到了班列不起眼角落裡的楊立身上,他清了清嗓子,忽而道:“兵部職方楊立,對此事有何看法?”

群臣齊刷刷轉頭,目光聚集在面無表情的兵部職方楊立身上,心中泛起陣陣嘀咕——科舉之事與兵部根本沒有多少牽連,僅有的一絲牽連也僅僅是考生入場之後,將有士卒封禁考場,不得放任何人擅自入內。更不可能與一介兵部職方有甚麼聯絡。陛下怎麼突然想起來問楊立,對科舉有什麼看法?對方僅僅是一個兵部小職方而已……

不過,眾臣旋即想到這楊立在金國所做之事,面上表情頓時意味深長起來——陛下該不會是以此事挑開話頭,要開始向這個小小兵部職方問罪了罷?

“正如諸位大人所說,開科取士已是大勢,不可違逆。臣亦深以為然。”楊立跪拜下來,頭顱貼在地面之上,使人無法看到他木然的表情,“不過,臣以為,光是只有科舉還遠遠不夠。”

“今正值變革之時,金國雄踞北邊,對國朝虎視眈眈,金國都勃極烈完顏旻更是野心勃勃,一心欲要將我大昭收入囊中,日夜秣馬厲兵,有朝一日,兩國之間,必生干戈。到時候非是他死,便是我亡。”

“如此境況之下,國朝不僅僅缺少明事理而知變通,放諸州縣之地,便能牧民一方的文官,更需要上馬便能為陛下守國門,開疆土的猛士!”

“因此,臣私以為,朝廷不僅僅要開科取士,更要有武試,廣納天下英豪入國朝之觳,使天狗守國門,使雄鷹開疆土!”

武試?

廣納天下英豪?

群臣聽到楊立之建言,一時懵然。

他們從未聽說過‘武試’這個東西,不僅昭國立國至今,無有武試之例,便是前朝也從無人提出過‘武試’這個概念。

武試想來與科舉性質一樣,皆為選拔英才,不過科舉選拔的是文官,武試選拔的卻是武官。

若真要舉辦武試,該考哪些科目,誰來擔當主考?

群臣不知不覺間竟被楊立提出的構想吸引住了。

“使天狗守國門,使雄鷹開疆土……”昭帝將楊立這兩句話重複了一遍,擊節讚歎,“好,好哇!”

昭帝抬首看向面色迷茫的臣子們,目光炯炯:“諸卿以為,楊立之提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