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奏請重建海軍補充折(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奏請重建海軍補充折(加更)

還是譚青雲牽頭組織。

這妖孽在組織能力方面具備與生俱來的天賦,在他的動員以及路遠自身威望號召下,海軍科學員成為主力軍,陸軍科同窗作為輔助力量,全校學員一起努力編寫《皇家少年軍校關於重建海軍的若幹意見》。

是否重建海軍還輪不到少年軍校的學生說話,但是如果重建海軍,提一提重建思路,他們還是有發揮空間的。

少年軍校的圖書館比範有則的私人藏書要豐富的多,尤其總辦嚴重海軍出身,館內關於海軍的書籍很多。陸軍科的同窗花了好些天時間將關於海軍建設的書籍奏章邸報翻了出來,海軍科學員一邊大量閱讀,一邊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大致羅列出了幾條意見。

路遠他們憑著書生意氣粗略羅列出來的章程,譚青雲組織陸軍科同學對照資料複核,然後尷尬的發現他們提出的觀點早就被帝國遠見之士提出。

例如左匡生提議裁撤各郡辦海防、江防水師,節約人力物力,選拔狀態較好的軍艦以及優秀人才留用,集中力量按照海域組建北海、東海及南海水師。然而早在新曆867年,前北海水師統領呂行健的《建立輪船水師條款》中就已經闡明了這一觀點。

洪康侯提出來重建海軍,一等鐵甲艦以及一等裝甲巡洋艦以外購為主,保證主要戰力,二等鐵甲艦以及二等穹甲巡洋艦、三等鐵殼巡洋艦以自造為主,節約經費還能提升自身造艦能力,以圖將來。

陸軍科同窗翻過圖書館收藏的朝廷邸報,發現新曆874年的洋務衙門奏疏中就已經提出來練兵、備船、簡器、設廠、籌餉五條建議,將海軍科學員們已經提出來的,還未提出的,甚至還未想到的都已經囊括進去了。

海軍科迎來當頭一棒,不再看輕前人,而是迷茫不已,不知道還能提出什麼建議。

這時候,反倒是路遠提出來新的思路。

第一個就是前世新中國建立後,海軍初期的“空、潛、快”建軍思路。

如今的大英帝國與前世的新中國還是有些相似之處的,英東戰爭損失大量的海軍裝備,失去大量有經驗有知識的指揮員,還丟失了一系列海軍基地,無論是海軍還是國家都是一窮二白,所以前世的“空潛快”戰略具有一定借鑑意識的,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飛機還未被發明,在電池技術和內燃機技術成熟之前,潛艇也不具備很強的實戰能力,最後就是這個年代的魚雷也還不成熟。

第二個就是思路就是討論既然工黨以及海軍大佬們對於海軍建設提出過縝密的計劃,為什麼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或者說為何在英東戰爭中北海水師還能一敗塗地,反推出帝國海軍重建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番激烈的討論後,第二個版本的《皇家少年軍校關於重建海軍的若幹意見》新鮮出爐。

這一次,海軍科學子們不再關注如何重建海軍,畢竟他們連軍制學以及《北海水師章程》都還沒掌握全,而那些浸淫海軍半輩子的大佬們肯定比他們這些愣頭青更加清楚如何整合才能更好的發揮海軍的實力。學員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讓帝國人民關心海洋,重視海軍,還有如何培養孕育新技術上。

一、允許海軍創辦報紙,宣傳海洋文化,介紹海外傳奇故事和風土人情,剖析西方海洋強國崛起之路和經典海戰案例,吸引國民關心海洋,擴大海軍在朝野的影響力。

二、建立海軍主導的海洋協會,將全國各海軍事務部門官員,造船及配套工廠管理人員,退役海軍軍人、退休輪船船員、國外的華僑協會納入組織。重點發行內部刊物,刊載關於國內外海軍建設、外國海軍資料、海軍技術發展路線等等;鼓勵航海類的發明創造,合用的給予獎勵並且向企業推廣;鼓勵私人繪製或者收集其他地區的海圖並上交海軍部,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鼓勵商人投辦輪船學堂,鼓勵學子學習輪管和輪機知識。

三、增加海軍人才儲備。例如在海軍學堂之外,創辦輪管學堂、輪機學堂,培養能夠駕駛船舶、修理船舶的人才,並建立相應的人才資料庫,一旦戰爭發生或者兵源缺乏,可以從中遴選。

四、近階段以購買訓練軍艦,實行近海防禦,恢復海軍底蘊為主。如果朝廷重建海軍經費充足,自當按照最高標準重建,如果經費拮据,則購艦當以培養訓練和儲備人才為主,軍艦擁有一定的噸位,適合在遠洋進行航海訓練,具備一定的武備能力即可。另外還要加大對造船廠船塢、炮臺、港口碼頭、主要航道、倉庫靶場、兵器所、水師學堂等基礎設施投入。

五、投入一定的精力關注海軍相關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飛艇飛機、潛艇和魚雷的發展成熟,及時引進、仿製或者自研此類技術,在一定時期內以“空潛快”作為建軍思路,近海防禦為主。後期根據經濟發展、技術迭新、人才儲備慢慢推行遠洋作戰,補充相應的技術兵器。

六、海軍重建計劃建議以五年為期,制定相應的章程以及考核標準,五年後彙總各項完成進度,功過人員進行考評,未完成的專案重新調整,並且根據海軍理論和科技的發展,重新擬定下一個五年計劃。

陸軍科的同窗們幫忙複核意見書後,譚青雲又出面請學院行政處的書辦幫忙潤色文筆,最後由路遠將《皇家少年軍校關於重建海軍的若幹意見》交到學校總辦嚴重這裡。

沒想到收到意見書的嚴重大人綁著臉,說軍校學員應當以學業為主,少操心朝堂裡的事情,揮揮手讓海軍科的學員們散去,渾然不顧前幾天對全校學員寫意見書的行為大開綠燈,甚至派教習幫忙參詳的人就是他自己。

將學生趕走之後,嚴重關上門擰開電燈,細細品讀學生交上來的意見書,讀到其中精妙之處,不禁拍案而起。看完學員們交上來的意見書,嚴重絲毫不顧天色已晚,將學員們的意見書改為《奏請重建海軍補充折》,讓行政處的書辦謄抄幾份,給海軍部遞了過去。

帝國海軍史上鼎鼎有名的《奏請重建海軍補充折》出現了。

之前海軍部已經上交《奏請重建海軍意見折》了,目前宮裡和旗艦街那邊都有所鬆動,考慮給予經費重建海軍。少年軍校送過來的這篇《補充折》來的正是時候,海軍部內部討論了一天,得出的結論是學員們雖然還有些青澀,有些地方太過想當然了,但是絕大部分意見都相當有可行性,尤其是第四條和第五條,完全可以當做十年內海軍重建的建軍理論,於是附上海軍部的意見,給旗艦街軍部大臣官邸和威敏宮送了過去。

其實不是海軍沒有大格局,不想要戰列艦,裝甲巡洋艦,而是朝裡的大人物們早就統一戰線,說就算重建,也不能籌措鉅款大展雄圖,宜從緩設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海軍部退而求其次,在《奏請重建海軍意見折》中認為帝國財力困難,經費萬難擴充,然而基礎不可不立,人材不可不備,準備將南北水師聯合統一,以便切實整頓,請建一等裝甲巡洋艦兩艘,二等穹甲巡洋艦三艘,鐵脅雙層木殼巡洋艦和魚雷艇若干以資防守,請修各地舊船為軍官水勇練習之資,兼可巡閱海面,變賣損壞費船,以節餉項;督促船政大臣統籌各地船政事宜,修造營口、北塘、閩河等舊船塢;復辦江南及南海水師學堂,有成者如少年軍校一般,派入兵輪實習或者出洋留學,學成而歸考核後授予軍職。

內閣大佬們十分滿意海軍部的務實,同意了海軍部的重建海軍方案。

12月初,帝都的威敏宮傳來旨意,經諮議局複核,帝國透過《894年重建海軍法案》,拉開了大英海軍重建的序幕。

新法案要求軍部大臣封和平統籌南北水師聯合成軍事宜,海軍部派員考察各地方水師堪用艦隻,或修造舊船,或裁撤出賣。同意購買鐵甲巡洋艦兩艘,穹甲巡洋艦三艘,其他訓練艦船若干。命令船政大臣,統籌各地船政事宜,責令工部考察修造營口、北塘、閩河等舊船塢;擇期添京畿水師學堂,則原水師教習及少年軍校優秀畢業學員補充。

看過朝廷邸報的路遠以及他的同窗還以為朝廷沒有同意他們的補充意見,有些垂頭喪氣,不料12月中旬又有旨意下發,要求海軍部統籌建立帝國海軍協會,撥款成立兵器研修所。

這些都不算什麼,出人意料的是威敏宮要求由少年軍校海軍科牽頭創辦《海鏡報》,並授予路遠騎士爵位。

《海鏡報》,這是剛剛親政的小皇帝為海軍主辦的報紙特意取的名字,希望帝國海疆海晏河清之意。

授予騎士爵位,據說也是考慮到路遠在重建海軍方面有一定的功勞,但是又不到封五等爵的程度,所以給了一個從爵。兩個從爵等級中,騎士爵位終究沒有像爵士那樣濫發,還是有一點含金量的,最大的意義就是告訴路遠他已經進入上層的視線了。

訊息傳來,舉校歡騰,一直與大英比較疏遠路遠終於有了歷史參與感。

這一步算是走對了。路遠的風險投資收益就是一家白紙一般的報社,可以隨意塗畫。從功利的角度說,報紙用好了沒準就是自己日後的輿論陣地,弄潮的工具。從實際發出,帝國也確實需要這份報紙。海軍不能只是少數海軍人的孤軍奮鬥,培養發展壯大它是整個民族需要共同為之奮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