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上艦訓練(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上艦訓練(一)

新曆895年盛夏,京東濱海。

濱海港是個小軍港,它原本是北海水師的一處備用軍港,擁有幾座重要的軍事儲存倉庫,存放著從京畿調撥過來,等待水師運輸船中轉到帝國各港口要塞的軍事物資。附近還有一座北海水師學堂,曙光號和女神號兩艘閩河造船廠出品的訓練艦常年駐紮這裡,負責拱衛這座小軍港,也配合水師學堂的學員們進行艦上操練和實習。

如今北海水師編制已經被裁撤,一應配套事務全部停辦,所以港灣裡冷冷清清,只有僥倖躲過英東戰爭遼南戰事的曙光號訓練艦仍系留在碼頭上,船身隨著起伏的海浪輕輕搖曳。

更遠處還有一群海軍學員在一處淺灘上操練,熱鬧喧囂,這個年輕人都是已經改名為皇家少年軍校海軍分校的學生。

“第三隊,出發!”

在沙灘上稍微活動筋骨的一隊學員們應聲齊刷刷地站了起來,他們穿著制式石青色的窄袖短褂軍服,摘掉水師制式的戴圓形無簷小帽仍在薄底戰靴旁,或是跳進小艇做人肉壓艙石,或是趟著淺灘海水小跑著將小艇往深水區推。

小艇被迎頭打過來的浪花衝歪了,的坐在小艇裡的學員們急忙撥動船槳調整方向,其他幾名船員也迅速跳上小船,揮動粗壯結實的手臂,緊握船槳的握杆,用槳板撥水奮力前行。

木製小艇快速向兩百米外的浮動航標駛去。

學員們的教官,前利國海軍退役軍官康納就坐在小艇前端,正對著埋頭划船的學員,舉著鐵皮做的擴音喇叭大聲吼道:

“你們小隊的名字叫什麼?”

“我們是廢物小隊!”

“廢物小隊的隊員是什麼?”

“廢物小隊的隊員是廢物!”

“你們想當廢物嗎?”

“我們不想當廢物!”

“那你們這些廢物還不快點劃!”

“一二!一二!一二!”

其實康納就只會說這幾句帝國語,他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激發學員們的潛能。後者在康納的精神和語言壓迫下,大聲喊著調子,划動船槳的頻率越來越快,終於抵達了浮動航標處。

學員們精疲力竭,紛紛躺倒在小艇上。

“天空啊,是那麼的藍。海水啊,是那麼的鹹!”

短暫的休息時間,左匡生頂著能夠反光的大腦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漬,苦中作樂念起了不著四六的歪詩。

“你他媽啊,別招惹教官!”左匡生還沒將歪詩唸完就被其他同窗給踹下小艇。

康納教習抬起手做出下一個指令,學員們烏泱泱的往海水裡跳,像下餃子一樣。

“你們這些廢物給我游回去,要是誰拖後腿,我讓他再遊一個來回!”身後響起康納教習那怪異彆扭的帝國語。學員們唉聲嘆氣,又拼命的往迴游。

路遠遊的不算快,畢竟他剛剛才找回游泳的身體記憶。這個位面的路遠其實是會游泳的,畢竟在海邊長大,但是上一世的路遠卻根本不識水性。到了訓練的時候,受到心理影響,路遠一到水裡就跟秤砣一般往下沉,在海水裡泡了四五天,喝了不知道多少口海水才找回身體記憶。

當這個夏天譚青雲組織的軍校遠行結束後,路遠回到定海縣家裡暫短的休整了半個多月。8月中旬,由於軍校海軍科與陸軍科分開訓練,而且海軍科的開學時間要比陸軍科早兩週,所以路遠獨自踏上前往京東海濱的旅程。

海軍科第二、第三學年的課程依然十分緊張。

早些年南海水師學堂剛剛創辦的時候,蒸汽時代大英的初代海軍人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沒有教學經驗草草設定了三年學制,後來發現培養效果很差,這才將學制改為了五年和七年。

即便是比較短的五年學制,海軍學員們也要接受兩年半的理論學習,半年的火炮、槍械擊發和魚雷、水雷操控實習,最後是兩年的訓練艦實習。值得一提的是訓練艦實習,海軍部明確要求實習學員必須隨船至南方一帶,周曆海島,考究風濤沙線,熟悉各處水文環境。

由於老佛爺給少年軍校學制定的就是三年,而且海軍科這批學員是在全國所有水師學堂都停辦的前提下,海軍部近期唯一能夠得到的人才種子,所以海軍部的大佬和學校的教習們只好在老佛爺劃定的範圍內閃轉騰挪,將五年制重新壓縮到三年。由此帶來的課程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根據課程安排,第二學年海軍科學員在學習海軍基礎理論課程的同時還要熟悉上艦,但是理論課教習紛紛表示沒有辦法繼續壓縮課程,只好提前開學。

這兩週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熟悉艦上生活,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喪心病狂的分校教習們一口氣安排了熟悉水性、小船操使、帆纜使用、艦上勤務這四大專案,而這些原本需要一個月才能學完。

路遠今天練習的就是熟悉水性和小船操使。因為有兩名皇族學員熬不住自動退學,如今海軍科只有四十八個人,正好可以按照每十二人一隊組成四隊。這四個小隊輪流將小艇劃到兩百米外的浮動航標處,然後重新游回海岸。下一隊學員則反過來遊到浮動航標處,從水裡登船再劃回來,如此反覆。

就算在游泳池,一口氣遊個兩百米也要耗費不少力氣,更別說這是在海上。遊了好一陣子後,路遠抬頭發現海岸線就在眼前,左右看了看發現自己快要落到最後,他然後咬牙折騰了幾下,雙手終於可以摸到海底的沙子,這才站了起來,蹚著海水大步向前撲倒在沙灘上。

“葉寶琦,咱們小艇訓練還剩幾組?”路遠推了推同樣倒在沙灘上的同窗胳膊問道。

“今天就剩一組了。另外路大佬,我叫夏三興,不叫葉寶琦……”同窗大口大口地喘著氣,艱難的回答路遠的問題。

“哦,那你是葉寶琦吧,小艇訓練完了是啥?”路遠扭頭朝另一邊的同窗問道。

“我也不是葉寶琦,名字就不提了,你肯定也記不住。後面應該是勤務訓練,早上苗啟坤偷看了康納教習的訓練計劃,今天的艦上勤務就是沖洗甲板……”

路遠痛苦的抱住頭,也不知道是痛苦自己的臉盲症還是痛苦後面的科目。

結束熟悉水性和小船操使訓練後,康納教習讓路遠點名收隊,學員們排成兩列縱隊朝碼頭那邊走去,後面的艦上勤務訓練就要在碼頭旁的曙光號上進行。

雖然曙光號只是一艘訓練艦,但是在一片波光之中,走過棧橋站在這艘七十多米長的軍艦面前,高大威嚴感仍撲面而來。

曙光號訓練艦艦首水下線型較為筆直,至船底部分突然內收。其幹舷並不高,不過由於處於輕載狀態下,仍需要藉助舷梯才能登上去。平直的露天甲板上依次佇立著簡陋的飛橋,主桅杆、煙囪和後桅杆,另外還有一些艙房。

飛橋前方的露天甲板、舯部甲板的兩舷和艦尾露天甲板上亂七八糟的堆砌了用於後續火炮擊發訓練的149.5毫米口徑的前膛主炮(80磅炮),76毫米口徑的副炮(12磅炮),還有87毫米口徑的舢板火炮以及機關,還有魚雷操練的魚雷發射管。另外艦尾還有兩處空蕩的掛架,因為海軍科需要訓練小船操使,原本吊放在那裡的小艇被挪到海灣淺灘那邊去了。

曙光號訓練艦是一艘十多年的老船了,它的服役生涯頗有些傳奇色彩。

曙光號由閩河造船廠建造,是一艘鐵脅(龍骨)雙層木殼船,採用鐵釘連線捻縫工藝製造,排水量1300多噸。這艘船是按照兵商兩用的標準建造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海軍部一直將它當做武裝運船來使用。北海水師成軍後,因為缺乏訓練艦,所以曙光號被調往北海水師改裝成了專門用於炮位擊發和魚雷操控的訓練艦。

英東戰爭時期,由於曙光號火力和防護力均比較貧弱,航速較慢,所以未參與海上決戰,遼南戰役時也因為不在遼南軍港而躲過戰損或者坐沉的結局。英東戰爭戰後談判期間,曙光號訓練艦在時任管帶薩鎮冰帶領下,前往東岸人控制的遼南港去接自殺殉國的水師統領、無畏號、君權號等艦官兵的靈柩回京畿。

可以說曙光號訓練艦是北海水師最後的一艘軍艦,也是一個見證了帝國海軍屈辱以及海軍人剛烈的老兵!

戰後朝廷裁撤北海水師編制,直接將曙光號船除籍。後期又因為少年軍校海軍分校辦學需要重新入籍,成為海軍科學員的訓練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根據帝國海軍重建法案,海軍部將從南方的郡辦水師中抽調四艘與曙光號同級的鐵脅雙層木殼兵船支援北方,預計在新曆895年年底到896年陸續到位。另外英東戰爭期間緊急從利國和普國訂購的兩艘驅逐艦飛霆號和飛鷹號同樣在新曆895年冬天才能交付海軍部。

詭異的情況出現了,如今的大英北方海疆無一兵一船,如果真的有事發生,或許只能依靠這艘軍校所屬的訓練艦。

而駕馭這艘訓練艦的,只有軍校教習、少量留守練勇和水手和四十八名還在熟悉艦上生活的海軍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