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未來十年最好的機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未來十年最好的機遇

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對舊式戰列艦有兩倍的優勢!

未來十年最好的機遇!

海軍部大樓三樓大會議室內再次寂靜無聲,浸淫海軍大半輩子的海軍大佬們瞠目結舌,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全重型火炮戰列艦以及它的提出者路遠。

在大英國力遠遠不如東露兩國,對海軍的投入同樣不如的前提下,路遠利用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實現以一金鎊投入達到兩金鎊產出的壯舉。這讓被死敵東岸海軍龐大的六六艦隊計劃,不斷從本土抽調主力艦增援過來的露國遠東艦隊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大英海軍人看到了走捷徑實現彎道超越的可能性。

英東戰爭後,重建起來的帝國海軍漫長而艱辛的追趕道路終於有了希望和光明。

海軍高層們看著會議桌前年輕自信的路遠,心情十分復雜,既慶幸又後怕,心酸的同時還產生了無限的遐想。

海軍人慶幸路遠是屬於他們大英海軍的,後怕如果沒有路遠,大英海軍還能不能找到並抓住這次機遇。他們心酸自己幹海軍半輩子,見識還不如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令他們遐想的是路遠還很年輕,只要順利成長起來,海軍在路遠的統率下能走到哪一步。

天佑海軍!天佑大英!

讓他們這些對主力艦的直觀印象和所有想象力還停留在鐵甲艦時代的海軍大佬,似懂非懂的跟上主流海軍發展程序,作弊似的提前看到海軍未來就已經很不思議了,路遠似乎做得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好!

提前有了佈置……

對手很難在短時間內發展出能用的全重型火炮戰列艦……

“我們現在造不起戰列艦,難道幾年後就能造的起了?”在大會議室內一片贊譽聲中,主計司主官一臉無奈的提到了關鍵問題。

因為經常與錢財打交道,主計處主官比任何人都清楚帝國的財政情況。

一個積貧積弱的沒落帝國很難供養出一支集工業精華的鋼鐵艦隊,現在一艘一萬五千噸級的戰列艦造價普遍在500萬金鎊以上,全重型火炮戰列艦造價只高不低。主計處主官並不覺得僅憑每年區區400萬金鎊的海軍軍費加上帝國祖傳的造艦經費大師級微操技術就能造出全重型火炮戰列艦。

“所以我向皇帝陛下提議發行海軍債券,然後拿到南海地區對那些小國和殖民地進行銷售。”

“發行海軍債券……這不就是借錢麼?”

“咱們拿什麼還錢啊?”

“皇帝能同意?中堂大人能同意?財政大臣會同意?”

在場的高階軍官們紛紛搖頭。

其實窮瘋了的海軍部想過發動民間和海外勢力捐款造艦,畢竟東岸國有過先例,不過海軍部沒有多少把握得到威敏宮和旗艦街的的支援。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海軍想發動捐款造艦,陸軍同樣也可以發動捐款擴軍,就連鐵道大臣和船政大臣也可以發動捐款修造鐵路和輪船。

海軍畢竟是國家公器不是海軍部的私器,不能為了那一點蠅頭小利打破潛規則引得小皇帝和內閣巨頭們的反感,進而影響海軍重建——海軍固然很重要,但是沒了海軍也不影響他們的統治基礎。

這些年帝國之所以一直投錢支援海軍建設,除了列強們步步緊逼,國內無數海軍人、《海鏡報》和海軍協會不斷鼓吹造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帝國朝野不甘心放棄祖輩的榮光,想要恢復日不落帝國的盛況。

參加會議的海軍高層沒想到路遠的解決方案比他們還要激進。

借錢造海軍,帝國拿什麼做抵押,到時間了又怎麼還錢?這種操作皇帝和財政大臣會同意?真的同意了帝國上下會怎麼看海軍,說句敗家都算是好話了。

路遠並不答話,而是扭頭去看若有所思的海軍大臣鄭詩濤。

向來沉默寡言的鄭詩濤坐在會議室正中間的位置,淡淡的說道:“威敏宮這幾日就會找我商議此事。”

“啊,陛下居然同意了?”

已經是黃昏時分,開了一下午會議的海軍高層們再次震驚了。

不算太寬敞的會議室裡沉寂了片刻,然後還是主管錢財的海軍部主計處主官站出面問道:

“咱們拿什麼抵押,南海地區那些小國和殖民地那邊憑什麼買我們的債券,又怎麼還?”

“拿咱們海軍的信譽做抵押,開著咱們巡洋艦隊的主力艦去銷售,用咱們海軍的203毫米和150毫米主炮和洋槍隊的步槍來還債!”

“明白了,你這是在收南海英僑的保護費,接近無本的買賣,怪不得威敏宮會同意。”主計處主官讚歎了一句。

世界島東南方向南海地區有與大英接壤的安南國、緬甸國,不接壤的暹羅王國,馬來聯邦,有在海島上立國的爪哇、呂宋,另有小土邦不計其數。

這些小國和小土邦曾經是大英帝國海外直屬領和殖民地,在大英國力衰退後相繼獨立成為屬國,後來被利國、高西帝國、荷蘭侯國、比利時侯國慢慢蠶食逐漸瓜分。

帝國留在這裡的英僑和部分英人英裔因為祖輩們世代積累的財富,成為西方列強殖民地官員覬覦的物件。這些西方侵略者和吸血鬼在外強中乾的大英帝國眼皮子底下,很少直接出面針對英僑,他們經常藉助當地土人之手挑起和煽動民族矛盾,製造血腥的排華動亂,削弱英僑實力劫掠財富,給南海英僑留下無數的血淚史。

在柳郡農亂和東南之亂之前,帝國也曾努力支援南海英僑。不過在南海水師覆滅後,帝國自顧不暇,南海英僑的生存狀況因此變的更加惡劣。

路遠提出在南海地區發行海軍債券可操作性很強,那些受夠了欺凌缺乏安全感的南海英僑,甚至部分英人英裔應該會踴躍購買,而海軍所要付出的代價幾乎微不足道。

海軍部每年都有主力艦南海巡視的慣例,訓練艦也經常帶著海軍學員到這一海域周曆洋麵,他們只需要略微調整訓練計劃,在這些區域稍微炫耀武力形成震懾效果即可。

大英海軍在南海地區除了利國和高西大英不敢招惹,荷蘭侯國和比利時侯國那些土雞瓦狗一般的殖民地艦隊他們還沒放在眼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算是利國的殖民地,大不了讓路遠透過利國海軍部和利國遠東艦隊給殖民地官員們間接施壓,保全僑民的利益做不到,保證人身安全應該還是不難的。

至於高西的殖民地,因為與大英帝國本土接壤,需要直面柳郡十數萬郡兵和邊軍的彈壓,其殖民地政府素來對大英僑民態度溫和。而且帝國第二任船政大人就位後,大英與高西帝國的外交關係迅速轉暖,高西雖強卻沒有得罪大英帝國的必要。

主計處主官贊同路遠的計劃,只是有些疑惑:“既然陛下都同意了,還需要咱們鄭大人過去商討什麼?”

鄭詩濤同樣在等路遠的答案。

路遠看了看守在門外的持槍衛兵,有些尷尬的支吾道:“威敏宮那位說他很缺錢……恐怕是想趁機分一筆。”

鄭詩濤“無恥”二字差點就罵出口了,又強行忍住,無奈的說了句“陛下聖明”。

“如此大規模的海軍擴充建設會不會引來列強對我們的猜忌,引發外交糾紛?”軍政司主管問道。

“有東岸頂在前面,我們擴軍的動作在利國、高西這些老牌海軍強國面前並不顯眼。最大的阻力可能來自於東岸、露國,所以東露戰爭爆發的時間點就是我們開工建造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時間。”

路遠敲了敲可以拖動的黑板,繼續道:

“海軍債券是一錘子買賣,所以我們還得想辦法找錢維持擴軍後的巡洋艦隊。除了爭取增加海軍軍費,這幾年我們還要重視海軍系統的軍港船舶修造廠、物資庫以及配套軍工廠建設,順便聯合船政系統投資創辦一些輕工廠。等東岸和露國打起來了,咱們兩頭賣軍火物資撈錢!”

造艦的時機、經費都有了,軍學司主官提出最後一個問題:

“就算我們傾全國之力造出一兩艘這種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又有什麼用?那時候東岸海軍或者露國海軍遠東艦隊戰列艦數量恐怕都不低於六艘,質量優勢未必就能壓倒數量劣勢。”

“我再強調一遍,我們的對手不是完整的東岸聯合艦隊,或者露國遠東艦隊,而是東露戰爭結束後勝利的那一方。”

“如果說英東海戰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蒸汽鐵甲艦隊之間的海戰,那麼東岸聯合艦隊與露國遠東艦隊即將爆發的將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蒸汽裝甲戰列艦編隊之間的海戰。我不相信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捉對廝殺後,勝利的那一方會完好無損。”

“就算是料敵從寬,勝利方能拿到戰敗方殘存的戰列艦、大型裝甲巡洋艦進行補充,戰爭期間追加購買的主力艦也會陸續回國,難道我們會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發生?”

路遠冷哼了一聲,反駁道。

在場的海軍大佬們可能眼界不夠開闊,可能思想觀念陳腐,但是沒有智商不線上的。路遠只是稍微起了個頭,他們就已經搞懂了路遠話裡話外的意思。

目前來看,除非露國人發瘋將本土艦隊全部抽調過來增援他們的遠東艦隊,否則露國遠東艦隊和東岸聯合艦隊實力差距並不大。雖然上個位面的日俄戰爭中,有過俄國人不遠萬里跑到東北亞送人頭的案例,但畢竟這是俄國叫露國,日本叫東岸的位面,路遠不相信露國人會幹出“瘋狗艦隊”這傻事!

這場強盜戰爭無論誰輸誰贏,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戰勝方殘餘的實力未必就是擁有一兩艘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大英帝國海軍對手。就算是戰勝方以微不足道的代價取得大勝,大英帝國也不是沒有機會暗中動手腳,利用撿漏壯大自身,或者下黑手削弱戰勝方。

因為戰爭主要在大英帝國本土進行,交戰國一旦出現失利或者軍艦有損傷,在無法返回己方港口的前提下,大機率會就近逃往大英帝國港口。

按照國際慣例,交戰雙方的軍艦可以進入中立國港口,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停留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如果超出時限,中立國有權採取它認為必要的措施,比如扣留軍艦、拘留船上的軍官和船員。

戰後中立國對交戰國軍艦的處理並沒有明確說法,通常是中立國根據交戰國的談判結果歸還軍艦,釋放軍官和船員,或者單獨與交戰國談判歸還軍艦。

不過也不是沒有動手腳的可能性,比如藉口戰爭期間中立國利益受損繼續扣押軍艦索賠,然後……據為己有。

東露兩國在大英的國土上開戰,想找點利益受損的證據簡直不要太簡單。雖然此舉不太符合國際慣例,具體操作起來難度不小,但是在場的海軍大佬還是動心了。

更何況如果大英實在得不到還可以直接毀掉。

按照國際慣例,交戰國軍艦被中立國扣押期間可以留下必要的人員以便照料船上事務。帝國可以慫恿戰敗方海軍官兵自行鑿沉本國的軍艦,避免資敵。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抗住戰勝國的壓力。